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现在的中国文学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发展前景怎么样?

征稿公社


首先,我想问一下在题主心里文学是什么意思?哪些算文学,哪些不算文学?

文学呢,简单说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只要写的美,让读者觉的美就是文学,如果是这样说的话,那么我认为不管在任何媒体上发表的任何文字,只要具有美感就属于文学,那么现在的文学可称的上是“万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在创立一个新时代,一个“人人成为写手的新时代”。

前几年,网络文学的兴起如今已大获成功,中国的玄幻小说、仙侠小说、言情小说早已风靡国外,看过一篇报道,由于迷于看《盘龙》,有外国小伙的毒瘾都戒了。如今,自媒体又迅猛发展,写作者以亿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至于前景,自然是越来越好,中国文学将越来越繁荣兴旺。

至于以前的传统文学将会没落下去,越来越少人看,就如同白话文革命,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现在文言文几乎没市场,只能当研究了。

文学必定要接地气,要接近百姓,贴近生活,才能发展,文学不是故作高深,越是用百姓的话流传越久远。

请看这首打油诗,算不算文学?

有人说是苏东坡,有人说是李白,有人说是欧阳修,不管是谁,这打油诗算不算文学呢?

另外提一句,现在社会短的诗歌越来越小众化了,长篇小说越来越受欢迎,千万字的也不稀奇。综观历史,从三字经,到曹操的四字诗,到五绝、七绝,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总之篇幅是越来越长。


口水丁羊羽


中国当代文学正处于鼎盛时期,前景辉煌。中国当代作家群星璀璨:莫言、阎连科、余华、王安忆、苏童、马原、残雪、贾平凹、陈忠实、韩少功……

莫言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作家。他借鉴了福克纳、萨特和贝克特的先进文学理念,以丑为美反向诗学,神话模式,象征意义,存在主义哲学,这些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莫言使用得得心应手。

莫言有良好的语言感觉。这种语言感觉与他的艺术感觉互为表里:对生活的艺术感觉构成了他表达的内里面,而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又使作者对生活的感觉得到更多的表现。语汇的丰富与语句的富有变化,是莫言小说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小说以现代书面语为主,但也大量使用了口语、方言俚语、文言词汇、城市流行语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的专业术语。

阎连科的创作以写实风格为主,但也十分注重现代派手法的借鉴。他一方面善于在故事中穿插具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描写,如《两程故里》中贯穿始终的对古柏的叹息与厄运紧密相连的描写,既富于神秘意味,又具有象征意义;《和平寓言》中对那个并不存在的地址的描写,也有某种荒诞意味。另一方面,作家善于以新奇的意象去描写奇特的感觉,如《乡间故事》中的“太阳如饼如球……放羊的懒汉……把太阳拦在胸脯上,死睡”的句子 ,《中士还乡》中的“太阳不圆,像鸡蛋硬在东天,光线七扭八拐弯到村头”的句子,都能传达出人物的微妙心态,也显示出作家努力超越“原生态”语言的文学功底。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证明莫言的文学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作家的水平。倘若再有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阎连科的可能性最大。






美食家106


1、认清自己!首先就是如王小波说的,不要把我们过去的古代文学作品看的是如何的博大精深,恨不得能去拯救地球一般!要理性的对比的客观的看待我们文学在世界上的位置!认清自己!如今首先就是很多人,包括所谓的学者,也没有把我们的文学做一个客观的认识!

2、然后就是真正理解文学是什么!而不是文学为什么而做!我们过去一直认为文学是为什么而服务!最终走向了极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文学才重新回到启蒙的起点!重新开始成长!之前就是不知道文学是什么钱,而只以为文学是为什么东西而服务的文学!文学是人的文学!是应该与人一样,有独立的空间,尊重独立的人格!

看看我们今天的个人,处在什么状态?你就理解和认识文学处在什么状态!自由是文学的生命根基!

综上所述,只有认识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并且知道文学是什么之后,才能谈文学的处境和发展,首先就是自由空间和自由的人格!没有这些必备条件!要不走向极端!要不走向沉沦!




饼子啃书


奉邀答题,不胜感激。

这个题目应属文学研究范畴,我无力回答,只能说几句闲话。

我只是读过鲁迅、老舍、孙犁几个大家的作品,而对于当代文学一无所知,实在是浅陋的很。

自己早已经是老牛破车,落伍于时代很久了。

生活是文学的根,历代有志人士一直为此而奋斗。

我因身体原因,在业余时间,一直致力于健身锻炼,所涉猎知识也多与此有关。

尤其在头条,这已经不是我的重点。

未来,是自媒体和网络文学的天下,传统文学应该求变、适应。

虽然自媒体和网络文学正处于去粗取精的阶段,前途却是更光明些。

即答,祝安。


农夫庄园


我曾与一位文化理论学者,讨论过当前中国的文学,过后我得出结论:读中国古典文学如同饕餮盛宴,读现当代文学则如同吞咽快餐。

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古代文学如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供一桌山珍海味,配上美酒笙歌,慢慢品尝,方得滋味。现当代文学则好像捧着一碗早点,香气四溢,麻辣酸醋,还加点孜然,边走边吃,滑溜溜落肚,竟不知啥味,那香味是让别人闻着香,那味道则是开了自己的胃。然而早点花样繁多,天南地北,各有特色,今天吃这明天吃那,好像也能够自得其乐。

龙应台说:文学让人看清了湖水里面成片白杨树的倒影。也就是说,通过倒影,可以想象整片白杨树的高度粗壮和成林的壮观景象。那么,通过特定事例,可以影射社会现象,告诉人们这一社会现象所应引起的思考。

不管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我们通过思考,认识到了那些问题呢?我想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一是文学缺少人性化探讨。中国历史除了杀伐禁锢和酷刑以外,只剩下自私贪婪和冷漠,少有人性。而作为直接反映社会的文学作品就少了人性化这一重要题材。二是文学没有自由思想。统治者对人民采取思想禁锢,大兴“文字狱”,想起“莫谈国是”就噤若寒蝉。三是文学没有科学思想。科学思想在科学领域都不够深刻,何况在文学方面,先进文学必定具有科学进步思想。

随着中国文学在诺贝尔文学上取得突破,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必将注重人性,理性,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早日达到新的文学艺术的殿堂。


皈峰


有人说,中国当下的文学,状况很糟糕,传统文学已经没落得不成样子,被社会大众边缘化。其实如果你站在高处去看这个问题,自然也不觉得有什么困惑。

过去的文学大家的一些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以往社会信息闭塞,网络不发达,纸媒控制了整个文坛,个人想发表什么作品必须通过编辑。过去文学作品的受众大小,基本上掌握在少数编辑手中。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大小决定权在编辑和作者手上,现在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由市场和读者决定的。现在的读者和以往的读者需求大不同。现在生活节奏快,什么都讲究快,讲究娱乐化,自然牺牲了作品的深层内涵。

随着现在社会大环境完全发生了改变,现在社会,娱乐多样化,科技突飞猛进,媒体和网络高度发达,全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几乎每周都有好几部。电影与小说其实都在讲故事,只是两种东西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现在的电影几乎取代了小说的绝大多数功能。现在社会娱乐方式多样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人追求感官刺激。最火爆的娱乐方式,都是感官刺激极强的娱乐方式。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方式多了,愿意守着经典文学费力的细嚼慢咽的人自然少了许多,在各种诱惑下,坐下来安心看书的人自然少了许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学的受众都在减少,国内减少得更严重。

当今社会,传统文学与现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已经脱节了。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人们心浮气躁,自然没有多少人去细嚼慢咽的品味节奏慢,情节单一进展缓慢,感官刺激弱,读了大半天也读不出一点所以然的传统文学。

再者,现在写传统文学的作家有几个能写出深沉深刻的作品来。80后90后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不管怎么模仿,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写出70以前文学大家那么厚重深刻的文学作品来。毕竟文学需要人生的深刻感悟,80后90后作家没有经历过以往作家那种坎坷的生活,生活顺顺利利,不经历风霜,又怎么能够写出深刻,震撼的作品。文学都是写人性的东西,写得越深刻,越能够震撼人心,而人性都是在最颠沛流离的时代才能够最大的彰显。没有经历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生,又怎么可能看得清身边的人,怎么可能看得清人性。

网络文学的兴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文学的没落也是如此。不要为现在的文学环境感到惋惜,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恒程


题主过于谦虚了,从你的提问内容看,你对中国文学的现状蛮有了解的。就像你说的,最近这几年,非虚构文学的成就高于虚构文学。

但是且慢,你绝不觉得“非虚构文学”这个概念有些怪吗?老实说,这是美国人发明的一个最傻的词。打个比方,看见一个装水的容器,我们肯定至少给它一个功能性的概念,是盆子,是水杯,是保温瓶,诸如此类。我们绝不会指着一个东西说,这是“非水瓶”或者“非盆子”。同样的道理,“虚构文学”是功能性的名词,但“非虚构”的荒唐程度就不亚于“非水瓶”了。为什么不用以前的“纪实文学”呢?我看,那些自称“非虚构写作”的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卑。

好了,我们现在进入正题,谈谈中国文学的现状。

还是要注意概念——我们谈的是中国文学的现状,不是教科书上煞有介事的“当代文学”。后者的争议非常大,以至于连起始时间段都还没有共识,因而没法谈。而眼下的中国文学究竟是个什么状况,我倒能给大家聊上几句。

概括地讲,眼下的文学整体上很平淡。要形容这种平淡,大概跟形容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差不多。健康情况尚可,工作状态尚可,生活质量尚可,没病没灾,无声无息。

我这么说也许有人会认为太含糊太主观。那么我就用一个指标来证明我对中国文学现状的评价吧。什么指标?那就是眼下最有认知度的文学奖项。我个人觉得这个指标很重要,虽然写作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工作,但文学本身却是一项很公众化的事业,故而文学奖很能说明问题。

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对中国网民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他们对文学奖项的认知度。其中有几项结果很有意思。一个结果是,大众对文学奖的认知普遍较低,而46岁至55岁的人对文学奖的认知高于其他年龄段。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文学的现状之一:读者老化严重,相关的,文学创作的面向必然也不会年轻。第二个结果是,对文学奖项认知度较高的人群往往学历也比较高,职业依高低为序,分别是企业老板高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以教师医生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学生。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中国文学的读者精英化程度偏高,相关的,文学创作的小圈子化肯定免不了。

除了这两点,还有一个结果是,大众认知度最高的是茅盾文学奖,其次为鲁迅文学奖,第三是国际的诺贝尔文学奖。可是有多少人不用百度就知道茅盾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的得主都有谁吗?我想不多吧?不信你自测一下。问问自己你读过厚达10册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张炜 著)吗?以及知不知道车延高书记的“羊羔体”?老实说,不查谷歌我也不知道。同样坦率地说,据我所知,其中好几个获奖者的作品,连初选名单都没进入,到最后却恬然出现在颁奖台上,我只能说,除了操作,还是操作。


丶璃鱼浅戈


我认为中国文学现在的状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文艺路线指导下,处于不断地向前发展趋势,整个文学领域的呈现状况主要拿文学作品来说,分为:好的,较好的,差的,象作家陈忠实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具备有现時的特点,他用现時的思想和方式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农民,国民党時期的农民,及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指导下的农民,如何走上了求解放的道路,在建立新中国的革命道路上,起到了迎接新中国诞生的主力军作用,很有新意,作品内容独具农民朴实的思想和作风。这当然是我提及的现時文学好的一点小例子,至于文学的未来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文学发展方向,在党正确的文学路线上继续前进。


包强中


1>文学博大精深!文字千变万化!学无止尽!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各有千秋!

3>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文学在变通!

4>古有古风彩!今有今味道!世物在变迁,社会在发展!

5>网络传媒使文学百花齐放!互学共研,创新精华!




云天58784461


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学状态如何,我认为是处于低谷,可以说是各种行业的最落后的状态之一。这种状态怎么改善,又不得不提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最多的方面就是文学了。

自从淘汰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至轩辕黄帝史官用文字记载,文学一日千里直线上升。又起西东周,春秋战国,华夏各地百花齐放,形成参差不齐的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施了一连串的改革政策,统一诸多方面(度量衡,车轴距)其中就包括文字,这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命丞相李斯把以前的金文,大篆统一为小篆。东汉至晋代又使用隶书,以后改革为正体,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繁,简体两种汉文字并行,如果说只认识一种或简或繁的汉文字,也是我们文学落后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也说明了现在文学方面的一种落后状态。文学优秀者简繁汉字是都认识的。即使认识一种也无妨,但要对文学方面的字义,语言,词汇应该有所了解。

在我国现在文学水平方面,如现在的一个大学生不如清代的一个秀才(相当高小生)。

有一次,我拿着一篇文章让一朋友的儿子看,问他其中一句话”余曾伏思,列之门墙”,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却不知道。我说你们不是学过古文吗!我就知道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秦灭论》扁鹊见蔡桓公等。

这足以说明现在人的文学水平和现在的文学方面的教学质量。

在国家的最近两次大会,教育界向记者屡讲了教师薪水问题,未曾说教学质量...

算了吧!不说了,每次我的文章谈到政治皆未予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