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時什麼時候放姜蔥蒜合適?

食為記


看菜下料,這個也是所有人炒菜都知道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說什麼時候放作料,或者是放多少的話,這個根本就是沒有定論的。就像很多人問炒菜什麼時候放鹽一樣。

做菜的話也是分為很多種的,炒,煮,煎,炸,蒸等等。每種做菜的方式不同,放作料的時間順序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有根據菜的種類不一樣,比如說葷菜,素菜等等放作料也是不一樣的。

做菜的都知道一般有這個說法就是生蔥熟蒜。什麼意思呢?簡單點說就是在菜炒之前就放大蒜,菜炒熟了之後放蔥。當然這個不是絕對的。這個其實只是在炒的,特別是素菜的時候比較適合,比如一般來說炒青菜的時候先用大蒜熗鍋,然後加入青菜,最後炒熟之後加一點蔥花提鮮。

然後如果是一般的葷菜需要去除腥味的話,蒜蔥姜可以同時下鍋的,在炒之前就可以下鍋,可以幫助去除肉裡面的腥味。

如果是一些燉菜煮菜的話,一般來說是蒜姜同時放進去,然後最後起鍋的還是加一點蔥花提鮮。

至於具體的說放多少,主要就是根據菜的多少來放,然後還有菜的種類,葷菜可以多放點,素材只需要提鮮少放一點就可以。

當然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如果有人給你說炒菜的時候一定要先放什麼後放什麼,那肯定是不負責任的。所以想要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菜,還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必須要動手去做,只是問別人很難做出來的。


小伍吃吧


這個問題我應該有點發言權,因為我是做廚師的。
首先我們先來說下大蒜,大蒜子這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應該先切碎,放在鍋裡放油爆香,把大蒜的香味爆出來,然後再下菜炒。大蒜,大蒜苗應該在菜出鍋前兩分鐘左右,下入大蒜苗。大蒜葉出鍋十幾秒鐘就可以放入大蒜葉。
生薑一般切片 切絲 切末,如果是炒葷菜,一般和大蒜子一起爆香,然後再下菜炒。如果燉菜做湯,就應該放整塊的姜拍一拍,放進菜裡面燉,這樣讓姜更好的發揮出來的它的用處

大蔥,蔥葉一般都是菜出鍋了再放蔥葉,蔥段出鍋前幾秒鐘放。如果是燉菜,燉湯,就要把蔥放進去和菜一起燉,可以放幾根蔥進去,這樣就可以把大蔥的味道全部發揮出來。
謝謝大家


我是阿偉


炒菜時什麼時候放蔥薑蒜?問題不大內容多,只能逐步分解回答。

首先確定蔥薑蒜的使用範圍:①炒菜,不是燉菜或燒菜、蒸菜;②一般炒菜只有葷類食材用到;③雞鴨魚肉類炒菜,基本都要同時用到蔥薑蒜,所以本題成立,沒邏輯毛病。


其次,廚師行業有“生蔥熟蒜”之說,也是蔥蒜使用基本原則。作為調味料,該原則有兩種解法:①主材料生的時候給蔥,熟了給蒜;②主材料熟了給蔥,生時給蒜。姜另成一類,一樣的兩種給法:菜熟了給和菜生的時候就給。

總結是:①葷菜都有腥臭味道,必須的依靠蔥薑蒜壓制;②腥臭濃郁的食材,既要求有蔥薑蒜爆鍋後再行炒制,還有菜熟後給蒜提香;③菜熟給姜或蔥提香,一般是燒菜或燉菜、蒸菜,炒菜不用,最多就是蒜提香。



所以,初學者,把握住炒菜前先蔥姜爆鍋出香,再炒菜,菜熟了,出鍋裝盤前,還有腥味,就給點蒜,就很好了。然後再繼續探索“生蔥熟蒜”的奧妙。


普濟


大家好我是農家美味哥。

炒菜或者燒菜時,什麼時候放生薑、蒜合適呢?其實按正常步驟來說,是先放油,再放蔥薑蒜炒香。但是也有好多菜不是這個步驟,需要自己的經驗來判定。

做為廚師的我,可以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紅燒魚頭,這道美食,是先用油煎到金黃才放蔥薑蒜,然後放入醬油、注入清水調口等。

那炒素菜(也稱小炒)呢?一般就是熱油加入蔥薑蒜爆香(提示:在爆香的過程中,切記不要油溫太高,容易炸黑,這樣非常影響口感)。

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青椒肉絲,這道美食就是先炒肉絲,等肉絲炒開的時候,再下入蔥薑蒜,充分的把蔥薑蒜的味道,融入其中,最後才會加入青椒炒熟裝盤。

所以說蔥薑蒜,不是特定什麼什麼時候能放,什麼時候不能放的,需要以經驗來分析。更不止炒菜和燒菜,也有蒸、燉、煎等美食各有不同。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瞭解全部的,我作為廚師,入行十年,八大菜系也只略懂其中之一。

各位覺得此次分享如何呢?歡迎評論點贊。





農家美味哥



個人認為題主問的太模糊,既沒說炒什麼菜,也沒說炒多少,所以我也只能模糊的答一下。望理解!

一般我們吃的中餐炒菜順序往往是以下步驟:

1、燒熱油

2、放入蔥、姜、蒜、椒進行爆香!

3、倒入主料,炒至脫生

4、加入料酒、醬油、食醋進行去腥、上色、調味!

5、家常菜一般在這一步選擇加入高湯或水進行燜煮至熟

6、加入食鹽、味精等進行調味

7、這一步就可以勾芡了!(必要的時候可在勾芡完成後撒蔥花等調味裝飾)

當然,以上的步和用料並不是每一道菜都需要,主要還是看樓主做什麼菜了。


還請大家多多補充!全程純手打,有望點贊支持!


金城通


做菜放調料有一個原則:貝類多放蔥,魚類多放姜,禽類多放蒜,肉類多放椒。至於什麼時候放合適,還真說不好。我一般都是趁熱,比如油熱或水開的時候放,先放菜後放調料,目的就是讓調料能更好的揮發。

貝類(如螺、蚌、蟹等)屬寒性,放點大蔥能解寒,而且還能抵抗過敏。不少人食用貝類後會產生過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調時就應多放一些大蔥,避免過敏反應。蔥裡提煉出的蔥素還有舒張血管的作用,有助於防治高血壓。蔥白能有效分解蛋白質,在烹飪含蛋白質和脂肪多的食物時,加上蔥就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起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的作用。

魚類腥氣大,性寒,

生薑既可緩和魚的寒性,又解腥味。做魚時多放姜,可以幫助消化。生薑又稱“食物中的阿司匹林”,生薑裡含有姜酚,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上和阿司匹林相差無幾,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烹調雞、鴨、鵝肉的時候宜多放蒜,蒜能夠提味。大蒜能殺菌,是一種天然“抗生素”。因為其含有一種叫蒜氨酸的獨有物質,進入血液後會轉換為大蒜素。這種大蒜素即使被稀釋仍能殺死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等多種病菌。

燒肉時宜多放一些花椒,有助暖作用,牛肉、羊肉更應多放。花椒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原產香料,味辛、性熱,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


好好吃菜



炒菜和寫文章一樣,都有一個素材積累(買菜的過程)、題材的提煉(確定做什麼菜)和體裁的確定(怎麼炒制的過程)。炒菜無非具有兩大要點需要把握:一個是火候,一個是調味。蔥薑蒜是我們經常使用也是最常用的三味調味。



這裡我先介紹一下我是怎麼炒菜的:首先要把所有炒菜使用的食材準備好:(1)摘洗乾淨--或切或掰或撕(切碎)這是菜;(2)切肉(豬肉)。首先把豬皮拉去,肥、瘦肉分開切分開放在盤裡待用。(3)調味:蔥薑蒜、調料面(五香粉或十三香等)老抽、陳醋(綠色蔬菜儘量少放或不放醋)、料酒、耗油、味精(現在更多人用雞精)等



(4)開火放底油,等七成熱放肥肉稍煉油,放瘦肉翻炒,七成熟,放蔥薑蒜(有些菜品沒必要放蒜,但蔥姜必須有切成沫)放調料面,倒適量老抽,菜品下鍋翻炒,後放鹽面再翻炒,最後出鍋前放雞精或味精。



由此可見蔥薑蒜是最先下鍋的調味,因為它們需要煸出香味!但也不能煸糊!(下鍋後翻炒三五下即可,味覺靈敏靠味覺掌握,出來香味即可)就這麼簡單!


冀之筆


這個問題褒貶不一,餐飲行業有自己的操作手法,操作程序,操作分析。

營養師又有自己的書面報告和自己肆無忌憚的說辭,說兩者矛盾又無話可說,真是矛盾至極!



我的做法是,爆炒、辣炒、乾煸、需要放大蒜的菜品,不用蒜末一律用的是蒜片,而且首先是薑片下鍋,下來才是蒜片爆鍋炒出香味才會在放蔥花炒香在放下入菜品翻炒(因為蔥花屬於易糊鍋類)。需要放香蔥段和香菜段,在加完調料後撒進去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蒜蓉菜品的大蒜,都是直接剁碎,堅決不允許把大蒜拍碎在剁碎,直接剁碎的大蒜是散散的,蒜汁也不會揮發。拍爛的大蒜在剁蒜汁濺的到處都是,而且蒜汁也浸入到菜墩子裡面,而且不宜放的太久就會變質有濃濃的蒜臭味,現在餐廳的大蒜基本都是購買的水發大蒜(就是把大蒜掰開泡在水裡加了些化學東西,再用機器脫皮,就如同脫雞毛的機器一樣),這樣的大蒜本身就有水發後的蒜臭味,在經過拍爛、在經過當當的一通馬蹄刀的剁,在熱天的廚房裡面放不到一個飯點忙完,大蒜就基本完犢子嘍。



紅燒一類的菜品,同樣先是薑片、蒜片爆鍋,再加入蔥花爆香,加底料、加水、加主料煨制、加調料調味、收汁,該勾芡的勾芡,然後撒入蒜苗,香蔥花或者香蔥段,淋入蔥油翻炒均勻即可。

燉菜同樣的是用蒜片、蔥花爆鍋,出鍋前加蒜末和香蔥花或者香蔥段(或者蒜苗段)。

有些菜品是不需要加大蒜的,尤其酸辣的菜品我是從不加大蒜的,因為總感覺一股怪怪的氣味(當然宮保雞丁、宮保蝦球、魚香茄子類除外)。

對於大蒜燒的的菜品,大蒜最好選用帶皮大蒜,自己用手剝皮,如果用水發的大蒜,這道菜品無論怎麼去做它都是失敗的(因為用料首先就失敗了)。

對於涼菜用的大蒜同樣選擇帶皮大蒜,自己剝皮,用石臼搗碎,沒有石臼的就用碗加擀麵杖或者刀把搗碎即可。

煉製紅油、蔥油、辣椒油、如果需要加大蒜直接把帶皮大蒜拍破就可以,同樣不要用水發大蒜,如果用了水發大蒜,味道註定大打折扣、這一點是不需要懷疑滴。


陝西憨厚娃


炒菜時什麼時候放蔥薑蒜這個問題要根據菜品來說。

首先說一下糖醋類,魚香類的菜品,要先放蔥姜飯,爆香後再放主料。

而針對那些紅燒類的菜品要先放主料,然後再放蔥薑蒜。

素材類型,要把素油燒熱,然後再放蔥薑蒜,然後放青菜。


針對那些砂鍋類悶燉的菜和湯之類的,要把主料和蔥薑蒜同時放進去,針對一些味道比較大的肉類,開鍋食用時候,再放一些蔥蒜。

感謝您關注農地圈

東方花雪


農地圈


炒菜時什麼時候放蔥薑蒜合適,冷鍋下油,油溫五十至六十C度,放入蔥薑蒜炸香,再放入菜,再放鹽,這就ok。

羶味多放姜,肉類多放蒜,清湯多放蔥,煮什麼菜,放什麼料,菜的味道才夠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