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發來“警示” 大腸癌為什麼喜歡搞突襲?

吃喝拉撒睡,人生五件大事兒。說到“拉”,不少人都有過便秘的困擾,有的人還擔心便秘時間久了會變成痔瘡。其實,便秘還有更大的風險 —— 結直腸癌。如何通過便便發來的“警示”及時發現這種癌,防住它的進一步侵襲。

便便发来“警示” 大肠癌为什么喜欢搞突袭?

結直腸癌容易盯上這幾類人

結直腸癌,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統稱。

結腸癌是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分為“左半結腸癌”和“右半結腸癌”,左半包括1/3的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右半包括盲腸、升結腸和近端2/3的橫結腸。

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齒狀線距肛門緣約3釐米,位於肛管皮膚與直腸粘膜相接合處,呈鋸齒狀)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

結直腸癌和其他癌症有兩個共同的影響因素:

熬夜

對很多人來說熬夜已是家常便飯,長期熬夜會導致體內有害物質無法正常排出。如此循環往復,這些有害物質在腸道堆積,會導致代謝功能下降,誘發癌症。

壓力

學習緊張、工作壓力大,不少人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情緒,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分佈著許多神經元,很容易受到不良情緒的傷害,從而給了腸癌可乘之機。

1

40歲以上的人

人們在40歲以後患結直腸癌的幾率會明顯上升。

2

腰圍粗的人

體重指數每增加5個單位,患上結直腸癌的相對風險就會上升18%。對於男性群體來說,10年裡腰圍至少增加10釐米患上結直腸癌的風險會上升近60%。

3

某些腸道疾病患者或有相關家族史

潰瘍性結腸炎和多發性腸息肉的患者、有腸癌家族史的人。

便便发来“警示” 大肠癌为什么喜欢搞突袭?

4

高油、低纖維素飲食者

很多人喜歡燒烤、油炸等高熱量、高糖、高脂肪食物。這些食物營養單一,影響腸內菌群平衡,容易造成基因損傷。此外,飲食不規律、吃夜宵、不吃早餐等,都可能傷害消化道。

5

有其他慢性病或不良習慣者

吸菸者、糖尿病及超重、長期便秘的人群、患腺癌、子宮癌和卵巢癌的女性。

結直腸癌發來的“預警信號”

大多數結直腸癌患者診斷時已經到了中晚期,很大部分是因為忽略了它發來的“預警信號”,如果出現下面的任何一項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1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多為排便次數或糞便性狀改變,比如原來大便每天1次,最近突然大便3~4次,或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改變持續2-3個月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視。

右半結腸癌表現為早期糞便稀薄、排便次數增多,當癌腫繼續增大可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左半結腸癌則多表現為排便困難,並可伴有排便不暢或想大便卻大不出的症狀。

2

大便形狀發生改變

息肉壓迫糞便,大便形狀會變細或變扁,中間有凹槽或血痕。

3

黏液血便

這是結直腸癌最早、最常見的表現,左半結腸癌更易觀察到。輕者僅表現為偶爾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現有黏液血便、黏液膿血便或鮮血便。

腸息肉的出血常混雜在大便中間,呈暗紅色;而痔瘡引起的便血多是在大便後滴血,血色為鮮紅色。

4

腹痛

疼痛為陣發性絞痛,持續數分鐘,自覺有氣體竄過疼,接著有排氣,然後疼痛突然消失。可表現為右下腹不適或隱痛,伴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秘和排氣受阻等。當老年人出現這種症狀時,應首先考慮結直腸癌。

便便发来“警示” 大肠癌为什么喜欢搞突袭?

5

貧血

老年病人,尤其是無其他原因失血,亦無腸寄生蟲病的,如發現進行性缺鐵性貧血,應想到有結直腸癌的可能性。

6

腹部包塊

部分患者可觸摸到腹部包塊,形狀不規則,某些包塊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

做到3點,防護結直腸癌

1

體檢裡別放棄直腸指檢

很多患者覺得不舒服或不好意思,其實指檢對提早發現直結腸癌幫助很大,是診斷直腸癌的必要檢查步驟。約80%的直腸癌患者就診時可通過直腸指檢被發現。

2

40歲以上每年一次大便隱血試驗

如結果為陽性,則進一步做纖維結腸鏡檢查。且從40歲開始,每年結腸鏡檢查一次,連續三次,如陰性,以後每四年檢查一次。

凡有便血或大便習慣改變,經直腸指檢無異常者,應常規進行腸鏡檢查。

3

飲食結構要改變

應多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易消化食物,以魚、禽、瘦肉、低脂奶製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

少吃醃燻食物,如臘腸、鹹肉、鹹魚等,或高溫燒烤和油炸食品,以煮、蒸食物代替。

便便发来“警示” 大肠癌为什么喜欢搞突袭?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黃綠色蔬菜;少飲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冷飲等。

生活中要注意一旦發現異常,儘快就醫檢查。

【免責:本平臺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眾平臺,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431-12320

便便发来“警示” 大肠癌为什么喜欢搞突袭?

長按左側二維碼識別

關注健康吉林12320

便便发来“警示” 大肠癌为什么喜欢搞突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