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势变化de反坦克导弹

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定,要求各国作出及时反应。想当年,北约国家根据北约新战略将在本国以外地区派出更多快速反应部队或“维和”部队执行任务。美国推行“兵力投送”战略,需随时向世界各地派出部队进行干预。所有这些,均要求使用更多轻便的反坦克武器,便于远距离战略机动。据有关军事专家研究,尽管许多国家一味追求远程反坦克武器,实际上,大部分反坦克战都是在1000m以内展开的。

当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程、超近程反坦克导弹引起各国的很大兴趣,近年来有了重大发展。法国陆军在制订90年代反坦克武器发展计划时,最初要求研制2种轻型反坦克筒,取代当时的“阿比拉”和F1式火箭筒,国内外多家制造商参加竞争,最后选定的是法国宇航公司的“沙蛇”反坦克导弹,引起各界强烈反响。有人责问,步兵小分队使用构造简单的火箭筒,足以对付一般轻型装甲目标,有没有必要用导弹代替?导弹构造复杂,价格昂贵,是否有足够经费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各种持不同意见者争论十分激烈,但法国陆军赞赏导弹性能先进,虽然代价很高,但从总体效费比来看并不是不可承受,况且随着产量的提高还可进一步降低成本。并且那时这种武器在国际武器展览会上展出时曾引起各国强烈反响。在挪威的一次射击表演中,对80m~600m距离内各种不同类型的静止目标和活动目标射击时, 16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再次获得好评,被誉为“革命性”的近程反坦克武器。

此后不久,美国继“标枪”导弹之后,又制成了“掠夺者”超近程反坦克导弹。军方对这种武器提出的要求是最大射程500m,重量不超过9kg,发射筒长度不超过1m,计划用它取代从瑞典引进的AT4火箭筒和其它近程反坦克武器(SRAW)。实际制成的导弹最小射程17m,最大射程增至700m,武器系统全重只有8.6kg,技术性能远超过火箭筒。

当时的近程反坦克导弹的重量大多在10kg左右,由1人~2人携带和操作使用。与轻型火箭筒相比重量稍大,但比重型火箭筒要轻得多。近程反坦克导弹的重量虽然较轻,威力却相当可观。由于反坦克导弹的设计制造技术日趋成熟,因此已有多种发展途径可供选择。除了法国的“沙蛇”和美国的“掠夺者”采用全新设计外,有的国家利用原有的火箭筒,将其改进成性能先进的近程反坦克导弹。英国当时提出一项“下一代轻型反坦克武器”发展计划,为的就是在新世纪的英国步兵研制1种新式轻型反坦克武器,取代现装备的“劳” 80火箭筒。从提出的方案来看,它是一种超近程轻便型反坦克导弹,并将综合利用火箭弹和导弹研究中的成果。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美、英、法等技术发达国家的竞相开发,反坦克武器将出现制导化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用轻型反坦克导弹代替火箭筒后,将形成从超近程到超远程导弹装备齐全的崭新反坦克武器体系。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火箭筒仍将是重要的反坦克武器,但超近程反坦克导弹的迅速发展在作战使用中显示出的优异性能,无疑将对这些国家产生很大影响。

适应形势变化de反坦克导弹

从二次大战中的“小红帽”到近现代的各种反坦克导弹,绝大多数都是专门为攻击坦克、步兵战车等装甲目标而设计的,采用的都是聚能装药战斗部。聚能装药战斗部又叫空心装药战斗部,它是各种反坦克导弹、火箭弹、无坐力炮、反坦克炮应用最多的一种战斗部。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研究在反坦克导弹上应用高速动能穿甲战斗部,至今没有定型生产装备部队。但据军事家对大量战例研究后发现,战场上真正出现装甲目标的情况并不像以前想像的那样严重。冷战时期,北约和华约激烈对抗,双方对大规模集群坦克的突然袭击十分重视。实际上,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中低强度局部战争中,前线的士兵遇到碉堡、掩体、钢筋混凝土工事等需要摧毁的目标,常常使用反坦克导弹。为此,不少国家在研制反坦克导弹时,尽量使它具有摧毁多种目标的功能,从单一的反坦克武器发展成一专多能的多用途武器系统。

适应形势变化de反坦克导弹

法国早在60年代就用SS10导弹袭击过阿尔及利亚游击队的据点,以后的SS12导弹配有多种不同用途的战斗部,有的用于杀伤有生力量,有的供海军巡逻艇作战使用。进入80年代后,瑞士制成“阿达茨”(ADATS)防空/反坦克两用导弹,它可攻击6000m内的坦克等地面目标,也可对8000m内的各种飞机、直升机作战。

适应形势变化de反坦克导弹

美国近年来新装备的“标枪”反坦克导弹也具有反坦克和防空两种功能。同坦克作战时,它采用弯曲弹道攻击顶装甲的方式,同飞机作战时,则采取直接瞄准射击方式。瑞典引进美国的“海尔法”导弹后加以改造,为它研制了新的火箭发动机和杀伤爆破战斗部,部署在沿海地区,用来攻击登陆艇、扫雷艇等水上目标。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研究设计反坦克导弹时,就考虑到海岸防御的需要,制成的KAM-9"重马特”反,克导弹既可攻击坦克等地面目标,又可攻击登陆艇等水上目标。

适应形势变化de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动向是为多种新、旧反坦克导弹配置多种战斗部,用较简便的方法实现多功能要求。如美国的“掠夺者”超近程反坦克导弹,对各种装甲目标采用爆炸成形穿甲战斗部。美军研究成功的一种爆破战斗部,用直接攻击的方式摧毁掩体等小型防御工事。俄罗斯研制的“菊花"反坦克导弹广泛应用新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利用雷达搜索和跟踪目标,可在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下实现雷达自动制导、激光半自动制导或复合制导,用聚能装药战斗部攻击挂有爆炸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用杀伤爆破战斗部破坏土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工事、摧毁轻型装甲车辆、袭击低空飞行的飞机,堪称是先进的反坦克武器系统。法国为提高现役第二代导弹遂行多种任务的能力,为“霍特”反坦克导弹研制了一种多用途战斗部。它的直径为135mm,减少了聚能装药的药量,破甲厚度由原来的800mm降至350mm。但在弹体的四周增加了一层预制破片,引信引爆战斗部的同时,炸出1000多块破片,可在穿透装甲目标后杀伤车内乘员,也可杀伤周围25m内下车作战的士兵。

适应形势变化de反坦克导弹

海军舰艇可用这种导弹进行海上作战,用它攻击停在机场上的飞机或其它目标也很有效。法国和德国合作研制的“独眼巨人”导弹,准备配备1种爆破式战斗部,可在战场上像野战火炮一样作为火力战武器。如将战斗部改成仪器舱并装上各种光电侦察仪器,可成为类似无人机那样的空中侦察工具。拍摄到的目标图像随时可传送到地面指挥中心,指挥武器射击并摧毁目标。地面部队装备性能先进的多功能反坦克导弹,将显著提高在未来高技术战场上的作战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