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學了《蘭亭序》只能是一個俗氣的書法面目?

千千千里馬


先說說趙孟頫和董其昌吧。

趙孟頫,書法史第三次變革的旗手,被稱為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的書法家。


董其昌,帖學的傑出代表,籠罩明清的一代書法大家。

這二人的書法好吧,都是對後世有極大影響的書法家,可就是這二位的書法,被康熙和乾隆這爺倆,被活生生弄成了“烏光方”的館閣體。

《蘭亭序》,雖然歷來也有異議,但那是專家們藝術觀點不同而形成的,絕大多數人還是認可其藝術性的,這也是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原因。


臨習《蘭亭序》,正如繪畫,同一個模特,有的人會畫出一位美女,有的人會畫成一位村姑,這與模特無關,而是與繪畫者的技法有關。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大多數人學《蘭亭》都停留在表面,這是事實,也是古今現狀。

沒有學到精髓,只得皮毛,自然就是“俗氣”。

臨蘭亭,學的並不是“皮”,而是“內涵”。

看八大臨蘭亭,像嗎?

一點都不像。

但是細看其字的用筆特徵,包括運筆的節奏,字縮放的比例,真跟蘭亭一點關聯沒有嘛?

如果看不出來聯繫,那就說明讀帖能力有限,欣賞水平還停留在皮上。

再看看這臨作,是不是感覺“賊像”?

但是你去對比運筆,你越看出這個運筆起筆無神采,甚至行筆非常虛浮。一筆之間的變化都沒有表現出來,也就僅僅得個“皮”像。


書法如果是這麼學的,那王羲之過後,書法就沒有發展了,不會有歐顏柳趙蘇黃米蔡!

形可以因時而變

筆是千古不易

學的是“筆”,不是“形”。

學形,字就沒有內涵,一筆沒有細微的變化和運動細節!所以才顯得“俗”。

文徵明蘭亭


如智永,精研蘭亭三十年,你看他寫出來的字跟蘭亭一樣嗎?想像?

但是細看起行收筆,提按轉折,哪一筆不是從蘭亭中來的?

有人學運筆,有人學章法,有人學變化,有人學氣韻。

唯獨學“形”易俗!

因為歷代大家都是學古不泥古的人!


梁宇航


證明國人藝術鑑賞出了問題?還是今人書法面貌超越魏晉風度?

米芾,趙孟頫,盛唐的顏真卿,虞世南,褚遂良,文徵明,王鐸以及很多的大書家成為王羲之的粉絲。何其多?無不崇拜者直追魏晉風韻。

就是稱王羲之蘭亭序被臨摹後則俗的人們。換句話說,認為臨摹蘭亭序後,再寫字就會俗氣了,說者是否也曾經痴迷過蘭亭繩墨而吸收養分?

試問,在書法行書裡,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魏晉的味道?

再問,大凡對蘭亭集序持有看法的人,是否後悔自己臨第一書?

看今朝,書法異軍突起,審美觀疲勞了,看的多則有生厭。

走進偏頗,偏見類,少數人的看法,無妨大礙,如果都有這種想法,那麼中國傳統文化面臨丟棄之危險。

謝謝



狂喜淡墨a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作品,其創作背景為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好友,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聚會後,王羲之為大家聚詩集寫的一篇序文。首段記敘蘭亭聚會盛況,並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二段闡明作者對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結尾說明作序的緣由。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從文學性上去欣賞,這篇序言用語玲瓏剔透,琅琅上口,語言清新樸素、簡潔直白,極富表現力和感染性,不失為古代駢文的精品。《古文觀止》卷七有言:“......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就書法水平而言,《蘭亭序》疏朗有致的佈局,挺秀雙逸的風神,變化多端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及其典雅、飄逸、瀟灑的時代風格迄今無人能越。單看其用筆的豐富,就有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由方轉圓、由圓轉方等種種奇妙變化,有些橫與波挑又帶有隸書筆法,變化莫測,平中見奇。《蘭亭序》雖為行書帖,但從其行書字體中又可以感覺到東晉楷法的完備,在妍美的行書中隱含著楷書的骨力。孫過庭評其:“不激不勵,風規自遠”。 

《蘭亭序》真跡已經失傳,目前流行的幾大主流版本均為名家臨摹。包括唐朝書聖褚緒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明代書法大家文徵明等均有摹本傳世。《蘭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歷朝歷代均為眾多知名書法大家所學習、臨摹和敬仰,一定有它的道理,何來“俗氣的書法面目”之說?學習書法者還是應該本著謙遜的態度認真師古,才是正道。別太自以為是,褻瀆先賢。

當然,若以為《蘭亭序》臨得好,就覺得有多了不起,確實是俗氣了。須知,臨帖不是目標、出帖才是根本。若臨完以後自己的日常字跡都可以接近或媲美於《蘭亭序》,我敢說你的行書一定了不得。但若離帖就變得差距很大,那你不過一個臨摹的高級工匠而已。比如馮承素,其雙鉤填墨《蘭亭序》臨本是目前公認最像王羲之真跡的版本,幾乎臨得一模一樣,達到了神似的地步,但他自己的書法卻完全不被世人接受(其原因很簡單,馮承素的職業是大唐內府供奉挧書人——啥叫“挧書人”?就是專門臨摹寫字的技術人員)。

遍觀眾多摹本,我最喜歡趙孟頫的摹本,供同道鑑賞——



黔東布衣1


對於這個問題我拿西方的梵高聯想了一下,假如一個人一開始學習繪畫就去學習梵高的名畫《向日葵》會怎樣?是不是剛開始一看還挺厲害,竟然有梵高的感覺,但是如果畫的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他的畫越看越俗,越看越醜,因為他雖然有了一點梵高的感覺,卻做不到梵高那種高超的技藝、創造力和表現能力,最後只能畫虎像貓了。


其實,這些書法愛好者學習王羲之的《蘭亭序》也是一個道理,雖然開始的時候看著挺好,但是他的能力遠遠達不到王羲之的水平,單純的模仿又只能寫一個四不像,即使學習到了王羲之的一點用筆,由於表現功力不夠,又不能把學習到的東西有機的組合起來,所以更加容易寫俗。

那麼怎麼學習王羲之的《蘭亭序》呢?

我覺得最好還是要從基礎練起,先練習楷書,然後再去學習行書。把王羲之的蘭亭序作為一個書法資料庫,可以去學習它內在的用筆,然後再用其它的方式去表現這種用筆,剛開始最好不要用王羲之的藝術語言去表達。

比如你可以去學習米芾、蘇東坡、趙孟頫,然後往裡面加如王羲之《蘭亭序》的用筆,以米芾為表達方式,以王羲之為內涵。等到你真的具備了行書的表達能力,如果喜歡王羲之《蘭亭序》的話,可以再去追求。

其實這個也是很難得,歷代的書法家也沒有用王羲之《蘭亭序》的表達方式寫的有新意的作品。畢竟王羲之就一個,王羲之第二也不會流傳下來。

蘭亭序集字對聯。


不二齋










悠閒客30004788


有人說學了《蘭亭序》只能是一個俗氣的書法面目,這應該是眾多學習《蘭亭序》的書法者的肺腑之言了,王羲之的《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無人能及,然而仰慕《蘭亭序》的人有千千萬,

《蘭亭序》原本並不俗氣,俗氣的是學習的人毫無理念的去臨摹《蘭亭序》,臨摹到形象是較為簡單些,但是誰都不會滿足於“形”象,於是便追求神韻相似,可這有難度,操之過急就會像練功一樣“走火入魔”,反而越看越不像,



有一種臨摹方法或許會更能達到意境感,就學王羲之微醉後在蘭亭之下,而且正好又是煙花三月時節,擺好筆墨紙硯揮灑《蘭亭序》,當然了,這也得看個人的雅興,書法的字體不奇妙,奇妙的是握筆的感覺,


若要讓所學的《蘭亭序》不顯俗氣,那就在具備紮實筆法的基礎之上,多練就自身寧靜又奔放的內心意境,然後隨心所欲的揮灑自如,不求異曲同工之妙,只求完全的與眾不同之勢,獨一無二就不俗氣了。


詩夜城主



我一看到樓主問題的標題中有“蘭亭”這個關鍵詞,就感覺這是一個頗重要的話題點,因為從古至今,談論有關“蘭亭”的話題,在書法圈子裡都是很受關注的。當然,我覺得樓主問題的核心,其實是在於如何認識書法中經常被人提起的“俗”字。有不少的前輩書學大家,都教導我們,學書藝首要的是建立起自有的“審美”與“審醜”價值觀,當然這樣一種帶有個性色彩的價值觀,並非是那種野孤禪的非主流觀點,因此從古至今的書法中的“審美”與“審醜”價值觀,都是有傳承有續的。


在回答樓主問題前,我們試著來探討一下,書法領域中,何為美,何為醜,即可知——書法之中何為雅、何為俗!


一、雅、俗價值觀的建立

從書法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看到,書法藝術其實一直是文化圈裡(或稱士大夫群裡)的文人墨客所好之事,普通的百姓大多都是如“吃瓜群眾”般的旁觀者。所謂,曲高合寡!所以,早先的書法藝術形態,並不會考慮百姓會如何看待書法家寫的作品,那時候的書家,多按自己的意願去書寫和創作(當然他們會嚴守筆法的法度和書寫的規矩)。基於此,所以我們說書法中的“美”(雅)和“醜”(俗)的價值觀,並不是百姓們建立起來的。由於,古時候的百姓並不具備普及性的文化修養,所以大多數百姓會以士大夫的審美標準為判斷依據,士大夫等精英貴族認為的書法“美”“醜”(雅、俗)觀直接影響老百姓的審美與審醜觀。

二、雅、俗價值觀的歷史發展

時代的變化與精英人群的不同,產生了不同時期的書法雅俗(美醜)的取向與潮流。這也就是我們常聽之於耳中的所謂“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的藝術價值取向。不同的歷史時期,因為不同的社會制度、宮庭文化(君主帝王的喜好)、經濟制度、生活習俗等原因,造成了不同的“雅俗”“美醜”價值觀。這一點,元代大家趙子昴有句名言可證:“筆法千古不易,結體因時而傳。”歷史的演變,社會的發展,讓不同時代的書家對書法藝術的好壞標準有不同的看法。對近代人影響大的一個觀點,是清代傅山的即“寧醜毋媚、寧拙毋巧、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以至催生了“以醜為美”的“醜派”書法,由此提出“四寧四毋”的明末清初書法家傅山也便成了“醜派”書法人的鼻祖。但對於傅山的觀點,我們也要辯證地看,他所下的判斷,有著他個人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況且他自己的書法並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那種“醜書”。到了清代,因為董其昌的書法影響,加上帝王的推崇,形成了很長時期的“館閣體”書風,一時之間,秀才舉人,不會寫董字,都入不了科舉的大門,更不要說高中當官啦!當時的“館閣體”對民間的影響極大,普通老百姓(包括商人)都以“館閣體”為美,從那一時期開始,民間“俗”書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三、晉韻的內涵

回到樓主的話題,因為要探討《蘭亭》與“俗”書之間的關係,所以有必要先搞清楚,《蘭亭》中的晉韻是什麼?


依筆者個人的淺識,我認為:“晉尚韻”——指的是,在東晉時期以王羲之、王獻之為首的書法家代表寫出的作品風格與筆法特徵。“韻”,在那時指的就是一種優雅之美、恬靜之美、含蓄之美。“韻”,強調的是細節之處,處處精彩;可以近觀,也可以遠視;筆意多以斷為連,字字獨立為主(但也有子敬所創的連筆書);筆畫乾淨、歷練、瘦勁而骨力洞達。觀晉字,我們可以如觀一個有氣質的美女,她有著優雅氣質,又嬌小玲瓏,時而步履輕盈,時而含眉低首;時而婀娜多姿,時而婷婷玉立。如同曹子建《洛神賦》中所言: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帶有晉韻風格的書法作品有:行書作品《蘭亭集序》(禊帖)、草書作品《十七帖》、楷書作品《玉版十三行》等。書法中的晉韻,與那個時代的文人生活情趣有關,今天的人之所以找不到或是達不到(寫不出)晉韻,皆是受現在時代的影響太多,無法在內心找到晉代雅士的那種心境與情趣。


再說到《蘭亭》一帖,可謂是對中國書法影響極大的一件神品,無數的書法名家都曾從中獲取營養,尤其是元代的趙孟頫,更是從中獲得了極為寶貴的筆法與神韻,並寫出了著名的《蘭亭十三跋》。中國近、現代的書法家也都從蘭亭中得到了有助於自己形成書風的“良藥”,如沈尹默、啟功等。這些成功的例子,對後人學習書法影響極大。有觀點認為,不習《蘭亭》者,不入書法之流也!誠然,我們不否定《蘭亭》的書法價值,但也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認為不寫《蘭亭》則不入流,從而有人“拼命”幾十年如一日地臨寫《蘭亭》,力求達到“複印機”一樣的技術,將《蘭亭》臨寫得無限接近原帖,久而久之,這裡面的一些人,就陷入“蘭亭”一帖,而不能自拔。


四、臨帖的宗旨是能“入”能“出”

對書法學習的階段,古人總結得很好:學書之初,臨古帖以達神似,此之謂“入帖”。假以時日,悟性自開,以我心寫我字之時,則風格初成,此之謂“出帖”。對於,出帖入帖,已故書法家費新我先生說得比較好。他借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一成語,形象地把“入帖好比既入虎穴又得虎子,出帖是得了虎子,還能退出虎穴”(茹桂《書法十講》)。如果將費老的比喻進一步推而廣之,是否可以做這樣的解釋:學書法不知臨帖,是想得虎子不知找虎穴;不知道學哪家的帖為好,是不知道哪個虎穴有虎子;學帖不得要領,只求表面,不深究其理是進了虎穴,找不到虎子;死抱著某一家某一派不放,不敢向前邁進一步是找到了虎子,出不了虎穴;能夠出帖的則是既入虎穴,又得虎子。——可見入帖、出帖是何等的重要。



五、結論

真正學《蘭亭》者,需要懂得你為什麼學它,你學它的終極目的是什麼?然後通過有目標的臨習,去慢慢獲得你想要解決問題的方法。學《蘭亭》,不是要你寫出你的版本的“蘭亭”,如果是那樣,我們何不用集字方式、智能機器人方式寫字?


《蘭亭》一帖,並非“萬能之帖”;“蘭亭”字裡的神韻也並非是“俗”氣的書法面目。有的人將“蘭亭”寫得俗氣,貌似能“背帖”寫出全文,但其實他並不知道,他臨寫“蘭亭”的真實用意在何處,他也很少思考“蘭亭”一帖中,到底暗藏著多少書法裡的秘訣。如果只是一味地盲目臨寫,那最終只會走向“甜熟”的俗書之路。


以上觀點,及一家之言,不當之處,請教於方家!


附:前面配圖為趙孟頫的《蘭亭十三跋》墨跡殘片。另,對於喜歡蘭亭的初入門的書友們,建議臨寫《定武蘭亭》版本,萬不可上來就寫“神龍本”(唐馮承素臨本),切切謹記!

(此為俞和臨寫的定武蘭亭)


楚秋堂


說到王羲之這位大書法家,人們尊他為“書聖”,可謂是人人皆知,一篇《蘭亭序》在書法史上豎起了一座登峰造極的豐碑,千百年來一直名聞遐邇,令人痴狂,並且,作為中國書法主流的典型象徵,而成為世人可以追攀的書法高峰,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關於學了《蘭亭序》只能是一個俗氣的書法面目?

其主要原因,沒悟其《蘭亭序》筆法的精髓,結構的精巧,點畫的變化;骨力寓於姿媚之中,自然中又蘊含著細膩匠心。

《蘭亭序》是公認的神品,筆力遒勁,神運飄逸,萬字不同,變化莫測;其字具構別體,《蘭亭序》不單是行書,還蘊含楷,草的筆法,也有篆,隸高古,樸拙,厚重的遺韻。

學《蘭亭序》書法,並不是容易的事,想要精益求精,把字體練好,只有長期堅持,勤學苦練,把點,橫,豎,撇,捺,提,鉤,橫折,轉折等基本筆法練好,把基本功練得紮紮實實,盡善盡美,才能書寫更好,才能寫出《蘭亭序》精妙的神韻。



水天一色梅竹雙清


這是一個好問題。而這個問題其實就牽扯到了學習書法的效果與書法家書法的問題了。

一、學與寫、臨與創

對於書法學習者來說,我們永遠都面臨一個問題,即怎麼學習書法和如何學習書法的問題。對於想要寫得一手好字的書法學習者來說,他們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怎麼學好書法?除了臨摹真的沒別的辦法的了嗎?

很多時候,我認為他們自己是知道答案的,而且學習書法的方法、技巧佔的比重不是很大,主要看你的功夫。

所以,不管我們學習誰的書法、想寫成什麼樣的書法,都應該明白一點:

書法,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徑只有臨摹,別無它法。但是我們在臨摹的過程中又會遇到種種問題。最大、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

臨摹臨的不像怎麼辦?

其實像和不像這是一個臨摹神似和形似的問題。解決了書法學習中形似的問題,神似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但是神似到底在何種程度上才能達標?這是一個問題。

二、神似與俗氣

書法臨摹必須有形似作為基礎才能談到神似的問題,這就好像我們說一個人只有滿足了物質條件的基礎,對於他來說,才能談到精神層面的問題。一個人飯都沒吃飽,談何精神生活?

同樣的,沒有形似,就沒有神似。神似相比於形似而言,是一個非常虛幻的概念。因為形似是有書法外形作為其存在的依據的,但是神似是沒有的,只能依靠人們感覺。也就是說,需要依靠你個人的感覺來判斷,你覺得它在神韻上與原帖相似了,那麼就是相似,否則就不是。

但是不容置疑的一點就是,如果你的書法如果連形似都達不到,那麼肯定神似也是不合格的。因此形似是神似重要的一部分。

而當一個書法家,他的書法只有形似而無神氣的時候,其實就是俗。俗的本質就是缺乏神氣,缺乏神韻。

這其實可以理解為人的精氣神。假如一個人生病了,那麼即便他看起來體格健壯、四肢發達,整體上他還是病怏怏的,沒有精神氣,顯得很孱弱,這個時候,雖然我們不說他是俗氣的,但是他是沒有活力的;一個人雖然很瘦弱,但是他的精神氣質很足,那麼他就是有活力的。而沒有“精氣神”的書法,其實我們就可以稱作是“病書”,也就是俗書。

古代書法家對於俗書的態度是——唯俗不可醫。

三、俗——誰之過?

回到開頭那個問題,有些人學習蘭亭序書法,變得面目可憎、俗氣充塞於字裡行間,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種現象確實存在,而且在王羲之書法的學習者中是存在的。比如趙孟頫,很多人就對他的書法頗有微詞,認為其書俗媚無骨。這雖然是毫無道理的指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趙孟頫書法的確有些柔媚。這些風格很大一部分是繼承了王羲之書法秀麗的一面進一步擴而大之了。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這是那些被人們學習的書法家的書法造成的嗎?也就是說如果學習王羲之的人寫出來的字是醜的,難道那麼他要反過來去指責是因為王羲之造成了他現在這個狀況?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這不是王羲之的錯,而是人性在起作用。

在這方面比較極端的例子是乾隆皇帝。作為這幾年宮鬥劇的主角,他可是大出風頭。不過在古代其實他就是一個愛出風頭的皇帝,人稱蓋章狂魔。只要見到文物,就是蓋蓋蓋,見到文物就是寫寫寫,見到景點總是喜歡題字。

但是老實說,乾隆皇帝的書法包括藝術水準其實是標準的俗書。他喜歡王羲之和趙孟頫的書法,但是可惜的是他誰也沒學到神韻。空有形似。

這其實典型反映在他書法的每一個字中。他寫的字每一個筆畫都和王羲之、趙孟頫的很相似,但是一組合在一起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其實就是神似的問題。

四、俗之成因

俗氣的成因其實簡單歸結起來有兩個:

一個是自己水平不夠,但是心比天高,手比地低,不願寫,不願意練,淺嘗輒止,不深入研究,一知半解。當然會造成俗氣了。

第二點是自己眼界不高,文化水平不行。書法不僅僅是比拼一個人努力程度的藝術,還是一個靠量人素養的藝術。只有長期的文化素養的培養才能造就書法上的雅韻。

所以,不僅僅是學習《蘭亭序》會產生俗書,不好好學或者說眼光過於狹窄,學誰的書法,都會產生俗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