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前曹操收编了30万青州军,为何在官渡时只用2万人迎战袁绍?

颚慕格尼讷


题目有两个问题。

第一青州军并没有30万。第二官渡之战曹操不是2万人。

先说第一个问题。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当年冬天,将青州黄巾军击败,获降卒30万,人口百余万。

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但是曹操并没有把所有的30万俘虏兵都编入军队,而是挑选其中的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也就是说,青州兵是从30万青州黄巾军中挑选的精锐。那肯定没有30万了。

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呢?

我们分析应该有10万到15万人。

从公元192年到200年,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陶谦、吕布、张绣等展开了一系列战斗,青州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其损失应该也是十分巨大的。我们按照50%的伤亡率,经过8年奋战,到官渡之战的时候,青州军还有5到7万人

也可能是曹操与吕布在山东混战的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灾荒,缺乏粮草,军队减员严重。总兵力可能只有3万人。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不到一万人。

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而且有百分之二三十是伤员。

这个记载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曹操的兵力为什么这样少!

有可能曹操在后方布置了一万人左右的兵力,防备刘表和袁术的偷袭。导致官渡前线的兵力过少。

从荀彧与曹操的书信也能看出,官渡曹军兵力的窘迫。

太祖軍糧方盡,書與彧,議欲還許以引紹。彧曰:「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閒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曹操准备向许都撤退,荀彧说,现在是关键时刻,你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坚守不动,已经半年了,形势必将发生有利的变化,不可错失良机。

袁绍军10万人。十分之一,可不就是一万人么。


上将嗳福斯


青州军的兵源素质太烂,打不了硬仗,在战场上常有溃败后乘机劫掠的现象,坑过曹操好几次。对于青州军,曹操早期还能忍。但是到了官渡之战时,由于这是与袁绍的大决战,所以曹操没让纪律稀烂青州军参战。另外曹操的军粮紧张(年年都紧张),前线的消耗太大,曹操没必要让只吃饭,不干活的青州军去凑那个热闹。这也是青州军没有参战的原因之一


青州军,顾名思义,就是一支以青州人为主的军队。不过这支军队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们在被收编前,是青州的黄巾军。

关于这个黄巾军,这里稍微讲一下。

黄巾之乱时,由于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的势头最猛,所以朝廷优先剿灭了他们。但是张角兄弟的灭亡,不代表全国的黄巾军都被剿灭了。毕竟黄巾军是以三十六方黄巾组成的庞大组织。张角的失败,只是使黄巾军没了统一的领导人,地方上依然还有大量的黄巾军的势力在作乱。后来朝廷认为地方的小股黄巾军应该成不了什么气候了,便让地方官员们自行去剿灭。

结果没过几年,黄巾起义再次爆发。这一次起义被镇压后,东汉设立了州牧制度,为后来的群雄混战,埋下了一个不小的祸根。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全程参加了镇压黄巾军的行动,对黄巾军非常的了解。并且在第二次镇压黄巾起义后,被汉灵帝调入京城,担任了西园军(相当于禁卫军)的典军校尉。这也是曹操第一次接触到东汉的权力中枢。

第二次黄巾起义被镇压后,东汉王朝发生了一连窜的政治事件。先是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被杀。接着是董卓之乱,以袁绍、袁术(包括曹操)为首的京城军官外逃,组成了形同小丑一般的关东联军。


这个关东联军与文本无关,不细说了。需要重点提一下的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几乎是同一时间,黄巾起义再次爆发。这一次参加起义的黄巾军,比较知名的是三股地方势力,分别是:

并州白波军、冀州黑山军以及青州黄巾军

其中并州白波军最出名的地方在于,当年他们也打董卓,并且这帮黄巾军比关东联军打的还要积极;黑山军最出名的地方在于,他们在群雄混战初期,曾经攻破了袁绍的老巢邺城,桶得袁绍菊花疼隐隐作痛。

当年,袁绍还只是个是渤海郡太守。他的顶头上司是冀州牧韩馥。但袁绍对冀州早已是垂涎三尺,便决定对韩馥进行夺权。然而正当袁绍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他的菊花被黑山军狠狠地桶了一把。而当黑山军在冀州大获全胜时,本文的主角——青州黄巾军登场


青州黄巾军的领导人看到黑山军在冀州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便做出了一个让袁绍欲哭无泪的决定——北上汇合黑山军。

据不靠谱的统计,黑山军号称百万,青州黄巾军也号称百万。如果让他们会合,那就是两百万起义军啊!前途不可限量。就算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袁绍了吧?

结果万万没想到,幽州公孙瓒看到起义者声势如此浩大,他有点着急了(怕黑山军跑自己的地盘上作乱),便抢先一步,化身为正义的使者,主动跑到袁绍的地盘上,把黑山军往死里狠狠地打了一顿。楞是把黑山军和青州黄巾打得晕头转向。

青州军直接被打尿了,慌忙回撤到青州。然而公孙瓒还是不罢休,大手一挥,白马义从继续追!这一场仗下来,青州黄巾的阵亡数是以万为单位计算的。


额外多说一句。公孙瓒当了把活雷锋,却直接把袁绍救活了。使得袁绍夺取冀州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这为后来他雄踞河北四州奠定了基业。而公孙瓒则一直被袁绍压在幽州打,后来他被袁绍困死在易京的时候,他的军事盟友恰恰就是当年被他狠揍的黑山军。

在说回青州军,公孙瓒那厮太野性。青州黄巾军北上冀州,受到重创。于是他们就只能换个方向发展,但是能去哪呢?

东面是大海,不能去。

南面的徐州陶谦不是什么善茬,不能去。

北面是大魔王公孙瓒,不敢去。

东面、南面、北面都去不能去,那就只能去西面找出路了。



青州的西面是兖州,曹操、陈宫、张邈这些名人,当时都在兖州。但是曹操当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阀。兖州刺史是刘岱,曹操名义上要听他管。

不过刘岱这个人缺心眼,他貌似没做什么防备工作。他把视线放在冀州,一个劲的友好地给冀州刺史韩馥写书信,警告他一定要堤防袁绍这个野心狼。

结果,青州黄巾军突然从冀州杀向兖州,刘岱匆忙上阵,直接被打挂了。

刺史战死,整个兖州群龙无首。

在慌乱之下,经由张邈、鲍信、陈宫等人的商议兼忽悠下,兖州东郡太守曹操同志,成功地上了位,担任刺史一职。(曹操的东郡太守是袁绍替他表举的,他的兖州刺史则是他自己自立的)



后来的事,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曹操凭借他对黄巾军的了解,打的百万青州黄巾军与他结盟,注意!不是投降。人家青州黄巾军是带股入伙的。紧接着,曹操将黄巾军收编,几十万青州黄巾军便移民到了兖州,成了兖州的人口。其中的一些经历过大阵仗青州黄巾组建为青州军,这便是后来坑苦了曹操的青州军的由来。

初平四年(193 年),曹操征徐州陶谦,这是青州军被曹操收编后的首战。那么青州军在这一战中的表现如何呢?

四个字来形容——天怒人怨!

据史书记载,曹操此次征徐州,曹军所过之处多有屠戮,尸积满江,泗水为之不流。这样残暴的行为,大多是青州军干的。曹操当时也知道青州军的德性,但是他默许了。紧接着,徐州没拿下来,吕布却带着残兵跑到兖州来抢地盘了。一时间兖州诸县皆叛,唯鄄城、范县和东阿三城仍在曹军手上。

兖州后院起火,徐州只能暂时放一放。曹操便带着本部人马和青州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回师去救兖州。

当时吕布的大本营设在兖州濮阳,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宗旨,曹操决定进攻他。然而这场战役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

什么情况呢?

吕布率骑兵出战,他没有直扑曹操,而是直奔青州兵而去。青州兵是乌合之众,欺负欺负徐州老百姓还可以,真要碰见吕布这种职业军人了,立马就是全军溃散,四散而逃。


曹操想极力阻止溃兵,却坠马落入火中,烧坏了自己的左手。得亏是曹操跑的快啊!要不然被吕布那厮逮住,曹阿瞒的老命就定格在了公元194这一年了。

而这场丢人现眼的濮阳战役,也是曹操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惨败之一。

接下来,曹操就不敢再用青州军了。直到三年后,曹操西征南阳张绣,青州军才又一次在史书上露面。结果这一战,青州军又是狠狠的坑了曹操一次。

具体情况简单说一下,当时曹操征宛城,南阳军阀张绣投降。曹操觉得张绣的婶娘长得贼漂亮,就给睡了。张绣很不满,于是在鬼才谋士贾诩的建议下,率军偷袭,曹军瞬间大败,四散溃逃而走。这一战,让曹操失去了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侍卫队长典韦。

更曹操伤脑筋的是,当曹军溃败时,青州军居然又开始四处劫掠了。幸亏于禁给力,他率领本部兵马讨伐,杀了几个为青州军的头领,才稳住了局年。

然而青州军也是脸皮厚,他们居然先跑到曹操跟前打小报告,说于禁造反。好在曹操没有听信这种鬼话,他觉得于禁的做法没有毛病,后来还为他封了侯。



到此,青州军参战的记载基本就没了。综合以上三次青州军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首先,青州兵骄横!屠戮徐州也许不是青州兵一家所为,但宛城之变后的四处抢劫,这绝对是青州军干的。因为抢老百姓衣服的这种罕见做法,根本就不像是一只正规军队能干的出来的。

其次,曹操对青州兵军的态度很暧昧,并且青州军对他也并不忠诚;濮阳和宛城的两次大惨败,青州军不战而退,直接就跑。曹操对此比较宽容,或许他对青州军根本就没有抱有期望吧。

那么,青州军为什么会是这幅德行呢?

很简单,因为青州兵不仅是降卒,而且是黄巾军的降卒。而黄巾军是个什么玩意?不客气的说,除开吃不上饭的穷苦老百姓外,就全部都是横行乡里,喜欢惹是生非的好事之徒了。他们当然也是穷人,但是他们只是抱着投机心理参加起义的。这种人,不仅是国家的蛀虫,也是黄巾军中的蛀虫。

纵然他们被曹操收编了,但是他们骨子里依然存在着他们惯有的造反、横行霸道、喜欢惹是生非的基因。

因此官渡之战时,青州军没有参战,这估计就是曹操对这些人失去了信心。毕竟当时官渡战场危机四伏,一步错,步步错!像青州兵这样并不安分的军团,当然不应该出现在曹军大营里。



官渡之战后,青州军罕见于史书。直到二十年之后,才最后一次在史书上出现。

那是曹操去世的那一年。当时驻扎洛阳的青州兵听闻曹操已死,便敲着鼓四散而去。消息传到邺城,朝野震惊。有人提议立刻对青州兵实施武力镇压,但贾逵认为应反其道而行之,命令沿途各地为其提供食物补给,安安稳稳送他们回了家。

至于青州军为什么要自动解散,现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青州兵觉得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了值得自己效忠的人,于是便决定回家种田;第二嘛,就是他们或许压根不买曹操的账,只是碍于淫威才不得已当兵。现在大魔头曹操不在了,他们就自行解散了。

两种说法,正说反说都有理。但是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青州军知道了。


Mer86


《三国志》说曹操“受降卒三十余万”,这里应分析“降卒”的具体概念。

黄巾军及其余部作战采取的是流动战法,一般不固守一城一地,因为那样容易被朝廷的中央军集中歼灭,所以喜欢“走到哪儿打到哪儿”。

这种流动式作战带来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随军家属”如何妥善安置,黄巾军及其余部多是贫苦农民出身,一个人在外面造反,全家都有性命之忧,所以平时全家人都只能跟着,往往一个士兵后面就是一家甚至几家人。黄巾军起事时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百万”,这就容易理解了,这是其治下总人口的规模,不是作战士兵的人数,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

所以,“受降卒三十万”可以理解为接受投降的总人口有30多万,包括男女老幼都在内,当然这在汉末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为汉代鼎盛时人口虽然达到过5000万以上,但到了汉末三国又锐减到1000多万,30多万也不少了,只是能从中挑选出来用于作战的人不会太多。

曹操组建的这支“青州兵”有多少人?史书没有记载,推测起来应该是1万多人较为合理,为什么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呢?这是因为,这些是青州的黄巾军余部,曹操在兖州收编他们,这些人的老家在北面不远的青州,估计以后陆续逃亡的人不会少,所以曹操收编不了太多。

从后面的战事发展情况看,曹操在兖州期间与陶谦作战,与张邈、吕布交战,经常受困于人马不足的问题,为此征徐州时还向袁绍借过兵,如果一开始就收编了数万“青州兵”,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本人2017年7月出版的新书《三国全史》上下卷,当当网畅销新书,多次荣登当当网历史类新书销售周榜、月榜第1名。


南门太守


哪有30万青州兵啊,攻破兖州,曹操一共接收了男女百万余口,降卒30余万,然后收其精锐整编为青州兵,这是魏书武纪上记载的,按当时黄巾军那素质,估计撑死也就整编2、3万人的精锐部队而已。讨伐黄巾军时曹操拜骑都尉,手下也就几千人,兖州之战到官渡之战不过数年,按照东汉末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官渡之战时,曹操的整体兵力不会超过10万,能战的起码还要打个折,加上当时曹操实际控制了整个中原和淮南,西有马腾,东有孙策,南面还有刘表,这些地方都需要兵力部署。不像袁绍实际控制了整个河北,可以倾巢而出


就是冇有态度


首先,曹操在官渡之战的兵力,绝对不是如书上记载的2W人,

曹操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1)曹军为防备四周其他军事力量可能的攻击,扼守要隘部署了2.5万多人的兵力,

(2)为防止袁军的两翼包抄,重点设防,又用去了1万人

(3)直接面对袁绍的兵为差不多2万人。

哪么参战部队总兵力就达到了5.5万人。 这里说得是参战部队,没有许昌留守兵力。


烽火醉历史


面对袁军十多万人的进攻,曹军对峙官渡的军队绝不可能只有不到万人,也不止两万。

曹军192年起家的青州军是30万,打到200年官渡之战,有大量阵亡及伤残退役。那时候曹军总兵力十多二十万还是有的。

不过曹操四面是敌,许昌怎么也要三万,防御江东,刘表,潼关三个方向合计也要十万,曹军对阵袁绍五六万还是有的,只是曹操亲自带领的机动部队不会很多。也许确实不到万人。


四川達州


是打散收编了30万黄巾起义军。但这个三十万,也是大大有水分的。农民起义军的成分构成,实质上一堆骨干,鼓吹着一帮老实结巴的农民闹革命。这样一样,给朝廷的报表,写三十万是无可厚非的,也能夸大自己的功绩嘛。但是,这三十万能拉出去用吗?显然不能啊。事实上,曹操也看到这个问题,把里面老的小的病的弱的都挑出去,最后留下2万能干的。这才是曹操当时的真实本钱。

一点薄见,欢迎指正。也欢迎移步头条号,看不一样的三国。


品茗论三国


正所谓兵贵精而不贵多,曹操接受降军以后,大多是立刻择其精壮,去其老弱,而最后不愿回归乡下的,基本都成为了屯田。青州的30万降军,应该是黄巾军的部队,黄巾军本身就是农民起义军,老弱病残只要是个男的都抓了壮丁充军,这样的军队除了浪费粮食,作战的时候只能摇旗呐喊,壮一壮声势,真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立刻就会原形毕露。


史蒂芬灬周


说实话,那不是三十万青州军,那是打着起义名号的难民。


新疆聚友堂和田玉文化有限公司


30万不是精兵,其中挑选出有用的只能有那些有精良装甲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