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不受“带量采购”影响的5类药

最近两个交易日医药行业再爆黑天鹅,带量采购不仅把药价砍下来80%~90%,股价也崩了,先给一份需要警惕的医药股,如下:

几乎不受“带量采购”影响的5类药

主要是从三个维度;研发投入、毛利率、销售费占比

这几个是研发投入几乎不计,然后销售费占比较大,却还有很高的毛利率。这次医改价低者得,首先打击的就是没有技术创新的低端仿制药,当然如此大幅度的降价缓解了社保,也探明了很多仿制药的成本底线,不过更重的还是鼓励创新,只是周期很长,新药从化学成分开始到最终拿到上市批文,没个15年出不来,有的甚至20年,期间还要经历不断的挫折。

个人认为受带量采购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医药细分领域:

1、创新药:即便时间周期很长,但如果打算投资医药股,创新药是必须的。例如百济神州(06160/BGNE)、恒瑞(600276)、复星(600196/02196)、长春高新(000661)等等。

2、CRO/CMO:这是医药行业的“送水人”,主做新药研发阶段的几乎所有外包业务。国内最好的还是

药明康德(603259),其次泰格医药(300347),其他小型的还有昭衍新药(603127)、博腾股份(300363)、凯莱英(002821)等。

3、医疗器械:国内的高端医疗器械基本都是进口,大家去个医院基本都能看到,比如核磁、CT啥的。小型体外诊断类器械国内企业基本能做,比如万孚生物(300482)、迈克生物(300463)、尿检的迪瑞医疗(300396)、矫正视力手术的欧普康视(300595)等。高端器械国内龙头还是刚上市的迈瑞医疗(300760)

4、中药:这个具有特殊性。公司主要是片仔癀(600436)、云南白药(000538)

5、进口药代理:主要与国际巨头合作,成为国外明星药的国内独家代理,比较典型的是智飞生物(300122)

,默沙东宫颈癌疫苗的国内独家代理,一针1300多,一共三针。以前都是大陆人去港、澳、日本打,今年夏天获批进入内陆。这种模式属于弯道超车,取得独家资格自然刺激业绩和股价,但不能保证未来价格的变动、不能保证每次都取得独家代理、以及行业的竞争,所以我觉得适合做趋势,只在看的见的基本面周期内参与。

本周就这么多。文中提到的上市公司仅供交流探讨,不作为投资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