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是如何成为左右朝局的政治势力的?

a820697057


明朝是历史王朝中,加强中央集权最极端的一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现皇权以外的其它强大政治力量。然而,明朝最终却适得其反地形成宦官这种强悍的政治力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剧照 )

其实,说起来,这恰恰是明朝实行的中央集权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朝的中央集权,是从朱元璋开始实施的。朱元璋的中央集权措施,主要包括取消宰相及禁止自由言论等各方面,尤其是取消宰相,可以称得上是中央集权最成功的措施。

中国古代在几千年的历史阶段里,形成了相权和皇权(王权)两级并峙的现象。宰相是整个政府的首脑,朝中大小事情都由宰相来协调。以前宰相基本上只有一个,后来一个宰相管不过来了,变成了很多宰相。军政管不过来了,又出现文武宰相。比如宋朝,有左右丞相,还有左右枢密使。而且还有叫做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的副职。从某种意义上,这差不多是个集体领导。

但是朱元璋却一句话,就把宰相职位给取消了。取消宰相职位后,皇帝就直接统管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报告事情。

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了取消宰相外,还限制太监的权力。他甚至在皇宫中立了一铁牌,写了禁止宦官干政之类的话。

(废除宰相制度)

这样一来,皇帝的权力就变得非常大,与此同时,皇帝的事情也就变得非常多,工作非常忙。

朱元璋这个人是平民起家的,吃得苦。而且很有政治头脑,事情理得清。因此,朱元璋虽然非常忙,但是忙并快乐着。

但是到了后世,皇帝都是在锦衣玉食的皇家生长起来,根本不可能吃苦。所以从第二代皇帝开始,就改变了朱元璋的设想。

朱允炆一个人忙不过来,开始设置内阁制度。当然了,内阁和宰相有不一样的。内阁一般只负责给皇帝提建议,相当于当皇帝的参谋。或者按照皇帝的指示办事。

既然内阁只是起参谋和传话的作用,这个作用也可以让别人来做。而让太监做这件事,其实比让内阁做更好。因为内阁的人,还总会发表不同意见,而太监一般只会执行。因此,从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朱棣开始,又设置了司礼监,设置了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太监做的事情,其实与内阁是差不多的。

(王振剧照)

不过,虽然设置了司礼监,让太监出来干事情。毕竟受到朱元璋政令的约束,皇帝们也不好让太监干更多的事情。同时,朱棣,包括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两位皇帝都还比较勤政,因此,在仁宣之前,宦官都没有翻起过什么浪子。

但是到明英宗朱祁钰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朱祁钰特别贪玩不想干事,对随自己长大的贴身太监王振特别信任,什么事都交给王振去做,再加上朝廷内阁有威望的“三杨”等人相继去世,因此,秉笔太监王振的权力,就变得空前的大。王振成为明朝第一个干政的太监。

王振为了让他自己干政更加合理合法,干脆把朱元璋立的铁牌子给撤掉了。这样一来,宦官更不受约束。

王振后来虽然在土木堡事变中,被愤怒的将领打死,王振的党徒也被清理。但是,太监并没有因此退出明朝的政治舞台。后期的皇帝,包括正德皇帝、嘉靖皇帝、万历皇帝,以及做木匠的朱由校等人的怠政,或者贪玩好耍,或者几十年不上朝,因此,太监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出现了刘瑾、汪直、魏忠贤等人,他们在明朝的政坛带起一片浊流滚滚,给明朝的政治生态,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张生全精彩历史


明朝宦官成为左右朝居最重要的政治势力,我个人总结原因有三个,重要程度由重及轻

一:明朝皇帝普遍体弱多病

二:宦官的权力,以及在朝居中所扮演角色的特殊性

三:对内阁的制约作用,防止武将大臣造反

首先是第一点,很多人看了会奇怪,宦官成为左右朝局的政治势力跟明朝皇帝身体弱有个毛线关系?实际上关系非常大,明朝真正的宦官专权出现在明中期的武宗朝,也就是当时的大太监刘瑾。我们知道明朝宦官制度,司礼监掌印太监是为最高的官职,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皇帝的代言人,拥有“批红”的权力,相当于一个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了,也就是除了董事会(皇帝)以外,他就是老大。

可问题就是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大明朝自武宗之后,每个皇帝都是病怏怏的,武宗自己后期就身患疾病不能上朝,更别说嘉靖、隆庆、万历、光宗、天启帝~特么一窝全部都是病秧子。皇帝身体弱,不能上班,于是经理人逐渐成为了权力最大者。

而第二点,实际上上门我们已经谈及了,宦官成为了皇帝的代理人,结果可想而知。接下去我们就要说说第三点。

任何一个王朝,王权统治最大的威胁就是外戚、藩将、宦官、权臣。其中外戚这个清朝藩王不继任的政策很好,可惜明朝没去搞,可能是不足为据吧。藩将这个,明朝的武将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兵部手中,而兵部实际属于权臣,到了明朝就是内阁了,换句说内阁就是明朝王权最大威胁。但是内阁这玩意没法废啊,那可是左手。于是为了平衡,明朝的皇帝就暗中培养一个右手(宦官)出来, 那不就平衡了么?

虽然这个右手常常擅做主张,但是这右手却可以不听话就砍掉了,既然对王权没有威胁,让他发展一下也没关系咯。


三观粉碎机


首先要知道的是,明朝宦官的权力源泉是皇帝,而且,是合法的。此处请画重点!

在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又被称为内相。明朝初年,朱元璋设立中书省丞相一职,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统辖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是,中书省丞相一职位高权重,因此“胡惟庸案”以后,朱元璋不再设立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一人掌握了曾经宰相的权力。

弊病很快就出现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于是明朝的皇帝秘书机构“内阁”出现了。这是一个对皇帝负责的机构,起初内阁成员不但品级很低,远远没有六部官员级别高,而且实权也不大,只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事物。首席阁臣又被称为“内阁首辅”。但是明朝宣宗开始,阁臣往往都兼任六部尚书,六部尚书都是正二品。所以一时间,阁臣又变成了位高权重的存在,不仅亲近皇帝,又有了六部的品级。内阁似乎又成为了宰相机构,内阁首辅就是宰相。内阁主要的权力是票拟,即阁臣把批阅奏章的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最后由皇帝亲自御批,称之为票拟。

皇帝没有精力亲自票拟,自然就没有精力亲自批阅奏章。于是宣宗皇帝开始在宫内教授太监识字。随后,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应运而生了。除了一些特殊的奏章,皇帝亲自御笔批数本外,其他本子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拟的字样,用朱笔楷书进行批阅。这就是与“票拟权”相对应的“批红权”。

宣宗驾崩后继位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就是导致后来“土木之变”的那位皇帝。当时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张氏辅政,但又不能直面阁臣,所以内阁就彻底垄断了“票拟权”,而司礼监则包办了“批红权”。内阁成了实际的“外相”,而司礼监则成了实际的“内相”,二者平分相权。明英宗朝以后,司礼监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太监掌权机构,利用批红权又掌握了镇守太监的调派、、提督京营、提督东厂等大权。所以,明朝太监的崛起,就是中国历史上皇权和相权相争的产物。皇帝想独揽大权,又没有体力精力治理诺大的国家。所以,只能扶持太监集团来和文官集团保持平衡。内阁也好,司礼监也罢,自始至终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其只对皇帝负责,自然权力也来自皇权。二者相互制约,彼强则另弱,皇帝居中调停。既然是秘书机构,则权力自然来源于皇帝,所以明朝大太监权力再大,也是“体系内”的强大。一旦成为皇帝弃子,其倾覆只在旦夕之间。可以说,明朝太监的崛起,这是制度设计问题,而非本身明朝太监能力的问题。


杜少说历史


宦官能左右朝政,但却从来左右不了皇权,这就是明朝阉宦势力的本质。

所谓朝政,无非是皇帝与大臣的治国游戏,按流程,百官献策,皇帝拍板,国事搞定。但游戏中官员毕竟占了大多数,皇帝除了拥有盖章权以外,其实往往是弱势的一方,而大臣们如果抱团组党的话,那皇帝就更惨了,不但事事要按官员们的意思来,稍有表露不快,还会在史书中留下浓重一笔——“无道昏君”。

有鉴于此,皇帝就要找一个同盟来平衡文官力量,那什么人最放心?当然是口口声声自称奴才的太监了。

明朝宦官势力猖獗,但能威胁到皇权的可以说没有,史书中大书特书,无外乎受害者都是文化人。从一开始,太监的权利就是皇帝故意授予的,为了干一些皇帝不便出面的事,也为了制衡一家独大的文官势力。

当然,皇帝水平也有高低,后来也有玩脱了的,导致阉宦势力霸占朝堂,但终归只扰乱国事,对皇权依旧毕恭毕敬,不敢逾越一步。

就像崇祯把阉党连根拔起之后,却东林党一家独大,国事一筹莫展一样,阉宦势力能在明朝混得风生水起,纯粹就是皇权与臣权互相平衡的衍生品。

简而言之,丞相作为百官之长直接领导文官集团,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没有任何缓冲,让皇帝直接去与老奸巨猾的大臣们比拼内力,阉宦势力就一定会跳上舞台。


历史骚客


明朝初期宦官地位很低,朱元璋还规定宦官不得干政但是从永乐开始宦官地位逐渐并逐步参与到国家政事当中来,郑和就是一个代表。宣德时期居然在宫里开设学校教宦官读书写字,这就使得有一些宦官的才学不在大学士之下。因为教他们的正是这些大学士,也让他们对当时朝政有了一定了解。

明朝皇帝为何要重用宦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权利,随着内阁地位的提升朝臣的势力越来越大,虽然有锦衣卫但毕竟也不能和皇帝朝夕相处,所以皇帝就需要有人能够进一步监视大臣的活动,这样知根知底,朝夕相处的宦官就成了不二人选,而且其中一部分人还能读书写字,自然也能帮皇帝处理政务。

明朝后期皇帝大多比较懒,这样就给了宦官更多的权利,并有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之分逐渐形成了以内阁 锦衣卫,东厂,司礼监三驾马车互相牵制的政治格局,这也是明朝宦官权利虽然大,但是始终受到皇权的压制的原因。


历史中的酒囊饭袋


宰相的废止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因为身为宰相的胡维庸造反,太祖便废止宰相不再设立,并要求后代也不许设立,后来的明政府就没有宰相了。

接着明代的六部各自负责,六部首长各不相属,还有都察院、通政司、大理院,并称为“九卿”,这九卿之上,也没有首长,于是变成了多头政府,各个部门长官平起平坐,总其成的是皇帝,经过这样的改变,大权就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内阁制的形成

明代所有事都是皇帝总其成,但皇帝管不过来,便需要一个秘书处为皇帝分担,因为皇帝在宫里办公,秘书们的办公地点在中极、建极、文华、武英四殿,还有文渊阁、东阁两阁,都在内廷,所以称为“内阁”,秘书便是“内阁学士”或“内阁大学士”。

朝廷的奏章批答,以前是宰相的工作,现在是皇帝的了,皇帝不便亲自动笔,便口授大学士写出,这所谓“传旨当笔”,他们只照皇帝意见写下,所以大学士不过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政治大权还是在皇帝,不在大学士。

后来奏章先由大学士审阅,在“条旨”上写出意见,。又称“票拟”,是说用一个小条子(即票)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过,用红笔批下,名为“朱批”,批好拿出去,便是正式的谕旨。

皇帝疏于朝政

最初皇帝亲自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票拟送去给皇帝批。甚至有些皇帝长久不管事,因不管事而更不能管事,就变成怕见大臣了,于是经年累月不到内阁,一切公事都要送进宫里去。

最有名的就是万历皇帝,有二十几年没有上过朝,政府里大臣都没有见过他一面。自宪宗成化到熹宗天启,前后一百六十七多年,皇帝也都没有召见过大臣。

宦官逐渐掌权

皇帝和内阁没法见面,于是和内阁间的接触,就给了宦官们上下其手的机会。皇帝有事交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先送太监,再由太监呈与皇帝。这样,太监就渐渐弄权。

甚至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而让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着政府最高最后的决定权。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只有明代有。太监领袖称“司礼监”。明代政制最坏时,司礼监便是真宰相,而且是真皇帝。

宦官掌权的表现

明代太监预政,就比任何朝代干预得利害,这是太祖始料所及呢? 这种情形下,内阁学士想要做点事,就必须勾结太监,内阁见不着皇帝面,如国不结合太监,一切政事就传达不到皇帝那里。

明代有名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也只能通过结合太监,才得以揽实权。神宗万历还不是皇帝时,张居正就是神宗的师傅,神宗做了皇帝,张居正是当朝皇帝老师,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然而他也见不到皇帝。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他才能舒展抱负,来策动当时的政事。


WaterPhoenix


权利的长期稳固需要权利的制衡。明朝时期情况比较特殊,老朱家为了自己家族的长久统治,最开始选择了分封的手段。这中央军权加地方军权都在老朱家,再加上皇帝个人的勤勉。那天下的读书人就只能当长期的低级打工仔。但是朱元璋大儿子死得早,朱棣成功的造了反。为了防止悲剧重演,老朱家的皇亲国戚就彻底的退出了军政体系。其实这是严重的弊大于利的。什么都不说,首先就是多出了一个庞大的吃闲饭的废物集团。同时为了统治的安全,对军队将领的权利进行了削弱和限制。其次因为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可以像朱元璋那样把自己不当人的。所以政务逐渐转移到了文官集团手里。权利就会失衡。为了限制和监督文武官员,最先建立的是锦衣卫系统。后来发现还是“去了势”的人用起来更安全。于是改用太监。毕竟太监不能生娃,而且在文武官员心目中的地位低下。只要不让他们与外戚勾结还是便于控制。说白了,宦官系统就是为皇帝实施皇权而构建的。是皇帝对抗文官集团的工具有功劳基本是皇帝的,出了纰漏正好背锅。别以为文官集团读了圣贤书就是好东西,他们到了明中后期就是大士绅的买办。很多时候,其行为的动机还不如皇帝呢!毕竟国家是皇帝的,他们不过是打工仔。只有少数优秀的企业家才能做到让打工仔有主人翁意识。所以宦官系统的出现其实是皇权的需要。


孤单的丢丢


揭示明朝宦官专政的原因,必须从制度层面来分析:

一,是明代君主集权专政的结果。明代的君主集权达到顶峰。取消了丞相一职。相权消弱,君权就加强。政务繁重,皇帝只能利用宦官处理朝政,同时也利用宦官防范大臣。授予宦官特权,以此与内阁抗衡。

二,皇帝疏于朝政,给宦官可乘之机。明代历代专权的宦官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揽政祸民,以至世人“只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


历史趣闻官方号


明朝的太监掌握实权的有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秉笔太监负责起草诏书和给大臣奏疏批红,而掌印太监负责盖章发布诏书。太监掌握朝政的上通下达,加上皇帝懒政,朝政大权就被太监所掌控。如果皇帝的禁卫军头领由太监的亲属担当,皇帝的生死和废立也被太监所掌控。魏忠贤就是秉笔太监。木匠皇帝朱由校打家具工作大事繁忙,把朝政小事都交给了魏忠贤打理。


无藏南即九百五十一万


任何一个王朝都是开国时期信任宗亲,而同宗靖难反正。在法律层面最有篡权的正当性,所以最先排除宗亲。其次排除外戚,外戚篡权虽然没有法律的正当性,会遭后世的唾骂,但外戚毕竟理论上可以将江山传之子孙后代嘛。最终看来看去还是没根的宦官用的最放心,就算篡政也不会篡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