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没有邀请诸葛亮,那么还会有蜀国吗?蜀国会是怎样一个形势?

假诗人HIer


个人对全局有多大作用?诸葛亮只是影响了刘备等局部的几个人,然后通过他们影响了荆州的军事部署和孙刘联盟的态度,成功的人一生中能做出影响全局的能有一两件事就已经是很优秀的人了!



刘备之前有关羽和张飞的帮助的确有了一点建树,可是因为列强林立几度被打垮打散,没有形成有效的能建立国家的优秀力量。没有诸葛亮协助,孙刘联盟就不会付诸实施,刘备只能面临被打败的结局,最多是刘备被打败然后再投奔东吴,早些让曹操统一华夏!


我们看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就是因为有了荀彧和郭嘉的鼓励才能坚持下来并取得胜利。

而普通人受很多人影响,结果就成为了普通人,能真正影响你的人前途和命运的人只是那一两个,那一两步!


黄蜂二师兄


如果刘备没能邀请诸葛亮出山,那么全国将会被曹操实现大一统,不会有蜀国,东吴也建不了国,也不会有三国鼎立的了。

所以说诸葛亮是误国误民!真是该杀一万次!


狼哥161507250


历史问题的提出,本人认为不应该带有“如果”。历史是什么?是前人之鉴。三国时期刘备能作为蜀国君主,诸葛亮功不可没的,诸葛亮既是“指路人”,又是功勋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国君主刘备。



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可谓一事无成。先是坐拥徐州后被吕布做占;后又客居荆州,因为刘表之子刘琮与刘琦争位,刘琮在蔡氏姐弟的合谋下荆州亦无刘备的容身之地,只得在荆州范围的新野小城暂居。这便是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的境况。



“三顾茅庐”遇诸葛亮后,诸葛亮送给刘备“第一桶金”的便是史上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详细地分析了当时群雄割据的整体形势,并提出刘备今后的发展方向及步骤。大致为:先取荆州之地为根据地,进而取益州、汉中,待时机成熟后出师北伐中原定天下。之后的蜀汉政权的建立,基本是按照《隆中对》所设定的轨迹向前推进的。

如果没有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战略,刘备难成气候,理由很简单:论政治优势不如曹操;论地利优势不如孙权;论兵力,曹孙两家都远胜于刘备。曹操割据中原又以汉相之名挟汉天子“奉天伐罪”,这可是政治上的绝对优势;孙权虽自称汉臣,可地处江南富庶之地又有独特的地理条件抵挡北方群的吞并,又可以养兵蓄锐攻城掠地,可谓弱时可自保,强时可吞并。北方的马腾、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虽然安于割据,可终究有“容身之地”。没有诸葛亮提出的正确战略以上枭雄,以刘备的实力估计哪一个都难以啃得动,更别谈蜀国的建立了。



至于形势又变成啥样?谁也说不准。但仍然可以在史上的争夺战中找到蛛丝马迹,那就是关于“天下之腹”荆州的争夺战。可以说,无荆州之争便无三国故事。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没有诸葛亮的出山辅佐,绝对不会有刘备的日后成就。更不会有日后的蜀国。

因为:

1,刘备第一次遇见水镜先生的时候,水镜先生曾指出:你刘皇叔手下没有没有能人,才至今天如此地步,刘备说我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文有糜竺、孙乾等人。水镜先生说:关、张、赵皆是万人敌,征战沙场没有问题。糜芳孙乾都是白面书生,管理后方,负责内勤管个账还可以。可见当时刘备阵营中人才匮乏。

2,水镜先生指出,刘皇叔现在缺的是有经天纬地之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军事家、战略家。

3,诸葛亮自出山以来,火烧博望(曹军损失近10万)、火烧新野(损失近10万)、火烧赤壁(损失几十万)、三把大火烧的曹军大伤元气。为刘备赢得可贵的发展期。

4,才有了后来的三气周瑜,借荆州不还,以荆州为根据地,率军占领整个西川,汉中从而建立蜀国的局面。

所以说,没有诸葛亮绝对没有蜀国政权的建立。



随遇而安44683523


立论: 如果刘备没能邀请诸葛亮出山,那么全国将会被曹操实现大一统,不会有蜀国,也不会有三国鼎立的格局。

1.诸葛亮作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旷世奇才,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何也?因为诸葛亮知道就当前格局,东吴拥长江天险,人才众多,可割据一方但并不长久,一但曹操统一北方,挥师南下,由上游沿江而下,东吴必败。

2.此时曹操已有一统北方之势,而孙吴联盟抵抗曹操,尚难有取胜之机,若非曹操听信庞统铁锁连船之计,没中反间之计,曹操拿下东吴,各个突破均不费吹灰之力。

3.刘备当时寄居荆州刘表,帐下已无顶级谋士,虽有关、张、赵之勇,怎奈缺乏军师辅佐,之前新野之败,已经说明若刘备没有当世旷世奇才卧龙、凤雏之一相佐,恐依然和之前一样颠沛流离,最终结果还是在劫难逃。

4.益州此时为刘璋所倨,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刘璋与张鲁互相攻击,屡屡战败,一旦曹操收拾完张鲁,必挥师伐蜀,汉中与荆州两路并下,以刘璋的性格必然投诚纳降。

5.历史就如蝴蝶效应,没有因就没有接下来的果,若诸葛亮归隐山河,庞统也不会后来有机会到刘备帐下,那么曹操会一统天下,再也没有罗贯中的旷世之作三国演义了,后来人也就失去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谈资了。

6.可见诸葛亮出山,不但影响了三国,也影响了后来的千年华夏历史更迭。

总结: 这就是时代造英雄,英雄也在创造时代。诸葛亮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后世的英雄也在被时代赋予了使命,推动历史的车轮往前走。


沙中鸥侃江湖


此观点仅代表个人,我来侃侃。假如诸葛亮没有入主刘备集团,三国历史会是一番别有面目。

一: 刘备仍旧是一位个体户。

诸葛亮的惊天之作《隆中对》,无疑为刘备指明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

二:曹魏和东吴平分天下。

曹魏不用多说,论实力论地盘论军事规模等摆在那里,是北方的掌权者,东吴凭借自身实力和地理位置的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绰绰有余,诸葛亮出山前,刘备是一个找不到方向感的人,如果不是诸葛亮的加入,刘备或许更多的际遇还是奔波甚至路路逃亡。

三:加速三国的灭亡。

以东吴的综合实力,被北方曹魏灭亡是时间问题。





司马赖氏


没有诸葛亮是铁定没有蜀国的。

刘备手里武将很多,但是没有筹划大局的,刘备本人是很有魅力,但是一味的守天时,等待天上掉馅饼,可能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诸葛亮的重要性,是每一步都留着后手,确定了大方向,加上外交手段高明,没有跟孙权的联盟,刘备根本腾不出手,去夺取蜀地,而当时局势已经非常危急,曹操统一了北方,即便不能拿下江东,逐步深入蜀地,刘备没有基业,最后还是难逃灭亡的结局。

刘备是个好人,可好人如果保护不了百姓,依然无法夺取天下。有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在危机时刻,有限空间,及时的拿下蜀地的大片基业,才有了跟吴魏争衡的本钱,统一全国才看到希望。

可惜,刘备得到诸葛亮的时间还是太晚,天下大局已定,如果在曹操统一北方前,就拿下蜀地,还是大有可为的。



心无羁绊夜未明


个人觉得完全不可能,我们看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的经历:黄巾之乱时期没有太大建树,后依附于徐州刺史陶谦,陶谦死后获得徐州,后被吕布偷袭又败于袁术,丢了徐州后依附于曹操,叛离曹操后再次夺得徐州,被曹操击败后依附于袁绍,见袁绍没有作为又叛离袁绍依附于刘表。真可谓是屡战屡败,颠沛流离,可是我们也从中看出刘备的坚韧,才能屡败屡战并不气馁。也能看出刘备确实志存高远,很有野心,迫切想有所作为,可惜他在谋略和远见方面完全不能和曹操相提并论,所以他别说长远的战略目标,连短期规划都没有,可以说全部的决策都是为了生存而在不断逃亡,他想有一番事业,可是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做起。诸葛亮的出现给他带来了希望,看了隆中对就能明白,诸葛亮看准了刘备的需求,不讲什么民族大义,直接就给了刘备一个以后进可以争霸天下,退可以独霸一方的战略规划,所以才让刘备感觉醍醐灌顶,兴奋得不行。再看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的经历,不可不谓是一帆风顺,往东和东吴结成联盟(这也是诸葛亮促成的),赤壁之战后,夺得荆州六郡(南郡是向东吴借的),往西又再夺得益州,全都是按照诸葛亮的规划一步步实施的,虽然具体实施上可能借助的资源不仅限于诸葛亮,可正是因为有了目标,以刘备的才华和人脉,实施起来才能如此顺利。刘备确实一度春风得意,直到关羽大意失荆州。失去了荆州在诸葛亮的规划里就算是失去争霸天下的重要一环,所以说刘备是为关羽报仇也好,争夺荆州也好,夷陵之战都势在必行。所以说,刘备缺少了诸葛亮,就只是空有野心而没有目标,是基本上不能成事的,如果没有孙刘联盟的话,那刘备已经死于曹操之手。


喵星人说历史


不会,刘备虽仁心宅厚,但智谋不足,在有诸葛亮之前被曹操孙权打的狼狈不堪,求得诸葛亮之后才见渐渐好转,诸葛亮也是推动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力量,所以没有诸葛亮,刘备难成蜀国。三足鼎立将变成两足鼎立或者大一统的局面。




纠结5182


没有诸葛亮,刘备将会如何?我认为要认清诸葛亮到底起什么作用?诸葛亮主要起三方面作用:

一、战略指引。正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战略,明确了刘备发展的方向。

二、随机应变的战术。诸葛亮可以见招拆招,危机之中见高明。

三、内部治理。诸葛亮盘活了刘备的治理结构,建立了政权架构,搞好后勤保障,举荐使用人才。

没有诸葛亮,刘备未必会灭亡,但如果要发展起来,要靠运气。不管怎么说没有诸葛亮,刘备发展不会这么好,这么快。运气好,可能会割据一方,但更大概率是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