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沒有農民起義,只憑清軍區區十萬鐵騎,能夠覆滅明朝嗎?

若是沒有農民起義,只憑清軍區區十萬鐵騎,能夠覆滅明朝嗎?

清軍與明軍的實力,是此消彼長的一個過程。

若是沒有農民起義,只憑清軍區區十萬鐵騎,能夠覆滅明朝嗎?

想必有人會說,若是沒有皇太極與李自成對崇禎皇帝車輪戰,明朝不會滅亡。甚至還有人說皇太極與李自成只剩一人的話,明朝完全可以擺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明朝的軍隊越來越少,因為農民軍與關內作戰消耗也非常大。反觀女真人,清軍部隊為何會越大越多?

一直說,清軍只有區區數十萬,可是在入關時,清軍實際上已有二十萬之多,為何會如此?東北的苦寒之地為何讓皇太極不斷擴張,真是豈有此理!

若是沒有農民起義,只憑清軍區區十萬鐵騎,能夠覆滅明朝嗎?

其實這可以說是明朝所賜!根據明清的軌跡可以看出兩件事:

第一、明朝錯誤的民族政策,導致自己非常被動

清朝的努爾哈赤決心與明朝死磕之時,當時的明朝還處於萬曆年間,當時的明朝國力並不弱。雖說當時的明朝已經經歷了薩爾滸之戰的失敗,但是在東北的眾多城池依然掌握在明朝手中,完全有能力拖住後金。

皇太極可不像努爾哈赤那麼蠻幹,而是從蒙古進攻,突破了明朝的穩固局面。

就算一時拿不下明朝,但是征服蒙古,還是可以一試的,所以說,清朝對蒙古的征服開始了,漠南蒙古終於在1635年徹底臣服於皇太極。

今天的內蒙古就是當時的漠南蒙古,所以說這個地區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明朝雖說在萬曆年代之時,與蒙古已經達到了互市和平,誰知道皇太極進攻蒙古之時,明朝卻選擇持觀望狀態,這一屏障就如此被明朝錯過,當清朝的勢力拓展到長城之外,那時的明朝已經迴天乏力了。

若是沒有農民起義,只憑清軍區區十萬鐵騎,能夠覆滅明朝嗎?

當清朝軍隊不斷從長城直入京城實施搶劫之時,明朝卻只能京師還有山海關之間疲於奔命,袁崇煥駕崩之後,明朝逐漸衰弱。

能夠預見的是,迅速滅亡明朝雖是難事,可是逐漸被拖垮卻是必然。

第二、大明執著的防守策略,養肥了大清

明朝沒有及時拉攏蒙古也就算了,可是在遼東,也出現了漏洞。

女真軍隊為什麼越來越龐大,可以反應兩件事:女真人的掠奪,帶來了巨大財富,使得他們的軍隊能夠裝備更多軍隊;也正是因為掠奪明朝經常成功,大大刺激了更多的女真人參軍。

當時這一切,全都歸咎於明朝送錢上。

孫承宗築堅城,還有堡壘推進的策略雖說有效,可是此舉也是耗費巨大。特別是明軍與清朝野戰毫無優勢,從未導致了女真人一旦搶劫,明朝只能坐等被搶,女真人搶完之後,明朝還有再修。

正是在這惡性循環裡,明朝大把的財富都拱手相如給了女真人,從而導致女真人更加壯大!反觀明朝勢力,被這惡性循環的無底洞拖垮。

若是沒有農民起義,只憑清軍區區十萬鐵騎,能夠覆滅明朝嗎?

所以根本無需懷疑,明朝就算天災和搗亂的農民軍,明朝也必定會覆滅,剩下的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