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我们生孩子了,自己都快养不起了”,对于此现状与氛围你如何看?

一生许三愿


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以前是想生不让生,现在是鼓励生反而是自己不敢生了。

归根结底,都是钱袋惹得祸,以前是罚不起,现在是养不起,当然富豪丁克除外。

计划生育从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七八十年代的应该记忆尤深。

人穷人也多。



然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断层次的严重问题,人口红利不复存在,竞争优势也是日渐式微。

据预计205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3亿,约占人口总数的34.1%,也就是说每三个人就有一位老人。

所以鼓励生育符合我国长期发展的需求。



可问题也来了。

虽然说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全国GDP为827122亿元人民币,可我们的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却仅为69位。

一张全国人均收入报表,让我们大呼拖了后腿。我们的收入完全跟不上消费水平的节奏,特别是教育医疗和住房。

一场大病可以让我们一贫如洗,一套住房让我们背负几十年的债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转变,我们对于孩子也不仅仅只是吃饱穿暖的问题了,更多的是对孩子物质知识能力的追求。



哪一项不要钱?而偏偏这些都是特别能花钱的地方,而且有越长越高的趋势。

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紧紧地压在我们头上,哪还敢奢望生二胎?要知道对于孩子不仅仅只是几年的付出。

所以,很多的人不是不想生,而是养不起。



感谢阅读,假如是你,你会不会生二胎,欢迎讨论。


盛少闻天下


去年没结婚前,我很有要孩子的冲动。今年年初结的婚,借了一些钱。至今结婚已经半年多,一点生孩子的欲望都没有了。真的,只用了短短半年。

我说一个感受看大家有没有。在我工资4000块钱是时候我觉得6000已经不错了。当我拿了6000工资没过一年就觉得工资好少。现在的情况是,工资税前刚到10000,没过半年觉得工资好少,至少一万三才觉得满足。这其中肯定有人的贪欲在作怪,永远不够。但是还有一个很大胆原因就是如今的物价和房价。



两年前我挣6000工资的时候,还能攒下一些钱。现在呢,每月的花呗和借的钱还完已经剩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我还没有买车买房,没有车贷和房贷已经如此了。如果有了这些我估计得吃土了。

现在跟我提生孩子,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养不起。真真养不起,一月奶粉钱差不多得1000,加上孩儿他妈暂时不上班,还要交房租2000,购买生活所用,吃的,用的,穿的算下来我已经没有闲钱了。这都是在家人或者孩子不敢进医院的前提下,进一趟医院至少花费好几千,还要请假,三天假下来就是一千多块钱。再想想以后孩子还要上学,呵呵呵。。。


就我目前的工资已经无力承受这么高的生活成本。每次回到农村老家就感觉压力一点没有,人很放松。每次回到城市上班,满脑袋都是压力。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要我生孩子,再等等吧。


橘猫看游戏


我尽量把个人答案写的简洁一点:

1中国是最重视孩子最喜欢生小孩的国家,却在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遇冷,90后连婚都不想结,更别提生孩子了,人家自己还是宝宝,我不想不想长大,

80后年富力强是主力军,基本上都结婚生娃了,再生估计是二胎,第一个已经捉襟见肘,人仰马翻了,再来一个,80后宝妈大概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70后反而意外的积极,财富基础已经奠定,第一个孩子已经上大学,中年婚姻平平淡淡,抓住机会再拼个二胎,有车有房儿女最好双全简直不要太美好。

孩子才是当今社会最贵的奢侈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国爸妈自己怎么节省都愿意也不想委屈了孩子,不遗余力的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班,钢琴,绘画,轮滑奥数英语等等。吃穿也不能省,孩子还在长身体,牛奶水果不算啥,什么海鲜牛排营养素,

现在孩子的养育成本教育成本基本上都超过了一个成年大人的花费。这方面的成本二十年之内是只会涨不会降的,再来个二胎就是双倍。

第一个小孩爷爷奶奶还比较惊喜,兴高采烈给帮忙带,第二个孩子出生奶奶姥姥已经六七十岁,想带也体力有限,爱莫能助了。就算孩子有人帮忙,老公贼能挣钱,孩子乖巧软萌,宝妈就能轻松了吗?怀孕是她,喂奶是她,孩子教育辅导作业是她,体力精神都是一场考验。

何况不需要女人工作挣钱丈夫可以完全养家养孩的只是少数,

如果两个人都上班,一般下班回家后丈夫可以休息,女性还得做家务做饭看孩子一大堆事情等着她,丈夫大都觉得这是应该的。

催生孩子最积极的往往是男方父母和亲戚,他们只需要催生就好了,

生养孩子这件事绝大部分要靠宝妈,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会被嫌弃没用,连个孩子都看不好,辞职全职在家时间久了没有收入与社会脱节,老公婆婆给脸色看,

如果去工作,就不能陪伴孩子长大,交给保姆花费大还有潜在风险,事业和宝宝不能两全,完美兼顾的是超人,不能兼顾的是正常。

没有体会过的90后还不想长大,已经经历过得80后感触最深,心有余悸,70后有钱有闲有爆棚的母爱,所以可以从容的做辣妈。

生孩子只需要十个月,养育却需要二十年,成本高,风险大,权利是宝爸的(比如孩子冠名权)义务是宝妈的,靠孩子维持婚姻稳定远不如工作挣钱来的靠谱。

女人就越来越不愿意生了。

向那些伟大的妈妈们致敬。

尊重那些不想生的女孩,因为把一个生命带到世界承担的责任太大,比起随便的生却不管不问,严肃的思考后决定不生也是一种选择,毕竟这事真的是夫妻之间的事,外人不应该干涉。

另外,生孩子之前尽量多存点钱。


like李珂


央视每天都在说,中国经济稳步上升,就业稳步增长,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居民消费持续增长,人均住房四十多平了,医疗保障大力发展,物价平稳,中国人怎么会养不起自己了呢?专家出来解释一下吧



土木的爱情


现代人过的真是不容易,算算我们要花多少钱,再看看工资就知道为什么了。

我生活在地级城市,房子不到一百平米,每年物业费1480,暖气费1800,电费2000,燃气费600,网络500,数字电视网500,给父母3000,交养老保险7000(一个人的),或者上大学30000,手机(三个)3000,三年换一个手机,平均每年2000。看看我们两口不吃不喝不穿已经没有了52000,我带抽烟每年做车,每年10000,老婆和平时的生活吃饭要15000,衣服4000,人情礼往4000,这就8万5千了。我还需要还姐姐钱每年一万,已经是厚着脸皮了,就成了9万5千了,我门现在每年收入只有8万块左右,怎么过?

我只有尽量压缩,基本上我是不敢随便花钱的,做车不敢做高铁,不敢做卧铺,饮料很少喝,外卖从来没有点过,饭店基本没有进过,都笑话我抠门,我还能怎么样?一言难尽啊!这还是二级城市,两个人工作挣钱,苦啊!身体也慢慢不行了,就怕得病啊!如果一得病,真活不下去了。还好我明智,只生了一个,还是姑娘,不然我没法过了。

我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都已经如此了,年轻人过惯了好生活,已经不可能像我这么节约,你让他们怎么过?

这个社会出问题了,很多不合理的东西不改变,人民是没有办法生存的,竞争和钱把让社会稳定的东西都丢了,资本主义注定没有好结果,它们的丧钟已经敲响了。

中国古代是有让社会稳定的方法的,只是现在都丢了,认为我们是发达的现代社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出问题,但是事实证明,出的问题更加大,因为发展太快。未来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董艳临


对此现状我表示非常的理解。我,70后,生了一个女儿,我婆婆是农村的,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


每次回家都要说,生一个吧,没儿子就断了根了,以后坟头你下面没人,会让村里人笑话,你生了我给你们哄孩子,当时我们是公职人员,计划生育政策要是生了就开除公职,放开二胎政策后婆婆就更是各种催促,

说又不罚款又不开除你们快生吧,

可她不想想我们都这么大了,俩家四个老人,一个孩子,虽然俩个人都不是独生子女,但其他的大都没有工作,俩家老人也是大部分我们在管,孩子大学刚毕业,现在俩家老人都老了,身体又不好,每天不是他们家去医院,就是我父母看医生,我自己连自己都快顾不上了,还生二胎,抛开经济上的原因,就精力上也完全顾不上了。

网上说有一个女的,儿子娶了媳妇还没生儿子,她又怀孕了,媳妇因为这每天都和她儿子吵架,她二胎生了一个儿子,媳妇直接和他儿子离了婚。



生不生二胎,都会根据自己情况看,我是不生了,女儿以后生几个孩子我肯定会让她自己做决定。


文倩770


这句话真的让很多人心酸,但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赤裸裸的现实啊!下面一个佛山的朋友给我算的一笔账,供大家参考一下。

朋友夫妻是外来人口,没有原始的家庭积累,二人在佛山市区上班,算是中产阶层。

工资:人均月收入也就是6000,月总收入也就12000,年总收入14.4万。

生活费:交通,伙食,其他,每月平均3000总要吧,按年算3.6万。

买房:市区一些地段的房价是2万元/方,按100方算也要200万。

孩子:奶粉钱,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学费,兴趣班,保守估计50万要吧。

(200万+50万)/(14.4-3.6)=24年,这还不算其他的额外支出费用,医疗,旅游,工作等等,试问一下,日子过得得多拧巴。一句话,可能等到他们退休的时候,才有可能有点积蓄吧。

试问一下,年轻人容易吗?


影视在线分享君


我结婚还算早,当时24岁,跟女朋友恋爱了五年,家人建议我们结婚,我也没想那么多,觉得既然认定了这个人迟早要结婚,而且磨合了五年,彼此应该都了解透了,所以就听从了父母建议。

结婚后第二年就生了一胎,属于意外怀孕。当时没想过那么早当父亲,但天意如此,那就顺从。孩子一出生,我的生活就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说自己过的很惨吧,但对于我来说身心疲惫,感觉自己瞬间老了。每天为了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到处奔波,随着孩子成长,一开始以为过了前几年会轻松,原来才是刚开始,孩子会走路,会说话到了学习的年龄给她上补习班等等等,一言难尽。总之自己已经不是自己,虽然看着孩子开心快乐会感到很幸福,但我总是问自己,发自内心的开心到哪去了?反反复复的在内心说,好累。真的好累。

现在家人希望我生二胎,我不是不愿意,我是真怕自己生了二胎,在某一天累垮自己,我真的怕了……


魔述师


我是六六年人,是村干部赶出来的,说了他们的坏话,当时家里实在没吃的,十五岁跑到衡阳打临工,十八岁到深圳,二十岁认婆娘二十一岁生一小女儿,没文化只能搞搬运工,经常被深圳宝安追打,因为没暂住证,脚也打伤,为了女儿拼命赚钱,现在五十多了三个小孩,一个香港大学博士生,一个广东大学生,一个上海大学生,他仨人毕业,我的使命完成,我的脚伤实在是干不了活,也赚不到钱,好伤心,我没文化,立争让小孩有文化,可这毕子太累了,想哭不能哭,只能认命,是农民,三个有文化也没有什么用才,加起来到二万元一个月,想在深圳买房子还得累二百多年,我发示,不买房子绝不让她们嫁人生孩子。但绝不在深圳买房子。深圳人太没人情味。


曹丙初尾板车出租司机


我是六零后,生活在一个小地方,只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儿媳也是一胎化的产物,他们如今有了一个孩子,我的家庭就是典型的421结构。一直认为,所谓的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是建立在一胎化基础上的,假如我有两个孩子就惨啦,我和妻子奋斗三十年的结果就是帮儿子娶媳妇,买房成家几乎耗干了积蓄。现在放开二胎了,但儿子儿媳不会要第二个孩子,因为养不起,光是出生那个环节就花了两三万,再说奶粉,每月就得好几百,国产的便宜,不敢用。孙子马上入托了,便宜的也得千把块,如今孩子的花销可了不得,第一名堂多,第二费用高,一双小凉鞋就得一百多。我常想,专家们提的那些建议都挺好,但不适合老百姓。因为专家不是老百姓的专家,他们不知道老百姓的收入是多少,大概老百姓花的钱他们都不花吧。一句话,我坚定地支持一胎化,丁克也未尝不是好选择。人生就是短短的几十年,与其痛苦地多生,还不如潇洒地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