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少有人知

農村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少有人知

我們都知道在孟子的著作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現在成了農村俗語,但是也都認為無後是指沒有留下兒孫後代。但孟子要說的卻並不是這個意思,他所指的“無後”其實是做兒女的沒有盡到自己應有的本分和責任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呢?少有人知。

農村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少有人知

不過我們現在對它的理解跟它本來的意思卻有所不同。那麼,它是如何被改成了現在的含義呢?

在漢代的時候,有一位叫趙崎的文人。在他寫的書中,有這麼一大段話“於禮有不孝者三,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在他的認知裡面一個人要是有三種表現中的一種,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不孝的人。

農村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少有人知

這第一句“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是說對父母及其餘長輩毫無理由底線地討好奉承,明知道知道他們犯了錯誤,做的事情不合乎情理,也不能將其指出來加以說明。而這個思想是從孔聖人的《孝經》出來的,聖人將這種愚孝認定為孝道。

不過隨著儒家思想的逐漸成熟,儒家學士們也認識到了子女對父母保持絕對的服從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盲目不講理的支持與追隨往往會為一家人找來禍災。所以他們又提出了不辨是非地信奉父母,使他們愚昧不自知就是不孝順的行徑。

農村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少有人知

而第二句“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本來是指本來家中本來就是貧困人家,父母又漸漸長了年歲,為人子女的卻依舊不想著充實自己,不懂去謀得一官半職換來供養父母的俸祿,也是不孝順的行為。

不過在現如今的社會上,並非只有當官掌權才有養活家人的能力,任何職業都可以為我們提供生存的資源。在這個沒有職業歧視的時代,假如還是無所事事,不靠勞動換來生活的改善,賺取父母晚年的安逸,那也不是孝順的行徑。

農村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少有人知

最後一句則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這句話是指沒有娶得美嬌娘或者沒有誕下男孩,讓祖先沒有人來供奉是最後一種對父母不孝順的行徑。在古代認定一個家族昌盛的標誌之一往往是人丁是否興旺,尤其是要有比女子重要得多的男孩。這最後一條很顯然是趙崎本人的觀點,在他眼裡不孝的最嚴重的情況就是斷絕了子嗣,使家業無人能繼承。

農村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少有人知

古時候數詞一般都是虛指,沒有確指具體是多少,也就是說,“不孝有三”實際上是指不孝的行為多種多樣。但是經過漢代儒生這麼一折騰,就有了具體的解釋,這就成了我們相傳至今的這句話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