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韩国派人给秦国修渠,为何却在渠成后第一个被灭?

用户64537308


问题隐藏了太多内容😏

首先秦国并不是恩将仇报灭韩国,而是韩国自己憋了一肚子坏水,想要“疲秦”,但是没成功。

至于被灭,老妖的观点是,秦国第一个想要灭的是赵国,至于韩国,属于搂草打兔子。

韩国两大拙劣的演技

题目说的是郑国渠,不过这并不是韩国光明正大派郑国去帮助秦国,实际上郑国是韩国派遣的间谍。

战国后期,秦国独强,与秦国接壤的三晋,可以说是如芒在背,于是韩国为了生存,屡屡施展一些拙劣的计策。

比如肥周退秦,把一个失去实力几百年,空挂一点点头衔的周王室当做靠山,结果最后周王室被灭,韩国12万大军覆灭。

而韩国另一个拙劣的阴谋就是本题所说的水工疲秦。



韩国招募了一位优秀的水利工程师郑国,让郑国充当间谍,资助其来到秦国游说修建水渠,想要让秦国人力物力耗损在这上面。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韩国也许想要让郑国逐渐一个坏渠,但是郑国毕竟不是专业间谍,没多久就被发现,秦王大怒,但郑国说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话:现在修水渠不过让韩国苟延残喘几年,但是建好之后对秦国有大利。

于是在郑国帮助下,秦国花费十年时间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关中平原变成大粮仓

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110万亩),收皆亩一钟(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有了巴蜀与关中,秦国才有并吞天下的实力。

秦国为何第一个灭韩国?

秦灭韩时,韩国差不多已经名存实亡,除了丧失大片国土,韩国还像秦国称臣,几近灭亡。

而秦国在真正第一个想要灭的是赵国。从秦国的动向上就可以看出,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王翦,杨端和,桓齮主要将领率领秦军主力对赵作战。

在灭赵第一阶段后,秦军休整三年,按照灭六国制定的中央突破原则,一支大军灭韩,直接占据了天下中枢。

所以韩国第一个被灭,跟他拙劣的阴谋没关系,第一韩国地处中枢位置;第二秦国灭六国的既定战略表示中央突破,韩国首当其冲。

但是秦国真正作为对手的还是赵国,所以韩国一灭,大军立马北上开始灭赵。


妖鬼杂谈录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人郑国在秦国开始修渠,他们的目的本来是想利用这个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来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以消耗秦国,没想到渠修完之后“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也就是韩国惊心布置的一场阴谋,却让秦国更加强大了,这条渠也被以郑国的名字命名,称为“郑国渠”,它在2016年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但是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却和郑国渠没有什么关系。

第一、韩国被灭主要因为其区位。韩国曾经是天下各国的武器制造厂,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孥皆从韩出”,但是呢,韩国的国土面积又始终是六国中最小的,并且它夹在秦、楚、魏、齐四国之间,是四战之地,这就导致了“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

而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范雎就已经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作为距离秦国最近的国家,韩国当然是首当其冲。

第二、韩国自己太作。当秦国强大时,韩国便倒向秦国,出兵攻打楚国;当楚国雄起时,韩国又倒向楚国,向秦国指手画脚;当秦楚都有事忙不过来了,他又出兵灭了郑国。于是,六国对他都没什么好印象,当韩国向秦国割让南阳之后,秦国开始大规模向东进攻,而此时的六国,没有一个出来帮忙的。


国史通论


战国时,韩国自作聪明,想玩一个疲秦政策,给秦国画发展蓝图,然后拼命的推动秦国搞建设。要秦国因为巨大的工程劳民伤财,让老百姓累死,国家财政拖死。其实看来这也是很牛很巧妙的一招,简直就是天才的计策啊。

这个天才体现在哪呢?体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秦国送上了不世水工郑国,也确实搞了一大堆的惊世工程,本来韩国乐的不行,哎呀我的惊天阴谋终于成功了,秦国终于要一天天弱下去了,我的江山又可以安稳些年了,秦国真的是人傻钱多,好忽悠。


秦国不是人傻钱多,可却很奇怪的主动将脖子往刀上迎,竟然真的中计了,这一中计不要紧,竟然还乐此不疲,郑国指哪,秦国的工程队就修建哪。


可是,十年下来,奇了怪了,不但没能让秦国疲敝,反而因为这些大工程的修建,秦国富庶强盛了起来,这么一搞,加快了秦国强盛和统一的步伐,结果无形中成了韩国的催命符。


原因何在?其实是人算不如天算,秦国有个千古一帝,绝世雄主,未来天下的唯一的主人秦王政。秦王政早看透了,看破了,但是他乐意中这个招啊,搞大工程他最不怕了,搞点暂时的牺牲能让秦国未来富强起来的事情他最不怕了,经天纬地的人才来了秦国,为秦国办事他最喜欢了。


秦王政放手让郑国去干,不怕干大,就怕干小,不怕你阴谋,就怕我没这个胆量和气魄,不怕你来我秦国大折腾,就怕我自己的眼光不够深远。

于是,天下最经典的,最狗血的间谍剧情出现了。经过十年努力。《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韩国懵逼了,然而秦国大势已成,韩国大势已去,自己挖的坑,断头也得跳,自己出得计策,含着泪也要看着这个计策将我自己搞死。而秦王政真想说,韩王,还有这样的计策,还有郑国这样的无双国士再给我来一大。韩王说,要其他郑国没有,你灭我的国好了。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


盛唐豪歌李艺泓


秦国为什么第一个灭韩国呢?原因有两条:其一、韩国离秦国最近,秦国东出函谷关后第一个面对的国家就是韩国;其二、韩国富裕且弱小,韩国吞并郑国后经济实力一直都不错,经过申不害变法后更加富裕,数十年来秦国屡屡用兵韩国,韩国已经弱小不堪了。因此秦国第一个灭的就是韩国,当时的韩国还不如秦国一个郡大;攻灭韩国的也不是秦国的野战部队,而是内史郡的郡守嬴腾率领的内史郡地方部队,到新郑城下一喊“战或降”?韩国就投降而灭亡了。

韩国的综合国力远远弱于秦国,因此一方面亲秦而赂秦,另一方面联合魏赵两国谋秦,还想出了许多奇计来弱秦而存韩。正如题目所讲的,韩国派水家名士郑国去帮助秦国修建关中大渠,以开发渭水平原两岸的盐碱地,增加秦国的粮食产量。但是韩国真有那么好心帮助秦国增加实力吗?还记得越国送给吴国的水煮种子吗?韩国的目的就是让秦国大兴水利工程,以消耗秦国的民力、物力,让秦国内顾无暇,以此来保存韩国!除水工疲秦计外,韩国还想出了移秦攻赵计(长平之战)、资周抗秦计(周天子)、兵事疲秦计(韩非)。

韩王安秘密召见水家名士郑国,给他下达了水工疲秦计大策,主要内容如下:其一、郑国以私人名义去见秦国丞相吕不韦,诱使吕不韦开工建设关中大渠;其二、关中大渠要尽量扩大工程量,延长工期,以消耗秦国的民力与物力;其三、建成的关中大渠必须是一条漏水渠,让秦国投入巨大的资源建渠却不能得到渠的好处;其四、事情败露后,郑国必须逃到赵国或者楚国,让秦国去攻打赵楚两国,不能引秦军入韩国。

韩王安以郑国的族人相要胁,如果郑国不去秦国实族水工疲秦计,则郑氏族人全部有罪诛杀。郑国到了秦国后给丞相吕不韦讲了建设关中大渠的必要性和经济性,吕不韦通过秦国的间谍机构了解到了郑国的图谋,但还是让李斯辅助郑国建设关中大渠。吕不韦下台后,嬴政知道了关中大渠的阴谋,于是关押了郑国,并下发了《逐客书》驱逐在秦的六国人士。后来嬴政亲自去大牢与郑国相谈,说服了郑国建设一条真正可以使用的大渠。

郑国以水家名士的敬业精神,在百万秦人的努力下用两年时间建成了关中大渠。嬴政将其命名为郑国渠,册封郑国为大秦大田令,得知韩王安的阴谋后,又派兵将郑氏族人全部救到秦国定居。


大秦铁鹰剑士


拒绝复制黏贴,只谈个人见解。

这个渠,是郑国渠,一个韩国人名字叫郑国,来秦国修渠。在公元前246年建造的,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在当时,韩国害怕秦国,因为韩国底盘小,国力弱,打是打不过,于是就想个“疲秦”的办法,派郑国作为间谍,让秦国大兴土木,在秦国修渠,这样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付韩国了。

可以说,韩国的如意算盘打的非常好,在这之前,没有谁修筑过如此浩大之工程,这本就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情,耗费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还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呢!一旦失败,那么秦的百姓必然暴乱,这对韩国,对东方六国都有好处!

然而,秦国所看到的是,修渠成功后,对整个国家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秦属西北,干旱之地,有了这条渠,便可以覆盖很大一片土地的灌溉之事,这对种地的百姓是极其便利的,增加粮产就是增加战争资本!

这件事相信,这么明智的秦王不可能看不出来韩国的用意。只是秦国在这个时候太过强大,强大到花点时间“打盹。睡觉”都没问题的地步。然而灭韩国,我觉得并不是因为修郑国渠,,直接原因还是在于韩国,地处秦国边,国家小,抵抗弱,无论从哪个方面,韩国都是第一个被收拾的对象。相信我们自己玩战争游戏,肯定也是这样子出击的。




历史个人见解


韩国为什么帮秦国人修渠呢?原因其实就是怕被灭,只不过适得其反,自己还是被灭了,还排在了六国的第一个。

战国末年,秦国异军突起,军事实力异常强大,平西蜀、灭义渠,秦国再无后顾之忧。秦国的野心也昭然若揭,那就是东进,先灭三晋,再依次把燕、齐、楚给灭了。

三晋中的韩国是个不受上天待见的国家,处于四战之地,地盘又小,强敌环伺,没有什么崛起的机会,除了申不害变法时期实现了短暂的富国强兵,大部分时间,韩国都没出过什么风头,只能在大国打架时凑凑热闹。

秦昭襄王末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丢了野王,上党成为了一块非地,怎么办呢?韩国想着干脆把上党献给秦国吧,正好让秦国别打了。没想到上党太守冯亭将上党献给了赵国,把赵国拉下水了。

就这样,秦国和赵国在长平耗了几年,韩国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等到吕不韦掌权时期,秦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又打算对韩国动手了。其实韩国军队战斗力不弱,还盛产各种优良兵器。然而,在强大的秦国甲士面前,韩国还是三个字:打不过。

打不过怎么办呢?有人给韩惠王出了个主意,就是让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去给秦国搞水利。

搞水利干嘛呢?韩国的想法很简单,打是不可能打得过的,只能疲秦以保国。在古代,搞一个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耗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最关键的是,此时秦国的关中平原还没有大型水利工程,水利专家郑国一出手,秦国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果然,郑国一到秦国,就得到了吕不韦的热情款待,郑国搞水利的建议,更是和急于搞业绩的吕不韦不谋而合。

就这样,郑国成为了郑国渠水利工程的总工程师和负责人。可以说,秦惠王的计划已经成功了第一步。

渠快修完了,秦国终于发现了韩国的阴谋,这时候问题来了,渠还要不要修呢?

此时秦国掌权的人是秦始皇嬴政,在权衡利弊后,秦始皇觉得不能半途而废,这个坑我跳了,修!

历经10年,郑国渠终于修建完成,秦国完成了最后的强化,也开始了统一的步伐。

那么秦国为什么拿“有恩”于自己的韩国开刀呢?有这几点原因。

一,近,打肯定是先打近的。二,地理位置重要,韩地一直以来都是战略咽喉之地,拿下韩国,对秦国之后的战略部署帮助很大。三,韩国有铁矿,天下良弓劲弩皆出于韩。四,菜,先捏软柿子没毛病。


历史小屋


秦统一天下,最便利的通道,便是出函谷关,然后灭掉东方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大秦帝国,历代的秦王,都是这么干的,直到秦武王时,秦大败韩国,占领了函谷关外重镇,才真正开始了统一六国的征程。

韩国,正好挡在秦灭六国的路上,韩国只要派重兵,把守在函谷关外,等着秦军,出一队杀一队,就好了。

所以,秦要统一天下,必须先把韩国灭了。所以,韩国不论怎么做,都是首先被灭的,然后是魏国。

这两国一灭,或者说,大半领土被秦占领,秦即进可出,退可守,又获得大良良田人力,这是战略性的选择。


董江波


首先韩国第一个被灭是理所当然的,郑国渠的疲秦之计也没有错,因为如果没有这条计,韩国早十年就被灭了,韩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而且最靠近秦国,要灭六国,韩国当先,没有问题的,问题是韩国的疲秦之计,争取到了十年喘息时间在干嘛呢?只是喘息,没干别的,所以时间到了还是第一个被灭


szliuyun


战国时期魏国可以统一天下的。,就因为战略规划失误,就错失良机,,本来应该灭秦,结果却急着去中原争霸,,丧失了先机


天空7332727848893


因为韩国最弱小还离秦国近,挡住了秦国东出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