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弄懂“分佈式鎖”,一直以來你的選擇依據正確嗎?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我們本文主要會關注的問題是“分佈式鎖”的問題。

多線程情況下對共享資源的操作需要加鎖,避免數據被寫亂,在分佈式系統中,這個問題也是存在的,此時就需要一個分佈式鎖服務。

常見的分佈式鎖實現一般是基於DB、Redis、Zookeeper。下面筆者會按照順序分析下這3種分佈式鎖的設計與實現,想直接看分佈式鎖總結的小夥伴可直接翻到文檔末尾處。

分佈式鎖的實現由多種方式,但是不管怎樣,分佈式鎖一般要有以下特點:

  • 排他性:任意時刻,只能有一個client能獲取到鎖;

  • 容錯性:分佈式鎖服務一般要滿足AP,也就是說,只要分佈式鎖服務集群節點大部分存活,client就可以進行加鎖解鎖操作;

  • 避免死鎖:分佈式鎖一定能得到釋放,即使client在釋放之前崩潰或者網絡不可達。

除了以上特點之外,分佈式鎖最好也能滿足可重入、高性能、阻塞鎖特性(AQS這種,能夠及時從阻塞狀態喚醒)等,下面就話不多說,趕緊上(開往分佈式鎖的設計與實現的)車。

一、DB鎖

在數據庫新建一張表用於控制併發控制,表結構可以如下所示: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key_id作為分佈式key用來併發控制,memo可用來記錄一些操作內容(比如memo可用來支持重入特性,標記下當前加鎖的client和加鎖次數)。將key_id設置為唯一索引,保證了針對同一個key_id只有一個加鎖(數據插入)能成功。此時lock和unlock偽代碼如下: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注意,偽代碼中的lock操作是非阻塞鎖,也就是tryLock,如果想實現阻塞(或者阻塞超時)加鎖,只修反覆執行lock偽代碼直到加鎖成功為止即可。

基於DB的分佈式鎖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加鎖成功後,client端宕機或者由於網絡原因導致沒有解鎖,那麼其他client就無法對該key_id進行加鎖並且無法釋放了。為了能夠讓鎖失效,需要在應用層加上定時任務,去刪除過期還未解鎖的記錄,比如刪除2分鐘前未解鎖的偽代碼如下: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因為單實例DB的TPS一般為幾百,所以基於DB的分佈式性能上限一般也是1k以下,一般在併發量不大的場景下該分佈式鎖是滿足需求的,不會出現性能問題。

不過DB作為分佈式鎖服務需要考慮單點問題,對於分佈式系統來說是不允許出現單點的,一般通過數據庫的同步複製,以及使用vip切換Master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DB分佈式鎖是通過insert來實現的,如果加鎖的數據已經在數據庫中存在,那麼用select xxx where key_id = xxx for udpate方式來做也是可以的。

二、Redis鎖

Redis鎖是通過以下命令對資源進行加鎖:

set key_id key_value NX PX expireTime

其中,set nx命令只會在key不存在時給key進行賦值,px用來設置key過期時間,key_value一般是隨機值,用來保證釋放鎖的安全性(釋放時會判斷是否是之前設置過的隨機值,只有是才釋放鎖)。由於資源設置了過期時間,一定時間後鎖會自動釋放。

set nx保證併發加鎖時只有一個client能設置成功(Redis內部是單線程,並且數據存在內存中,也就是說Redis內部執行命令是不會有多線程同步問題的),此時的lock/unlock偽代碼如下: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分佈式鎖服務中的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獲取到鎖的client因為某種原因導致沒能及時釋放鎖,並且Redis因為超時釋放了鎖,另外一個client獲取到了鎖,此時情況如下圖所示: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種方案是引入鎖續約機制,也就是獲取鎖之後,釋放鎖之前,會定時進行鎖續約,比如以鎖超時時間的1/3為間隔週期進行鎖續約。

關於開源的Redis的分佈式鎖實現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redisson、百度的dlock,關於分佈式鎖,筆者也寫了一個簡易版的分佈式鎖Redis-lock,主要是增加了鎖續約和可同時針對多個key加鎖的機制。

對於高可用性,一般可以通過集群或者master-slave來解決,Redis鎖優勢是性能出色,劣勢就是由於數據在內存中,一旦緩存服務宕機,鎖數據就丟失了。

像Redis自帶複製功能,可以對數據可靠性有一定的保證,但是由於複製也是異步完成的,因此依然可能出現master節點寫入鎖數據而未同步到slave節點的時候宕機,鎖數據丟失問題。

三、Zookeeper分佈式鎖

ZooKeeper是一個高可用的分佈式協調服務,由雅虎創建,是Google Chubby的開源實現。

ZooKeeper提供了一項基本的服務:分佈式鎖服務。

Zookeeper重要的3個特徵是:zab協議、node存儲模型和watcher機制。通過zab協議保證數據一致性,Zookeeper集群部署保證可用性,node存儲在內存中,提高了數據操作性能,使用watcher機制,實現了通知機制(比如加鎖成功的client釋放鎖時可以通知到其他client)。

Zookeeper node模型支持臨時節點特性,即client寫入的數據時臨時數據,當客戶端宕機時臨時數據會被刪除,這樣就不需要給鎖增加超時釋放機制了。

當針對同一個path併發多個創建請求時,只有一個client能創建成功,這個特性用來實現分佈式鎖。注意:如果client端沒有宕機,由於網絡原因導致Zookeeper服務與client心跳失敗,那麼Zookeeper也會把臨時數據給刪除掉的,這時如果client還在操作共享數據,是有一定風險的。

基於Zookeeper實現分佈式鎖,相對於基於Redis和DB的實現來說,使用上更容易,效率與穩定性較好。curator封裝了對Zookeeper的API操作,同時也封裝了一些高級特性,如:Cache事件監聽、選舉、分佈式鎖、分佈式計數器、分佈式Barrier等,使用curator進行分佈式加鎖示例如下: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四、總結

從上面介紹的3種分佈式鎖的設計與實現中,我們可以看出每種實現都有各自的特點,針對潛在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歸納如下:

  • 性能:Redis > Zookeeper > DB。

  • 避免死鎖:DB通過應用層設置定時任務來刪除過期還未釋放的鎖,Redis通過設置超時時間來解決,而Zookeeper是通過臨時節點來解決。

  • 可用性:DB可通過數據庫同步複製,vip切換master來解決;Redis可通過集群或者master-slave方式來解決;Zookeeper本身自己是通過zab協議集群部署來解決的。注意,DB和Redis的複製一般都是異步的,也就是說某些時刻分佈式鎖發生故障可能存在數據不一致問題,而Zookeeper本身通過zab協議保證集群內(至少n/2+1個)節點數據一致性。

  • 鎖喚醒:DB和Redis分佈式鎖一般不支持喚醒機制(也可以通過應用層自己做輪詢檢測鎖是否空閒,空閒就喚醒內部加鎖線程),Zookeeper可通過本身的watcher/notify機制來做。

使用分佈式鎖,安全性上和多線程(同一個進程內)加鎖是沒法比的,可能由於網絡原因,分佈式鎖服務(因為超時或者認為client掛了)將加鎖資源給刪除了,如果client端繼續操作共享資源,此時是有隱患的。

因此,對於分佈式鎖,一個是要儘量提高分佈式鎖服務的可用性,另一個就是要部署同一內網,儘量降低網絡問題發生幾率。

這樣來看,貌似分佈式鎖服務不是“完美”的(PS:技術貌似也不好做到十全十美 :( ),那麼開發人員該如何選擇分佈式鎖呢?最好是結合自己的業務實際場景,來選擇不同的分佈式鎖實現,一般來說,基於Redis的分佈式鎖服務應用較多。

1、聊一聊分佈式鎖的設計

http://weizijun.cn/2016/03/17/%E8%81%8A%E4%B8%80%E8%81%8A%E5%88%86%E5%B8%83%E5%BC%8F%E9%94%81%E7%9A%84%E8%AE%BE%E8%AE%A1/

2、https://github.com/luoxn28/redis-lock

https://www.cnblogs.com/xiangnanl/p/9833965.html

dbaplus社群歡迎廣大技術人員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文弄懂“分布式锁”,一直以来你的选择依据正确吗?

近期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