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不知不觉做了3年信用卡催收,7年支付,感触蛮多,无论怎么绕都离不开信用卡这三个字,接触多了也看清楚了,做催收的时候是跟负债持卡人打交道,做支付跟各种各样的持卡人相处,有人合理使用信用卡风生水起,有人利用信用卡负债累累,满身伤痕。

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信用卡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给你先用后还的一种超前消费支付工具,先用后还是信用卡的本质,额度高低提现持卡人的综合消费实力与综合资产实力,民间有着卡神与卡奴的说法,但是我却不认同这两种说辞。

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卡神无非是把信用卡合理的使用到了极致,通过各种相互的时间差来增加信用卡所授予额度的使用度,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卡神往往不缺钱,这种人甚至有点变态,因为他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研究各银行的不同规则,以及卡所带有的一些活动方式,不缺钱的人额度上涨飞快。

卡奴这个词语听起来有点不舒服,但是却真实反映了持卡人因为信用卡而负债累累带来的种种压力,整日为卡而愁,为卡而奋斗,但是却很难有翻身之日,卡奴做久了会慢慢习惯这种称呼方式,也乐意去接受这样的调侃,并不是欠钱光荣,而是处理无奈之中,苦中作乐。

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从古至今的中国,诚信二字无论历朝历代都是一直提倡的为人做事准则,信用卡最原始的授予方式其实就是两个陌生人的交易,银行授信于一个陌生人相应的货币金额,陌生人拿着授信额度方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相互诚信的交易方式,各有所需。

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古代与现代在金融方面都一致的相同,那就是资产衡量方式,一个人的资产多少决定了你在金融主眼里的轻重程度,信用卡方面,因为你有资产,同时资质好,那么你的额度会很高,而没有资产的额度普遍偏低,相对于有资产的,没有资产风险级别高于前者,收入水平与偿还能力成正比,现实是赤裸裸打脸。

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现在生活中增加了古代没有的大数据征信系统,现代人也比古代人所有变化,古代基础诚信与资产,而现代人在二者之上增加了色彩斑斓的欲望,贪欲冲蚀着大脑,超前消费毫无止步之意,心态的变化加重卡神与卡奴的转变,涨额度,涨额度,涨额度,涨额度是绝大多数持卡人共同的愿望。

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信用卡是用来干嘛的,只知道有钱可以花掉,还不起是另外一回事,这样的无知常常葬送了自己,负债,上征信,整体郁郁寡欢增值为了信用卡而付出生命代价。

3年的催收中,有几种人:一种是毫无概念花掉,没钱还,一种是:赌博挥霍,另外一种是:利用信用卡用于投资,还有一种人是:把卡借用他人使用导致逾期还不上。

几种人中无知与贪恋平分秋色,收入与消费不成正比,大肆挥霍用于赌博,这种人或许最终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可能会怪银行,为什么你会给我办卡?为什么你给我这么多额度?这是我在催收中遇到最多的一个抱怨回复。

信用卡只能正常消费,不可以用于投资与借用他人,这种人贪婪的程度低,但是无知冲刺整个神经,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而这种风险却具有不可控性,借用他人本身就违背了银行与你达成的某种诚信协议,卡神也好,卡奴也好,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信用卡是备用金而不应该是欲望的起点

信用卡是什么,我感觉信用卡只是一个信用支付方式,额度应该是备用金,而不是欲望的起点,合理用卡,理性用卡,正常用卡,巧妙使用银行赋予的各种权益增加生活品质才是信用卡最终的目的,既不是卡神,更不是卡奴,而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有卡用卡一族,这大概就是我给信用卡最好的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