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南方作戰

就在南雲忠一率領的機動部隊在珍珠港偷襲得手,“爆揍”美國人的同時,在廣大的西太平洋,日本人也開始動手了。其實要嚴格地說起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應該不是珍珠港上空投下的第一枚炸彈,因為在淵田美津雄發出“虎、虎、虎”的時候是東京時間1941年12月8日凌晨3:23分,而日本陸軍弟25軍在馬來亞半島的哥打巴魯強行登陸的時間是東京時間的12月8日凌晨2:15,所以說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應該是25軍開的才對。

倭寇們偷襲珍珠港就是因為石油,要是偷襲了珍珠港不去搶石油才是本末倒置。因此,在制定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同時,日本人就制定了極詳盡南洋作戰計劃,被稱為南方作戰。而且,陸軍專門成立了南方軍,下轄14軍、15軍、16軍、25軍、第55師團,總兵力大概36萬餘人,總司令是寺內壽一大將。海軍因為主力全跑到珍珠港去了,基本上屬於輔助性質的,主要是對海上和空中的主導權負責。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南方作戰

具體的分配如下。菲律賓由本間雅晴中將率領的14軍負責搞定;馬來西亞是山下奉文中將帶領的25軍負責攻略;荷屬東印度也就是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由今村均中將率領16軍進攻,日本人最喜歡的石油就在這裡;而由飯田祥二郎帶領的15軍主攻方向是泰國和緬甸;第55師團被派去攻佔關島。基本上就這樣了,大家分好工,就各回各軍,各打各敵。應當說小日本的南方作戰非常成功。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還是不宣而戰,西洋鬼畜們都沒什麼防備,倉促應戰;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歐洲戰事激烈,所有的注意力、資源全部集中在歐洲那一片兒,誰也沒想到會被小日本來一記重擊。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南方作戰

山下奉文率領的25軍率先開始在哥打巴魯登陸,基本上沒受到什麼抵抗。這5萬來人輕輕鬆鬆的就登陸並展開進攻,幾個小時就把防守的泰國警衛隊大的丟盔棄甲,並且迅速開始向南部的馬來半島挺進。25軍的這兩個師團都在中國積累了很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提前準備充足,5萬人居然帶了1萬多輛自行車,就是為了在馬來西亞的叢林地區作戰可以迅速推進,而且因為都騎自行車,自身負重方面就能多帶很多幹糧、豆包,打起仗來對後勤補給需求就降低了很多。而且因為是有備而來,25軍還裝備很多老舊的輕型坦克,這些坦克自然不能同納粹德國的裝甲軍團比,可是在馬來西亞這塊地方卻是派上了大大的用場,為什麼呢?因為在馬來西亞英國人就沒給自己的軍隊裝備坦克,不是說裝備的少而是一輛都沒有。機動性不足,英國人腿著,日本人騎著;後勤補給不足,英國人根本沒準備,日本人個個拿豆包;裝備不足,日本人坦克,英國人手榴彈。這麼一打就被小日本給打的落花流水了,英國人只能撤退,一路就撤到新加坡城了。再加上日本人在西貢有空軍基地,又佔到了空中優勢,海軍雖然有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壓陣,可是開戰沒兩天就被日本人在西貢的空軍給炸沉了。就這樣,山下奉文一路愉悅的來到了新加坡城外,重兵圍困,恐怕山下奉文自己都沒想到居然這麼順利就從哥打巴魯一路向南打到了新加坡城。

新加坡是英國人苦心經營的遠東最重要的軍事堡壘,其實當時在新加坡的英軍人數比日軍還要多好幾萬人,可問題是要嘛沒嘛,除了人什麼都沒有。人一多就要吃要喝,上哪裡去弄去。而且當時日本人在新加坡城外的攻勢已經將新加坡最高點“武吉知馬”佔據,開始往此處運送大量重型裝備,當時英國在遠東的最高指揮官白思禮看到大勢已去,不想增加無謂的傷亡,於是決定投降。至此,日軍在馬來亞的攻略戰圓滿結束,時間比預想要快的多,陣亡的人數比預想的要少的多,山下奉文因為在馬來西亞的出色表現被稱為“馬來之虎”。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南方作戰

對菲律賓的進攻是本間雅晴與麥克阿瑟之間的對決。當時已經從陸軍參謀長的位子上退下來,受到菲律賓總統的邀請,在菲律賓擔任總統的軍事顧問,並負責統領菲律賓的軍隊。在當時的形勢下,老麥不是沒準備日本人可能的入侵,可問題同英國人在新加坡的情況一樣,缺乏裝備,而且準備不足。有空軍,可是飛機都是年久失修,而且數量嚴重不足。

本間雅晴在指揮14軍在數個登陸點登陸的同時,在臺灣的日本戰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不僅將制空權牢牢控制在手中,還炸燬了很多的地面防禦工事;而海軍在菲律賓海域也是如入無人之境,因為在這一地區的美國和澳大利亞海軍也是很薄弱,無法給予有效的支援。在菲律賓的軍隊既有美軍的團一級戰鬥部隊也有菲律賓師,缺乏訓練、缺乏裝備、缺乏補給、缺乏支援、缺乏指揮,除了不缺乏敵軍真的可謂什麼都缺。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跑路貌似也沒有什麼可選的餘地了。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南方作戰

老麥在撤退到巴丹半島以後,羅斯福嚴令他從菲律賓“跑路”,去澳大利亞擔任西南太平洋地區最高司令。當他到達澳大利亞以後說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話“我從巴丹出來,我會再回去”。後來老麥實現了自己的豪言壯語,終於統領盟軍解放了菲律賓,這是後話,按下不表。總之,現階段確實是被小日本給打的落花流水、丟盔棄甲。最後,在菲律賓有十萬人戰死,11萬人成了俘虜。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南方作戰

至於對東印度和緬甸、泰國的軍事行動,就沒什麼可說的了。這些地方都已經沒什麼人守衛了,日本人去了要說打仗,還不如說是接管比較合適。日本人的南海支隊在拉包爾登陸十幾天以後拉包爾守軍就投降了,這個地方已經可以威脅澳大利亞了,令澳大利亞如坐針氈。緬甸和泰國就更不用說了,一直都是誰來誰是爺,日本人在進攻馬來西亞的同時就向泰國投放了大量兵力並且在泰國與緬甸的邊境集結,並在1942年1月中旬開始了對英屬緬甸的入侵,大英帝國自己的老窩都快顧不上了,這邊就更不管了。到了5月份英屬緬甸徹底淪陷。

從作戰歷程和損失來看,日本的整個南海作戰都極為成功。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個是英國和美國在這一地區準備不足而且守軍疲弱;還一個原因是是日軍的準備很充分,與盟國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當時還沒有參戰,英國被德國搞的就剩半條命了,自顧不暇,海外屬地根本就顧不上。這就造成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拉風表現。

但是,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美帝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第一工業強國的實力也不是忽悠來的。日本人的騷操作其實並沒有令美國傷筋動骨,就更談不上與日本講和了。小日本只不過激怒了大老美而已,讓美國人拋棄了長期堅持的孤立主義,並以一己之力令勝利的天平向盟國傾斜。我們中國有句老話,“水滿則溢,月圓則缺”,日本的百年國運由此鼎盛開始,馬上就要迎來急速的衰落,並因為美國的一頓“胖揍”,幾年後迴歸“自然與和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