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譜源流

一世祖

李利貞,利貞公生於公元前1070年,辛未年,卒於公元前992年,已丑年,享年78歲。商末其父理徵公(字德靈)任商紂王的理官時,因以直言進諫得罪了當時昏庸無道的紂王被賜死。理徵公之妻陳國契和氏攜其幼子利貞公逃難於伊候之墟(今河南安陽市地處該省北部),飢餓不堪,見一樹上結有果實(即李子),便採來吃,母子得以活命。利貞公開始改為的李氏。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為改姓避難,所以理利貞改姓李,名利貞,後遷徙定居隴西。

二世祖

李昌祖原名昌意,又名苞穎,家居苦縣幽仁裡,任周朝陳大夫。妣陳氏生一子:彤德。

三世祖

李彤德原名嬌,任周朝巡檢會尹大夫。妣楊氏生一子:慶。

四世祖

李慶原名蓮,任周朝掌御 史博士郎。妣黃氏,繼姬氏生一子:宏隆。

五世祖

李宏隆原名承,又名瑞金。妣姬氏,繼甘氏生一子:碩宗。

六世祖

李碩宗 原名勉之,又名欽蓮。周康王時任周大夫,賜采邑一百里於苦縣。妣方氏生一子:顯。

七世祖

李顯原名和,又名成,襲父職為周大夫,封“狄道侯”兼理朝政。妣王氏生一子:爽。

八世祖

李爽原名通,字佑,任周朝升拔主薄郎冊箱諫。妣方氏、康氏生一子:環鼎。

九世祖

李環鼎原名重,又名光天,別名環升。妣失考。生一子:爵。

十世祖

李爵妣失考,生一子:寅龍。

十一世祖

李寅龍妣氏失考,生一子:熙宏。

十二世祖

李熙宏又名希弘。妣氏失考,生一子:堯性。

十三世祖

李堯性字堯。妣氏失考,生二子:輝、煌。

十四世祖

李輝妣氏失考,生二子:連順、連利。

十五世祖

李連順妣失考,生一子:乾。

十六世祖

李乾字敬一,號元果,別名其野,任周朝上御大夫。妣益壽氏女嬰敷,生一子:耳。

十七世祖

李耳《史記·老子列傳》:“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之史。” 於周平王【前770-前719】時任太史,古之聖人,博大精通,孔子曾問禮於他,受益不淺,說我見到老子,“如龍乘雲”,即好象見到了乘風雲而上天的龍一樣。老子的學說,流傳於後世,著有《道德經》上下編五千言。道教奉為“元始天尊”。 妣何氏,生六子:宗、室、宋、寶、究、字。

十八世祖

李宗,字尊祖又名造父,別名順幀。周敬王封為“保駕大將軍”“徵東侯”。魏封:“千木大夫”。妣田氏,生四子:注、滋、洗、滌。戰國時晉國人,後至魏,為將軍,被封於魏國的城邑段幹,以邑為姓,人稱幹木大夫、段幹木。他曾求學於孔子的弟子子夏,隱而不仕。魏文侯賞識其才能,曾登門拜訪,欲授予官爵。段幹木避而不見,越牆逃走。魏文侯不但不怪罪,反而更敬重他,每乘車路過段幹木的家,都要下車,以示尊敬之意。僕人對此十分不解,魏文侯說:“段幹木雖住陋巷,其賢德的名聲卻在千里之外,我怎能不尊敬他呢?”

十九世祖

李滋宗公次子,字潤君,名同,又名啟賢,號昔仁。仕趙封為“趙大將軍”“扶國元帥”。妣張、繼湯氏,生一子:兗。

二十世祖

李兗,字兌,號襄寶。仕趙國“宰相”,封“橫陽君”。妣周氏,生一子:躋公。

二十一世祖

李躋,原名珉,又名崇,號章,仕趙封為“陽安君御史”後拜相。妣潘氏生二子:雲、恪。

二十二世祖

李恪,又名落,仕趙封“佐相”、仕秦任“太守”。妣石氏生一子:洪。

二十三世祖

李洪,名道洪,號道衡,又名道宏,別名禮元。秦國封為“大子太傅”。妣耳氏,繼王氏生一子:興族。

二十四世祖

李興族,原名汪,又名:林、玖、珠、棟、育、坤。秦國封為“秦大將軍”、“元帥”(立戰功常有化名之變)。妣潘氏,繼劉氏,生一子:曇。

二十五世祖

李曇字貴遠,又名賢,榮,蘇。仕秦封為“御史大夫”,後仕趙封為“柏人侯”。妣竇氏、周氏生四子:崇、辨、昭、磯。

二十六世祖

李崇[隴西堂始祖]字伯佑,仕秦隴西(治甘肅臨洮)守,南鄭公,為李姓隴西房的始祖,曾求學於孔子的弟子子夏(焦作溫縣人),隱而不仕。妣許氏,宋氏生二子:平燕、平瑤。其弟李璣,字伯衡,在戰國末,拜為秦國太傅,功名顯著。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房的始祖。

二十七世祖

李瑤,字尚德,平璐公(崇公次子),字尚德,名內伯,又名瑤,堯。周靚王時任南部太守,狄道候。妣楊氏生一子:信。李璣有三子,雲、牧、齊。牧為當時趙國國相,被封為武安君,從他開始把家定居在趙郡,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房的始祖。李牧足智多謀,治國有方,又長於用兵,抵匈奴、打東胡,屢有戰功,甚得軍心。曾率軍伐燕,使秦國不敢輕易舉兵趙國,後李牧兩次擊敗秦軍,秦國懼怕李牧,就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誣李牧造反,趙王優柔寡斷,聽信讒言,終於殺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國大將王翦立刻率軍滅了趙國。

二十八世祖

李信,字有成平瑤之子,字有成,又名成旦。精通兵法,任秦始皇大將軍,帶兵出太原攻雲中,並攻:韓、魏、擄代王、 燕王、超王,秦皇封為“徵四大將軍”,在滅魏時殉職。漢皇追封為“狄道侯”,“隴西公”,誥贈敕朝世頭祿。妣石、張氏,生一子:超。

二十九世祖

李超,一名伉,字仁高秦朝大將軍,封為“漁陽太守”。妣邱氏,生二子:元曠、仲翔。

三十世祖

李仲翔超生二子,長曰元曠,侍中;次曰仲翔,名大齊。助劉邦起義,任河東太守,徵西將軍,討叛姜時陣亡,葬於陝西狄道東川。妣周氏,生一子:伯考。

三十一世祖

李伯考原名蓮,任隴西、河東二郡太守。妣巫氏、葉氏生二子:尚、向。

三十二世祖

李尚名賈湘,漢封為“成紀令”。妣鄭、鄒、楊氏,生三子:雲、廣、剛。尚弟向,西漢時期人,范陽房始祖也。范陽,三國時期魏置的一個郡,治陝西涿縣,晉朝時為范陽國,後魏復為郡。至西晉末年,李氏已成為甘陝交界之六郡中的大姓之一,氐人李特家族便是其中一支。

三十三世祖

李廣,李尚二子,字廷禮,號誠,為漢朝名將。猿臂善射、力氣無雙。漢文帝時,擎匈奴有功,封為“散騎將軍”。漢武帝時封為“北平太守”、“起騎郎都尉”,歷任上都、陝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以善射出名,匈奴畏之,號曰“飛將軍”。漢景帝時封為“未映衛尉”,追敵十四萬匹馬出擊還回不滿三萬匹馬。公元前119 年,回朝受審不服氣,憤然自殺,葬於陝西秦州(甘肅天水縣)。妣鄭、劉氏,生三子:當戶、椒、敢。

三十四世祖

李敢,因父有功皇上誥封為“幼卿”,任漢朝元持“郎中令”封“關內侯”。妣楊氏,生二子:禹、忠。

三十五世祖

李禹,字子道,其父敢。字長禹,號子道,任河南太守。妣包氏,生一子:承。 其弟忠,頓丘房始祖也,頓丘,漢代所置的一個縣,到晉朝,它成為頓丘郡治,隋朝復為頓丘縣,故城在今河北 清豐縣西南25裡。當戶子李陵,廣孫,《漢書·李廣傳》稱之:“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武帝以為有廣之風。”仕為騎都尉。前99年,李陵奉命率五千步兵出居延千餘里擊匈奴,單于以 三萬多騎兵進攻,李陵陷於重圍但仍奮力拼殺,日殺敵數千。正當單于準備撤軍之時,漢朝降將侯管敢向單于透漏了李陵軍無後援的消息,於是,單于再次猛攻,李陵終因矢盡,被迫投降。武帝聞訊大怒,時太史令司馬遷認為李陵孤軍作戰,軍無後援,兵敗投降,不全是陵的過錯。武帝愈怒,下令逮司馬遷,處腐刑。後武帝殺了陵的母親、妻子、兒女,陵在匈奴生活20多年後病死。其後裔孫歸魏,因魏帝接見於邴殿,而賜姓邴。

三十六世祖

李承承公(禹公之子),號修文,諱丞。襲父職任河南太守,妣何、劉氏,生一子:先。

三十七世祖

李先,字敬宗丞子,號武。任蜀郡北平太守。妣鄧、楊,續袁,生一子:長宗。

三十八世祖

李長宗先子,字伯禮號英山。任北平太守,漁陽丞相,妣鍾、孫氏,生一子:君況。

三十九世祖

李君況長宗子,字叔千,又名子期,別名高。任漢朝“博士議郎中大夫妣。妣薛、嚴氏,生一子:本。

四十世祖

李本,字上明君況子,原名政本,號上明。官拜郎中侍御史大夫。妣宋、崔氏,生二子:次,恬。恬公承“渤海”房始祖。

四十一世祖

李次,字仲居,字仲君,號子賢,又名忠。任漢“巴郡太守”,“西陵校尉”。妣曾、許氏生二子:軌、潛。(潛承申公房始祖)。

四十二世祖

李軌,次公長子,字文逸。仕魏封為“臨淮太守”,司農卿,後封“巴郡太守”。妣竇氏、魏氏,生一子:龍。

四十三世祖

李龍,另說隆,字彥緒 軌公子,官拜“長安令,積弩將軍”卒葬蜀中龍安城東中心山。妣馮、宋氏,生一子:艾。四十四世祖 李艾龍公子,字世績,號明。任晉繞騎將軍,西安魏郡太守。妣匡、簡氏,生一子:雍。

四十五世祖

李雍艾子,字雋熙。官拜:濟北、東莞二郡太守。妣匡、陳氏,生二子:倫、柔(倫公為丹陽房始祖)。

四十六世祖

李柔,字德遠號子堅。官拜“北地太守”,妣劉氏,生一子弇。(音一衍)。雍生二子,長曰倫,丹陽房始祖也,其五世孫李文度,為西涼安定 太守,他後來歸後魏,並徙家於河南京兆山北,於是,形成丹陽一大房系。

四十七世祖

李弇,字季子柔子,前涼張駿、天水太守、武衛將軍、安西亭侯。

四十八世祖

李昶,字仲堅字季子,號養訓。官拜“西涼太守”張駿天水“武衛將軍”,“安西亭侯”。妣周、鄒氏,生一子:昶。

四十九世祖

李皓,字符盛,另說玄盛,名馗,號克嘉。漢將軍李廣之十六世孫,公身高丈二,腰四圍,豹頭虎眼,每日食糧一斗,肉二肘,酒量如滄海,力能拔山,英雄蓋世,戲鎖二百斤如舉一羽,招兵屯於梁山,敵國闖者寒心。自稱涼州牧,敦煌太守。東晉時稱涼鉞公,建立西涼武昭王政權,稱帝,遷都酒泉,改元建初,準備推翻北涼而病逝。妣亢、黃、盧氏,生十子:譚、讓、翻、歆、恂、豫、宏、眺、亮。(眺為鎮遠將軍)。

五十世祖

李歆,字士業西涼後主,皓公四子,字土業,又名欽。公為西涼後主,繼父王皇位。因建宮室和用刑過嚴,民心大失。與北涼戰鬥中,戰死在蓼泉,酒泉隨之失守。妣鄒、包、葉氏,生八子:助、紹、重耳、宏文、崇明、崇眼、崇庸、崇佑。

五十一世祖

李重耳,字景順字景順,號虔和,別名柏舟。公亡奔宋,官任“汝南太守”。“宏農太守”。妣劉、辛氏,生二子:獻、熙。

五十二世祖

李熙,字熙明,號孟良,又名儀。任後魏“金門鎮”,大唐追封為“獻祖裕皇帝”,葬於建初陵。妣周、龍、劉、楊、獵氏,生一子:天賜。

五十三世祖

李天賜,字德真李熙子,又名懿。任拮陽樞密使,唐代追封為“懿祖光皇帝”。妣鄭、陳、張皇后,生三子:起顯、起摩、起虎。

五十四世祖

李虎,太祖景皇帝字起虎,又名文彬,號克權。北魏孝武帝元修。任左卜射,因仕魏有功封為“隴西公”,以後魏分裂,西魏開國,公握有兵權,封為“往國大將軍”,後封“太尉”。李家聲譽,“德高望重”。仕北周定開國功臣,唐迫封為“太祖景帝皇帝”。妣歐陽、趙,生八子:延陽、真、岡、漳、繪、韋、亮、昺。

五十五世祖

李昺,代祖元皇帝又名光華,溢唐公曰仁。襲父爵:為“唐國公”任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唐追封為“世祖元皇帝”。妣獨孤氏、周、陳、楊氏,生六子:淵、源、波、濤、海、浪。

五十六世祖

李淵、唐高祖生於公元566年丙戌歲出生在甘肅省成紀(今天水縣)仕隋封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歷任岐州刺史,榮陽、樓煩二郡太守,衛尉少卿、殿內少監。由文臣轉為武職,封為“大丞相”,隋大業十四年五月,隋恭帝禪位,建立唐朝高祖神堯皇帝,以土德王建都長安,改元武德元年,在位九年,壽七十一,生子二十二,分十五房,讓位次子世民。逝世於635年五月初九日(6月25日)葬於獻陵。唐太宗李世民:生於公元599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逝世於公元649年七月十日。葬於乾陵。唐高宗李治:生於公元628年、逝世於公元683年。葬於昭陵。兒竇氏生四子 1:建成封隱太子、2:世民封秦王:3:元霸封衛王、4:元吉封巢王萬貴妃生5:智雲封楚王莫嬪生6:元景封荊王孫嬪生7:元昌封漢王尹德妃生8:元亨封酆王張妃:9:元方封周王郭婕妤生10:元禮封徐王宇文昭儀生11:元嘉封韓王、19:靈變封魯王王才人:12:元則封彭王張寶林生13:元懿封鄭王張美人生14:元軌封霍王楊美人:15:元鳳封虢王劉婕妤:16:元慶封孝王崔嬪生17:元裕封鄧王小楊嬪:18:元名封舒王楊嬪生20:元祥封江王魯才人生21:元曉封密王柳寶林生22:元嬰封滕王(為江右始祖)女 長沙公主(下嫁馮少師) 襄陽公主(下嫁竇誕) 平陽公主(諡號“昭” ,稱平陽昭公主,母竇皇后,下嫁柴紹) 高密公主(下嫁長孫孝政,又嫁段綸) 長慶公主(先封為桂陽公主,下嫁趙慈景,又嫁楊師道) 長沙公主(先封為萬春公主,下嫁豆盧懷讓) 房陵公主(先封為永嘉公主,下嫁竇奉節,又嫁賀蘭僧伽) 九江公主(下嫁執失思力) 廬陵公主(下嫁喬師望) 南昌公主(下嫁蘇勖) 安平公主(下嫁楊思敬) 淮南公主(下嫁封道言) 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禮) 衡陽公主(下嫁阿史那社爾) 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 臨海公主(下嫁裴律師) 館陶公主(下嫁崔宣慶) 安定公主(先封為千金公主,下嫁溫挺,又嫁鄭敬玄) 常樂公主(下嫁趙瑰)

【一般人看不出來 不信你試試】

考眼力 找動物 看看有幾隻吧?

李氏家譜源流


你信嗎?99%的人都看不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