新“廣譜抗癌藥” 不是神藥

新“广谱抗癌药” 不是神药

新“广谱抗癌药” 不是神药

所謂“廣譜”,只是針對傳統的癌症分類方法而言的,其真正適用的範圍其實很小。(視覺中國/圖)

全文共1862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日前一條“首個廣譜抗癌藥誕生”的消息傳遍中文網絡。消息稱,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全球第一個“廣譜抗癌藥”Vitrakvi上市,這種藥能夠治療17種癌症,治癒率高達75%。一時間,癌症不再是絕症,人類終於攻克癌症的消息甚囂塵上。不過很快,人們就發現,這是太樂觀了。

這一消息的最初來源是FDA發佈的一則新聞通報,通報說,FDA於2018年11月26日通過加速審批通道批准了一種治療特定癌症的新藥Vitrakvi(又稱Larotrectinb)。FDA通報稱,這種藥可以用於治療有NTRK基因融合的晚期或轉移性實體腫瘤患者,對成年和兒童患者都適用,而且不管腫瘤所在的部位是什麼。根據FDA通報,該藥之前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參與試驗的患者中有75%的應答率(應答即使用藥物後腫瘤縮小),而且這些應答是持續的,其中73%持續了至少6個月,39%的患者截至試驗數據分析時仍然有應答,已經持續1年以上。

NTRK是人類基因中的一個片段,這個基因負責編碼產生蛋白質TRK,這是一種生長激素。研究發現,如果NTRK與其他基因異常融合,就會導致編碼產生的TRK發生異常,導致腫瘤瘋長。NTRK融合的情況很少見,但是在很多癌症患者中都有發現。因此研究者想到,如果有一種藥物可以阻斷TRK這一信號通路,是否可能抑制腫瘤生長?Vitrakvi就是這一研究思路的產物,它是一種TRK抑制劑,可以阻止TRK蛋白質向細胞傳遞生長信號。

最早研發這一新藥的是新興的生物製藥公司LOXO腫瘤公司,該公司2013年成立,2014年就開始對Vitrakvi進行臨床試驗。根據該公司在2017年6月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發佈的試驗數據,試驗招募了55位NTRK融合的癌症患者,包括肺癌、腸癌、黑色素瘤、甲狀腺癌等17種癌症(這也是廣泛傳播的消息中稱其可以治療17種癌症的原因)。結果顯示,有效應答率高達75%,其中13%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還有2位晚期轉移的兒童纖維肉瘤患者,用藥之後腫瘤縮小,進行了根治性手術切除,而且停藥後腫瘤也沒有復發。這一結果引起極大轟動。製藥巨頭拜耳公司於2017年底收購了這一項目,並向FDA申請通過快速審批通道批准上市。而FDA最終批准了這一申請,但限定其僅可用於已擴散的腫瘤,或者切除手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並且沒有替代治療方案的情況。

根據Vitrakvi的原理,其可以治療的癌症其實並不只有17種,因為傳統的癌症分類是按照癌症發生的部位來分類並制定相應治療方案,而這一新藥並不限定癌症發生的部位,理論上全身的癌症都可以治療。但是它仍然有侷限性,那就是必須是具有NTRK基因融合的癌症患者。而據LOXO Oncology預計,美國每年僅有約2000-3000例新的NTRK陽性腫瘤患者,不足腫瘤患者的百分之一。而這些病例中,也並不一定全部有效,有些還可能很快出現抗藥性。

可見,所謂“廣譜”,只是針對傳統的癌症分類方法而言的,其真正適用的範圍其實很小。而且,Vitrakvi並不是FDA批准的第一種“廣譜抗癌藥”。2017年5月27日,美國FDA就通過加速審批通道批准了美國默克公司研發的一種抗癌藥物Keytruda,這種藥物通過阻斷PD-1受體分子(這種受體能夠關閉人的T淋巴細胞的免疫反應,使T淋巴細胞不能發現和攻擊腫瘤細胞),重新激活T淋巴細胞,從而清除腫瘤細胞。Keytruda的臨床試驗數據也表明其至少對十餘種癌症有效,是真正的第一種不分(傳統)腫瘤類別的“廣譜”抗癌藥,但是其也只能針對PD-L1陽性的腫瘤患者。

當然也要肯定,Vitrakvi和Keytruda是生物製藥科技發展的產物。

隨著生物學和醫學的發展,科研工作者已經超越了將一些重大疾病視為人體某個器官發生問題而對症治療的階段,而是尋找疾病背後細胞水平、分子水平上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研究相應的治療方法,針對病變細胞進行精準的靶向治療。

這無疑讓很多患者看到了曙光。但是新療法或者新藥物的普及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就像Vitrakvi,雖然針對目標患者可能非常有效,但是這類癌症患者在全部癌症患者中只佔非常小的比例,而且要通過昂貴的基因檢測才能篩選出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FDA的加速審批程序。傳統上,一種新藥在上市前,除了前期的研發和動物試驗等階段,還需要進行3期人體臨床實驗,嚴格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過程可能長達十幾年。對於普通藥物來說,這種嚴謹是必要的,以免藥物對人體帶來不良反應。但是對於某些致命的疾病(比如癌症和艾滋病等)來說,患者根本等不了那麼長時間。因此,FDA創新了審批程序,允許臨床試驗以中間指標或者替代性指標作為證據來批准新藥上市。FDA舉例解釋說,比如一種癌症新藥,如果能夠使腫瘤縮小,那麼就可以認為其具有臨床效益而批准上市,而不必等到患者真正能活更久的最終指標。這一程序可以加速新藥上市,當然僅僅適用於當前療法無法滿足治療需要的嚴重疾病,而且藥物在上市後還要進行更多的臨床研究以最終確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上市後的臨床研究發現問題,FDA可以撤銷其上市批准。

新“廣譜抗癌藥” 不是神藥

(作者系自由職業者)

新“广谱抗癌药” 不是神药
新“广谱抗癌药” 不是神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