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為什麼叫徽京?

仰望69599981


有人戲稱安徽省省會不在合肥,而在徽京。徽京在哪?就是南京。南京是江蘇省省會,怎麼又成了安徽省省會?還別說,南京真當過安徽省的省會。

江蘇省內的幾大城市都沿省界,包括省會南京。你看南京的地圖,正西是安徽省滁州市,正北是滁州市管轄的天長市(縣級),西南不遠是安徽省馬鞍山市,正南是安徽省宣城市,南京幾乎三面被安徽合圍。南京市區距離滁州市區和馬鞍山市區都非常近,距離天長遠一些,從六合區算起也不到50公里。

明朝定都南京,即使遷都北平後,南京依然是龍興之地,副都地位。明朝視南京是國家根本,設南直隸,轄現在的安徽和江蘇(含上海)二省。當時的安徽地區要去省城辦事,都要去南京。清朝入關後,因其龍興之地在關外,對南直隸沒有那麼深的感情。更何況南直隸經濟發達,佔了國家稅賦的大頭。清朝擔心江南省(南直隸)被人利用反清,必須拆開。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江南省分家。江南左布政使司成立,1667年改稱安徽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改稱江蘇省。江蘇省成立了,但江蘇巡撫衙門卻沒有設在南京,放在蘇州。更有意思的是,安徽巡撫衙門沒有放在安徽省內的任何一個地方,而是設在了南京……

在行政劃分上,南京隸屬於江蘇省,卻成了安徽省的實際省會。安徽巡撫衙門就一直留在南京辦公,安徽省內的事務,都要跑到南京來處理。包括國家掄才大典的科舉考試,安徽省的鄉試都要在南京貢院舉行。為了區別,安徽考生所在棚稱上江考棚,江蘇考生所在棚稱下江考棚,因安徽在長江上游,江蘇在長江下游。

到了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省才結束了實際省會放在江蘇南京93年的局面,省會遷到安慶。但是,安徽省的鄉試依然放在南京,直至清末。

當時安徽沒有特大城市,合肥還不是省會,安慶的規模也不算大。而南京自古就是大城市,四大古都之一,經濟發達,地位重要。雖然安徽省會遷到安慶,但南京憑強大的輻射能力,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安徽省會的功能。

近代以來,南京和安徽的關係並沒有疏遠,這和江蘇省內的情況有關係。

作為江蘇省會,南京可以說是非常“孤獨”,距離省西北的徐州、省東北的連雲港都是各三百多公里。再看蘇南,從南京到最近的地級市鎮江,距離要遠於南京去省外的滁州和馬鞍山。而江蘇省經濟最發達的蘇南三市:常州、無錫、蘇州,距離南京更遠了。

徐州是典型的北方城市,民風民俗和山東、河南接近,和南京沒有文化上的親近感。包括徐州在內的蘇北幾個市,受南京的輻射較弱,對本省省會南京的親近程度,反而不如省外的安徽。而蘇南幾市的經濟太強,蘇州在全國地級市排一(不算京津滬渝和穗深),無錫號稱小上海。這些城市受上海的輻射較大,反而和上海往來密切。

南京文化自有其特殊性,和省內的蘇北、蘇中、蘇南各市的文化共同點不多。雖然在地域上,南京屬於蘇南,但南京話卻是北方語系,蘇錫常的方言是典型的吳語系,二者的差異,甚至要大於南京與安徽話的差異。南京和安徽的皖中、皖南地區的方言,屬於江淮官話,差異不大。有人說聽南京話和聽合肥話基本沒區別。

語言上的相近,使得南京和安徽在交流上基本沒有障礙。而南京話和省內其他地區方言的差異,又造成了城市間的相對隔閡。當然,南京的這種“孤獨”感只是在省內而言,如果擴大到安徽,南京反而不孤獨。你看馬鞍山,早就被稱為是南京的“後花園”了,市區幾乎連成一體。

不過呢,在現在高鐵幾乎遍佈全國的情況下,各地區原來比較明顯的差異被各種因素逐漸沖淡。都是中國的城市,都是一家人,不應彼分此。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人總要找些理由稱南京為“徽京”。

從地理上看,南京南西北三個方向都是安徽,作為江蘇省會難道只允許修建往東走的道路或鐵路?沒有道路,難道省外的物資都是天上掉下來嗎?江蘇大部分地市都與其他省份相連,各市難道沒有通往其他省份的道路嗎?



從歷史上看,安徽江蘇包括上海原本就是一家,曾經很輝煌的一家人,難道分家了兄弟之間就不能走動?



從政治上看,南京處於承東啟西的地域,國家層面發展需要,必須影響周邊,難道整個國家發展只靠江蘇就可以嗎?怎麼發展,朝哪個方向發展,難道南京自己能做決定嗎?

個人認為,南京被稱為“徽京”,是歷史和現實造就的,更能說明南京的政治地位不是江蘇其他城市所能代替的。把南京稱作“徽京”,只能說明所在的城市不具備對周邊的影響力,不具備造就大格局。別被一個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所左右。



圖片均為網上所得,感謝原作者。


牛三探花


把南京稱為“徽京”這種說法對於國內其他省份的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都是不明就裡甚至聞所未聞。“徽京”的來源約莫也只有江蘇人和安徽人瞭解內情能說出個一二。查閱了些有關的新聞及一些資料我也只能說個大概,如有寫的不對的地方還望海涵及時給出個指點。之所以把南京稱為“徽京”,既有歷史淵源也有地理相近的因素和城市間的關係有關。清順治二年,延續明朝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江南省前身),範圍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地。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因其制過大,為維持滿清中央統治,故清順治十八年,將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一分為二,東稱“江南右承 宣佈政使司” (即江南右),西稱“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即江南左)。“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首字,稱為安徽省。到了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江南省。至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江南省、江蘇省、安徽省這三個稱謂是並存的。直到清中後期“江南省”的稱呼才漸漸消失。江蘇和安徽則在變遷中形成今天的江蘇省和安徽省。就地理位置而言做為江蘇省省會的南京不僅緊挨著安徽省的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而且與皖南地區的互動交流密切,對皖南地區的影響力甚至遠超於作為省會對本省地區該有的影響力。大概是出於一種揶揄的心情故稱南京為“徽京”。意思就是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地圖上,南京被安徽擁抱,跟安徽好的穿一條褲子,所以叫徽京。


大河在線


哈哈,你們作為其他省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簡直太好笑了,還翻出歷史,旁徵博引,估計江蘇人會笑死了。

應該說這是一種揶揄,是江蘇人內鬥的體現,是蘇南人和蘇中人對省政府不滿的表達。

江蘇大體分為蘇南蘇北,蘇南經濟發達,以吳語系為主,蘇北以北方話為主,生活習慣,文化傳承都不一樣,蘇中是指雖然在長江北岸,但也是以吳語系為主,經濟上雖然不如蘇南,但比蘇北好得多,文化上是和蘇南一樣的,也可以算作蘇南。

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地理上在蘇南是最偏遠的地方,深入到安徽去了,在江蘇人看來,南京離江蘇更遠,離安徽更近,而蘇南離上海更近,離南京更遠。

蘇南和蘇中人對省政府的意見由來已久,因為蘇南經濟發達,蘇南人不太注重往官路上發展,做生意賺錢去了,而蘇北人的文化基本上應該算河南和山東,地理上也是靠河南山東,以前因為經濟不發達,所以當官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出路,省政府官員主要是蘇北人,蘇南人對省政府的意見在於,他們認為省里根本不去考慮發展經濟,基本上只做兩件事:

第一,整天考慮怎麼把蘇南的錢收上來,再弄到蘇北去。

第二,年年改高考方式,打壓蘇南人的優勢,讓蘇北人考得好,讓家長和學生很不適應,所以有人要去炸江蘇考生院,前年甚至幾萬人包圍考試院。

蘇南的經濟發展基本上是圍繞上海來發展的,這不是人為形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南京作為省會所在地,是蘇南最偏遠的地區,離上海最遠,深入安徽,南京周圍只有東邊是江蘇,其他三面都是安徽,所以南京的發展必然和安徽產生很多交集。比如,南京建地鐵和輕軌,是通到安徽去的,而江蘇的揚州和鎮江強烈要求通向江蘇城市,而南京卻置之不理。

所以,江蘇人不承認南京是自己的省會所在地,他們都說南京是安徽的省政府,南京又是明朝的京城和民國政府的首都,所以就叫徽京了。


尼金溫


懂歷史的都知道,明朝皇帝朱元璋,一開始準備定都鳳陽府的,後來仔細斟酌以後才選定的南京作為國都,但是朱元璋的老家鳳陽還是有個皇城,這就說明,朱元璋是把南京作為老家看待的,因為南京離鳳陽不遠啊,一個安徽人把南京做國都,那不是徽京是什麼??況且那時候,安徽跟江蘇壓根就是一個省,叫江南省。現在的人,勢利眼,有奶就是娘,所以富人看不起窮人,覺得南京離安徽太近,似乎好處都被安徽人佔去了,貪心不足蛇吞象,總是想把好的留給自己,所以添油加醋,說什麼徽京。其實都是鼠目寸光,現在南京已經不是京城了,現在的首都是北京,也請那些吃醋,見不得別人好的人認清楚事實,南京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現在只是一個一線城市而已,在中國還算不錯,但是放眼世界發達國家,南京還比的上誰??不能因為那些國家的城市跟安徽走的近,就都稱為安徽的首都吧??


黑胡桃的喵


江蘇,安徽本來就是一家,江南省分開後,江蘇富,安徽窮,有些人看不起窮人,搞地域攻擊,有意思嗎?兄弟分家,打斷骨頭連著筋,經濟,親情是割不斷的。我相信安徽江蘇都有好人。南京是江蘇的省會,是徽京,也是曾經的首都,更是一座偉大的城市!另外,南京市城裡過去和現在安徽人真多,說徽京一點都不錯!


天豪宇慧


南京自古一直是政治中心,其地位並非完全依靠經濟和工業。國民政府倒臺後,政治的光環褪下,自然就淪落到了二流下游。近些年居然被臨近上海的幾個靠工業發展的小城市超越,但是金子總會發光,貴族血統永遠是貴族,王城終歸是王城。安徽和蘇北為南京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和資源,其地理位置對安徽的對外貿易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看看地圖就知道,安徽如果不想固步自封,發展海外貿易,南京是最好的前沿陣地,進可攻,退可守。你看看我們日常居住的小區,臨街的雖然有店鋪熱鬧,但太吵鬧,後面的雖然安靜,又太背,不方便出行,最好的位置就在靠近前面的,又方便又宜居。中國曆代王朝的都城或者省會都在南京,是有道理的。


明天的戰鬥




圖書管理高級管理員



長見識了,南京還叫徽京?

學歷史曾知南京作過幾朝都城。有越城丶金陵邑丶石頭城丶建鄴、建業丶建康丶江寧府丶西都丶金陵丶應天府、天京丶南京丶陪都等名稱,還真孤陋寡聞沒聽說叫過徽京。

徽京的“徽”是安徽的徽,南京曾經在歷史上作過安徽的省(府)都,安徽人對南京的感情較深,這或許就是民間稱南京為徽京的由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