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區這兩個地方,地名是句罵人的話,曾是清朝末年的古戰場

天津的地名中,有很多是"成對兒"出現的,比如南馬集、北馬集;東姜井、西姜井等等,今兒咱講的這兩個地方,也是一對雙胞胎,這地方離姜家井不遠,就是西青區與南開區交界處的大稍直口、小稍直口。

天津西青區這兩個地方,地名是句罵人的話,曾是清朝末年的古戰場

關於"稍直口"地名的由來,如果各位沒有研究過,從字面意思絕對不太容易想明白,最多能從"口"字看出這裡以前是渡口、閘口一類的地方,但對於"稍直"二字,定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我們知道,元代是第一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簡單說就是統一全國),而大、小稍直口兩個地方就是元朝末年,蒙古族士兵在此設立的兩個渡口,大稍直口的渡口略寬一些。

天津西青區這兩個地方,地名是句罵人的話,曾是清朝末年的古戰場

"稍直口"其實最早叫"騷韃子口",後簡化為"騷子口"。舊時漢族人對蒙古族和其他北方遊牧民的蔑稱為"騷韃子"、"騷韃奴"等等,比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笑罵史湘雲穿著"翻毛兒大衣"時就說:"你們瞧瞧,孫行者來了。他一般的也拿著雪褂子,故意裝出個小騷達子來。"所以騷韃子就像北方人說南蠻子、南方人罵北侉子一樣,一個道理。都是中國人,何必互相傷害呢,哈哈。

明代初期,元朝殘部退守漠北地區,"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奪取政權,有張氏率先從山西洪洞縣遷徙到稍直口占地立村。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之前講河北區白廟的時候,也是山西洪洞縣移民在那裡最先定居,這樣的例子在天津,乃至全國還有很多。今天山西洪洞縣還有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大槐樹就是當時最大的移民"點行地",被視為炎黃子孫的"根"。

天津西青區這兩個地方,地名是句罵人的話,曾是清朝末年的古戰場

在清道光年間的《津門保甲圖說》中記載,大稍直口因地處南運河畔,所以當時為"稽查河稅之所",下圖是當時的大稍直口村的地圖,可以清楚的看到兩間稅務局。

天津西青區這兩個地方,地名是句罵人的話,曾是清朝末年的古戰場

到了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廣西金田村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先後攻佔漢陽、嶽州、漢口、南京等地,並於1853年3月定都南京,兩個月之後,太平軍組織了兩萬兵力進行北伐,一度打到天津。而小稍直口,就是當時清兵挫敗太平天國北伐軍的古戰場,所以小稍直口在歷史上一度被改名為"得勝口"。

太平軍曾經佔領過小稍直口村附近的一座道觀,名為"福壽宮"。也就是後來小稍直口村中心小學的位置。

天津西青區這兩個地方,地名是句罵人的話,曾是清朝末年的古戰場

建福壽宮的築規模在當時僅次天后宮娘娘廟。可惜在1948年底,天津解放戰爭即將展開時,國民黨軍以"掃清城防射界,以免共軍籍以襲擾津市"為藉口,在郊區實行"並村"政策,擴大無人區,導致小稍直口等村莊民房被拆除,福壽宮也未能倖免。下圖為福壽宮舊照。

天津西青區這兩個地方,地名是句罵人的話,曾是清朝末年的古戰場

據說福壽宮正門外有兩個高大的獨角贏獸,俗稱"鐵吼",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福壽宮的鐵吼被搬移至人民公園(一說水上公園,暫未查到資料)公開陳列。1992年,福壽宮尚存的遺物,包括柱礎石、經幢、石望柱、石旗杆、石牌坊構件等,據說被移送到了天后宮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