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阿根廷会晤,发挥协调的力量

超出原定时间一个半小时,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G20峰会之后举行的中美元首晚餐会晤结束了,双方均宣布会晤取得了成功。

中美元首阿根廷会晤,发挥协调的力量

当地时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举行会晤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说,这次会晤达成了重要共识,富有建设性,“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白宫新闻稿声称,特朗普总统本人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晤”。

王毅和中方经贸团队负责人介绍说,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现在针对对方的关税税率,及不对其他商品出台新的加征关税措施。双方同意相互开放市场,在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使美方的合理关切得到逐步解决。双方工作团队将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原则共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加紧磋商,尽早达成具体协议。

白宫发布的新闻通报则宣布,特朗普总统同意在2019年元旦把针对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幅度停留在10%的水平上,中方也同意通过自美采购农业、能源、工业等产品缓解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美元首阿根廷会晤,发挥协调的力量

当地时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举行会晤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多数时间里,中美之间逐渐白热化的经贸摩擦成为世界级的现象,不仅占据了两国关系的核心议程,而且对国际社会维护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信心构成严重打击。

特朗普总统6月批准对自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9月又宣布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初步加征10%的关税,并声称自2019年初起会将这些商品的税率进一步调升至25%,如中方采取报复行动,则实施第三阶段加税行动,对大约2670亿美元的额外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中国官方强烈谴责特朗普政府的“全覆盖式”加税行动,斥之为“贸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并且采取了对原产于美国的5000多个税目约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5%—25%不等的关税等回应措施,美国对华农产品、化工制品、日常生活用品、医疗制品等出口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压力加大、美国经济也日益显示“预衰退”迹象的情况下,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长时间持续下去只会导致双输群伤,在中国政府与特朗普政府保持接触的同时,美国华尔街和工商、农业界开始游说停战。

这场“贸易战”非常不幸地发生在美国中期选举年,两国国内政治的因素深深卷入。它也不单是个领域性的问题,而是影响到中美两国对对方的战略判断,负面影响向政治、军事、安全、人文等领域迅速蔓延。中方怀疑美国加速调整对华战略,要全面压制中国崛起的势头;美国则指责中国借报复美国大豆种植者干涉美国内政,美国副总统彭斯10月9日在哈德逊学院的演讲、11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峰会上的讲话将两国价值分歧推向高点。

贸易、台湾、南海、人权等各方面的消极事件叠加起来,把中美关系拖入1979年建交以来罕见的低谷。在中国,战略界一段时间以来的讨论焦点是,如果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全面遏制中国的转型,中国需要在战略上作何回应?中国自身的改革发展方略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这一讨论还在继续进行,仍未得出结论。

即便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成功举行的情况下,中美不少专家学者和媒体人也相信,两国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包括经贸摩擦长期化在内的“新常态”恐怕是双方乃至国际社会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趋势。中方学者仍怀疑被鹰派把控的华盛顿是否值得信任。他们也担心,目前双方在贸易问题上达成的原则共识只是暂时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后三个月内后续谈判的结果,这期间仍会继续发生变化,如果谈判不顺,“贸易休战”有可能演变成更为激烈的摩擦。

但中美双方都知道,两国各自体量过于巨大,利益交融过于深厚,彼此关系的变动影响深远,即使有无法调和的结构性矛盾,更强烈度更广范畴的竞争和局部领域的“脱钩”不可避免,也不能发生全面的对抗和正面的冲突,必须对彼此分歧进行专业化的管控,同时在可合作的领域坚持合作。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中,中方仍坚持“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需要大于摩擦”的判断,并作了明确表达。双方同意采取积极行动加强执法、禁毒合作,包括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还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交换了意见。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方面共同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共同规划两国关系的未来”,习近平主席说。两国元首同意,中美关系一定要搞好,也一定会搞好,双方将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这不仅是美好的愿景,还应是现实的选择,但面临较多不确定风险,结果如何有待时间持续检验。

(作者:安刚  《北京周报》特约撰稿人、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