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70年代的時候,有人說人們吃得不是很好,卻很少生病,這是為什麼?

農民一帆風順


六七十年代,我正在上學,敢肯定的說,中學時代一個班級五十多人,沒有一個戴近視鏡的。那時候也不是人人都不害病,但敢肯定地說,癌症極少。胃病太多,有些人認為那時老年人活七十歲的人極少,事實如此,但責任不在當時,要知道,解放初期,中國人平均壽命三十五歲,六七十年代的老年人都是舊社會出生的,活到七十歲相當不易了。現在呢,六七十歲老人看著身體還好,還能幹活,跳廣場舞,這應歸功於六七十年代少年時期吃的糧食沒有轉基因,也沒布添加濟,也沒有農藥殘留。自幼養成的好身體。如果說現在長壽人多,也歸功於年輕時養成的好身體。再看一下現在的年輕人,學生中近視眼佔大部分,三十歲的中年人需多白髮,還得染。上班族,打工族的年輕人,有些精神高度緊張,壓力大,真不敢斷言,今天的中青年,到老時會怎樣的身體?


治民1118


不是那時的人們病少,而是人們小病不吃藥,抗幾天就好了。就拿感冒來說吧,小時候頭疼頭暈渾身無力感覺身上冷。我媽用手摸摸我的額頭燙手,說感冒了,就用家中必備的: 蔥根,姜,白蘿蔔,香菜根,蘇子秸(現在菜市場賣的蘇子葉的秸稈曬乾),一起加水煮,一個小時後倒出熬好的水再加些紅糖,趁熱喝下,趕緊鑽進被窩,媽媽再蓋上一層厚厚的被子。一會兒就出汗了,在被窩裡憋的難受,說媽出汗了,媽用手伸進去摸一下覺著汗不夠多說“不沾,再出會兒。”過了一會兒汗把被子溼了,我在被窩裡喊: 沾拉!媽再用手摸一下覺著可以了,就把上邊的厚被子揭開,遞給我一個乾毛巾把汗擦乾,然後慢慢露出頭,等恢復正常再穿衣起床。果然渾身輕鬆,啥事也沒了。

再看看現在,小孫子流鼻涕了,兒媳趕緊開上車讓我抱著孫子風急火燎地往兒童醫院趕。掛號排隊大半天才輪著看,我和醫生開玩笑說:哪個孩子不流鼻涕就長大了?我們那時都上三年級了還流鼻涕。醫生笑著說:現在就不讓流鼻涕。

那時人們小病抗,大病等死。醫療條件不好,人們的壽命短。


文樂415


六七十年代的人沒有頸椎病,我是四九年出生,上學期間,學業不是太繁重,老師也不像現在留很多的作業,放學回家後很快就寫完了作業,中學時,下午三點放學,可以在學校自由活動,有愛好文藝的可以去音樂教室唱歌,愛好體育的可以打籃球,等等,也可以寫作業,六八年下鄉後,三年中農活兒基本上都會幹,我的體會是年輕人累點苦點兒,反倒對自己的一生有好處,農村有多累?不去農村不知道,反正我本人很感謝下鄉對我的鍛鍊,現在我雖然七十歲了,看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現在的年輕人整天看手機,身體素質差,生活好了,環境差了,住在高樓裡,不接地氣,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看似享福,實則真不如住平房,燒柴火來的環保,冬天外面大雪紛飛,屋裡炕上燒的熱乎乎,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凍得小手通紅,腳也凍的麻了,進屋趕快上炕,坐在熱乎乎的炕頭上,再蓋上小褥子,炕上放著蓋著蓋子的泥盆兒,裡面裝的是高粱

米粥,媽媽一會兒拿來炕桌,煎的小黃花魚,有時候想想還真是挺溫馨的,現在的孩子記憶裡有啥我不知道,恐怕都是手機裡那些東西吧!


xy1902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不知道有沒有腦子,說六七十年代的人很少生病,該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吧,那個年代的人,壽命都很短,70歲的都很少見,我1968年下鄉,當時在農村,50多歲的人就已經很老了,整個村子就沒有超過70歲的,缺醫少藥,有病就是硬挺,或者用些偏方,土辦法,東北氣候寒冷,氣管炎很多,每到冬天,喘不過來氣兒,得帶著大口罩,什麼重活也幹不了,現在,七八十歲的人都很多,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不知道提這個問題的人是怎麼想的?


八泉眼


在60至70年代,大多數人都是小病不看,病重才看一下。不象現在,人們一感覺不舒服就往醫院跑。因為說這話的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只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

在60至70年代,人們生病的並不比現在少,由於經濟條件和醫療條件的限制,人們有個小病小災的,大多數是抗著,根本就不去看,有些人,既使長了重病,也沒有錢去看,在家等死。

七十年代以前,還經常聽大人講誰家媳婦生孩子死了,誰家小孩生下來幾天就死了,我們村有一個此我大兩歲的男孩,十歲時,心臟病死了,有一個與我同歲的男孩,七歲時,長病死了,我一個同學的妹妹,長大腦炎死了。那時我們村東邊一條大堰底下,我記得有被人扔掉的死了的嬰兒,因為農村習俗,出生不到一百天的嬰兒是不能埋的,只能找別人扔掉。我們村就有一個專門給人仍死嬰兒的老光棍,因為一般人不願意幹這個活。

那時,五十歲就是老人,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很罕見的。哪象現在,七十歲老人到處都是,八十多歲也尋常。


南極冰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胡說八道。

經歷過年代的人都知道,那個年代人健康情況如何。

就農民來說,基本沒有醫療。

薩沙看過一個被打成右派的婦產科女醫生的回憶,當時她在陝西鄉下種地改造。

因為是所謂反革命,應該是被批鬥的,有的人甚至被鬥死。然而,因為她是婦產科醫生,成為當地周邊十幾個村待產婦女的保護神,受到非常大的尊敬。

當時她才30多歲,而40多歲的農婦都尊稱她為姐。

這個女醫生是城市人,之前從沒去過農村。那個年代,農民基本沒什麼醫療可言。

這次下放到陝西鄉下,嚇了個半死。

她有幾點認識,80年代之前,她所在的陝西鄉下婦女,壓根沒有什麼產檢一說。

婦女生孩子基本都是在家,由接生員(就是以前的接生婆)負責。

然而 1953 年的報告估計,全國農村只有 5%到 10%的婦女使用新法接生方法。

老的方法接生,鄉下婦女和胎兒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因為根本不懂消毒和正確的接生方法,甚至採用跳大神之內解決。

女醫生認為,婦女在整個孕期死亡率可能高達百分二十甚至三十。

當年婦女生孩子死亡,在鄉下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還有很多婦女因為生孩子,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甚至終身殘疾。

她替產婦接生時,雖自己可以做手術,但缺乏做手術的條件和工具。後來還是當地有個退休幹部有些辦法,偷偷和縣裡面拉上關係,從縣醫院搞來了一些手術工具和藥物,讓這個女醫生成為赤腳醫生,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手術。

然而,因為接生都是在產婦家,其實衛生消毒也無法保證。

所以比較複雜的手術,都只能送到縣裡去。

然而,鄉下距離縣裡面很遠,一旦出現嚴重的難產情況,產婦往往在趕赴醫院的路上就會死掉。

這是鄉下,城裡如何?

薩沙講我親戚的一個親身經歷。

當時已經是70年代,親戚的孩子才1歲多,患上了重感冒,在本市著名的兒童醫院治療。當時孩子被診斷為肺炎發高燒,急忙輸液治療。

但當時醫院條件差,管理鬆懈,大冬天不但沒有暖氣,兒童輸液的地方還有幾扇窗戶壞了無法關上。

本來就發高燒、呼吸困難的孩子,又被冷風吹,病上加病。

當時兒童的藥物只有很少的幾種,醫護人員平時要照顧數量眾多的孩子,根本顧不過來。

結果就是,孩子突然病危,親戚急忙去找醫生搶救。但僅有的3個醫生,1個在手術,1個不知去向,另外1個在搶救另外一個危重兒童。

等到搶救的醫生趕來的時候,孩子早就斷了氣。

就一個普通肺炎,都能送命,大家看看當時醫療什麼水平。

其實,當年的人不是很少生病,而是生了病多是隨便吃點藥死撐,儘量不去看病,更不會去住院。

1978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男性為66.9歲,而2013年中國人平均壽命為75.4歲,提高了幾乎10歲。

但這也不算很高。

我們的鄰居日本,根據2013年的數據,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達到83.4歲


薩沙


任何時候都會有人生病的,有句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我在67年夏天,一次頭疼欲裂的厲害,去醫院(還是一家小醫院)的路遠有七八里吧,還是山路,疼的都不想活了,只想一頭撞死算了。到了醫院,5分錢掛號費,見醫生。這個醫生只是用手按了按我的頭,就說,鼻竇炎,打打針吧。我想既然打針,還是回單位打吧。回單位後一分錢都沒有花,單位有醫務室有大夫(當然很小的)給開幾隻青黴素針,打了幾天就好了。只花了5分錢。75年我突然發燒40多度,都燒迷糊了,同事們把我用擔架抬送到醫院,門診醫生也沒怎麼檢查就診斷為急性中毒性痢疾,住院收治。幾天打吊瓶很快就好了,一個星期就出院了,一分錢都沒有花。連掛號費都沒有要。現在可好,一個感冒,這個檢查,那個檢查,沒有幾千別想好。如果真的有了比較大的毛病,輕點的一二萬,重一點的五六七八萬,前幾年,我發腦梗,花了兩萬多,頸椎手術花10萬,心臟搭支架又十幾萬。個人攤銷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如果沒有醫保報銷早就見老馬去了。就這也讓我多年積攢的一點積蓄也花的差不多了。所以這個問題我是很難為情回答的。我在想,我的這些病況如果是一個普通農民,又該怎麼辦呢?


咱是個爺們兒


在那個年代,我當時生活在農村,年齡還小,不過懂事得早。那時候,每個大隊都有赤腳醫生,有點小病小痛根本不去看病的,實在病得不能動了才去找赤腳醫生看病。除非大病,赤腳醫生治不了,才去鎮縣醫院看病。

那時候,50歲以前很少有什麼大病的,大概那時候的人,吃喝都是原生態的食物和水,呼吸的是新鮮的空氣,平常也不嬌情。所以,到醫院去看病的人很少。

不過,那時候,人過了60歲以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患大病的人就越來越多,多數老人死於65-75歲之間。主要原因是,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很多人在青壯年時(那時老家還沒解放)忍飢挨餓,解放後又常吃不飽,幹活又累,積勞成疾,所以大多難以高壽。


探索者Kcarl


我是1954年生人,1961年3月隨父母一同下放到農村,1971年7月招工到縣城。在農村住了10年零4個多月。當時我們大隊共有四個自然村,共計六個生產隊。總人口一千多人。我的老伴也是我們同一個大隊的,她比我大二十個月。我們倆經常談起小時候的事。

那個時候我們大隊有個藥店(當時稱藥社),有兩個醫生,都是中醫,我同學的姐姐在藥社負責收款和付藥。藥社裡基本上沒有西藥和中成藥。村民們(當時叫社員)生病能夠吃上一兩副中藥,那已經是最高享受了。我做過調查,全大隊十年間沒有一個人住過醫院。大部分人到了五十多歲就死了,他(她)的家人還說,大隊的兩個醫生(當時稱為先生)都給看了,還吃了兩副中藥,好像已經盡到責任了。整個大隊能夠活到七十歲的老人少之又少。

那時候的嬰兒死亡率很高。我們小時候在村邊玩時也偶爾碰見。

綜上所述,不是那時候生病少,而是人們無錢醫治,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也沒法解決,絕大部分家庭買一兩副中藥所需要的幾元錢更是無法弄到。所以,我非常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孫繼東877


我是6O年代初生的,吃的雖然沒有現在豐富但是覺得什麼東西都有味道。特別是西紅柿,記得是3角錢一斤。我家住在公路旁邊的平房,每天附近農民將又紅又大的西紅柿送到菜場我都跑到菜場去買,一吃吃得肚子飽飽的,連大便也都是紅色的。沒有菜吃的榨菜皮也是很香。而現在的西紅柿,榨菜怎麼就沒有原來的味道了。上小學時,每週的星期三和星期四下午不上學時,作業也不多。春天到各山去採野蘑菇,地皮菜,和春筍等

。夏天不是到附近農村的田野溝邊掏螃蟹,到港邊摸魚撈蝦,那時水真是清涼乾淨,清澈見底。就去游泳。秋天時每個星期天經常到鐵山東方山去採摘野山楂和到處都是開得和未開花的野黃花菜。到了冬天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在野外打雪球仗。那時候很少得病,只知道有肺結核,因為我的父親工作打風鑽得的後來轉為矽肺。那些什麼高血壓,高血糖,心腦血管病,癌症都是不知道的,偶爾知道只有腫瘤。還有我隔壁的叔叔,身體很胖,個子高中風了而如今五十歲,四十歲甚至還有三十歲都中風。還有得三十多歲一覺未醒就病歸西天。如今物質豐富了,生活變好了,好象人的生命怎麼就變得那麼脆弱,不堪一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