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高考状元李泰伯,被美国学校拒绝,现在他过得怎么样?

乖乖我滴亲娘舅


现在很多高考状元,都会选择出国留学,但是在八年前,有一位北京高考状元,却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那他现在到底过得怎么样?

这位高考状元叫李泰伯,当年他参加高考,总成绩703分。

随后他申请了哈佛、耶鲁在内的11所美国大学,但全部都被拒绝了。

那时候人们都嘲讽李泰伯,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产物,认为他是书呆子,只会死读书。

李泰伯曾站出来解释,他申请时间有限,加上都申请了全额奖学金,所以被拒绝很正常。

那现如今的他,过得怎么样呢?

8年前媒体的嘲讽,并没有让李泰伯一蹶不振。

被11所名校拒绝后,他在清华学习一年,大二到香港大学学习,随后就转到麻省理工读书。

就在去年,李泰伯在微博上,晒出约翰霍普金斯的录取通知书,他想用计算机做工具,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不久,李泰伯更是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方法论》发表文章。

金子总会发光的,被名校拒绝不代表失败,希望李泰伯能够继续前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找靓机科普君


他叫李泰伯,八年前参加高考,高考总分为七百零三分,他在2010年成为北京市的高考理科状元。

借着高考金榜题名的“东风”, 李泰伯趁机想出国深造,于是,他向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11所名校提出就学申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当年的美国大学和我国国内大学录取机制格格不入,他先后被美国的这些名校一一拒绝。

自从他屡次吃了闭门羹之后,很多人渐渐开始怀疑:李泰伯会不会只是应试教育的“不合格产品”?很多人都认为——像李泰伯这种高考状元,会不会充其量只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中看不中用罢了?

李泰伯真的是传说中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吗?他除了应试能力强,还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呢?

如果你认为李泰伯只是个会刷题的应试状元,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李泰伯不仅智商不错,而且他的情商也极高,同时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在男生眼中,他是无人能敌的超级学霸;在女生眼中,他是人见人爱的盖世男神;在老师眼中,他是品学兼优的“左膀右臂”;在校友眼中,他是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

只要是金子,在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下,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刻。被美国诸多名校拒绝后,李泰伯并没有气馁,他先后拒绝了清华、北大伸过来的“橄榄枝”,毅然决然进入香港大学潜心深造;大二那年,他转学至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本硕连读;之后,他又转学至英国的牛津大学电子工程(生物工程)攻读硕士学位;就在去年,他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挤入美国排名第一的医学院——约翰普金斯医学院,在这所逼格相当高的医学院攻读医学与工程的双料博士学位。

据悉,李泰伯现在正咬紧牙关研究神经工程,他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将全力研究用计算机破解人类基因携带信息的相关知识,力求从源头上解决人类的遗传疾病问题,争取把一些当前无法治疗的人类遗传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可以说,李泰伯选择的注定是一条需要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的坎坷之路。当然,如果他在这条路上成功了,便很有可能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落叶归根,真心希望李泰伯同学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像钱学森那样回来为国效力,为中华之崛起用出他的“洪荒之力”。


微雨润苗


曾经的李泰伯“一败成名”,申请国外11所高校全部被拒,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作为国内应试教育的“失败品”。各大媒体口中应试教育的“失败品”,在他的中学老师和校长的评价中,被称为“德、才、貌集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对于为什么会被拒,李泰伯并没有跟外人说出太多的原因。只是说了自己在申请的时候没有准备好,没有突出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被拒。李泰伯绝对不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品”,在生活中的李泰伯兴趣广泛,喜欢画画,弹钢琴,喜欢莫扎特,偶尔还会谱谱曲,是一个极具浪漫的学霸。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学霸,在同龄女生眼中更是男神般的存在!

申请被拒后,李泰伯又拒绝了清华北大的橄榄枝,选择了港大。在清华大学代培一年后,大二去到港大进行学习,后来觉得自己的专业不适合自己,之后去了英国剑桥大学,在那里拿到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位。在去年的时候,李泰伯通过微博发出了关于他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消息,他现在正在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医学博士。


种种事迹表明,李泰伯真的不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品”,而是一个非常有想法,而且很执着的人,最后还是投身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医学。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优秀的人怎么样都不会被埋没。李泰伯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希望李泰伯学成后,能够回来祖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中国的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中国的民众谋福。


大三老学长


当年的高考状元李泰伯,被美国学校拒绝,现在的他还是在美国读书。一步步走到约翰霍普斯金医学阮,成了一名穿白大褂的学生。他的时间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学霸依然是学霸,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与闯劲,他找到了研究的方向。

一、当时被美国11所高校拒绝的李泰伯。


2010年,李泰伯作为北京市的高考状元,申请了美国的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等11所大学,这些大学都为排名前20的综合性大学,被拒绝。这也不是什么孬事儿。

从19世纪以来,长见识,尤其是学习工程、科学的学子们,留学成为另一种选择。李泰伯也不例外。他的申请材料有2240分的SAT成绩。(美国标准化成绩,满分2400),还有几近完好的平时成绩,及课外活动资历。用导师的话说,他是“德、才、貌三者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二、一路奋进,辗转清华、港大、麻省理工、剑桥等大学的李泰伯。

他在清华读了一年,第二年申请MIT失败,到港大进行联合培养,大二结束成功转MIT。

第三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学的是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双学位。后来与英国剑桥大学交换学习后,又回到麻省理工。


在本科毕业后又读了硕士。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以满分的绩点(GPA)毕业的。

三、找到拐点,找到方向依然不断在求索前进的李泰伯。

在去年,他又到约翰霍普金斯攻读MD/PHD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霍普金斯的医学博士项目培育了很多美国医学领域的领头人。而考取这个双学位是很难的,一年只招收120人,中国每年也就一到二个。

正如李泰伯自己所说,刚开始对医学领域不太了解,但是凭着高中对生物的喜爱和扎实的功底,在本科学习时做过计算机与生物的交叉研究。发现了基因的关系网络,通过对基因功能的探究会发现很多病症的机理,从而更有效的服务于患者。这一次研究,让李泰伯决定踏入医学领域。


经过努力,李泰伯终于考上了霍普金斯医学院。在这个学院里,他和他的同学们日程被排得满满,不是以小时计算,而是以分秒进行计算。上课、实习、讨论、讲座,和病人交流,各样研讨会,每周一次的考试……

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越努力的人越幸运。很多优秀的人才都留在了国外,他是否也将会学成后留在国外,这也许是国人最为关心的。

曾有记者就问到李泰伯这个问题。李泰伯说很有可能回国,国家目前的形势很好,有利于发展,但现在的任务还是要努力学习,好好研究。

着眼未来,立足当下,目前作为医学院的学生,李泰伯依然在学习、求索的路上。愿他一路不再有荆棘,剩下的都是好风景,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建树。如果某一天,疾病能从源头上解决,那真的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西方谚语说过,上帝给你背负沉重的十字架,是因为你背负的起!优秀的人不会因一时的被放弃就会放弃自己,只会越来越上进,李泰伯无疑是优秀的,不到八年时间,不仅有美国、还有英国等各大高校学习过,现在双博士的冲刺,同样也在世界的顶端,学无国界,我们相信,他就是一锭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看了部分的评论,真的感觉相当一部分的言论很变质。第一,为什么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考状元,要强调是祖国的培养?这是他家人以及个人的时间,金钱,精力与智慧的付出得到的应有成绩。与其关注一个状元,不如关注下有多少学生占用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不认真学习浪费资源的。第二,回不回国难道不是自己的事情么?人首先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谋求一个有尊严的,自己认可的生活,其次才是关注小集体,大集体。他没有做任何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的事情,因此,回不回国是他个人的选择。无关道德,无关品质。第三,说要报效祖国的人,请问你,你的观点中,国是怎么定义的?是地理层面,还是经济层面?还是其他层面?科学本无国度,在哪个国家做研究,并不影响科学本身。如果认为科学一定是要服务于某个国家政权,或者促进某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不是科学家的本职工作,那是政治家该考虑的。一个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科研的公平性,给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如果切实为科研工作者考虑,做得很到位的话,自然就会吸引自己国家的科学家回国,甚至外国科学家移民过来


手机用户59597474906


有关此类问题,回答的较多,都能从中说明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星星点点,但作为对此了解甚少的我,也只能从中了解那么一二,根本不清楚其现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在此也不敢乱作评论,更不可发表什么,不然,也是对他人,对观众,都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的表现。

再次说声对不起。


图手画圆


称得上美国名校的有长春藤八所外加斯坦福,MIT, 杜克,加州理工等十几个私立大学。它的每年在中国招收本科生平均不会超过五个,请大家注意是本科。

它们招生标准绝不只是可以量化的学习考试成绩,这点即使美国很多州前几名高中GPA最好的亚裔学生也不见得被以上学校录取。

话说回来,到的研究生院,申请硕士博士的人已变成老中老印及国际学生占主导,量化的本科成绩成为主要指标,所以即使最好的以上大学申请博士也比本科申请容易太多了。

另外,在美国严格意义上的alta mata (拉丁文校友之意)是指本科毕业于某校。


zhou110035


千方百计展转迂回,费尽洪荒之力,到了大不列颠岛,始至美国。看来美国的空气的确是甜蜜的,美国的月亮比其他地方更大点,也更清亮。那里的环境更适合中国培养出来的学霸成长。只不过他去学习和研究的是神经系统学有关的东西。如果他研究的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超级芯片的如何生成和制成的当然是最好了。真的是有点可惜,因为那是中国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因为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嘛。当然,学成之后他能否归国,却很难预料!毕竟这是他的自由,不必免强!因为现在中国出国学的人数已经是多如牛毛,有钱无钱的、有能力或者沒有能力的都往外跑!正因为出去的人太多,所以在国人的眼里,回与不回都无所谓!


长留玉君


我不止一次说过,高考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考察,也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高考状元,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是比常人更强的。

而且美国的学校就真的适合我国的学生吗?真的未必,很多上过国外大学的学生,会肆意宣传国外的大学多么好,这种表现无非是自我安慰,自我欺骗似的表明自己没有浪费钱,殊不知,很多学生连英语都没学明白,更别说专业知识了。所以很多学生出国留学只是为了镀金,甚至不惜用高价换学历,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留学生回国工作呢?如果国外真的向他说的那么好,为什么不努力留在国外呢?要是说他们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我真的要打个问号。

所以与其把把注意力放在高考状元被美国高校拒绝,还不如学习一下状元的学习方法,毕竟并不是有太多家庭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的。

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强。


东西阁


众多状元和高分低能儿,几十年了,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教育违背了初心。。惭愧吗?脸皮厚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