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压力现状:是你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平庸吧?


家长群压力现状:是你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平庸吧?



【问心浅笑专栏】

家长群压力现状:是你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平庸吧?

原创作者|问心浅笑(日更达人,一个爱笑的女孩,缓慢而不后退地写作着!)

开学快三个月了,对于家长群的吐槽声不断,有人截图,“马屁精”们是怎么列队附和老师的,老师又是怎么布置出奇葩作业的,还有一些行行色色的截图,让人不得不感叹,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呀!

都说家长群给你带来了压力,思其根本,真正让你感到压力的,是你随时都可以掌握到的孩子不好的动态吧!

家长群,方便家长掌握真相

我在很多家长群里,不止一个学校的家长群,每天早上,家长群里就会开始有消息:

“老师,我家孩子感冒了,请半天假。”

“老师,昨晚有道题我家孩子还不会,老师你再给讲一下。”

“老师,早上冷,我给孩子穿得厚,你看他热了麻烦让脱一下。”

每天叫醒老师的,不是闹钟,是微信群的铃声呀!

我看着每天的信息突然想,在我小的时候,没有微信,甚至手机都没有普及的年代,我们上学是怎么请假的呢?

实在想不出来,就把问题扔到了几个群里,果然大家都是懵的,当年我们到底是怎么请假的?

追朔久远,小伙伴们陆续想了起来:

“我们都是在课堂上坚持不住请假的吧!”

“好像都不是请假,老师主动说回家休息才回家的。”

“站在家门口堵同学,带请假条给老师。”

是的,我们那个时候,没有这么便捷的微信群,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并没有那么便捷。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还有机会去改试卷上的分数,去路边用零花钱请一个和蔼的爷爷充当家长开家长会。只因为孩子、家长、老师没有便捷的沟通方式。

后来,家长群出现了。考完试,家长会比孩子更早知道成绩,家长会的时间也不用孩子告诉家长了。

这一便捷,不只是对家长的,也让老师有了很多直接和家长沟通的机会。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可以第一时间让家长知道。

家长群里的点名,不只代表批评


于是,大部分家长都感觉到了来自家长群的压力,工作也不能安心,总是担心什么时候自家的熊孩子不听话,被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

这就是家长群的主要压力吧!

去年,有位四年级老师因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传到家长群,这位老师不得已写下辞职信:

“家长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不然便把我告上教体局,我很惶恐,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不能胜任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请辞去。”

家长指责老师公布默写成绩这样的做法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伤害,有可能会想不开而轻生。

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脆弱到都不能面对自己的成绩了?不能面对孩子成绩的,真的是孩子吗?

我们都知道,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个“别人家的孩子”如影随形,他是家长的口头禅,让我们惶恐。而现在的家长群,更是赤裸裸地把“别人家的孩子”光明正大地放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已经让我们的家长惶恐了。

在没有微信群的时候,成绩还没有那么透明,孩子的名次还没有那么鲜明,“别人家孩子”光环并不那么耀眼。

现在,每次名列前茅的“别人家孩子”总是让我们感到压力,为什么自家的孩子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才是来自家长群的真正压力,家长们宁愿坦诚自己的平庸,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

其实,家长群里的点名,并不只是批评,这是要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更好的去教育他。

家长群,让老师的辅导更用心


张老师每天都会在八点准时点评孩子们上传的作业,同样五点半放学的她吃完饭就在关注着微信群。写得好的表扬,做错的指出来,发音不对的纠正,还有同学会发图片过来问上面的题,张老师都会一一讲解。

直到十点,和同学们说晚安。有的家长是真心诚意在群里说声“老师辛苦了”的,怎么就成了“马屁精”?难道这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礼节吗?

有一位老师,在这次国庆七天假中,每天都在家长群里布置少量的作业,为的就是不要孩子一下子赶完作业,然后把学习抛之脑后,这样国庆回来又得收心适应几天,太影响孩子们的状态。

还有一个老师,在国庆放假的这七天,依然在家长群里和家长互动,叮嘱有的孩子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练习来提高自己。

我们却从来都没有听到老师抱怨,家长群占据了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

家长群,请互相理解


当然,家长群里的一些奇特现象也是存在的,这不,青海城西区教育局出招了,《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的管理规定》中明确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一起来看看:

“五要”是:

1、要符合教育方针和政策;

2、要注重实效,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信息往来次数;

3、要传递正能量;

4、要文明有礼,一般不使用语音交流,不滥用私人化表情;

5、要规范严谨,通知应当参照正规行文要求。

“五不要”是:

1、休息时间吧要发,信息发布在工作时间内,切时保障广大学生,家长的休息权利。

2、作业、成绩排名等不要发,学生作业教师要当堂布置,不得在交流群中发布,不得发布学生考试成绩,同时批评表扬不发,拉票评比不发。

3、未经区教育局许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不要发。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回复、避免“拍马屁群”的出现。

4、与工作无关的言论、图片、链接等信息不要发,如商业广告或商品营销,严禁教职员工成为“微商”,避免“广告群”的出现。

5、他人隐秘信息不要发。

网友们大赞:“这才是真正的减负”。这几条规定,为老师和家长都大大的“减了负”。

家长群的存在,是让你了解孩子的日常点滴。这样,你才能知道他是怎么样把像蚯蚓一样的字变成工整的楷体;你才能知道他是怎么从二十分钟的专注力进步成四十分钟的;你才能在给他讲题的时候,明白孩子的理解能力在哪一层。

家长群,就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可以更好的互动。

我们是第一次当家长,没有经验,可是我们可以在家长群里慢慢学习呀!当你成为一个智慧的合格家长,你就再也不会怕家长群里的每一条消息了。

家长群里的消息,也会让你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平庸,只是花开时节各不同,你只需静待花开。


家长群压力现状:是你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平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