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那麼究竟何為“道”?

愛新覺羅公狼


《我們能夠參透中華道的智慧,運用道的法則方法於時代嗎?》

以形取象,以象取意,得意而忘象,這是中華古老的智慧的一種體現。最好的體現就是中國的文字。中國的太極八卦,中醫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都是這種智慧方法的體現。道本來就存在著,宇宙的實相,人的本性,人與天地宇宙萬物的實相,中華古老的智慧,就是這種道體現。這個道在哪裡呢?我們能悟到這種道的存在嗎?我們能參透中華古老的智慧,引用道於時代嗎?

憨山老人《老子道德經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此章總言道之體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之學,盡在於此。其五千餘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

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猶言也。意謂真常之道,本無相無名,不可言說。凡可言者,則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無名,今既強名曰道,是則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體也。然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天地皆從此中變化而出,故為天地之始。斯則無相無名之道體,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此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為萬物之母。此二句,言道之用也。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

常,猶尋常也。欲,猶要也。老子謂,我尋常曰用安心於無,要以觀其道之妙處。我尋常曰用安心於有,要以觀其道之徼處。徼,猶邊際也。意謂全虛無之道體,既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是則只在曰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故莊子曰,道在稊稗,道在屎尿。如此深觀,才見道之妙處。此二觀字最要緊。

此兩者同已下,乃釋疑顯妙。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故釋之曰,此兩者同。意謂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以觀虛無體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以觀萬物象上,而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故曰,此兩者同。

恐人又疑兩者既同,如何又立有無之名,故釋之曰,出而異名。意謂虛無道體,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此乃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異名。

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如何謂之妙道,故釋之曰,同謂之玄。斯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

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不能滌除玄覽,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意謂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雖妙不妙。殊不知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故曰,玄之又玄。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故曰,眾妙之門。

斯乃造道之極也。似此一段工夫,豈可以區區文字者也之乎而盡之哉。此愚所謂須是靜工純熟,方見此中之妙耳。

這一段文字,千古以來註解繁多,但是以禪宗祖師的精神方法,當處即真,一看這段文字,全是用功的方法理路。真實的用工才能入道奧妙之門。用現在的邏輯的思維來觀察,恐怕很難進入。

這種用佛法來啟妙道之門的方法,在今天猶為重要,要想速入國學之門徑,這值得參考。方法找對了,可能會更簡單直接,體道於當下目前不難,不然,道玄道妙幾十年亦找不到竅要。

要體解大道,必須先悟這個道體。為了這個道體,入道則不難。

道,中國文化中一個非常智慧的名詞。沒有入門,他就顯得非常玄妙。

但是佛法智慧的方法,能頓契道源。古祖說:圓湛虛凝,道之體也。這個道之體,方法用對了,你在一念中就能契入,有了這個基礎,就知道祖師所說之所指之處。圓湛虛凝之道體呈現,照體獨立,就能進入無上大道之境。

在中國的歷史上,運用佛法的智慧來體解大道,這是盛大盛行的曾經的歷史存在事實。我們現在來舉一個例子:

《香嚴禪師有本來照》

擬心開口隔山河,

寂默無言也被呵。

舒展無窮又無盡,

捲來絕跡已成多

照,本來照,此道之妙也。用一個境來形象化:千山覆雪,靈照妙環中,離染而清淨,去時踏雪似來時,來去途中一色迷。祇箇清白家風,得似枯寒時節,十分瑩徹,誰知踏雪人迷,一色齊平,切忌守株自困,到這裡如何履踐?

嗅到悟到了這個道體,有什麼妙用呢?一切萬法由此建立,一切聖賢由此出生,無量的妙德從此流出,這不是修,也不離修。

這個時候的用功方法,就更加微妙了。如《圓覺經》教授: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白話文解釋一下: 善男子,只要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 在一切日常生活中,任何時候都不故起妄想念頭。 對於隨緣應機所生分別心與靜定中所起微細遊思,亦不必作意息滅。 身處於一切虛妄幻化境界,應安住於自性本來照了明徹當中,不必再作意了知。 在這覺性自然照徹的狀態中,也無須再去辨別它究竟是虛妄還是真實。 這些眾生聽聞這樣的法門,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接受並依之奉行,沒有心生驚恐與畏懼,就是順應於圓滿覺性而頓悟的眾生。 各位善男子,你們應當知道,這樣的眾生,已經在過去世親近、供養百千萬億像恆河沙一樣多的諸佛,以及菩薩摩訶薩,培植下無量功德善根,所以佛說這樣的人,叫作:成就一切種智。 這一段話三十二個字,在禪宗是悟後保任的要訣,《起信論》屬不生滅門,其實也是對於自性“心無所住”狀態的一種描述。

中華文明中的這種古老的智慧方法,他的傳承還一直流傳著。我們現在要問的是這種古老的智慧在這個時代還有沒有用?怎麼沒有用用?我們能夠用智慧觀察現代的社會問題,這種古老的智慧就有廣大的應用之處。

在現代文明,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激烈交融的時代,對於科學產生的種種問題,我們不能孤立去看待、解決,我們應該尋找解決的智慧方法。現在我們就把科學與佛法放到一起來進行不二觀照 。

東西文化的近代以來的激烈交融,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得以重新來認識中華文化的內在機制及現時代的應用 科學能了知研究客觀規律,佛法同樣能,科學造儀器,佛法以本有的高級生物儀器來實踐實證。 比如科學已了知宇宙是一鏡像宇宙,其實質乃是各種粒子、場(且成,整個宇宙實是一能量海洋,但科學不能了知意識的性質,更無法把握兩者的關係。 佛法在一念中正觀五蘊,能主客、精神與物質同觀,了知色空無自性,亦了知意識無自性,這過程中能顯發中道,由此獲得智慧:物質與精神、色與空不二,不二即能照真達俗,進行能量的運化。這一點科學已發現意識與能量的相關性,但如何把握無由入門。心理學現在至今還執意識為實有,不能觀察精神意識性空,由此不能究生命的真相。。 佛法這種般若正觀的方法,還能頓契靈源,真空理體,只在一念之間,叫:頓悟成佛。 由此可知,了知客觀事物,科學與佛法都可以,而科學無法進行不二的觀照,由此只能分科再分科。且不能對意識進行實質性的了知。吾人本心真空最重要的客觀,與宇宙真空是一體嗎?非一非二。 佛法的研究方法,先究人本心真空,而獲不二智,由此來進行科學研究,能不失主體,科學才能成為真正有益的工具。 佛教是覺與悟的教育,他不同於西方的一神教,佛法總是教人先認知自身心,啟開本有智光,獲得大智慧,而後去究天地萬物宇宙法界,所以,在佛法中有廣大精深的心理學,有關於世界海、眾生海、宇宙海、法界海的,這些都是關於宇宙中高級生命的狀態、高級地外星球文明的消息。那麼佛法是不是科學呢?佛法具有科學的特性,亦具有超科學的特性,但不等同於科學,因為,科學研究客觀規律,忘記人身心的進化,所以,科學對世界事物的研究無窮,但至今天法深究自身心,故爾在強大的科學發現面前,人類面臨末日、面臨消亡的種種危機,而佛法研究事物有超級的認知方法,能主客同時觀察,能無限顯現人的妙品紗質,所以佛法幾千年的存在證明一直清淨安全和平,故爾,佛法既具西人宗教之長,啟開人內在的神性與智慧,又具西方科學之殊勝,能如實了知事物。在西方,上帝告誠他們,你們有原罪,不要偷吃禁果,不要去了知上帝的奧秘,西人不聽,偏要造儀器,又建立認知的方法,努力拼命地研究,結果呢?在西人的文化領域中,在那些科學家的心理、思維中,末日焦慮越來越嚴重,可以這麼說,西人基本上束手無策,只能在作最好打算,設計種種末日情景,還名之曰科幻,科學才發展多少年,卻已經讓人類處在重垂危機中,這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解決之道?對於這,西人必須來中華取經,中華的中醫、儒、道都有大智的理法帶西人脫困,特別是佛法,能幫助西人解決原罪,更能開啟西人內在的清淨妙德,西人一旦獲得此理法,再去進行科學研究就安全了,如果這樣,人類才有真正意義的進化,亦能轉科學之弊成智用。如此看來,佛法將大益於科學,大利於西人,給人類帶來福音。

科學產生的種種危機,給中華智慧文化帶來了一個應用的廣闊前景。

如何面對中華文明?這一直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一直在學西方的科技文化,想不到的是,我們現在面臨著西方科技帶來的種種弊端,在這個時候,我們再來開中華智慧文化,這才能瞭解中華智慧文化的妙用之處。

面對中華文明這個古老的存在,我們還沒有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打開中華古老的智慧應用於時代。換句話說,我們還不能真正發現中華文明的奧妙,這個原因出現在哪呢!這有兩個方面。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不能親自實證中華古老的智慧,這種現象在民國時期就可以看出。在民國時代有這麼多大師,對於中華文化這麼認知,這說明什麼問題?這說明了中華文化的智慧,已經不能真正的顯現於時代,同時他失去了創造力。他們還把這種過失推給去古老的智慧。在那個時代,這些大師,其實都得益於中華古老的文化,他們還去反對傳統,這樣的例子很多,自己受到很好的傳統教育,因為有這個基礎,接觸到西方文化後,能夠比較容易接受西方的文化,但是他沒有注意到這個,反過來,大力反對中國古老的文化。在這個時代,我們離傳統中華漸行漸遠,中華智慧裡有什麼奧妙?我們更加無法瞭解。我們能打開古老智慧的大門嗎?相對於這些大師,我們缺少一系列的中華文化傳統教育的基礎,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的問題,我們如何能夠迅速進入中華文化的核心領域。第二方面,就是我們沒有學到西方科學的真正精神。舉個例子來說,對於科學來說 ,一切未知的領域都是他研究的對象,占星術,在中國認為是迷信的東西,西方的科學家們他們也會拿這些現象研究一番,如果有所發現,這就是科學的發明,如果沒有發現,他們或許也會對此進行科幻一番,西方人這種科學的精神,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相當陌生的,中國人學西方的文化100年,遠遠沒有學到這種精神。我們不妨假設一番,如果我們用西人的這種精神來對待中國古老的智慧,西方的科學文化與中華文化,早就能並列存在形成了平衡運化的大體系,這裡面的創造應該是無窮的。這種假設當然不存在,我們所做的剛好與此相反,我們用科學來打量中華的一切因為都是不科學的,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對中醫的看法,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用科學來摧殘了中華文化,直到今天,我們還不會大創造,基本上都是一直在搬運西人的成果。董明珠在談及技術和製造時直言不諱地說:“中國人什麼都不缺,就缺信心!”這話說的相當不錯。現在的狀態就是如此。面對強勢的西方文化,我們早就失去了自信,這在很多領域普遍存在著這個現象,這帶來的結果就是,我們只會搬運,外國的月亮才是圓的,我們關閉了大創造之門。面對著中華古老的文明體系,在這種文化體系中,它裡面是有真理存在的,按照西方科學的精神,面對這種古老的存在,他們會用科學來研究發現的奧秘,但是按照中國的科學精神,他們會熟視無睹,他們會視為這是禁區。中華的古代文化體系,他們是在究竟人的本質上建立起來的智慧文化體系,這是中華文化恆久光明的根本所在,西方的科學雖然極其發達,對於人的本質始終無法瞭解,這種缺陷,是西方的危機的根本原因。一個是道境界,一個是術的層次,這兩者矛盾嗎?善加運用不矛盾。道可以用來指導術,中華智慧可以指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旦獲得中華智慧的指引,他們就會變得清淨安全。術可以幫助道應用於時代,術可以做為道的方便,方便即究竟,中華古老的智慧,可以借鑑西人的方法來應用。

總而言之,中華的智慧,與西方的文化,他們可以並存,組成一個平衡運化的太極的模式。我們能夠運用中華智慧,來把握西方科技的健康發展,西方科學危機的產生真正原因,就是他們對人的本質無法瞭解,他們早就認為人已經無法進化,他們不能啟開人的本有智慧之光來進行科學的研究。現在我們運用中華智慧,就能讓科學成為吉祥的神獸。科學需要調御,不然他的野性太大,如果不用智慧來把握,最後的結果終將無法控制,其實真真問題在於,現在的西方科學家們面對他們造成的種種末日危機,基本上他們束手無策。

現在的中國人:我們能打開道的智慧大門,我們有化導世界,引導全人類走向光明的大行願嗎?








圓拙


道,用我個人的理解,用一個現代人能理解的詞,叫“絕對真理性存在”。

它是一種超越性存在,而不是物質層面上的任何理解。

什麼叫超越性存在?

用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就是基督教所說的“上帝”。

“上帝”這個存在創造了一切;

它規定了這個宇宙所有的運行法則;

它是沒有任何固定形態的;

它是不生不死的;

它是不能被看到、聽到、觸摸到的;

它是無法用語言說明的…………………………

可以說,這個世界存在的本身就是因為“道”的顯化,是屬於“道”的一部分。

那麼,這個終極的、絕對的、超越的、無法描述的真理性存在,

我們中國東方哲學稱之為“道”。

在佛家,它被稱為“般若”。

在基督教,它被稱為“上帝”。

在伊斯蘭教,它被稱為“真主”。

在現代靈性學派,它被稱為“宇宙意識”。

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沒有任何差別的。


大道之光


大道至簡!其實,道的核心是為了知道,最為精典的就是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作為大多數現代人知道這句話就足夠了,為什麼搞那麼複雜的解釋呀?


現在專有一幫拿錢沒事的所謂學者,咬文嚼字,天天講道,甚至走火入道,把一個“道”搞的神乎其神、搞的暈天黑地的,一個3000多年前的東西,搞得14億人成了神經病!


首先我強調說一句:道是有用的,它開啟了人類與天地的新篇章,這已經足矣了!那麼,翻來覆去講啥呢?難道非要講的越神乎,才能顯示道的神奇嗎?否!

其實,道什麼也沒講,就是告訴大家一個道理,道是變化的,知道“變”,就知“道”了。其他很多解讀都是後人添鹽加醋而編造出來的。對於道,應該用一句話來解釋:道是萬能的,但也是沒啥鳥用的!悟道者,終身不得解脫;無道者,解脫不了終生!


定慧堂


《道德經》第一章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那麼究竟何為“道”呢?

在兒時犯錯被家長教育後,我們會說“知道了”;在讀書時老師講課後,我們會說“知道了”;所以,好像每當我們懂得一些東西,又離正確的方向近一點時,就會把這三個字掛在嘴邊。我們常說知“道”,卻又迷惑何為“道”。因為這正是“道”的本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是,無名的“道”是有名的“萬物”的母親。


“有名”不是現在說的明星人氣旺,而是指人類的感官(聽覺,觸覺,味覺,嗅覺,視覺)所體會到的客觀世界的具體形象。現實世界的這個實際形象,有它具體的屬性,人們就用對應的名來指實。例如我們說雞蛋是雞蛋,因為它具有雞蛋的共通屬性,如外面有堅硬的蛋殼,裡面有蛋白和蛋黃。“有名”簡稱為“有”。

而“道”不是萬物,不是有,當我們稱道為道時,並不是說他有任何這樣的屬性,它純粹是一個代號,方便人們去討論。當我們去討論何為道時候,一切語言都只能無限接近“道”,而不可能是“道”本身。所以它是無名不可言說,甚至一說即錯的。“無名”簡稱為“無”。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是“有”的意思,“道生一”即“有生於無”,之後呢,有了“有”才能生化“萬物”。

所以我們明白了,“道”它是沒有任何形象可以供描述的,所以我們常常迷惑何為“道”;同時“道”因為是“無”生化了“有”,“有”又化生萬物。而人類屬於萬物之一,所以可以說“道”是我們人類和萬物的母親,所以道又離我們很近。

青山試著對“道”進行總結:“道”它是離我們最遠的,因為我們無法描述它。它又是離我們最近的,因為一花一木,甚至一坨屎裡都有“道”的存在。
當年文化,當年歷史,聽當年青山娓娓道來。歡迎朋友們交流和關注!

當年青山


“道”是“道德經”一書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學說的精華所在,道德經81章都是從各方面在詮釋道。道要在長期的理解實踐,慢慢頓悟的,書中所闡述的道理,需要在沉思中徹悟。“道”在宇宙,在天,在身,也在心。我分四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第一:道,可道。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樣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是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宇宙起源,天地本始,萬物根蒂,造化之機。也就是說道可以用來形容的,表述的,是真實存在的,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第二:非常道。 我們平時說的道理都是有形有相的,在天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電,在地有山川湖海,廢潛動植,人間社會,所有的這些都是有生有滅的,不能永恆常在,都處於變化之中。所以叫:非常道。

第三:道,雖然是最難理解頓悟的,但它的真實含義確是最簡單的至簡至易。真是因為最簡單,所以就最難理解頓悟。

第四: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道是可以言說的,但不是通常說的道。有人理解: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道了。如果是這樣,老子不就是在推翻自己的文字嗎?

總之:我們不迷失於文字,而是頓悟文字背後的真理。就像用手指著月亮,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而忽視了美麗的月亮。


自哲學


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在離開函谷關隱遁之前,留下一本傳世鉅著——《道德經》。其書按內容分為《道經》與《德經》兩個部分,其中《道經》闡述何為運行日月,包羅天地萬物的大道,《德經》提出了聖人順應道而體現出怎樣的德行本性。

後世有人評價《道德經》,說它不僅是哲學著作,更是文學鉅著。道德經全書僅五千餘字,但其書思想深邃,語言質樸世所僅有,為後世道家奉為不二之聖經。

要完全讀懂《道德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要了解道家思想,《道德經》是不能避而不讀的。要讀懂《道德經》,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老子所說的道。只有懂得順應道而行事,才能體現出聖人之德。因此,道和德雖然是兩個內容,但是道卻是二者中的根基,無道者自然無德可以體現。

《道德經》開篇,老子擲地有聲的扔下了六個字:“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言辭精煉樸實,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卻是將我們引入對這個道的理解的至關重要的一句話。

要解讀這句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句讀方法。

將原句分為三部分進行解讀:

1、道

2、可道

3、非常道。

解讀:

道:這個道,先天地而生成的,瀰漫於宇宙之間,處於混沌的狀態之中。雖無形無質,卻是構成世界的本源動力,涵蓋於萬事萬物之中。道,無生無滅,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正如佛家《心經》中所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它具有的永恆的特性,我們既可以稱之為“上帝”,也可以借用科學的說法,稱之為能量(能量具有守恆的特徵)。在這裡,我們排除一切有關於神創世界的可能性,即便神存在,它也只是被創造者,而我們此處所指的“上帝”只是對於大道的一個別名。無論我們順應道,還是違背道,我們都無法逃離道的範圍,就像我們無法脫離空氣而存活一樣。

可道:道的本體雖不可見,但道的性質在卻一切事物中均有顯露。中國神話故事中盤古開天用一把巨斧劈開混沌,始分天地,始有陰陽萬物;而西方天文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宇宙誕生於大爆炸之中。這樣的論述都符合道家無中生有的一個過程。可道,正是道在世界上具體的體現,是由道所創造的萬物所體現出來的道性。我們可以用感官去觀測來把握到的一些道的具體表現,如四季變化,植物枯榮,日月交替、陰陽五行的生克,都是可道的範疇。不過,我們雖能從道的具體體現中尋找道的影子,但是我們所看到的遠非道的實質,我們需要不斷去感悟,才能逐漸與道相合。可以瞭解到,可道,並不是道本身。

非常道:明白了道的恆久和無形無質的特性,進而理解什麼是“非常道”就更為簡單了。一切變化之中的事物,雖含義道的性質,但因其本身有形有質,有生有滅,不能恆久,故與恆常的大道對比,我們將之稱為非常道。非常道雖具有道性,在道之中,其特徵卻是與道相違背的。

擴展

我們時常把科學家當做真理的代言人,認為他們總是能夠把準確無誤的真理揭示給我們的權威,但事實上科學家能夠探求到的道,仍然是“可道”的範圍。我們的科學在不斷打破舊的權威,不斷否定前人的結論中取得發展進步的,但至今仍然沒有揭開宇宙萬物最終的秘密所在。

老子所感悟的大道,是涵蓋萬物的,究竟終極所在。科學研究,自然也是涵蓋其中的,也只不過是研究道,尋找道的一種手段罷了。科學家作為科學的探索者,在一個時期內所能夠感悟到的,瞭解的科學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即便是擁有了比肉眼具有更好觀測效果的顯微鏡,望遠鏡,我們也只是相對比起以前,對世界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而已。要說徹底瞭解了這個世界,那絕對是瘋言瘋語。正如哥白尼用科學證明了基督教會的地心說的錯誤性,而他根據自己的研究所得出的日心說卻也在後來被證實存在著嚴重缺憾。

瞭解到了科學發展的規律,我們反過來解讀老子的話,就迎刃而解了。道,就像是科學的最終真理,是究竟的,恆遠的,無形無質卻又無所不在的,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也只能通過不斷的感悟和探求去接近,只能夠感受不能夠碰觸,通過觀察“可道”,從而尋求大道。在這樣的大道之前,我們的一切語言都只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意會於心。而我們學道,只不過是學習如何能夠體悟到道的方法而已。若說誰能夠將什麼是道講的透徹,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所謂悟道,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同一個師父教導出來的弟子,同一個教授帶出的學生,參悟到的道,研究出的成果,也可能是天差地別的。我們的一切努力,修行,也只不過是為了給悟道,接近道,提供一個切實的方便罷了。


佳客相過詩能下酒


究竟何為道?要想了解什麼是道,那就要從老子的思想裡面聽聽老子是怎麼講的。

老子在25章講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有物混成”,有物指的就是“道”。它是混成的,它渾然一體。

“先天地生”。它在天地還沒有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寂兮寥兮”,它寂靜沒有聲音,而且空虛沒有形狀。

“獨立而不改”,它獨立而且不依靠任何東西而且永恆存在。

“周行而不殆”,它週而復始,不生不滅,永恆的運行在宇宙之中。

“可以為天下母”。它就是天地萬物共同的母親。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很勉強把它叫做道。

“強為之名曰大”。很勉強把它形容作“大”。

所以“大”就是形容“道”的。大,大,太大了。大到沒有聲音。大到無形無狀。大到無物無象。大到無邊無際。大到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大,大,大,道實在太大了。



風生水起道命理


那,不知哪道里來了個老頭說道:“常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到底咋算道,道聽途說非正道,

你說道,我說道,我們說道,他們說道,說道是道,頭頭是道,說亦道,道可說,是說道,道可道,說非道,道非說,道非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

有天道,有軌道,鳥有鳥道,虎有虎道,貓有貓道,鹿有路道,各行其道,各行是道,世道是道,”

可說可言可道常道,非言非說非道非常道……。

說來道去還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道,那是不知道的道,有黑道有白道有大道有小道有人道有妖道……”

老頭一口氣道了這麼多,咂了咂嘴,咳咳嗓子,然後又說道,“不知道,此道作答合不合你的味道,道不盡,說不完,也罷了,強說道,是霸道,胡說八道,不合道……總之啊,莫執我道,道可道,非常道……


再升一級




我來說說我的道吧!

有人問什麼是道?

我說真心所現就是道!

那什麼是真心所現?

心是不可琢磨的,不是固定的,但是它一樣有它的軌道與痕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他們的本質是完全相同的,而且都是圓滿的。

本質相同為什麼人人都不一樣?

這就是心的特質,隨圓就方!就像水一樣在圓的盤子裡就是圓形,在方的盤子裡就是方形!而世界上又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載體跟身體,所以就不會有一樣的人!

那我應該如何修道?

道是沒辦法修的,因為它本來就是圓滿的!

不需要你再去修去練,而它也一直在那裡!

我們要修的是,載道之器,就是那個載水的“盤子”。

“鳳凰不棲凡木”,要得道就要修好載道之器。 就比如要裝水你得先有個好盤子,你拿個漏洞的盤子,花費再多時間都是裝不到水的!

這個“盤子”是什麼?

“盤子”就是我們平常自稱的“我”,他代表你的意識跟身體。 沒有身體,意識是沒法存在的。沒有意識,身體是沒有意義的!

那怎麼修這個“盤子”呢?

這個方法就很多了,儒釋道三教講了很多修行的方法。 古人說的修身養性,就是在修這個“盤子”。

勤鍛鍊身體,有緣的可以練習吐納,禪定,氣功,這些是修身。看看古代聖賢的文章,感悟,禪理,多做善事,這是養性。

但是不要執著,記住這些東西只是修好盤子的方法而不是道!

那怎麼才是得道呢?

修好了“盤子”,道自然就會顯現。慢慢體會,溫養成熟,時時刻刻行也不離坐也不離。

然後該如何?

幾年風雨幾年春,忽起尋心誓不還

東邊打坐西邊練,一時禪家一時道

吾本赤誠歸本來,何須在上添東西

和該今日了脫道,打破盤子作聖賢


赤誠子


《道德經》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非常深奧,很難理解,因此也有好幾種解釋。我曾經對它也頗有研究的興趣,也做過一番考證,也試圖給出一個自以為是的立論。後來一想,雖然學者們的說法各有差異,但不過是一些門戶之爭罷了,因為他們中的任何一種解釋對於原文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其中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解釋是:“可以說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


  “道”為什麼說不出呢?

  第一個原因:“道”是一種體驗。

  體驗是無法傳達的。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愛,當有人為愛獻身的時候,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你可以在字典裡找到這個“愛”字,但你會理解不了它的意義。如果你真的愛過什麼人,你就知道“愛”這個字的意義了。意義來自於體驗,當你有了體驗,它就變得有意義了——否則它就是空洞的。

  文字可以被傳達,但文字只是一種容器。如果你沒有體驗,你拿到的就只是一個空洞的容器。當你看到它、或者聽到它,你會用你的體驗去理解它。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愛過,他們一輩子也不能理解“愛”這個字的意義,當他們聽到有人為愛獻身的時候,他們會覺得那個人很傻。儘管字典裡也在解釋這個“愛”字的意義,但他們理解不了,他們只能姑妄聽之。

  “道”是一種體驗。你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理解它,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就像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吃飯和戀愛一樣。

  第二個原因:“道”是在寧靜中被感悟的。

  你只有透過生活的喧囂才能找到那種體驗,才能找到那種被感悟的東西。同樣地,你只有透過文字的喧囂才能理解老子,理解他所說的“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