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现在有些学校只重视成绩、名次,却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释然6916804327239


首先你得明白考核,选拔,优胜劣汰无论人类发展到何地步都是不可能没有的。以前早期生存强调武力征服,文明社会必然有文明社会的淘汰方式。考试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一点放之四海必然如此。对于学校只重视成绩,很多时候不能怪学校,父母责任不可推卸。例如择校,就是父母意识到成绩很重要,普通学校不上非要让上名校。那名校何为名校,难道是这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很好,开玩笑,必然是看考入名校的多与少来说,而上名校又意味着未来有可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北大清华之所以厉害,查查他们出了多少院士,科学家,国家栋梁,他们必然遥遥领先。施一公学则从未得过第二,颜宁更是碾压式的高智商,学业成绩那必然杠杠的。其次家庭要求,家庭特别重视成绩,那么学校必然要满足家庭要求。两方面结合你说学校不为成绩为何?而好学校学生不仅仅成绩好,才艺,品德方面也是远抛好多人很远,他们更在乎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记得孔子不仅擅长音律,会唱歌,会武功,而王阳明也一样。成为大家,一定是有很强的综合能,之后才能融会贯通,成绩也绝对让旁人望尘莫及!再说了,一个人成绩一塌糊涂,那么他的脑子理性思考一定不好,而这恰恰是能否开展研究和处理问题得当的前提!还有一点,思想品德,他几乎由父母决定,父母什么样学生基本就什么样。记得一位中科大孩子的父亲说,学校5天不如家庭2天,这多指孩子精神方面。而校园暴力,你说这是老师放纵的结果吗?当然不是,李玫瑾提到,1-6孩子的家庭教育直接决定孩子以后的内心世界,而一旦定型就很难通过学校教育改变,与其说学校不管,不如说学校其实无能为力!


大胖二胖和小胖


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一切都是唯成绩论。必然造成学校重视成绩而忽视思想教育。

1、现在从小学开始学生的思想教育就跟不上。一切课程给文化课让步。从小学到中学都设有品德课,但是这些课程也只停留在应试上。因为这些课程都是要考试的,所以学生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的背诵。但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需要实践的。大部分学生也是停留在背诵了,也不实用。没有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2、现在在每个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励志教育,都强调学生能吃苦。确实是,现在我们的学生都是能吃苦。都能拼时间拼精力,最终都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这一点是每个学校都做的比较好的。这也是唯一重视的思想教育。

现在学校的思想教育确实是跟不上。但是也没办法,毕竟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任务在那摆着嘞,谁也改变不了。所以说只能抓成绩。


谈学习聊教育


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学校有这种倾向,但学校对思想教育从来没有不重视过,只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效果不好而已。

而家庭呢,有何尝不是如此。父母只要求孩子成绩好,名次靠前,考上好学校,别的基本上不管,导致孩子身上养成很多坏毛病,有的是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有的是生活不能自理,完全就是一个巨婴。

现在,学校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已经不公布学生成绩,也不给学生按照成绩排名次了,这样做是违规行为。

但是,我们家长呢,有所改变吗?很多家长还是想方设法打听孩子的成绩和名次,不排名次了,也有意见,排名次也有意见,学校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所以,不要遇到任何事情,都把责任推向学校,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重视,都没有错,错的是,只要成绩,别的都不要了,这是危险的行为。

学生的成长,跟学校教育密切相关,但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永远大于学校。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好下一代,而不是相互指责,推脱责任。


教师妹子一枝花


首先,只重视名次、成绩,却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有些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既没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又违背了培养人才的教育规律。按照这些学校的做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只是次品,甚至是危险品!某大学知名教授曾言,他教的学生、带的博士生首先要爱国、要报效祖国,要不,我教你干啥,到了美国不回来了,成了我的对手甚至敌人。足见思想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有些人是国家出资助学,用人民的血汗钱供养他们出国深造,学成之后却不回国报效,除了个人受利益驱使之外,思想教育的缺失也难辞其咎。

其次,这些学校的做法是短视的,是一种急功近利行为。我们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的人物欲熏心,利益至上,有的人浮躁不安,妄想一块砖垒起长城,一捧土堆起泰山,一夜暴富。某些学校不重视思想教育也是这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反映。

再次,教育尤其是考试指挥棒以及家长的认识要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有关各方都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利培养出德才兼备、适应需要的人才!


高考语文斋


学生的思想工作很难做。

以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很有耐心,学生会感激老师,家长也很感激老师。尽管过程中可能会有体罚,但家长一般会支持。

处在浮躁的社会中的现在的老师也更浮躁,是没有以前老师这么有教育理想的。很多老师就是把教书当一职业,和其它职业一样。

虽然大部分刚教书的老师都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但现在学生的难教和家长老师关系的变化,加上老师权利的变化,这些都会让老师在教育中明哲保身,宁少一事。

最后,老师竞争力就是用成绩、升学率来衡量和体现的。老师的评优评先,评职称都会与成绩,升学率等挂钩。自然,为了评优评先,为了评职称,自然就重视成绩了。


好好娣


这一问题的出现,是跟当前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并没有完全否定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依然存在,这就意味着在某一程度上还是要拿分数来论事的。

其次,从评价制度来说,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怎样,学生成绩还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就意味着学校的重心就在学生成绩上。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怎样还是以学生的分数论事。

最后,学生成绩是可以测评的,但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并不能用一张试卷来测评。重心不在思想教育上,也很少有老师关心了。再说了,现在的老师没有几个敢对学生学生严厉教育。教而严,教师之祸。



细说教育那些事


信口开河!学校不是有政治课吗?哪个学校不教导学生做正直的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你还想让学校怎样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啊?很反感这样的声音,学生在学校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有几个家长说我送孩子去学校,学习好不好无所谓,只要孩子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就可以了? 学校不抓学习抓什么?教育孩子喊口号?


Jim64046356


学校之所以这么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中国人口太多,国家只能借助考试来选拔人才。而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也就拼命的让孩子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导致家长和学校重成绩,轻品德的做法,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危害极大。如果一个人先天品德不好,那么他的智力越高,将来对社会危害越大;如果一个人先天品德卑劣,在原生态家庭缺乏教育,在学校也没有得到纠正,那么他走向社会也是潜在的危险因素,所以说要成才需先成人是有道理的。

当然思想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学校教育是易碎的玻璃,一触碰到现实生活就碎了。因此甚至有学生认为老师说的都不对,到社会上行不通。要抓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国家社会,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媒体和网络的影响,否则,老师无论怎么说教都没有用。


心平气和1169


重视教学成绩还是不错的学校。现在,多数学校只重视面子工程。也就是只重视校长的政绩。叫外界看看我校长做了多少件事。我校长多出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校长出名。而不是为了学生!学校的对学生没有教育,更不管教学质量。造成学生的质量越来越差。这类工作,只重视面子,而不重视里子。学校工作的里子就是教育,教学。学校只有教育好学生,教好学生才是家长欢迎的学校!才是社会需要的学校!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用户4396509070818


考高分进名校是现在教育的一种潮流,而我们应该把教和育来分开看待。学校老师,教孩子,孩子的分数和升学率也被作为一种对老师和学校的考核。本身这也是一种督促或者勉励的手段,无可厚非。最为家长或者一个家庭,不能把孩子往老师那一扔就万事大吉。老师主要工作还是知识的传授,做人的道理也会从课堂中学到。但是真正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我们家长的教育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你给孩子提更的是怎样一个环境,你给孩子灌输的是怎样的思想,你给孩子是怎样的言传身教等等。这才是孩子朝着怎样一条路走下去的关键因素。所以孩子是自己的,与其找他人原因,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