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結合是趕時髦還是書法創新新出路?

千千千里馬


搞設計有個困惑:要有特點和創新,字體選擇特難,尤其是標題更難選,片名更難定。字庫全國人民都認識,想在這裡突破基本不可能,防止視覺通俗,宋體仿宋楷書基本不敢用,新魏有選用。後來就盯上了書法,唐楷及一切楷書、館閣體基本不能用,偶爾機會巧遇一本龍門二十品,仔細一研讀才發現,這裡有我要的東西,一發不可收拾,原來魏碑這塊寶藏太豐富了,以至於放棄了攝影愛好專門練字了。重點關注魏碑,到了門口才發現,中國人到那兒都擁擠,搞書法的人很多,搞魏碑也這麼多?咱不懂藝術,魏碑的藝術性無法論述,只覺得魏碑比唐楷豐富,更有表現力,比唐楷耐琢磨。


老閒事主任


我的觀點是:書法趕時髦與碑帖結合與關!這是其一。

其二,不要動不動就談書法創新,當把自己的字寫的超過古人的字後,再談書法創新不遲。如果自己的字寫的僅得幾分古人書法的形似和神韻,那就靜下心來,老老實實的學習古人的字。



無論是學碑還是學帖,都是學書的正路。碑與帖,想結合時就結合,不想結合時,要麼專工碑,要麼專工帖。不要認為學碑學者傻,學帖者才是真聰明。

有人認為,學碑不易得其古人的筆法,實則不然,啟功先生說:“學書自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 學碑,照樣可得古人的筆法。



碑帖結合不是書法創新的出路!關於這一點,每個學書之人都應該牢記在心。但是,如果把碑帖結合得微妙了,能對自己書法風格的形成有較大幫助的。



還是那句話,在沒有把傳統書法繼承好之前,勿妄言書法創新!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書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說道碑帖結合分為四個階段

(一)從隋唐開始,比如舉一個代表性人物歐陽詢,他是從陳朝出生經歷隋,初唐,所以他的書法受到了當時少數民族書法的影響,用筆方俊,不避險絕,而自成一格,這是最早一批碑帖結合的人。看《蘇孝慈墓誌》就可以發現,早在隋朝就有和歐陽詢風格十分接近的作品。(圖一)

(二)而後到了宋代黃庭堅學習梁朝陶弘景《瘞鶴銘》,長槍大戟一波三折,甚至評價《瘞鶴銘》為大字無過之。

(三)再到清代以及民國,隨著碑的發掘工作,阮元,包世臣,康有為,趙之謙,張裕釗,沈尹默,等書家同樣取法魏碑,以振作民族精神,抵禦外侵,強國人之骨。所以魏碑的雄強大氣,就滿足了人民的心裡需求。

(四)到了現代,展覽復興,人們追求震撼力,衝擊力的展廳效果所以魏碑再一次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同樣是因為文化還不夠高度,學出來特別野,缺少一些文采,多有荒率之感。

這便是碑帖結合的歷史!不同時代有不同原因,政治的,文化的,個人喜好的,可以分開來看。



含章子


我是這樣理解的,碑帖結合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所謂碑,多表現蒼茫,荒率,雄強等,而帖學,多表現優雅,精緻,妍美。眾所周知,帖學已千年,碑雖然很早就有,而碑學風格卻盛於清晚期。碑的興起於當時推動改革不無關係,各個領域都需要改變。

那麼碑帖能結合嗎?我覺得不能,想蒼茫就要放棄優雅,想荒率就要放棄精緻,想雄強就得放棄妍美。正負極相吸是不可能的。那麼怎麼能創新那?其實我們回到書寫最本真的理解,字如其人就能瞭解什麼是創新,因為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書寫只要能如其人就是創新。每個人寫字都一樣,要筆跡學幹嘛?簽字還有什麼用?所以書法並不需要刻意的創新






書山勤為徑






為龍書法


碑和帖,是人們學習書法,推廣書法,普及書法的重要法帖。兩者結合起來寫,不是趕時髦,更談不上書法創新。臨寫碑也好,臨寫帖也好,要明確臨寫碑和帖的目的是什麼?筆者認為是:臨寫碑帖的過程,就是尋求書法法的過程。在這個臨寫碑帖的過程中,要想從中取到碑帖中的真諦,就要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臨寫好碑和帖,最好把細節臨寫到位,從形態上象一模一樣,從神韻上不可能臨寫的一橫一樣,從碑帖中吸取書法之精華,找到規律,寫到書法的法,便可創作書法作品了,能創作作品談不上書法創新,創作的書法作品與自已不同時期作品相比,可能是創新,如果創作作品與碑帖比,字的形態,書寫筆法,漢字結體嚴謹度,大自然法則在書法中運用的靈活多變,神、韻、律、美,都超越碑帖了,可稱之為書法的創新,否則沒有理由說成書法創新。


李行子


藝術就是百花齊放,就像是在燒一盤菜,結合、借鑑,搭配都不怕,關鍵是這盤菜要色香味俱全!




吳體光—玉墨書法



石千石


書法創作要想進步就必須廣臨諸家並研習碑帖,相互取捨。否則思路不暢,境界狹窄!聖人也是人,是人就會有錯,不廣學如何比較,又怎知好壞。所以多臨習碑帖還是有好處的!不妥之處還請見諒!!!


錦書絲語周輝明


碑帖作品很有必要。唐太宗為尋蘭亭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現代書法家誰沒臨過碑帖?書法沒有捷徑,天才 出自勤奮。這問題還用多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