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診癌症後,你要知道的11件事

每一年中國有近5百萬人被診斷癌症。其中肺癌為最高發人群,乳腺癌僅次與肺癌。

當從醫生口中聽到癌這個字的時候,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震驚,大腦一片空白,雖然心中有無數問題,但卻不知道從何問起。

不僅僅是患者本人,就連家屬也都驚慌失措。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時候病友們要做的應該是儘快度過這個階段,理性的跟主治醫生進行下一步的交流,爭取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01

我的癌症有辦法治麼?

在大部分人眼裡,癌症幾乎等於絕症,意味著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這個觀念已經十分落伍了。癌症早在2006年時就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定位為慢性病。患者要仔細聽醫生講解,並且明確治療目的,是想要治癒,還是想要延長生命。

癌症有沒有辦法治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不同的癌種,生存率的數據不同,復發概率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有些癌症患者也可以活十幾年,甚至更長。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綜合考慮,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02

我得是什麼癌?幾期?

明確癌症的種類是邁出治療的第一步,它能讓我們明白到底是我們的哪個身體器官出了問題,做好治療的心理準備。

明確癌症分期的目的是瞭解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以便於定製治療方案。它是依據腫瘤細胞在體內的狀態和分佈組織來決定的,通常是從0期到4期。0期最早,壞細胞都在局部,幾乎100%靠手術或放療就能治癒。而4期患者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身體其它組織,因此需要系統性綜合治療等。

03

癌細胞有轉移嗎?

癌細胞是否有轉移不僅僅是醫生定製治療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能使患者對自己的身體更加了解,幫助提示有哪些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註意,比如有骨轉移的覓友,要更加註重對骨頭的保護,腦轉移是不是考慮聯合腦部的治療。

腫瘤科醫生會根據腫瘤轉移的位置決定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否能進行手術治療,是否需要系統性的療法等。

04

手術

理論上,若是以手術完全移除腫瘤細胞,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對早期或較早期實體腫瘤來說,手術切除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法。

化療

化療是用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藥物來治療癌症,通過藥物干預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但由於化學藥物沒有辦法區別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它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正常的細胞。所以通常,化療對人體的傷害較大,副作用也比較明顯。幸好,這些被化療藥物殺死的正常細胞和組織在一段時間能自我修復,這也要求了患者要加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和營養狀況,是身體儘快恢復。

放療

也稱放療、輻射療法,是使用輻射線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放射治療的目標是要儘可能的破壞所有癌細胞,同時儘量減少對鄰近健康組織的影響。雖然輻射線照射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都會造成損傷,但大多數正常細胞可從放射治療的傷害中恢復。

相比於傳統治療而言,靶向治療的副作用更小,治療更加精準有效。靶向治療是針對癌細胞進行治療,在不傷害其他正常細胞的前提下殺死癌細胞,因此能大大提高覓友們的生活質量。尤其在肺癌領域,靶向藥是有基因突變患者的福音。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的免疫機制來對抗腫瘤細胞。已經有許多對抗癌症的免疫療法在研究中,部分免疫療法藥物甚至已經獲得FDA的批准用於治療癌症。免疫療法的出現,是癌症治療領域有了腫大的突破,大大提高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05

我比較適合使用哪些療法?

對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法有了基本的瞭解之後,對自己後續使用的治療方案,也可以有所瞭解,這有助於增強我們抗癌的信心。

現在癌症的治療已經越來越個性化。除了單一的療法,有時候,醫生會使用多種療法進行混合治療,爭取達到最佳效果。記得詢問醫生具體打算用什麼療法,使用每一種療法的原因是什麼,每種療法需要多久,頻率如何,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有沒有減輕副作用的方法,等等。

就肺癌而言,通常確診為晚期後,如果無法通過手術治療,醫生們通常會要求做一個基因檢測,如果有對應突變的靶點,可以選擇使用靶向治療。在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在肺癌的治療中,基因檢測很重要!基因檢測是為了給患者的後續治療做鋪墊和參考,有助於患者更加精準有效的對抗癌細胞。

06

絕大多數療法對身體都有一定副作用,每個人反應可能差異巨大。很多患者能在治療過程中繼續工作,參與一些娛樂活動,甚至保持鍛鍊。癌症治療通常會讓人疲勞,因而需要患者降低工作強度,或活動頻率,但大家不應該僅僅因為要治療,就徹底放棄自己的愛好和生活。但是也需要把握一個度,感到疲勞的話,記得停下來休息哦。

07

是否應該改變飲食和鍛鍊習慣?

要想戰勝癌症,必須有健康的飲食,如果可能的話,還最好輔以規律的鍛鍊。

患者可以問醫生,是否有特別推薦的食物或者飲食方式。有些食物能幫助藥物起效,有些能幫助降低化療或放療副作用。醫生還經常會推薦大家避免一些食物,比如那些高油高脂,不易消化的等。鍛鍊也很重要:有證據顯示規則運動能增加患者生活質量,包括增強免疫系統,降低疼痛感覺等。但請量力而行,避免受傷。

08

需要補充維生素或營養品麼?

患者需要足夠營養和能量來和癌症作鬥爭,但醫生通常推薦通過豐富的天然食物組合,而不是單一的保健品來補充營養。有些大劑量保健品甚至可能會加速癌細胞生長,或降低其它抗癌藥物的效果,因此一定要謹慎使用。在使用任何補品,包括中草藥/純天然補品之前,一定要諮詢主治醫生。

09

除了現代醫學方法,還有其它療法麼?

除了手術,化療,放療等,很多患者會考慮所謂的“替代療法”,包括針灸,按摩,瑜伽,冥想等。一方面,所有的“替代療法”都沒有被嚴格的科學臨床試驗證明有效,因此不能指望單靠它們就來治癒癌症。但另一方面,它們確實經常能帶來一些好處,比如降低疼痛,緩解焦慮,改善心情等。雖不能排除是安慰劑效應,但依然可以考慮作為現代醫學的輔助,提高生活質量。

10

是否需要再找一位醫生諮詢意見?

這個問題直接問主治醫生或許有點尷尬,但由於癌症的治療方法日新月異,越來越複雜,多聽取一位專家的“第二診療意見”是有價值的。事實上,歐美越來越多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會諮詢多位醫生的意見,以獲取相對統一的治療方案。也有越來越多醫生,尤其是自信的醫生開始支持患者這樣的選擇,一方面這能降低患者的猜疑,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自我提高和學習的機會。

11

我是否應該考慮參加臨床試驗?

最近抗癌新療法層出不窮,現在正在進行的癌症臨床試驗有成千上萬。但並非每個人都需要,也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很多情況下,使用目前的標準療法是更安全有效的選擇。但如果有條件,儘量瞭解相關臨床試驗的優點和缺點是很有價值的。即使在腫瘤出現耐藥或者復發跡象之前,瞭解後續可能參與的新型療法,對患者和家屬心理也能帶來安慰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