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皇帝選妃的標準是什麼?換到現代還能娶到老婆嗎?

邱喜輝


漢代選秀的標準,在後漢書中記載,每天秋天從民間挑選良家女子,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長相秀麗,沒有凶兆或不吉利的特徵,符合相法的就可以進宮,出身背景不考慮,頭婚、二婚的都可以。進宮之後也沒有什麼選妃的標準,就連選皇后也沒什麼標準。在漢代歷史上做皇后的人很多都是出生於社會底層,有一般普通老百姓,歌舞伎,甚至結過婚生過孩子的也可以二婚做皇后。

下面上例子:

漢武帝的生母就是和前夫離婚後進入皇宮的,和第一任丈夫還有一個女兒。有一天王娡的母親請方士算了一卦,說她女兒命中大富大貴可以做天子的母親。一般人聽了這話都會當個笑話,聽過且過。但是王娡和她的母親就相信了,於是經過母親的勸說王娡離開自己的第一任丈夫,放棄了女兒的撫養權,在前途一片渺茫的情況下,只憑著一絲信念,來到了君王的後宮。經過自己的一翻努力保護劉徹長大,做到了太子,她隨後也母憑子貴成為了漢景帝的第二任皇后。

漢朝選後還特別隨意,王政君被隨手一指就做了皇后。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待字閨中時,幾次許配人家還沒過門,未婚夫就死了。王政君的父親覺女兒的命大富大貴,貴不可言,一般的人承受不了。所以就不再讓女兒嫁人,而是把十八歲的王政君送入宮中做侍女。

當時漢元帝劉奭還是太子,因為寵妃司馬良娣剛剛去世而鬱鬱寡歡,他的母親便讓他在後宮之中挑選一位宮女帶去太子府。當時劉奭根本沒有這個心思,在皇后帶來的五個宮女中,隨意地用手指了一位離自己最近的宮女,這個人就是王政君。於是王政君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成為了太子的妾室。最主要的是太子的身邊有眾多姬妾可是一直無子,而進府不久的王政君一朝得到臨幸就立刻懷上了身孕,順利誕下一子,起名劉驁。元帝繼位後封劉驁為太子,王政君冊封為皇后。

衛子夫和趙飛燕兩位皇后雖然名譽和評價有著天壤之別,但她們都是舞姬出身,而且都是公主用於討好皇上而獻出的禮物,身份相當卑微,但是進宮以後也都被冊封皇后。在漢代平民出身的皇后很常見,主要是因為漢朝時期約束婦女的教條還沒有出世,女性地位相比後來的宋、明、清時期地位較高。如果一定要給漢代的皇后(妃)們加一個標準,那就是——長的漂亮,漢代的這些傳奇的皇后們不管背景如何,各各都是顏值爆表的大美女。

如果皇室選妃換到現在,當然可以娶到老婆。不管中國歷史如何變遷,主流審美觀如何轉變,追求美的人只會越來越多。顏值控們會更新換代,美女們也會不斷升級呀。






孫小美YZS


漢朝選妃的標準與很多朝代都不太一樣!可以說,很重視高顏值、高素質,並把這種標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首先,要求所備選的女子不僅要樣貌端正,而且舉止也要優雅得體。換句話說,不僅要臉蛋兒漂亮,而且你還得有內涵才行。如果換作是今天,估計,那些平時自稱自己是一個小女孩的女人,第一輪就得被淘汰掉了!

其實,漢朝的選妃也就是徵稅的一種,每年都要搞上一次,一般都是在八月初,便開始在民間徵收“良家有內涵的美女”。其年齡也是有限制的,必須是在13歲至20歲之間的女子,才有資格參加面試!



漢朝時期,徵妃工作小組是由朝廷派出的三種官員組成的:他們分別是,中大夫,掖庭丞和相工。因為“相工”這一層級官員涉嫌具體程序操作,為了避免在海選過程中,出現像常人那樣的過份激動,所以,“相工”的工作人員必須是太監才行。

千挑萬選之後,凡是經過“閱視”合格的“姿色端麗”且有“合法相”的女子,一律載回後宮。


茅山夜話


不清楚漢朝皇帝挑選妃子的具體標準,但是挑選皇后乃至貴妃有一條是基本不變的,那就是優先從士族大家為皇帝挑選大家閨秀,這也是典型的政治聯姻!這種政治聯姻貫穿整個400年的大漢王朝,而且對後世王朝及民間都有影響深遠。直至今天,社會名流家族之間的姻親均有此類政治聯姻的味道,只不過已被美名其曰為情投意合罷了!



布衣觀天下


不清楚漢朝皇帝挑選妃子的具體標準,但是挑選皇后乃至貴妃有一條是基本不變的,那就是優先從士族大家為皇帝挑選大家閨秀,這也是典型的政治聯姻!這種政治聯姻貫穿整個400年的大漢王朝,而且對後世王朝及民間都有影響深遠。直至今天,社會名流家族之間的姻親均有此類政治聯姻的味道,只不過已被美名其曰為情投意合罷了


時髦di男士


我覺得,在現代是絕對不可能找到媳婦的(非正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