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至是哪一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什麼意思?

農夫也瘋狂


今年冬至時間是2018年12月22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十六,而距離今天還有12天時間,由於正好趕上星期六,大家記得休息時吃餃子哦!由於冬至這天也被稱為“冬節”,算是冬天裡的大節日由於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人們往往會特別重視,就會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而且隨著寒冬臘月的逼近,很多人也會漸漸選擇回家過冬天農閒時間了!

關於“冬至一陽生”,這是因為冬至正好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上,也就是北半球夜晚最長,白天最短的時候,也就是日短至極而至陰,然後從這天開始,白天時長就會逐漸遞增,也就是陽氣回升,故而將冬至稱為“一陽生”,即陰極陽生之時!雖然從這天起開始晝長夜短了,但往往天氣還沒有到最寒冷的時候,往往會經歷九九八十一天的“數九寒天”,然後才到了溫暖的春天農忙季節!

另外,“一陽生”也可以指農曆一個月中的朔旦,即農曆每月的初一。如果一天之內的話,人們也會將“一陽生”代指一日中的子時,即23:00~1:00,也就是一天中離太陽最遠的時間。



而對於“三九補一冬”,則是說明這個時候進補的重要性,老話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由於到了三九時往往就會氣溫降至一年中的最低值,這個時候就會特別注重滋補來保障身體熱量所需,只有通過多吃肉或祛寒的食物,這樣才會有一個好的體魄,以保證來年農忙季節到來後不會耽誤下地幹活!

雖然說冬天食補很重要,但往往身體進補需要循序漸進、一步步來的,這樣身體才會吃的消,由於過去人們會以冬至作為冬天的開始,會殺豬宰羊、或者是殺雞宰鵝,再加一些當歸等藥物燉食進補身體,而到了三九天時,也就是冬天已經過去19天了,這個時候因為天氣寒冷至極,人們這會兒就會食補更豐盛,往往進補會達到高潮!另外,再加上受傳統觀念影響,人們會認為寒冷至極時進行滋補往往就會事半功倍,更利於達到進補的功效,故而民間老話也會常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由於很多老話和過去的農業生產是息息相關的,但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農業生產方式的現代機械化,很多時候冬天食補並不再發揮作用,畢竟現在人們吃肉非常方便,平時就會吃到,根本沒必要再等到冬天了!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什麼意思?

我們這裡農村流傳著一句話,叫“年一日,冬一日,騾騾馬馬歇一日”,意思是過年這一天和冬至這一天,再怎麼忙,也要休息一天!因為連最辛苦的騾馬也要歇一天呢,更何況人呢!可見,冬至這一天有多麼重要!我們這裡的冬至節才叫“過冬”,與之前的“立冬”節氣是兩碼事,非常隆重。冬至節又叫“亞歲”,是僅僅亞於春節過年的一個傳統節日。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大寒節氣剛剛過,到冬至以前還有十幾天的日子,這一段時間,大家務必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到了冬至這一天,因為我們地處北半球,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間最長的一天。等過了冬至以後的日子,白天時間便會逐漸地長起來。

“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在民間也非常流行,中國人最明白陰陽平衡和盛極而衰的道理了。

“冬至一陽生”,是相對於“夏至一陰生”而言的。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老百姓也叫“連冬數著九”,一年中最寒冷的數九寒天就開始了。在這最冷的時候,陰氣最重的時候,陽氣也開始慢慢回升。“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說的也是盛極而衰,極冷中孕育著陽氣的到來,這才有了四季輪迴。人體內陽氣也蓬勃生髮,此時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

“三九補一冬”,正是因為有了“冬至一陽生”的道理,所以老百姓講究從冬至這一天起,也就是在連冬數九的這些寒冷日子裡,要十分地講究進補。“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講究多吃一些溫補的東西,比如羊肉,木耳,龍眼肉,芝麻等,溫而不散,熱而不燥的東西,我們這裡更講究冬至吃餃子,連著後面的一九,二九,三九天,都非常講究食物滋補。

此外,人們也講究早睡晚起,晨煉時間不能過早。以適應天地陽氣潛藏,養精蓄銳的冬至數九寒天的自然時節。

明白了這個道理,讓我們一起抓住冬至進補的這個大好機會,好好地善待自己一回吧!


村姑說村事


今年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二日。

“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諺語其實用“冬至宜養生,三九補一冬”更淺顯易懂一些,這樣做,“來年無病痛”。

萬物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農人春種秋收,忙於時稼,勞於形體。唯冬清閒,宜進補,修勞疾,養精蓄銳,得“來年無病痛”。

另,三九為一年之中最寒時節,“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固本守元,來年再作。故農人三九進補則為最佳選擇。

故有“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