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大局:保穩定 謀發展促和諧

服务大局:保稳定 谋发展促和谐

四十年前,思想的禁錮被解開,中華民族開始了“摸著石頭過河”的征程。

四十年來,發展的巨輪劈波斬浪,開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航道。

這艘巨輪的名字叫“中國號”。

人民法院四十年如一日,堅定不移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在通往新時代光輝前景之路上為“中國號”巨輪保駕護航。

嚴懲各類犯罪 為社會穩定鑄盾

改革開放初期,中心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人民法院肩負保障改革順利進行的歷史責任,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權益,依法嚴懲犯罪,各級法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圍繞“改革”這個關鍵詞砥礪奮進。

時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鄭天翔指出,“緊緊地抓住大案要案的審理,是一個關係全局的問題,關係到端正黨風的全局,關係到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全局,關係到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局。”

面對嚴峻的社會治安形勢,黨和政府先後於1983年、1996年、2001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3次“嚴打”鬥爭。人民法院通過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嚴懲嚴重暴力犯罪,切實維護了社會安定,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人民法院始終積極參與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鬥爭,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暴恐犯罪,有力地震懾了試圖破壞中國發展的不法分子。

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全、幸福,人民法院不遺餘力與犯罪行為和犯罪分子作鬥爭,築牢國家與社會安全的防線。

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案件;加大對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犯罪懲治力度,積極參與實施國家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積極參與禁毒鬥爭,有效打擊、震懾和預防毒品犯罪;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懲治力度,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權和“舌尖上的安全”……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全國治安形勢總體穩中向好,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人民法院為大局執守正義之劍,在維護國家與社會長治久安、營造穩定的發展環境中,自覺擔當起歷史使命。

優化市場環境 為經濟發展加油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全國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人民法院擺脫“左傾”思想影響,司法工作逐漸步入正軌。

這一時期,經濟審判庭、鐵路運輸法院、海事法院及派出法庭、知識產權審判庭相繼成立,這些是人民法院根據大局要求在司法職權配置方面作出的努力。

上世紀九十年代,人民法院努力為改革、發展、穩定服務。促進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雙層經營體制完善;加強對企業承包、租賃和破產等案件的審理,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從經濟審判到民商事審判,再到商事審判,不僅僅是名稱上的變化,更是人民法院對改革開放的時代回應。

四十年來,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依法懲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保障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依法懲處金融犯罪,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推進,“中國創造”不斷映入人們的眼簾,背後是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日漸成熟。

1993年到2017年,知識產權審判庭和知識產權法院從無到有。為保障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人民法院加大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力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不斷髮展。

“一帶一路”倡議作為重大國家發展戰略,司法服務與保障不可或缺。關於涉“一帶一路”案件,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管轄權,準確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公正公平公開審理,並且積極探索服務保障新形式,為營造優質司法環境作出不懈努力。

協同司法,把加法做成乘法。2015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高級人民法院共同簽署執行工作聯動協作協議書,實現了三地辦案的“同城效應”,自覺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探索建立司法協同機制,加快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

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專門成立了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司法服務和保障課題研究工作組,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創新司法體制機制,依法保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司法力量。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人民法院加強破產審判工作,推進破產專業化審判機構建設,健全相關法律制度,積極處置“殭屍企業”,搭建破產信息平臺,推動用法治手段化解產能過剩,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轉型升級“加油”。

為優化營商環境,最高人民法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實際,指導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彰顯核心價值 為偉大復興護航

不同思想文化之間有交流交融,也有交鋒較量,走向世界的中國如何堅守自己的精神文化領域?

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題為《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的講話,他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此後他又多次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要兩手抓。

江澤民同志曾經強調,要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奮鬥目標,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去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胡錦濤同志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強調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

人民法院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在“懲惡揚善、定分止爭”中積極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價值觀。

通過依法審理“電梯內勸阻吸菸案”等案件,彰顯社會基本道德觀念,肯定見義勇為的行為,弘揚文明、公正、友善的核心價值觀。

針對“陝西產婦跳樓事件”等社會現象引發的討論,在司法工作層面作出積極回應,助力營造敬業、誠信、和諧的社會風氣。

通過依法審理“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權系列案件,以司法手段傳承和弘揚了英雄烈士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通過依法審理“冷凍胚胎繼承糾紛案”等案件,充分融合“國法、天理、人情”,落實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要求。

……

改革開放高歌猛進,作為“中國號”巨輪當仁不讓的“護航員”,人民法院始終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勇於擔當,守土盡責,積極為黨和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