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用的枪都能连发,为什么有些日本人用的枪却只能打一枪拉一下枪栓?

难得糊涂79760


二战美军使用的是M1半自动步枪和M1卡宾枪,而日军是38式和99式栓动步枪,要美军落后一代。

日本在1930年就研发出了半自动步枪,并且准备以小仓兵工厂的甲型半自动步枪或者日本特殊钢的丙型半自动步枪为下一代步枪。其实这两种半自动步枪都采用了佩德森半自动步枪的技术。

但是在这个时候77事变爆发了,在8月7日,日本宣布追加在华北地区的战争经费4亿日元,其中弹药费1亿日元。最后1937年,日本陆军的军费达到了23亿,是平时的2倍以上。

不断扩大的战争,光是在1938年,日军就扩编了10个师团,由于缺乏步枪,都从意大利进口了一批步枪。而日本陆军军械费的76%,都用于制造弹药。根本就没有钱制造大炮和坦克了,就更不要说是步枪,为此,日本换装半自动步枪的计划就被搁置了。

到了1944年,日本开始研制四式甲半自动步枪和四式乙自动步枪,都是采用7.7毫米子弹,半自动步枪是10发子弹,自动步枪是20发和30发子弹两种款式。

但到了1944年以后,日本已经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极度缺乏原材料,仅有的材料也优秀制造飞机和船只。由于缺乏原材料,整个1944年,陆军都没有生产1门野战大炮,就更不要说步枪了。最后日本就只生产了125支半自动步枪和200套零件根本没有投入全面生产。


深度军事


二战时,日美陆军步兵装备的枪械存在代差,日军步兵手中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弹仓容量5发,属于栓动式步枪。

所谓栓动式步枪,即每扣扳机,只能发射一发子弹,且退弹壳和将子弹推进膛,需要手工拉枪栓来完成,每扣扳机发射后,都需要拉动枪栓,因此射击速度慢,又因为弹仓容量低,火力持续能力差。

(图中左二士官手中的M1卡宾枪)

而反观美国大兵,除了个别狙击兵手中是M1903春田栓动式步枪外,基本上都上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以及M1卡宾枪,另外还有M1式汤姆森冲锋枪和M3式冲锋枪,都是半自动和全自动射击的枪械,其火力持续性能,都要远超日军单发的栓动步枪。

其中,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8发漏夹供弹,具有火力猛、射程远、射速快、射击精度高等特点,被誉为二战中最可靠的一把步枪。

(美女兵手中的M1式冲锋枪)

M1卡宾枪,重量很轻,15发弹匣供弹,后期改进型有30发供弹具可选择,火力持续能力也完爆日军步兵手中单发的三八大盖。

M1式汤姆森冲锋枪和M3式冲锋枪,尽管发射手枪弹,弹丸杀伤力不如步枪弹,但有20发和30发直弹匣,所以火力猛,适合冲锋和阵地战,其火力也完胜日军步兵的单发步枪。

(二战日军三八栓动步枪)

其实,在二战时,依日本的科技,完全可以制造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但日本是个岛国,资源相当有限,当初引进德国毛瑟步枪时,就将其弹丸由7.92毫米,改成了6.5毫米。

此改变步枪口径,有两个原因,一是毛瑟步枪7.92毫米弹丸威力过剩,表现在后座力极大,不适合身材矮小的日本兵;二最主要的是,将步枪口径由7.92毫米,改成6.5毫米,可以节省大量保贵的铜材,当时子弹和炮弹的弹头和弹壳,都是用黄铜制造的,战时耗费量极大。

(美军手中的M1加蓝得步枪)

此外,日军方对士兵灌输宣扬的是武士道精神,十分重视士兵的枪法,要求一发一中,也强调刺刀见红,重视士兵的拼刺,所以二战时,日军步兵枪法精准,拼刺技术高超,这些都是历史事实。

再则,日军方认为冲锋枪百发一中,太浪费子弹,所以一再阻扰冲锋枪的开发,甚至在残酷的太平洋夺岛战役中,日军守岛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在与美军逐岛争夺战中,被美军步兵火力彻底压制死伤惨重,生产百式冲锋枪时还要求装上两只脚,能当机枪用,又要装上刺刀,能拼刺用,军部的目光短浅,使百式冲锋枪产量尚不足万余支,还未装备日军守岛部队,战争已经结束了。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这个问题就像是说吉普车能买起,但是油加不起啊!

日本的手动步枪其实已经十分落后了

在枪械方面,日本使用的基本的武器是步枪,当然其他国家也都是以步枪为主,日本是以三八大盖为主,德国出名的是毛瑟98K,苏联的是莫辛纳甘,中国的武器比较杂,基本是汉阳造加万国造,还有各种仿制的,在中国的抗战过程中只有后期才使用上美式的冲锋枪,那打得小日本是嗷嗷叫啊!

随着战争的发展,自动取代手动,先是出现了半自动的枪,可以自动装填子弹,单发射击的步枪,比如美国的M1加兰德,德国的STG44.

自动步枪取代手动步枪,玩CF,CS等射击类游戏基本用的都是这种自动步枪,可以自动进弹,连续发射子弹,一梭子可以打三十发,然后换个弹夹就搞定了,比如美国的M4A1,苏联的AK47,等等都是常用的枪。

当然,在二战中步枪也就发展到半自动的水平,AK47这些枪都是二战后才发明出来的,但是冲锋枪取代步枪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在德国和美国的制式装备中,冲锋枪的比重逐渐增加。

日本依然坚持用那种最手动的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手动步枪三八大盖,在太平洋战场中真的是被美军的冲锋枪给突突完了。

作战思维的变化使枪械的作用也进行了变化

在亚洲战场比如日本的作战思维是,装甲部队配合步兵部队,火炮打完步兵冲,步兵没冲完,火炮继续轰。

但是欧洲的作战思维早就发生了变化,随着装甲部队的完善,以及火炮部队的加强,步兵再也不能承担远程输出的任务,而是保障装甲部队的前行以及端掉敌军的炮台等任务,所以进程攻击取代远程攻击,密集火力取代稀松火力。

随着战争的推进,不但轻武器火力越来越猛,就是重火力的火炮口径也越来越大,冲锋枪逐渐成为主流。

但是冲锋枪也有缺点,就是打的并不是精准,冲锋枪和步枪的对比简单来说就是百发不中和百发百中。而且步枪也有一定的优点,就是稳准狠,在缺少装甲作战的中国,步枪才是王道。日本的三八大盖也正是看中了这点。

日本并非没有能力研发出冲锋枪,为何却坚持要使用步枪

很多人认为日本人冥顽不灵,用三八大盖是坚持武士道的信仰,认为一发一中才是本事,日本人的思维有点像开车也要讲究手动档比自动档更有技术含量,更能体会到驾驶的乐趣。

其实纯粹是扯王八犊子,因为自动档的车比同级别的手动档的车都要贵那么一两万,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窄,资源短缺,能够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实际早就已经快不行了。

日本其实也能研发出冲锋枪,问题的关键是不在于冲锋枪,而是在于子弹,冲锋枪就是吉普车似的,好用是肯定的,关键是油加不起啊,冲锋枪百发不中,浪费的是子弹啊,美国有钱子弹随便打,但是日本不是啊,日本弹药也很紧缺,所以,才要求士兵一定要精准,当然,我们就没有必要笑话人家了,我们有的部队,人均才四发子弹。

美国人的作战思维是,能用武器弹药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情,那真叫一个财大气粗,看《血战钢锯岭》的时候,先是火炮覆盖一下,然后步兵才上去摸索,火力之猛,无人能敌啊!日本人能做的,只能是学习中国打起了地道战,嘿!地道战,嘿!

日本要是能用起冲锋枪,估计美国的跳岛战役肯定会更加的漫长。


史论纵横



这是电影《风语者》的剧照,在图片当中可以看见“凯奇”饰演的主人公使用“汤姆森”冲锋枪、边上那个“纳瓦霍人报务员”使用M1卡宾枪、其他战士有用M1919自动步枪(当机枪用)、M1半自动步枪、还有一位战士背负M2–2火焰喷射器。
而这张《血战钢锯岭》
的剧照里军士长使用M3冲锋枪,边上为M1919A3机枪。

这两部电影都是以太平洋战争为背景的!二战人类首次“全面机械化”战争,武器装备的生产量和弹药的消耗量 8–12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盟国与轴心国的交战“拼”的就是: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水平,双方都以自己在国内资源保有量和海外资源获取量进行军工生产!

美国本土由于远离战场,并且工业设备没有受到破坏,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同时北部同样辽阔的加拿大也可以为美国军工生产提供人力、物力,也就是说美国工业生产基本上享有了一个大洲的总资源量!这还未包括墨西哥与拉美。所以,美国二战期间的武器装备生产量和弹药生产量是全世界最高的,超过了“德日”法西斯军工生产量的数倍之多!举一个小例子:美国1942年“珍珠港事件”以后,军工产能被释放,从1942年–1945年德国投降这段时间,一共生产了各种口径的子弹110亿发!不但自己用,还提供给了欧洲盟国(根据欧洲国家枪械型号生产)和亚洲战场的我军。所以,美军有条件大量使用:半自动和自动武器,就是用密集的子弹压制对方!
同样是《风语者》


剧照,鬼子使用的是99式步枪和99式轻机枪。

反观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到1945年“八一五投降”一共只生产了22亿发子弹…这样巨大的生产差距,限制了日本自动武器的生产与使用,事情可以追溯到战前,日本人自己认为:本国资源贫乏,不适合大量列装自动武器,一分钟几百发的射速,不到20分钟就把携带的弹药打完了,枪没有子弹就是“烧火棍”,并且不瞄准敌人就射击,显然是浪费!这些与日本的国情不符合,与其将大量子弹“泼向敌人”,不如苦练精准射击,一枪毙敌!并且在亚洲日本是唯一的工业化国家,武器装备质量与产能领先亚洲就可以了!所以,基于“节省”和领先亚洲这样的指导思想,从38大盖到99步枪,都是“一枪一拉栓”的栓动步枪!
资源贫乏的日本,根本没有资格发动世界大战!一只再强壮的蚂蚁怎么可能打败大象?。并且还是好几只大象,大象睡着的时候,蚂蚁也许会咬一下,但是!大象醒来时……!


皇家橡树1972


风水轮流转,小日本也有落后的时候。

看表面,这是武器的差别,可真正的核心,是国家的战争思想。

先扯远一点,在甲午海战前,清朝北洋水师装备的是早期大口径重炮,而日本海军的主力装备是口径稍小的速射炮。两国开战之前,清政府在朝堂上辩论时,李鸿章提出北洋水师的装备落后,而小日本的装备先进。当时就有人反驳,说北洋水师的大炮厉害,一炮就可以把别人干趴下,小日本火炮威力小,中方挨上几炮也不打紧。似乎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在随后的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定远和镇远两舰,确实扛住了小日本的火炮打击,可大部分中方的军舰扛不住啊。

此后,就轮到小日本着魔了。小日本的海军表面上重视航空母舰,骨子里还在迷恋大炮巨舰,而陆军则表面上重视武器的精确射击,其实是在迷信自己的战斗精神,相信自己在刺刀见红的肉搏战中,拥有了世界最强的战力。这里固然有国力大小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小日本对自己军队高强度训练结果的迷信。在战争的初期,小日本的陆海军中,军人的战斗素质很高,很多士兵用“三八大盖在行进间射击,都可以准确击中200米外的敌军人员,炮兵也有很高的首发命中率,飞行员看表现得更优异,据一位美军飞行员回忆,在战争初期,连小日本的轰炸机都敢于和美军战斗机尝试切线(一个飞机占据射击优势位置的动作)战斗。

小日本步兵的主力装备“三八大盖”


但是,这些宝贵的战斗人员,经不起消耗。从二线补充上来的士兵,就没有这么高的战斗素质了。

其实美国也只给陆军装备了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以及部分的卡宾枪,海军陆战队的主力,还是用一拉一响的栓动式步枪。二战中的美军和苏军,都知道自己的士兵素质一般,尤其和德军存在差距,要弥补这个差距,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给自己人配发火力更强的武器,红军选择了波波沙冲锋枪,美军是连发的加兰德步枪。


到了二战后,美军开始走精兵之路,其制式武器设计水平、技术含量和准确性能都有很大提高。而红军则认为战争就是消耗,像AK47这种威力大、易上手还简单可靠的武器,才符合未来战争的需要。

武器是士兵的战力延伸,却由远离战场的将军和大臣,选择了用什么样的延伸方式。


圆创观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日本军队使用的38式步枪。在二战期间,大部分日本军队都使用这种步枪。38式步枪的原型是德国毛瑟1898式步枪,日本在1905年进行仿制,由于当时是明治天皇在位的第38年,因此被命名为38式步枪。顺便讲一下我们的汉阳造步枪,我们的汉阳造原型是德国1888式步枪,和38式步枪都属于德国步枪的衍生品。

日本从1905年就开始使用38式步枪,一直使用到了二战结束。在使用中,为38式步枪加装了一个防尘盖,因此又被称为三八大盖。在二战期间,38式步枪的性能已经不算先进。苏军开始装备波波莎冲锋枪,美军装备了大量的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英军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性能也在38式之上。但是日本必须继续使用38式步枪,因为日本陆军没有充裕的资源,生产足够的弹药。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各方面的资源都需要进口。在战争中,日本军队需要大量的钢铁资源。但得到的资源很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高层优先供给海军。陆军得到的钢铁资源很有限,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日本陆军不会为官兵们换发冲锋枪,因为经不起消耗。不过,日本军工部门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在二战结束以后,美军发现日本在二战期间研发了冲锋枪、重型坦克等武器,但处于样品阶段,并没有装备给军队。


繁华万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步枪是半自动的导气式步枪M1伽兰德(八发子弹)和M1卡宾枪(10发子弹),只要拉一次枪栓就能把子弹发射出去;同时期日军步兵的主力步枪是手动式的三八大盖,拉一下枪栓打一发子弹,紧急情况下射速慢太慢。

从综合国力来说,日本的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只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的后起之秀,武器精而规模小,很多尖端武器并未实现大规模生产,日本的钢铁石油铜等战略资源严重匮乏。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实力雄厚,海外殖民地众多,钢铁石油等战略资源丰富。所以日本奉行的策略就是节约。


尽管冲锋枪的火力猛烈,但是日军高层认为百发百中的单发步枪,要比百发一中的半自动步枪性价比高的多,因此冲锋枪被日军长期否定。三八式步枪尽管射速慢,子弹口径小,但是精准度很高,穿透力强。日军高层认为三八式步枪、歪把子机枪、掷弹筒等步兵武器组合很先进,不需要发展自动步枪,因此日本对于发展冲锋枪并不热心。
日军曾经制造出百式冲锋枪,但因为没有新的冲压工艺,导致是生产成本过高,弹药消耗过大,生产规模很小,因作战思想落后,并没有大规模采用。日本的作战思想也存在问题,日军高层认为军人的武士道精神可以克服很多战争难题。

经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战争,日军高层过于狂妄自大,并未重视欧美很成熟的自动武器工艺。日军高层一贯任认为日本靠海洋立国,重点发展海军和空军,三八式步枪停留在日俄战争时期,忽视了陆军武器的发展,二战时期日军陆军武器已经严重落后于欧美。


人类历史故事


因为美军装备的主要是半自动步枪,以及很多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等自动武器,而日军方面则只有少量的自动武器可用,大部分还是栓动步枪,因此就给人以日军武器火力不足的印象。

二战之前,美军就已经开始计划换装新式装备了,这其中就有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等很多在二战中叱诧风云的武器。不过其实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军很多部队依然没有完成换装,比如在菲律宾战败的美军,装备的依然是M1903步枪。而像美海军陆战队,更是在陆军换装M1半自动步枪之后才得到了这款好枪。

不过战争中美军的主力依然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还有就是M1卡宾枪,也是半自动步枪,火力适中,而且后坐力较小容易使用。除此之外就是很多自动武器了,汤姆逊冲锋枪、M3冲锋枪、M1918勃朗宁轻机枪(不过使用中常作为自动步枪),以及M1917、M1919、M2等机枪,因此美军的火力优势是很强大的,日军完全处于下风。

日军方面的装备就很简陋了,由于资源稀少,出于节约资源的目的,日军绝大多数士兵装备的依然是栓动步枪。不过并不全是三八大盖步枪,日军认为三八式步枪威力不够,有所欠缺,所有又开发了九九式步枪,使用更大的7.7毫米弹药,威力更强。在太平洋战场的日军主要装备的就是这款步枪,而不是三八式步枪。不过这些都是栓动步枪,相对美军的M1半自动步枪不占优势。

日军的自动武器十分稀少,主要就是各种机枪了。首先是92式重机枪,只能用于防御作战,机动不便,而且使用弹板供弹火力持续性不强。而大正十一年式机枪、99/96式机枪的装备数量实在不多,因此日军基层自动火力很是贫乏,完全无法和美军相比。


雇佣兵


有关二战步枪的话题总是说不尽,因为各种影视剧总能将大家的思绪拉回那个时代去,电影当中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普遍装备半自动步枪,虐的小日本怀疑人生,但实际上美军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先进,至少麦克阿瑟困守菲律宾时美军装备还是很一般的,步兵主要配备斯普林菲尔德栓动步枪,空军也只有聊聊几百架飞机,而且美军的老式P40战鹰很难与日军零战交手,因为疯狂减肥的零战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兵败菲律宾不丢人)

当1941年日军兵临城下时美军真是毫无还手之力,至少在日军自己看来手中的三八式步枪除了口径太小之外还是够用的,想不起来改进装备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美军就不一样了,这是一支严重依赖装备技术的军队,在前线一路败退之际美军想到的不仅仅是扩军反攻,更重要的是换装新武器找回技术优势。

这时候除了采购各种先进战机之外,美军做的最多的就是轻武器采购。由于长期疏于备战,美军步兵数量仅有十多万人,这导致早已经定型的M1加兰德步枪迟迟未能量产,因为部队就这么多内部订单相当少,而且世界各国都消耗不起加兰德的弹药,它的出口市场非常狭小,因此当时美国国内的加兰德步枪生产线非常少,尽管前线部队嗷嗷待哺,他们还是只能领到老旧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就更没有换装步枪的需要了!既然连美军都在使用栓动步枪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日军高层不是不重视装备更新,太平洋战场的日军换装口径更大的99式步枪,就是因为实战中发现三八式的口径太小杀伤力不足,战争初期美军步兵的火力输出并没有比日本强多少,自然也就不能让日军感到换装的压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的瓜岛战役。

瓜岛战役也是美日步兵大规模交战的开始,在此之前他们很少步枪对射!美军在此时基本完成了加兰德步枪的换装工作,也正是在这时候日军感到了空前的绝望。美军步兵人手一支加兰德半自动、每个班都配备机枪和冲锋枪,炮兵和辅助部队还配备精悍的M1卡宾枪,火力输出远远超过使用99式的日军部队。此时才1943年距离战争结束还有2年之久,这段时间里日军就不能换装速射步枪吗?上文说了,日本高层从未忽视轻武器,为部队换装半自动的努力从未停止。

关键是战前没有技术储备,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量产型号!病急乱投医的日本工业部门干脆直接仿制加兰德,但是平均身高已经下降到一米五的鬼子兵,实在掌握不了八大粒的后坐力,这导致产品失去了意义,反倒是百式冲锋枪更受欢迎一些,但是上文也说了,美国建立加兰德步枪生产线都费劲,日本在短时间内简历冲锋枪生产线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百式冲锋枪的产能一直上不去,假如战争延长两年,相信日军也会换装更多的自动武器。


利刃军事


根据题主所提出的问题来看,这里应该是指的美日两国军队所装备的步枪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两国陆军所装备制式步枪的差异造成的。

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装备的制式步枪是M1加兰德步枪,这是一款1937年投产并列装部队的半自动步枪,。美军采用这款步枪作为制式装备的原因是因为美军历来重视单兵步枪的火力。

这款步枪的供弹方式十分具有特色,采用双排8发子弹(口径为7.62毫米,即30英寸)的钢制漏弹夹供弹。使用时士兵先将弹夹压入弹仓,然后扣动扳机可连续射击8次。当最后一发子弹发射完毕后,漏弹夹会被退夹器自动弹出弹仓并发出清脆的声响,以提醒美国大兵们重新装弹。所以我们在多部二战题材的影片里能够很直观的看到这款枪的射击和上弹的全过程。

M1加兰德步枪在太平洋岛屿、东南亚丛林、非洲沙漠、欧洲战场大显身手,被公认为是一款可靠性高、射击精度高、易于分解和清洁,且耐用的枪支。

M1加兰德步枪

而日本由于是一个贫穷帝国主义国家,资源优先发展海军,给到陆军的配额就会少很多,无法大量装备半自动武器,再加上这一举措的推行导致日本陆军在战术上迷信拼刺刀和精准射击,因此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仍然采用的是栓动式步枪——三八式步枪。

这是一款日本陆军在日俄战争之后于1907年正式采用的制式武器,其弹仓备弹5发,但每射击1发子弹后,需要通过手动拉动栓机退出弹壳并将新子弹推入射击孔,实现下一发子弹的射击动作。

三八大盖

因此相比较而言,美军制式步枪在火力输出上要远远凌驾于日本的制式步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