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重回行業前三,保利地產需要花多少錢?


數讀:重回行業前三,保利地產需要花多少錢?


一年前,保利地產定下重回行業前三的目標,如今,目標臨近,保利地產為此付出了較大代價。

11月27日,保利地產發佈公告稱,近日,該公司收到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出具的《接受註冊通知書》,同意接受該公司100億元永續中期票據註冊。

在資成本持續上升背景下,面對償債壓力,永續債成為不得已的選擇,對負債總額近七千億的保利來說,或許是當下不錯的選擇。

據保利地產收到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出具的《接受註冊通知書》披露內容顯示,本次中期票據註冊金額為100億元,註冊額度自《接受註冊通知書》落款之日起2年內有效,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主承銷。

100億元永續債

早在今年10月31日,保利地產就曾透露過永續債的發行動作。31日晚間,保利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擬註冊100億元永續中期票據的議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保利地產表示,本次申請註冊100億規模永續中期票據,是為拓寬公司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保障公司可持續發展。

在2017年的股東大會上,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就提出:“2018年保利地產回到前五是可以的,對未來兩三年保利再站到前三的位置我是有信心的。”

今年9月,保利地產宣佈正式升級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拓展出保利地產、保利建築、保利物業、保利經紀、保利商業、保利公寓、保利會展、保利康養、保利教育、保利文旅、保利金控、保利科創共12大業務板塊。 而保利地產升級為保利發展後,保利建築、保利物業、保利經紀、保利商業等將同時升位,成為與保利地產對等平行發展的業務單元。

在重回行業前三的強烈訴求下,保利地產拿地投資力度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加。

69個項目

2018年上半年,保利新拓展國內項目69個,新增容積率面積1510萬平方米,總成本1072億元。其中一二線城市拓展金額及面積佔比分別為68%和50%,三四線城市主要聚焦於珠三角、長三角等核心城市群周邊。

保利地產發佈了2018年9月份銷售情況簡報顯示,2018年9月,保利地產實現簽約面積237.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2.36%;實現簽約金額368.82億元,同比增長67.7%。

回顧前九月,保利地產共實現簽約面積 2024.70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34.87%;實現簽約金額 3036.51 億元,同比增長 45.87%。按照保利地產年初提出的2018年銷售目標4000個億,截止目前已完成75.9%。

在市場持續下行背景下,保利地產的任務完成率排名行業前列。

雖然銷售規模差距有所收窄,但保利重回前三壓力仍然較大,在地產行業三巨頭也在不斷向前的同時,保利要縮短其與第三名之間兩千億元左右的差距(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仍存有較大壓力。

稍早前,保利地產總經理劉平在股東會所言,因為城市佈局、週期性戰略等因素,保利與碧桂園、恆大及萬科之間確實存在差距。

要繼續保持第一方陣地位的保利而言,保利任重道遠。在追趕規模和轉型的同時,保利的財務壓力一點點增加。

6845.2億負債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1-9月,保利地產實現營業收入949.21億元,同比增長25.66%,實現淨利潤134.90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5.9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84%和16.04%。

現金流方面,保利地產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09.64億元,而2017年這個數據是-292.96億元。

負債方面,2015年全年,保利地產錄得總負債3066.93億元,與年初的2848.93億元相比增長了21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5.95%;2016年,總負債為3498.95億元。

在2017年,保利地產的總負債大增1883.17億元至5382.12億元,當年的負債率達到了77.28%。截至9月30日,保利地產的總負債為6845.2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1463.1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79.87%。

2018年上半年,保利融資活動現金流入856.31億元,同比增長43.16%。其中,新增有息負債796.13億元,綜合成本僅5.09%,全部有息負債綜合成本僅4.86%,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從債務類型結構來看,有息負債仍以銀行借款為主,佔比超過71%;公司債券及中期票據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佔比約14%。一年內到期債務僅330.69億元,佔有息負債的12.99%,僅為賬面現金餘額的33.91%。

截至前10月,保利累計實現簽約金額3347.69億元,前五家龍頭房中,碧桂園的銷售額為4560億元(權益),恆大5011.4億元,萬科4856億元,融創3745.4億元。

三年前,品牌房企紛紛開始“跨界”轉型,“地產+產業”轉型吸引了整個房地產市場及相關產業的眼球。萬科、恆大、碧桂園等轉型醫療健康;萬達、綠地、平安等佈局金融行業;保利、遠洋、新城控股等進軍社區O2O。

實質上,很多房企通過“地產+產業”概念拿地之後仍然延續原來住宅市場的開發邏輯,將大部分開發的物業進行出售,扮演的仍是開發商,而不是進行持有經營。

對於保利地產而言,在保利集團龐大的體系中,有來自於企業內部的協作整合和外部的市場競爭,任重道遠,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