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河流魚塘裡的野生魚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會比飼料魚好吃,你吃過嗎?

七星老農


農村河流魚塘裡的野生魚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在農村,只要有足夠大的一片自然水域,哪怕之前是塊地挖出來的,不用三五年,這水裡自然就會有魚,時間在久一點,幾乎都能見到各種野生魚類了,那麼這些魚到底從哪來的呢?


第一、魚卵孵化

老話說的好“千年的魚籽萬年草籽”,這魚卵的生命力特別頑強,沒有水的時候就自我保護起來,直到有一天,有了孵化的條件,就會重新孵出小魚。魚籽也會通過一些捕魚鳥類傳播,有水就會有鳥過來喝水,順便把魚卵帶進水裡,所以說,魚卵孵化是野生魚最為主要的來源之一。

第二、外來魚種

在農村,有的地方喜歡稻田養魚,這遇上漲水,魚兒順著水就來了也有的自然水域,有心向上的人,會選擇買一些魚來放生,這水裡放生的魚也不少,只要環境合適,自然就有了野生魚了。


野生魚為什麼比養殖的好吃?

像我,從小野生魚、野生泥鰍、野生青蛙等等農村常見野物吃著長大的,長大了,隨著人們過度捕捉,農藥化肥的濫用等因素,野生的越來越少,吃的變成了養殖的,養殖的魚又肥又大,可論口感和營養,和野生的比,真的差遠了。

野生的魚魚肉中的營養物質是來自純天然的一些野生浮游植物,或者其他食物鏈上的食物,都是純天然,自然營養價值高,且魚生長週期長,肉質細嫩,而養殖的魚類,為了快速增大增肥,投放的魚飼料中保不準投放了一些激素,而部分地區還缺乏有效的監督,給養殖鑽了空子,這樣的魚肉疏鬆沒嚼頭,品質自然降低了不止一個檔次。


不僅如此,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水域魚類養殖密度大,為了降低魚的發病率,餵養過程中,必須還得用藥,這樣的魚,比不了野生魚也就不足為奇了。

怎麼識別野生魚呢?

野生魚稀少難得,和養殖的比起來,不僅體現在品質上,也體現在價格上,在兩種魚的分辨上,普通人很難從外觀選出哪個是野生,因此,集市上就出現了很多假冒野生魚的情況,特別是鯽魚和甲魚,以假亂真的最多。


怎麼識別呢?拿鯽魚來說,首先看顏色,野生的魚白裡透著淡黃,而養殖的都比較單調,黑白色,白色略帶點灰暗色,第二看魚嘴,養殖魚吃的是顆粒魚飼料,長期在水面覓食,其嘴巴更薄有些泛白(如圖養殖鯽魚),而野生的魚嘴巴因為要覓食,會相對厚而堅硬一些且泛黃。第三觸摸,養殖魚往往拿在手裡軟綿綿的,沒有力,而野生的,魚亢奮有活力,身體硬朗,且魚肚子下的魚鱗比養殖的堅硬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