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細節大於天

□孫秀嶺

12月2日,是“全國交通安全日”。這一天,筆者在出發途中,先後目睹了十多起交通事故,有的追尾,有的刮擦,有的連環碰撞,多輛轎車和大貨車翻到了護欄以外。與此同時,車載收音機中也接連傳來一些路段發生交通事故的直播聲音。

在一個“宣傳交通安全”的特殊日子,筆者遭遇的“一路事故”,令人深思。交通事故增多,與雨天路滑影響剎車,重度霧霾影響視線,多條高速路因氣候原因封閉,國道省道同時修路施工,大量車輛集中在少數路段等多種因素疊加有關,更多的則是“人”的因素,尤其是個別駕駛人員隨意變道、使用手機等陋習,成了影響交通安全的“魔鬼”。

交通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有人說,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車禍。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據統計,截至2018年11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25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2.38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07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67億人。進入汽車社會,車輛激增帶給人們交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交通事故。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報告指出,“道路交通傷害是世界各地的一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死亡和傷害的一個主要原因。”數據顯示,我國每一分鐘有一人因車禍傷殘,每五分鐘有一人因車禍死亡,每天因車禍死亡的有300人左右,交通事故已經成為國人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殺手”。一個交通事故,不僅影響道路順暢程度,更可能造成人身傷亡,很可能就是一個或若干個家庭的悲劇。大量血的教訓表明,把生命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必須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工作。

交通安全,也是一些細節和小事。人們常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話用在交通安全上,十分貼切。雨天霧天出行,最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一慢二看三通過”。若注意力不集中,邊開車邊玩手機,是很危險的。若不甘於“慢”,總想快點抵達終點而“隨意變道”,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細節關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是今年交通安全日的主題。面對來電,是接聽還是忽略?面對堵車,是耐心等待還是強硬變道?“小細節”關係“大安全”,任何不文明的駕駛陋習,都可能釀成難以想象的悲劇,“如果每個人都不關心汽車文明,汽車社會將是一場災難”。

交通安全,細節大於天。抓交通安全,要從細節做起。每一輛汽車,都隱藏著一個交通安全風險,每一個駕駛陋習,都是道路上的交通安全隱患。從治理酒駕的實踐看,改變不文明的駕駛陋習,需要個人努力,更需要持續不斷的嚴格執法和宣傳教育。只有把自律和他律結合起來,把集中整治和日常嚴管相結合,持之以恆地抓下去,讓規則意識融入到交通參與者的血液裡,讓“禮讓三先”成為開車者的駕駛習慣,才能創造一個安全、可靠、暢通、迅捷的出行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