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當中往往老大最自私,這句話有多大可信度?

那純真的年代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

作為老大,通常有示範作用和協助父母帶小的義務,所謂長兄如父,長姐如母之說。

作為老大的孩子,常常更有責任感,至於自私之說並不常見。要不然江湖重父之人,皆稱大哥大姐呢。


初為父母,對第一個孩子往往經驗不足,摸索著長大點,有了第二個,第三個…老大自然就成了父母的幫手,長子長孫因之也寄與了更多的希望和責任。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父工傷早亡,母憂患了痴呆。作為大哥的張大民,義不容辭的撐起殘破的家,哪一個出事有難時,大哥都挺身而出。


元元父親便是老大,因為爺爺去世得早,16歲參加工作後,掙的錢都交給奶奶撫養弟妹。近三十歲才成家,而有了小家之後,父親工資先給妻子和三個兒女一份,母親和三個弟妹一份,自己那份就只能紅豆腐下飯的錢了,甚至連探親親假也平分,直到弟妹成家立業,才鬆了口氣。

有位大姨自己有三個兒子,還有五個兄妹。困難的時期,甚至去獻血,自己忍飢挨餓拖垮了身體,才三十多點就去世了。後來大兒子有了出息,掙下偌大家業,對面個兄弟也幫扶頗多。每年母親祭日,所有母家親戚都來上墳,想起大姐的恩情失聲痛哭不已。



所以早些時候,兄弟姐妹小且多的家庭,老大談對象都困難。改革開放後,先外出打工的長子,也往住把所得寄回家。

中國家庭成員扶老助幼,對親情無私的付出,也成為傳統文化道德的溫馨情節,令很多外國人感嘆不已。

當然任何事也要有度,要兼顧大家小家利益。何況也有不和諧的時候,成年後親情疏遠,也不僅於長與幼,同輩之間為利益紛爭反目成仇的也不鮮見。只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畢竟一母同胞啊。



對於資源有限的人群來說,家族成員之間互幫互助,也有利於共同發展,抵抗風險,才有家和萬事興啊!

所以老大更自私的說法並不成立,相反么兒由於父母長輩的寵溺,更少有付出體驗。

不知各位親,覺得是怎麼樣的呢?


元元的天下


不能說百分之百,也的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向我們家老大就是這種情況,當初我老母拆遷以後,包括家中的一切,全部歸於老大,並且和我們兄弟並兩個姐姐說好,將來我母親的生老病死,全部由他一家擔負,但真到了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後,他和他媳婦,那是一推二六五,並且和他亳無一點關聯,這其中還包括他的女兒,從六七歲起,我母親就一直在照顧他的閨女接送上學等一切,直到她去新疆石河子上大學為此,至死都沒吃過她那怕是一塊糖蛋蛋,並且我老母一二年去世後,她連一張紙都沒有給我那苦命的老母燒過,後,我老母在世時,全憑我和我們家老二並我二姐一照顧老母的起居,直到一二年去世,但,直到現今我父母的墳頭我老大都沒有給上過一回墳,填過一次土!


李德才21


人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兄弟姐妹中老大往往付出的比較多。

拿我自己說明,父親去世後我帶三個弟弟,最小的十一,我才十八歲,我放棄了求學的機會,支掌著家裡的生活,一直到弟弟們都結婚,我已經兩個孩子才自己淨身出戶單過,開始借房子住,一年後才買房,當時和弟弟們分家時,家產有4匹馬,還有50多棵樹,5個豬,外債1750多元弟弟們結婚欠下的,那是九一年,分家很簡單,東西沒我的,外債歸我還。

到現在他們還是欠我的錢,他人買樓,兒子結婚都從我這拿過錢,甚至有時候還和我兒子爭,說我,你那錢有的是,就我們點唄,要不早晚讓大鵬華了,我感覺兄弟姐妹中老大不自私。


說說43430


放你孃的狗屁!我老太太從小觀察到老,總結了一句話,老大養活整個家族,吃虧受累都是老大,老二自私,老三蠻橫!老四,老五不養爹媽!


麼麼噠79686534


往往老大對家庭付出最大



蘆葦蒲草


老大得到的資助最多老么得到的照顧最多

作為受到中華傳統孝道渲染萬千普通家庭之一的我家,可以作為一個典型供大家探討。

這裡說明一下老大得到的不一定是正資助,也有可能是家庭負債。老一輩的人一定深有感觸。

就拿我父親家庭打比方吧,父親兄弟姊妹5人,大伯比小姑年長20歲。爺爺英年早逝。一家6口人,大伯早早的充當起了家庭的頂樑柱,在那個大集體年代食物都是按照勞動力來分配,只有大伯、大姑、奶奶算得上正經勞動力。女人做活本來不強,相當於兩個半勞動力養活了6張嘴巴。啃食野菜,外借食物也是常有的事。傷殘病痛也只能用最簡單的土方法醫治,導致現在也是後遺症頻發。提及此處也是深感痛心。

後來改革開放,大伯提出做瓦窯,父親小姑紛紛輟學湊錢,束髮之年的父親也進入瓦窯充當搬運工的角色。生活不會辜負那些勤勞的人,日子一天天好轉債務也慢慢償還,大伯、父親、小姑接連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那些留在身上的頑疾,常常鞭策著從苦難日子走出來的後代要珍稀來之不易的安逸生活。

時光荏苒,為了家庭生計父親母親外出打工,留下了嗷嗷待哺的我,中國最多的一批留守兒童90後。童年的時光並不枯燥,可最盼望的還是過年,與父母團聚的美好時光。


後來有了弟弟,比我小10歲的00後。父母在家經營著小生意,而我也到達了叛逆期私自輟學,外出打工。成年之後父母張羅著給老大買房,老大懂事之後父母湊錢給老大做買賣,可憐的父母白了頭還在擔憂兩個兒子。

老二沒有那些獨自在家漆黑的夜晚,也沒有經歷過發著高燒癱睡在路邊草垛的不知所措。

老大不自私,只是時代浪潮太快。不得不奮力追趕罷了。

我為中華人,從小耳濡目染血濃於水,百善孝為先,兄弟如手足的優秀文化傳承!


奔跑吧菜雞


應該說,兄弟姐妹中,最無私的是老大。

因為是老大,要承擔起一部分父母的責任,照顧呵護兄弟姐妹。有的老大幾乎是全部承擔了這種責任。

因為是老大,自己處處要讓著下面的兄弟姐妹,吃的,穿的,玩的,用的,莫不如此。

因為是老大,要先自立自強,自己不讀書,少讀書,做苦力,多掙錢,也要讓兄弟姐妹讀書。

因為是老大,行為上,要給兄弟姐妹做榜樣做表率;精神上,要給兄弟姐妹以鼓舞激勵。當他們守委屈了,還要開導安慰。

總之,老大要從物質上,精神上,為他們創造條件,讓兄弟姐妹快樂成長。


平野視角


從我家族來看。分兩面。

我奶奶7個兒子。所以我最遺憾的是沒有一個姑。我人生中對親戚叫的最彆扭的兩個稱呼,姑和姐。因為,我沒有親姑,沒有親姐。

我大大爺人還行,但是娶了個惡毒的老婆,八九年前經常罵我奶奶。所以從我二大爺到我7叔,都不待見他。他們家也是和後面的兄弟們很少聯繫,除了家族必須的公事,沒人願意搭理他們。

家族中,堂兄弟姐妹加起來,一共8男8女。

我是家族第一個大學生,所以觀念和上一輩是不一樣的。其實堂兄弟姐妹們,很多都幾年見不到一次,很陌生。我和三大爺家的堂哥,是少數能把家族人全部認全,而唯一能和大部分堂兄弟姐妹玩得很好的,只有我一個。因為我對奶奶比較孝順,因此我也是在大爺叔嬸的心裡,認可度最高的。

我爸排5,我家裡我是老大,96年。大妹妹07年,小妹妹10年,弟弟12年。我從來不打弟弟妹妹,但我明顯對妹妹的愛要比對弟弟多。我家裡唯一會打孩子的人就是我媽。但是隻要我在,她是不敢動手的。我就像一個守護者一直保護妹妹,保護她們不受委屈。所以妹妹自然也很依賴我。但是我沒想到弟弟竟然也那麼愛戴我。理由竟然是我從來不打他。😌說的有點感動。反正是有好東西吃就留給她們。我最愛的應該是我小妹妹,但是我媽要是違揹我大妹妹的意志讓她讓著更小的弟弟妹妹,我會直接站起來反駁她。

所以可以看出來,這個問題跟是不是老大沒關係,而跟一個人的品質有關係。


用戶50373432583


對於你的提問,我想談談一句客家俗話:長哥當半個爺,長姐當半個娘。在計劃生育未實行的年代,父母生下五個六七個,甚至十幾個兒女的都有,在這個兄弟姐妹一太串的情況下,長子長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幫助爸媽幹活、帶弟妹,甚至管理弟妹,叫子代父責,女代母責。這種情況和說法,一定能引發很多70年代以前生人的共同語言和諸多感懷!

說一句,炳人對兄弟姐妹一大夥的長哥老大的粗淺判斷!

凡是大哥有公平心,負責任,祝兄弟姐妹的事如自己的事,自己帶頭,一碗水儘量端平,那麼到了今天,這個大家族,一定比較和皆和團結,以及友愛。

反之,若大哥自私或能力偏弱,靠弟或妹來主持大家子事務的,一般,和諧感更弱,紛爭會更多點!

總之,大哥,是領頭羊,是家族的靈魂人物。

再說大姐,她的形象90%是以關心照顧弟妹的身份,正面的形象示人的!

轉回話題,到提問作答,說大哥是自私的論斷,是比較多錯誤的。有的大哥是自私,但更多的大哥大姐是心繫兄弟姐妹,雖則能力有限,你們贊同我的說法嗎?


鍾德文6


我就是老大,我的父母也是老大,說老大最自私,這我可不認同。

當然,當老大也有不少好處的,我小時候的吃穿就比我弟妹好,因為我是第一個嘛,等我弟出生了,有兩個孩子,生活水平就差多了,我總穿新衣服新鞋子,弟弟妹妹都穿我淘汰的。我結婚的時候我父母給了一筆錢,弟妹結婚的時候給的一樣多,但是物價漲了,所以較真起來,還是我最賺了,如果說我享受了這些好處就是必須如何如何,否則就是自私,那就是自私吧。

做老大也是很有壓力的,得多幹活少吃飯,付出的時候你是老大,長兄長姐嘛,得做榜樣,不但要照顧父母,還得照顧弟妹,否則(各種帽子),拿錢的時候要少拿,現在不是宗族制了,長子沒有優先繼承權,但是觀念還在,你最大,得讓著弟妹,從小就這麼教育著長大的,不讓就是自私(這裡帽子也很多)

最慘的是到父母年事已高要生病住院什麼的,家裡大小事務還得老大召集拍板,這活真不好乾,這年頭老大不好當,誰愛當誰當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