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親歷套路貸:貸7000元還36萬

2018年08月08日

緣起--報警

今年5月21日以來,樂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接到2起樂山某高校在校大學生關於被網絡詐騙的報案。

一起是22歲的沈某是眉山市東坡區人,在樂山某高校讀書,他通過網絡平臺貸款2000元,實際拿到手只有1300元。高昂的利息讓他越陷越深,最終沈某實際產生債務5萬元。

另一起是,樂山另一高校女大學生毛某,20歲,樂山市市中區人,她在一網絡平臺貸款7000元,實際拿到手4500元。為了償還貸款,毛某隻有拆東牆補西牆,陷入了"以貸養貸"的惡性循環,最終毛某所貸的7000元搖身一變,實際產生債務36萬元。

因無力償還,沈某、毛某兩人受到網絡貸款平臺"催收人"的電話滋擾、恐嚇、誹謗等不法侵害。無奈之下,兩人先後報警求助。

偵察--破案

接到報警後,樂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通過大量的分析研判發現,這不是一起普通的小案,而是一起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壞、涉及全國多地的特大網絡詐騙案。

據專案組辦案民警介紹,經初步偵查,發現案件線索共同指向"52購物""100分購物""365錢包""任你花"等多個網絡APP平臺,通過分析,發現該平臺涉及河南、浙江、江西、湖北、廣東、江蘇和四川自貢、樂山等7省多起網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巨大,受害人大多為高校學生。

一場跨五省的偵查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展開了,7月23日14時,5個收網抓捕組在五省市統一行動,樂山警方從全市抽調300餘名警力,奔赴江西、山西、浙江、重慶、四川成都五省市開展集中收網抓捕行動。共抓獲涉案人員147人,其中刑事拘留125人,取保候審1人,其餘人員作其他處理;扣押涉案電腦261臺、通訊工具200餘部、涉案汽車7輛。

目前,12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安全押解回樂山。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均對其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現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APP平臺,以分期購物套現的形式誘導騙取有資金需求的受害人借貸,收取中介費、利息費、服務費等費用,並對不按期還款的受害人採用威脅、騷擾、恐嚇的方式,以達到非法侵佔受害人財產的目的。

警鐘--本質

雖然案件告破,但警鐘長鳴

這是一起典型的套路貸案件,縱觀這些套路貸不難發現其中的規律:

第一步是先用虛假信息,不實手段騙取貸款申請人辦理貸款,比如告訴申請人利息低,手續簡單,快速下款等,引誘申請人

第二步,以行規為由,哄騙借款人簽下高於所借款項一倍甚至數倍的欠條。比如借10萬元,欠條寫的卻是20萬元。此時騙子最常見的話術是“不會真讓你還這麼多,按期還就沒事”。

第三步,刻意製造逾期陷阱。據瞭解,當還款日期臨近,借貸公司不主動提醒借款人逾期,甚至以電話故障、系統維護為名導致借款人無法還款。然後,這些公司就以違約為名收取高額滯納金、手續費。

第四步,層層“平賬”。放貸人會哄騙借款人前往銀行轉賬取款並拿走現金,留下銀行流水作為證據。比如,放貸人會與借款人一同到銀行轉賬,他們先將欠條上允諾的金額20萬元打入借款人卡中,接著讓借款人取出,然後拿走其中的10萬元,而借款人卻沒有拿到還款單。最後借款人實際到手的錢只有10萬元,但是銀行流水卻顯示有20萬元進賬。

此外,套路貸在專門的催債人,暴力手段騙取房產。比如家門口潑油漆、撬借款人家裡的門、一路尾隨借款人等。借款人無法社交也沒有生活,只能躲躲藏藏。不少人通過這些公司借款後,原本借款金額僅為10萬、20萬左右,最後都“滾雪球”滾成了3、400萬,同時還損失了家裡的房產。

支招--預防”

貸款套路深,預防套路貸,我們這樣辦:

1、街邊小廣告,謹慎對待,不要輕易相信;

2、貸款前先查詢公司的相關資質和口碑等;

3、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注意查看協議,包括費用明細、各種條件、違約規定,特別不要留下空白協議!最好自己拍照留存一份協議(或者索要同樣的一份協議進行保管)。套路貸防不勝防,但是多加註意還是能防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