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了一个人,使得蜀国灭亡推迟30年,此人是哪个?如何看待诸葛亮此行为?

羽评郡主


据小说《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曾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反,故临终前授马岱密计,嘱咐马岱待魏延造反证实后,趁他毫无防备时出其不意将其斩杀。魏延一死则叛乱可熄,而汉祚可续也!

不过这毕竟是小说之言,至于魏延是否真有反心,如今早有明断。从正史记载来看,魏延被杀这个“黑锅”也实不该由诸葛亮来背。那么魏延到底因何而死呢?关于演义中的“诸葛亮计杀魏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魏延之死,其因有三

说起魏延之死,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魏延孤傲的性格。魏延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倒是和关羽很像,忠心不容置疑,且善待士卒,但对于士大夫阶层则和关羽的态度差不多,其为人多少也有点刚愎自用。而魏延孤傲的性格缺陷也使得他在朝中没少得罪人。据史料记载,时人多避魏延锋芒,故魏延被杀时,也无人帮他。

其二:魏延不晓时势。魏延作为一名英勇善战的武将,虽非有勇无谋,但有时确实看不清楚形势。《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这里道明了魏延和杨仪,姜维等人算是分道扬镳了,但选择诸葛亮刚死这个时间,真的合适吗?且不说诸葛亮有明令让全军撤退放弃北伐,你魏延不愿意放弃北伐倒还在情理之中,能得到部分亲信士兵的支持,但公然领兵欲杀杨仪,这就说不过去了。时杨仪一面要护送诸葛亮灵柩回国,一面肩负撤军大任,你魏延此时和他“火并”,置蜀国安危于何处?置诸葛亮英灵于何处?

其三:诸葛亮之死导致魏杨矛盾彻底爆发。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据《三国志》记载: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

魏延和杨仪之间的嫌隙很深,两人都有点恃才傲物的特点,故互相憎厌。之前有诸葛亮的调和,两人才没发生大冲突,而诸葛亮一时,两人之前的“平衡”就彻底打破了。

由于魏延率先耐不住性子,在诸葛亮死后公然叫板杨仪,终被杨仪所杀,死后不但三族尽灭,还被杨仪安上了一个叛国之名,实在可惜啊!

演义中的“诸葛亮计杀魏延”

演义中说诸葛亮计杀魏延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据《三国志》记载:

“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与诸将密议却独缺魏延,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诸葛亮已经是抛弃魏延了,至于密议中是否有要杀魏延,我们不得而知,但个人认为应该是没有的,不然也不会留部分兵权给魏延让其断后。

而演义中之所以明写诸葛亮设计杀魏延,一来可能却与当年诸葛亮与诸将密议一事有关;二来也是为了彰显诸葛亮智谋超绝,能断身后事;其三也是呼应了之前魏延“反骨”一说,成全了魏延谋反之名!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诸葛亮临终灭除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蜀国的两个隐患,武将魏延,文官杨仪。

二人在外界评价不高,但诸葛亮有足够的能力驾驭他俩,因此在世时候俩人唯诸葛亮命令是从,不敢违逆,尚且风平浪静。

魏延和杨仪都算从荆州来的老臣子,资历都很老,诸葛亮已经对自已的后事安排妥当,知晓自他之后再无第二人可驾驭此二货,为了蜀国的长治久安只能寻机带走两人。

魏延不用说了,没明白什么回事,脑袋就被砍了。

对待杨仪是网开一面,除了自个作死,那就怨不得别人。

重病猛纠,对杨仪,诸葛亮还是托付信赖,由其领兵退,激斩魏延。

杨仪自诩大功,不满诸葛安排人事,最终被告发,入狱自裁。

非常厉害的心理杀招,魏延死于自傲,杨仪死于不满,诸葛亮临终定下除去隐患的计略完全实现。


鸿哥iouyh福小铺


你说诸葛亮临终前设计除掉一人,使蜀国灭亡推迟了30年,你说的是魏延吧?

魏延这个人很有意思。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反面人物。《三国演义》里这样描述说,魏延剽悍勇猛,武功绝伦,但为人不忠,三心二意,常怀不臣之心。多亏诸葛亮能掐会算,尤其会相面,早就发现魏延脑后长着一块所谓的“反骨”,知道自己健在时他尚有畏惧之心,不敢轻举妄动,自己死后他必反,所以临终前将兵权托付给长史杨仪,并授密计给马岱,叮嘱马岱待魏延造反的证据坐实后,将其一举诛杀。

按三国史权威吕思勉大师的看法,魏延被杀是千古奇冤,他不仅没有造反,而且是蜀汉的忠臣,他的死与蜀汉文武内讧有关。

魏延算得上三国时智勇兼备的名将之一,他是蜀汉中后期当之无愧的国防中坚。魏延本为军中一小卒,后被慧眼识才的刘备攫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在军中排位仅次于关、张。魏延不仅是刘备时代的重臣,还是刘禅继位前期的国防中流砥柱。他镇守汉中多年,采用正确的分兵据守、相互策应之法, 使虎视眈眈的曹魏大军始终无法前进一步,将蜀国的北大门——汉中牢牢地扼守住。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其军事业务水平不逊于诸葛亮。当年蜀军第一次北出祁山征伐曹魏时,魏延曾多次向诸葛亮提出一个令后世众多名将赞叹不已的出奇制胜之策,就是大军出汉中后兵分两路,一路出斜谷(吸引魏军主力),另一路(奇兵)出子午谷,然后沿崎岖山道千里奔袭,直捣长安。

诸葛亮用兵一向谨慎,他屡次否定了魏延的北伐计划,认为此计过于冒险, 最终采取了一套自认为“十全必克”的稳妥之法——一次次兵出祁山,又一次次铩羽而回。

由于屡出祁山均无功而返,诸葛亮在军事能力上的威信受到了来自魏延的挑战,所以积劳成疾、自知来日无多的他亟需有人能站出来制约能力出众、桀骜不驯的魏延。

他看中了一向和魏延有矛盾的文官——长史杨仪。从《三国志》的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重用杨仪后,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完全是在掣肘魏延,基本上达到了诸葛亮的预期目标。

史载:“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

意思是魏延和杨仪嫌隙很深,互相憎厌,完全无法和平相处,特别是杨仪受诸葛亮倚重后,两人的矛盾更加激化,势同水火。两个人在一起就争吵不休,因话不投机,身为武将的魏延经常拔刀恫吓文官杨仪。杨仪动嘴还行,动手自然打不过魏延,一旦魏延动粗,他只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以弱者的姿态博取众人的同情。

明明是商议军务的严肃场合,经常让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诸葛亮本是个行政才能出类拔萃的名相,岂不知要办大事就必须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稳定内部环境?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原本就不对付、关系紧张、犹如针尖麦芒一般的魏延和杨仪放到一起,蜀国北伐大军焉有不乱之理?

《三国志》记载,面对两位重要部属内讧不断、蜀军领导层乱成一团的颓局,以睿智著称的诸葛亮竟然还说:“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

意思是杨仪才能出众,魏延骁勇过人,只可惜这两人闹不团结,搞不好关系,我又不能厚此薄彼,这两货真叫我左右为难啊。

诸葛亮一面怂恿杨仪和魏延明争暗斗,一面又摆出一副劝架的模样,采取居中调停的立场,似乎杨仪和魏延的矛盾是他俩自身的问题,与己无关,他倒成了个“恨铁不成钢”的大好人。

诸葛亮任用杨仪,还偷偷把兵权交给了这个不谙军事的文官,他利用杨仪掣肘、降服刘备旧臣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军队思想涣散,士气不振,秩序已经乱了。

主要将领都将主要精力用到了激烈内斗上,哪里还有心思筹划什么北伐曹魏、平定中原的宏图大业呢?

更严重的是,诸葛亮病死后,在其尸骨未寒之际,掌军权的杨仪害怕身经百战的悍将魏延不服,居然诬陷他阴谋造反,最后联合王平、马岱等人一举诛杀了根本没有反心的魏延。可怜魏延身为两朝重臣,谋勇兼具,一身本领,一片中称,在杨仪等阴谋家的策划下,居然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

客观的说,正史里记载的诸葛亮没有怀疑魏延会造反,他只是用人不当,这才造成了他身后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杨仪唯恐自己被魏延所杀,王平心怀私欲,姜维异常冷漠,马岱懵懂无知,这些因素造成了魏延的悲剧。

正是因为诸葛亮看人走眼,这才导致蜀汉内耗不断,其军事政治策略一次次剑走偏锋,蜀国国力疲惫,各项综合实力愈发衰弱,最终在邓艾的一次军事冒险侥幸成功后就迅速灰飞烟灭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阴谋的策划者杨仪也落得个身败名裂、被迫自尽的悲催下场,这一切或许都是冥冥中上天早已安排好了的吧?

【插图源自网络】【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看题主这个意思,大概是说诸葛亮设计诛杀了魏延吧?很遗憾,这个标题不但是标题党,而且说“使得蜀国灭亡推迟30年”更是无稽之谈。实际上,魏延之死,不仅和诸葛亮的设计毫无关系,并且对蜀汉来说是一场严重的内耗。

魏延之所以拒绝班师,根本不是因为他想谋反,也不是因为他不爱戴诸葛亮,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职业军人,认为打仗的事情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死就改变原先作战计划,哪怕是蜀汉最高决策者诸葛亮也不行。所以他就说,丞相虽然去世了,但我魏延还在,我还可以接着打的嘛!

但问题是,谁敢让你打呢?尽管诸葛亮临终前曾下令:如果魏延不听命令班师你们就自己撤不管他,但是作为刘备身前的爱将之一,此时蜀汉武将集团里面资历最老的将军,魏延如果真的不撤退,会让人怎么想,是不是这家伙要搞事情?毕竟在迷信的古代,魏延这个名字,是要帮魏国延长寿命吗?

偏偏魏延还和丞相府长史杨仪是死对头,作为丞相府的“丞相”,杨仪算得上是诸葛亮的大秘书长。魏延的这种举动,在他看来无疑就是把他弄死的好机会。所以在他的上下活动之下,魏延成了反贼,并且最终被杀。而杨仪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不久以后他也被以布衣之身处死。

杀掉魏延,使得蜀汉失去了他们立国以来最强悍的将军(可能没有之一),也让他们陷入了内斗之中。而仔细想想,内斗,不正是中国人最经常玩死自己的方法吗?



青言论史


千不该,万不该,诸葛亮死前并没有要杀魏延。。杨仪借诸葛亮之威望,假传诸葛遗命,擅杀大将魏延。诸葛亮病危之时,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段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惑不从命,军便自发。枉诸葛亮一生神机妙算,他这次会议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使魏延被冤杀,蜀汉失去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军,也失去了一位忠心耿耿的扶保蜀汉的优秀将领。诸葛亮当时是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议校尉,益州牧,武乡侯,魏延当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领汉中太守,南郑侯。可以说魏延是当时蜀汉的三把手,地位远在丞相府长史杨仪,丞相司马费祎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之上的。诸葛亮并未要魏延,那魏延为何被杀了。一魏延行事风格与诸葛亮不同,诸葛亮一生太过谨慎,,他就是做战经验不足更缺乏实战经验,陈寿评价诸葛于治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魏延征战一生,实战经验将略都优于诸葛,如果二人珠联璧合的话,一个治理国家,一个管理军事,那诸葛亮也不必劳累过死,魏延也不会被冤杀,可惜诸葛亮不是个好领导,使他的手下无法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诸葛亮一杆子插到底,仗怎么打,都要听他的,要知道战场上情况旬系万变战机转旬既失,但诸葛亮不知,而魏延精于谋略,以韩信自居,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如果诸葛亮将军事这一块交给魏延,魏延就会违背他的既定军事方针,这是诸葛亮所不能容忍的。二诸葛亮成也谨慎,败也谨慎,你看看诸葛所忠意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那了个不是循规蹈矩之人,诸葛亮深知要使他的接班人顺利上位,魏延是个大障碍。临终之时,为了排出异己,诸葛亮将个人利益至于国家之上,不惜毁掉蜀汉的栋梁之才,欲陷魏延于谋反之罪。三杨仪携私愤杀害魏延,魏延与杨仪二人势同水火,二人一个自负,一个骄狂,每之并作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但在临终之际,感情的法码偏向于杨仪最后导之魏延被杀。魏延未能参与诸葛亮临终绝策,又被安排为断后将军,等于杨仪被诸葛亮受予了全军指挥权。四魏延作死,魏延烧断粮道。与杨仪争锋,结果被杀,蜀汉失去栋梁之才,可惜。





约定9521


首先,这题有两个地方不成立,第一,魏延不是诸葛亮除掉的,无论阳谋阴谋,诸葛亮从来没有想要除掉魏延。这点《三国演义》是有偏颇的。第二,即使魏延不被杨仪冤枉害死,魏延也不可能为祸蜀汉三十年。所以,不要太高看诸葛亮和魏延了,诸葛亮很无奈,魏延的性格属性早就注定其憋屈的下场。



诸葛亮的无奈,其实容易理解。夷陵之战,荆州集团关,张,黄去世,刘封必须清除,糜芳投降,赵云常年领导禁军,而且年事已老,其他诸将才能,资历和以上几人不能相提并论,只剩下一个魏延了。而当时,魏延和车骑将军刘琰闹矛盾,刘琰是谁?同属荆州集团的高级人士,可惜是个“花架子”。诸葛亮因为刘琰欺负魏延,于是令刘琰道歉,可见诸葛亮是站在魏延一边的。魏延常常因为诸葛亮不用他的“奇计”而抱怨,诸葛亮呢?并没有责怪魏延的意思。诸葛亮需要魏延这面在军中的荆州集团的大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后来的姜维在和蜀汉朝廷的沟通上,就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北伐时被掣肘严重,蜀汉上下也不能形成一股劲。


(影视剧中的杨仪)

而魏延呢?魏延的桀骜不驯,有一部分诸葛亮对他纵容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当时,荆州集团在蜀汉内部,军事是魏延为代表,政治是以蒋琬为代表,后勤和丞相府中事物都是杨仪在负责。蜀汉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朝中运行的常规系统,一套是战时走开府系统。而开府系统才是蜀汉人才上位的主要系统。比如,法正当尚书令,诸葛亮却是以军师将军统领刘备开府中的事物。不是诸葛亮官小,而是这套系统的重要性。后来的蒋琬也是诸葛亮丞相开府中长史,再进入朝中,成了接班人。杨仪以他的才能,诸葛亮本来是要重点培养,可惜他和魏延不和,诸葛亮才常常恨二人不平。魏延和杨仪,一个荆州集团军事上一号人物,一个是荆州集团政治上的二号人物,诸葛亮不得不头疼。

(魏延)

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魏延到底有没有参与,在历史是有争议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魏延是没有参与这次机密会议。《三国志》转引的《魏略》,魏延是很可能参与了这次会议,甚至诸葛亮还明确要求魏延不要马上发丧,只不过杨仪依然会陷害魏延。从历史记载来看,魏延存心谋反是不可能的。可当时杨仪和魏延都上书对方谋反,魏延却终究成了蜀汉朝中要清除的一方。究其原因,主要是魏延个性问题,也有一部分杨仪是负责丞相府事物的身份问题。所以,在朝中的费祎,董允等重臣一致支持杨仪,魏延就成了“过街老鼠”了,连部下都反叛了。不过害人者终害己,杨仪因为嫉妒蒋琬,最终也害死了自己。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魏延在蜀汉朝中的地位高,但是人缘薄,没有政治头脑。即使没有杨仪这事,魏延想要出头,也是难了,要影响蜀汉三十年,那就更难了。


大飞熊ヽ骑士


应答:历史终归是历史,这样颠三倒四的问题有误导之嫌,史学家们对魏延评价挺高,而魏延自跟刘备以来战功显赫,把汉中咽喉要道交给魏延这是刘备的高明之处,而魏延不负众望,能文能武,官至征西大将军,级别在赵云之上,蜀国的所谓五虎上将,其实刘备称汉中王时没有封过什么五虎上将,仅只是职务极级别高于其它人,关羽,张飞与刘备情若兄弟,而从创业就在一齐这不要讲,马超本是一方诸候,也就是讲在将军里就那么几个超过魏延,大凡有能耐之人都是有个性的,这个可以理解。就说张飞吧,守个徐州酒醉误事,丢徐州,关羽吧丢荆州,攻城掠地是强项,守城就未必了。

另魏延也不是诸葛亮按排杀死的,这个黑锅让诸葛背千年之久,其它罗贯中作者是有意衬托诸葛的神机妙算,但临阵斩将的莫名而让诸葛亮适得其反,魏延的死眀是跟杨仪的内讧而发生的,根据魏延的一贯作风怎么可能反呢?他守汉中这么多年要反早反了,而谁而奈何不了他,这就是千古奇冤,这个《反》也不该让魏延来背。

再就是错杀了魏延还让蜀国延援亡国三十年,还是诸葛亮的英明,这就有点扯犊子了,也可这么讲,有魏延在,加上姜维蜀国的军事力量及总体素质要上一个层次,必竟姜维资历太浅,魏延资历较深,如魏延活到鄧艾渡阴平时,鄧艾未必成功,因魏延善于出奇谋,有生之年曾想偷越子午谷,并与诸葛亮发生矛盾,所以这个答题吧太过牵强。




9紫气東来


此人便是魏延,死诸葛杀了活魏延,却是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结果,却无心造成另外一个结果。

诸葛亮临终前的安排是让杨仪率领大军班师回成都,由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葛亮此安排不仅不是要除掉魏延,反而是为了保全魏延,可谓用心良苦。

为什么是魏延断后?



想想看,如果让魏延代替杨仪领军,或者让魏延首先撤退,以诸葛亮对魏延的了解,魏延肯定不愿撤回成都,如果魏延领军必然不会撤退,会继续北伐,如果让魏延在最前面撤退,魏延势必会影响全军撤退,那样的话,最前面的不想退,后面的听从诸葛亮遗愿要退,势必全军大乱。

事实上魏延也是这么干的,即使让魏延断后,魏延也是跑到军队最前面烧毁栈道,影响大军撤退,并派兵攻击杨仪,导致带来杀身之祸,这实非诸葛亮遗愿,诸葛亮并没有设计除掉魏延,而是魏延自已咎由自取造成的。

魏延与杨仪争执,双方都告对方谋反,而朝中官员都相信杨仪而说魏延谋反。王平怒斥魏延,导致魏廷士卒离散,之后杨仪派马岱斩杀魏仪及三族,魏延之死,死于杨仪公报私仇,魏延罪不致死,无谋反之意,最多也就是蜀汉内部矛盾。



诸葛亮更是无加害魏延之心,诸葛亮生前对魏延加官晋爵,加以重用,委以重任,比刘备过之而无不及,诸葛亮将魏延从刘备时代的镇北将军加封到征西大将军,爵位从都亭侯(亭侯)加封到南郑侯(县侯)。

而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本意是因为诸葛亮北伐的战略目的是先取陇西,再攻长安,这一点刘备在孙权讨要荆州时也说过,而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太过冒险,能否成功要打问号。

正是因为诸葛亮临死前刻意保全魏延的安排,反而将魏延推向了死亡,实在非诸葛亮之意,而正是因为魏延的死,才导致蜀汉接下来的政策以休养生息为主,而伺机北伐为辅,减少战争。



试想如果魏延在世,以魏延在军中的巨大影响力,势必掌军权,魏延一旦掌军权,肯定北伐,如果有机会让魏延实施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或者更加冒险的计划,以魏延的能力,如果一旦有所闪失,那么陪葬的可是整个蜀汉政权。

诸葛亮的无心举动,让魏延身死,而正是魏延的身死,使得蜀汉才得以续命30年,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历史不会重演,魏延当时掌握蜀国四分之一的兵权,管理不好对蜀国的确是灭顶之灾。所以从这方面讲除掉他的确使蜀国推迟灭亡很多年。

魏延此人是和黄忠一起投诚过来的,诸葛亮在世时有一次魏延公然违抗诸葛亮的军令该撤而不撤。诸葛亮发现魏延虽然是一员猛将,可是就因为猛起来不计后果,打乱全盘计划的好大喜功,用好了是个赵子龙式的人物,用不好会把蜀国葬送。

还有一次建议从另外一条道路直插魏都被诸葛亮否掉了,魏延恼羞成怒,至此以后诸葛亮对他留了一手。我们说就他的兵出子午谷的建议后世有很多称赞他的大胆行动,称是蜀国唯一的一次可以出奇制胜的机会,可惜让稳重保守的诸葛亮给错过了,的确直插敌方首都这一步是个好棋,可是给诸葛亮三个尴尬的选择:

1)魏延可能突袭成功,可是后续兵力没法跟上,敌兵反扑,最终还是可能失败。

2)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不可能没有准备,一旦去了被消灭,真要把这只队伍折掉,给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蜀国是多大的损失?

3)魏延本来就是降将,再带着这么多兵一去不复返,对智谋著称的诸葛亮来说是不是个大笑话?

对上有刘婵这样的昏君,下有刘关张意气用事破坏联盟,损失惨重的局面来说,诸葛亮怎么都是一个悲剧终结者,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魏延去瞎闹的!


黄蜂二师兄


如果这个人是指魏延的话,问题所涉及的前提和衍生都不成立。

首先,魏延不是诸葛亮临终定计除去的,这本身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演义中的魏延诸葛亮一开始就因为所谓脑后有反骨要杀他,之后两人之间也别别扭扭,所谓诸葛亮禳星延寿也是因为被魏延踏道七星灯而功败垂成,反正魏延就是一个从小偷拿邻居橘子偷看邻居洗澡长大坑蒙拐骗吃喝嫖赌的天生坏人(打个比方)。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要除掉魏延。只是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原有宿怨的杨仪之间矛盾激化,魏延在争斗中落败,被马岱追斩,夷灭三族——魏延在与杨仪撕逼的过程中向后主刘禅上表攻击对方寻求朝廷的支持,也没有北投曹魏,所以他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但不是叛乱,更谈不上脑后有反骨。

陈寿《三国志》对魏延的行动有一个定性: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元代名儒郝经更认为杨仪:

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魏延并不完美,可能做错了事情错误还不小,但并非谋反,大节无亏,也并不是因为诸葛亮防患未然的遗命而被除掉。

既然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所谓使得蜀国灭亡推迟30年和如何看待诸葛亮此行为都完全无从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