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鼓勵孩子嗎?鼓勵絕不是表揚,兩者對孩子的影響有天壤之別!

偉大的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這句話也被寫在了《正面管教》的書中,鼓勵是正面管教中一個非常好用的育兒工具。

但想要用好鼓勵,先要明白什麼是鼓勵。

鼓勵和表揚是一樣的嗎?我們先從一個偉大實驗說起。

這是斯坦福大學做的一項心理實驗,他的實驗名稱就是:表揚毀掉孩子,鼓勵成就孩子。

實驗中隨機在一所小學選擇了幾十名孩子,實驗過程共分成四輪。

(一)第一輪

實驗的組織者德韋克教授讓這些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比較簡單的智力拼圖任務,孩子們都完成了。然後實驗者對每個孩子隨機說了一句話,並通過這句話的內容,將孩子們分成了兩組。

一組孩子聽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這是一句典型的表揚,這個組我稱之為“表揚組”。

另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這是一句典型的鼓勵,我稱之為“鼓勵組”。

為什麼每個孩子只給一句話呢?

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錶揚或鼓勵有多敏感。一句話可能足以看到效果。”

你會鼓勵孩子嗎?鼓勵絕不是表揚,兩者對孩子的影響有天壤之別!

(二)第二輪

這一輪給孩子們兩種不同測試難度的選擇,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鼓勵組,這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第一組表揚組,被誇獎聰明的孩子中,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

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三)第三輪

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測試很難,初中的水平。

孩子們都失敗了!

但這兩組孩子卻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

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

而表揚組的孩子們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這一輪,德韋克團隊是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的。

你會鼓勵孩子嗎?鼓勵絕不是表揚,兩者對孩子的影響有天壤之別!

(四)第四輪

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

鼓勵組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而表揚組,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約20%。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

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這就是有些孩子裝聰明的原因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實驗看完了,我們來看一看鼓勵和表揚到底有什麼差異。

鼓勵和表揚的差異: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實驗時,感覺非常震驚!

短短的一句不同的話,就能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影響!而作為家長的我們,每天和孩子說那麼多句話,給到孩子的是什麼樣的影響呢?

所以我仔細學習了鼓勵和表揚的本質不同,甚至舉辦了幾次微課,給家長會們分享鼓勵與表揚的差異,以及鼓勵如何運用,並得到了很好的反饋。

鼓勵:

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會讓孩子感覺到自信,感覺到自己有力量。孩子會認為,是否成功可以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鼓勵可以激發出孩子由內而外的自信,讓孩子的內在動力越來越強,並會看重“努力”的重要性!

表揚:

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想到的是“完了,我做不出來,我是不是不聰明?是不是很笨?”在面對失敗時,孩子會產生自我否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同時,表揚還有可能將孩子的內在動力轉化為外在動力。為了得到外界的表揚,無論是物質獎賞還是口頭誇讚,都有可能讓孩子上癮。孩子可能會越來越想得到表揚,為了得到表揚去做一些事,甚至是不喜歡的事。

可是,當孩子一天天長大,當你提供給他的獎勵越來越不滿足他的要求時,那麼讓他學習的這個外在動力沒有誘惑時,他就會停止不前,因為他早已在外在動力的驅動下,讓內在動力完全消失了。

就如同那個16歲考上博士的張炘煬,對記者說:“如果爸媽不給他在北京買房子,他就拒絕讀博!”以前可能買個手機、電腦就會讓他不斷的學習和前進,這些是外在動力。可是,當這個要求提高到買房子的程度,父母滿足不了時,這個外在動力就消失了,孩子自然也就不想前進了。

你會鼓勵孩子嗎?鼓勵絕不是表揚,兩者對孩子的影響有天壤之別!

內在動力是什麼?

  1. 我真心喜歡學習,感覺學習很有樂趣,我願意為之付出我的努力,無論有沒有他人的獎賞。
  2. 或者我知道認真學習可以讓我將來過上我想要的幸福生活,讓我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我為了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不斷付出我的努力,無論有沒有他人的獎賞。
  3. ……

還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分辨鼓勵和表揚:

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

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

舉個小例子:

小A和小B都考了班級第一名,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小A的媽媽說:"媽媽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真為你驕傲!無論怎樣,媽媽都愛你。"

小B的爸爸說:"你考了第一名!哇,你真是太棒啦!真是個好孩子!媽媽真喜歡你!"

聽到這些話,小A和小B的感受會有什麼不同?

小B聽到媽媽這麼說,他會怎麼想?

我考了第一名,我是好孩子!

那麼,如果我考了第20名呢?我就不棒了嗎?我就是個壞孩子了嗎?媽媽就不喜歡我了嗎?

如果,這兩個孩子有一次都很不巧的發揮失常,考砸了。

我們想一想,哪個孩子願意回家對家長說:“媽媽,我沒考好。”?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我們就知道了該如何與孩子說“鼓勵”的話了!

【後記】

是不是連一句“你真棒”都不能說了呢?!

不是的。

當我講完微課後,有媽媽對我說:

聽完課後發現自己不會說話了!之前“你真棒”說的太順嘴了,總是控制不住的就溜了口來。說完就感覺後悔。

其實沒那麼嚴重。我們要放輕鬆些,沒事的。

說出來“你真棒”也沒關係,後面再加上鼓勵的話,加上認可孩子具體進步的話,孩子依然能從你的整體的話中感受到你想給予他的力量!

孩子依然能感受到鼓勵的!

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選擇信息的能力。

表揚就是糖果,長期吃會蛀牙,但偶爾吃點沒關係;

鼓勵就像空氣,經常被鼓勵的孩子,內心會非常有力量!

我也正在努力說好“鼓勵”的路上,一邊實踐一邊總結一邊前行!

讓我們一起加油!

培養出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