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饲:推动“粮经”向“粮经饲”转变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立足全州旱作农业发展实际,把粮改饲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抢抓国家、省上开展粮改饲试点和牛羊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的机遇,在全省率先推行粮改饲工作,推动“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构建起了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秀美。

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以来,我州玉米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4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37万亩。全州各级党政组织坚持把粮改饲作为解决玉米秸秆不能有效利用和优质饲料不足的有力举措,在支持有能力、有牛羊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发展能繁母畜养殖的同时,积极探索推广“农户自种、订单收贮、专业生产、免费收贮、半价配送”等粮改饲收贮模式,促进了全州畜牧业快速发展。

全面推行粮改饲之前,我州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玉米、小麦等秸秆乱堆乱放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大力推行粮改饲工作,直接推动了秸秆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了“饲草料(秸秆)种植加工—牛羊养殖—粪污还田—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业发展。

通过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不仅使以畜牧养殖为主的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也使广大玉米种植农户获得了更大实惠,有效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据了解,广河县的伊泽园、腾渊等7家企业和合作社有效带动该县1075户贫困户稳步增收,年底户均分红1600元左右。实践证明,粮改饲工作已成为我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有效抓手。

记者:乔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