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少读红楼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红楼梦》里的人物,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复杂的,没有什么高大全式的人物,好人有瑕疵,坏人也有闪光点,就如贾雨村而言,曾经的他,也是风华正茂立志存高远的青年才俊,可是后来,却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题主问谁是最坏的人,其实这很难说得大家心服口服,因为人人心中有本账,不好统一,我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我觉得最坏的人是马道婆。

  为什么最坏的人是她?这世上有各种人,有伪君子,也有真小人。真小人,能让人看出他的坏来,所以比较容易有提防心,可是伪君子呢?他外面披着君子的外衣,内在却是个坏蛋,隐蔽性更强,破坏力了就更大,岳不群就是个好例子。马道婆勉强可算是伪君子之列,虽然她远没有这个层次,但她身披神职人员的外衣,方便行事,蒙蔽了很多人。

  马道婆怎么坏?

  马道婆本是个道姑,可是在贾母面前也好,在赵姨娘面前也好,她都是阿弥陀佛不离嘴,说的也都是佛家之言,这个咱们都不讨论,毕竟僧道之类的人物在红楼梦里,就没几个好的。

  马道婆为人邪性,办事以钱为本,品行不端,戒律不修。马道婆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寄名这事,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为了让孩子健康长寿幸福,不但取贱名,让人喊,还让道士和尚之类的神职人员参与,给孩子取法名等方式象征性地把孩子托会给神职人员,借点神佛的力量,按说马道婆得贾宝玉好处不少,可是当赵姨娘要害宝玉和凤姐时,马道婆没有任何负担。哪怕她不久前才知道宝玉被油烫了,她还让贾母许下每日五斤灯油,以后可以按月领钱。

  刚从贾母手里拿到了订单,转身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和赵姨娘签下五百两的大单来害宝玉的性命,这心,真是坏得一点负担都没有啊。

  后来,王熙凤和贾宝玉果然中了马道婆的法术,以至于棺木都备好了,要不是宝玉劫未历完,还真让马道婆干了一件大事。

  后来,马道婆还参与了一件大案,潘三保与当铺因买卖房屋发生纠纷,马道婆收潘三保银钱,做法害当铺,转身又替当铺的内眷治病,这是要吃两家啊,最终天道不爽,马道婆被抓问罪,结束一生。

  马道婆本该正派为人,本该公道办事,本该端正品行,精修戒律,为凡尘俗世的信众谋福,可是她却一味捞钱,直到毫无底线,哪有半点修行人的样子?她出家之人,不受一般律法的约束,常常打着道的旗帜,高念佛号,相比较其他的男人,她是真正的佛口蛇心,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啊。(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说道红楼梦里最坏的人,人们就会想到:王熙凤,夏金桂,宝蟾,孙绍祖,贾雨村,忠顺王等,不过他们确实是坏,而且是他们所做的一切让人一看就知道好与坏,这就是叫做明坏,这种坏还称不上最坏,所谓最坏就是让你不知道好坏,坏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上几人则为明坏,然另一种坏叫做意,即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此为极坏,坏透顶,此为:阴,险,毒,诈,奸……。俗称:笑面虎,那此书中到底是谁最坏,此人是极如上几人于一身之人,就是黛玉所吟:冷月葬花魂中的:冷月,也就是雨村所作的中秋诗中冷月,冷月:桂也,自从两地生枯木,至使香魂返故乡,金桂,金代表满,满由金而来,桂:代表如冷月的人,这个人就是贾桂,即满清代表人物贾宝玉。石头五色,宝玉身着五彩衣,五色:阴:险,毒,诈,奸,本书中几个女子之死几乎都跟他有关系:金钏,晴雯,尤三姐,黛玉,香菱……等。


48885111


《红楼梦》是一部众生相,每一个人物都写得很丰满,很难直接说“坏”,而说到“坏”,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贾雨村、薛蟠等一干人。可是,必须要说,读《红楼梦》时,最让我感到厌恶、汗毛直立的人,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

众所周知,王夫人对宝玉非常紧张,这其中单纯是对宝玉的母爱吗?我认为不是。说三件事:

第一,在金钏事件中,宝玉进门就与金钏调笑,王夫人已经看见了,可她不做声,等宝玉要亲到金钏脸上,突然坐起来,反手就是一个巴掌,且不说这毫不犹豫的巴掌有多狠心,金钏跳井后,王夫人冷冰冰地盘了两下珠子,这个心病也就过去了。这是疼爱宝玉吗?不是,这是在警告他:你不要在我眼皮子底下胡来。

第二,派袭人到宝玉身边。袭人精于事故,是王夫人安装在怡红院的一支摄像头,她脑子很清楚,瞅准了要做宝玉房里的姨娘,因此把宝玉伺候得很好,也常到王夫人处打小报告。袭人是什么人?是躺在床上逼宝玉发誓“做和尚去”的人,是赖在家里摆架子让宝玉来请的人!王夫人能不知道吗?她知道。为什么还是信任袭人?因为宝玉高不高兴、幸不幸福,对于王夫人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宝玉身边的人能不能让她有安全感,能不能看住宝玉。

第三,在给宝玉选老婆的问题上,显然,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她是看不上的,哪管儿子喜不喜欢呢!你以为她选薛宝钗是因为薛宝钗性格好,能让宝玉幸福吗?不是的。王夫人是个人精,薛宝钗什么样她不知道吗?金陵四大家族是谁?贾史王薛,有他林家吗?没有。王夫人的大儿子贾珠早逝,宝玉是她唯一的筹码,老公贾政是平辈中最有出息的,

王夫人的野心是瞄着未来贾母的位子,对于她来说,别人不重要,给自己稳固地位的安全感是第一位的。

讽刺的是,王夫人念佛,看着面慈心软,才更凸显得她冷血无情。


挖啥呢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孙绍祖。

孙绍祖的祖上当年有不能了的为难事,需要贾府帮忙摆平,所以攀上了贾府。

孙家的事了了,和贾府就疏远了。当孙绍祖回到京城候缺时,又想起了贾府。贾赦是世袭的一等将军,在兵部有一定的人脉。于是孙绍祖来攀附贾赦,希望借助贾赦的力量谋一个肥缺。

孙绍祖知道贾赦有一个女儿,于是打起了迎春的主意。他多次派官媒上门提亲,贾赦被孙绍祖蒙蔽,把女儿迎春许配给孙绍祖。孙绍祖急急忙忙的娶了迎春,希望贾赦看在迎春的面子上,帮助他谋一个肥缺。

贾赦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做官上,成天和小老婆喝酒,所以贾赦有职无权。他上下打点把孙绍祖谋职的银子花光了,也没替孙绍祖谋到好缺。

为了分裂贾府的势力联盟,忠顺亲王指使人阻挠贾赦给孙绍祖谋职。他自己反而替孙绍祖谋一个缺。于是孙绍祖一头归顺了忠顺亲王。

投靠忠顺亲王后,孙绍祖后悔娶了迎春。为了和贾府划清界线,侵吞迎春的嫁妆,孙绍祖开始虐待迎春。可怜迎春金闺花柳质,被孙绍祖肆意作贱,不到一年就香消玉殒。所以孙绍祖是最坏的人。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里最坏的那个人,他比赵姨娘和王夫人都恶毒,他不是别人,正是贾赦。



第一宗罪:虎毒不食子,他却亲手将迎春推入火坑,送入中山狼之口。

俗语说“虎毒不食子”,可是贾赦却为了5000两银子的债务就将女儿迎春卖了抵债。他可以整日家花天酒地,甚至用800两去买一个小妾,可是他却不愿意给迎春一点点的怜惜。

婚姻大事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孙绍祖是什么样的人,他不是不知道,迎春这样嫁过去会受到怎样的虐待,他也不是不知道,可是他也不听贾政的劝阻,就一意孤行的将迎春嫁给了中山狼。

自迎春娘去世后,他便不曾对迎春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和照顾,将她仍在贾政这边,完全不管不顾,任由她自身自灭。



迎春一生所求不过是一个平静的小日子,可是他身为人父不爱子女就罢,不考虑她低到尘埃里的愿望也罢,对她不管不顾任人欺负也罢,可是为什么还要榨干她最后一丝价值,把她抵债卖掉。

迎春受到孙绍祖每日无休无止的虐待,回家哭诉,连宝玉都想到要接迎春回家保护她,可是身为父亲的贾赦一句话都不曾说过,一个面也都没有露过。

自己的孩子受到这样的欺负,他不管不问,不管不顾,他对乞丐可能都有一丝善意,可是对这个女儿好像就是空气,看不见也管不着。

迎春出嫁不过一年,就香消玉殒,他这个父亲何曾下心中有过一丝愧疚,会想过要替他报仇,完全没有,他依旧“活色生香”生活,活的“精彩纷呈”!

人之恶,贾赦可当首。

第二,强取女儿般大小的鸳鸯。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头,生的聪明伶俐,做事妥帖周到,从不仗势欺人,是贾母最信任和看重的人。可是贾赦这个老色鬼,看上了鸳鸯,为了人,只怕也惦记着贾母的财产,连母亲都要算计的人,怎还配为人!

贾赦的年纪做鸳鸯的祖父都差不多,可是他却非要强娶鸳鸯,先和她说不成,就威逼她哥哥嫂子,见还不从,竟然威胁说要杀她老子娘。

贾赦的恶在于,放下狠话,不管鸳鸯嫁给谁都逃不脱他的股掌,这辈子除了跟了他,不然跟谁都叫她不得好过。

如果不是鸳鸯聪慧、勇敢求得贾母的庇护,还不知道要该怎么办!可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贾母去世之后,鸳鸯的命运还有悲惨在后头。

不期而遇,唯愿同行。欢迎关注:醉乐红楼,醉于红楼,乐在其中,一起找寻红楼有趣的小故事!


醉乐红楼


个人觉得薛蟠之妻夏金桂最坏。


身为薛家大少奶奶,夏氏上不知尊敬婆婆薛姨妈,每日在家中无事生非,只要婆婆稍加规劝,她便撒泼大哭大闹,弄得老人家下不来台,唯有自己叹气落泪。

夏氏中不知与夫君薛蟠齐眉举案,使心机一步步打压薛蟠,逼得这个原本有心重新做人居家过日子的呆霸王无法安生,再次闯祸弄出人命被收监。所谓"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浑事",摊着这么个老婆,薛蟠也是倒楣。

夏氏对地位比她低的下人更为恶毒,薛蟠小妾香菱,为人善良柔顺,被夏氏用尽手段摧残不说,还企图下毒药死香菱,结果恶人自有天收,夏氏误喝准备毒杀香菱的汤水,最终生横死在自己手上。

夏氏还不守妇道,逼走丈夫后不甘寂寞,先是设计勾引小叔子薛蝌,没能得手后又弄出个什么娘家的干兄弟,居然敢带回婆家斯混!后来被卷走财物,夏氏娘家落得个人财两空。

夏氏连自己的贴身丫环宝蟾都要摆布利用,为了自己的淫欲命宝蟾出面勾引薛蚪,为对付香菱把宝蟾献薛蟠,如此种种,无情至极。

身为女人,夏金桂不忠不孝不贤不悌,心狠手辣,淫荡不堪,实为《红楼梦》第一坏人。


非鱼闲谈


如果单从贾府中人来说的话,当然是王熙凤最坏。

凤姐嘴甜、心狠、手辣得理不饶人、自私到无底线,做人缺乏基本的善良和原则。林黛玉认为凤姐就是个“打花胡哨”的,只求讨好顶头上司贾母王夫人,贪财杀人为所欲为突破人性道德法律的最基本底线,贪财之手伸得过长在社会上到处惹事生非拉仇恨。

贾府的败落,虽然是四大家族大势已去,但是贾赦凤姐等人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确实是直接导火线。

尽管读者们可以很感性的分析出凤姐为荣国府操劳的一万种贡献和好处,凤姐给贾母带来的欢乐、对邢夫人王夫人的孝顺、对宝玉及众姐妹生活上的照顾等等。但是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上,人性基本的善良和社会道德法律都王熙凤所做所为迈不过去的坎,是社会腐败恶化毒瘤的典型代表人物。

如果凤姐不算坏人的话,那么贾府中也就找不出坏人了。


阿丹151014015


《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之所以能够流行几百年,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法,不是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从头坏到底。也就是说每个人物,都很多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就说王熙凤,她对下人够苛刻吧,可是对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打秋风,她额外赠送了一吊钱,这让刘姥姥坐车回去。


王熙凤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但是她做了。这不是要讨好谁,因为她想到了刘姥姥带着板儿不可能从那二十两钱中匀出钱来坐车,这就是女强人王熙凤心中最柔软的一个角落,她不是十恶不赦的,也不是凡事只想着钱的。类似这样对人物的描写,在红楼梦里很常见。


我也看到了很多人说贾雨村很坏,我们来看看曹雪芹怎么描述他: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意思就是说贾雨村相貌堂堂贾,一表人才,完全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代表啊。如果贾雨村彻底是个坏人,曹雪芹没有必要给他一副好皮囊啊,后来他确实变坏了,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那个时代带给读书人的戕害。


如果一定说坏人,那么我只能说是赵姨娘了。我一直在琢磨,到底是什么缘故,曹雪芹对赵姨娘这个人物采取了《红楼梦》非常少见的脸谱化的描写?前面说过,《红楼梦》出现把传统的写法都打破了,不见得好人就高大全,坏人就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但是赵姨娘就是这么一个人,头顶长疮,脚底流脓,赵姨娘永远是阴险的,猥琐的,见利忘义的,叨三不着两。她跟小戏子打架,跟自己女儿探春拌嘴,教贾环使坏,惹人嫌弃,又糊涂,不分场合乱讲话,有一回宝玉病了,她劝贾母早些预备后事,被贾母一顿臭骂。老祖宗心尖上的宝贝孙子,就是真断气了,也不能直接就当着贾母讲出来,更何况宝玉还没死呢?《红楼梦》中,没有一处写赵姨娘的好,我十分怀疑,曹雪芹曾经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她可能对曹雪芹造成过很深的伤害,才导致我们在《红楼梦》中看到了这样一个赵姨娘。


Zikunyang



《红楼梦》里脂砚斋曾有批语说,贾雨村和王熙凤是一对乱世奸雄(甲戌本原文第十六回),尤其贾雨村,说他有莽、操遗容,特别在原文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回,甲戌本脂批多次用到“奸雄”“全是假”等语,可见其对贾雨村其人品行操守的厌恶。


抛开程伟元、高鹗整理的后四十回不说,单从前八十回中,我们依然可以看清贾雨村其人的嘴脸,是奸险小人无疑,他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顾往日恩情,将曾看重他资助过他的甄士隐之女甄英莲推入火坑,为了讨好贾赦,愣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拥有二十把名贵扇子的石呆子打了个半死。


对于贾雨村其人,平儿的一顿骂最见其人之险恶,原文第四十八回: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从前八十回脉络,我们不难想象,贾雨村在后数十回的表现,一定是个阴险狡诈,落井下石,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的小人,是大奸大恶之人,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如果我们细读会发现,除了贾雨村,红楼里还有些并不起眼的小角色,他们的所作所为,比之贾雨村,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文第四回就说到了一个比贾雨村还坏的小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他坏在哪里呢?我们不妨一一来看。



首先,他一定程度上是贾雨村仕途的引路人,是他把一个有着满怀理想抱负的青年引向了罪恶的深渊。贾雨村虽然本身有不小的问题,称不上是个清官,但在上任应天府后,听闻有杀人夺妻之事时,贾雨村的反应是: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


单从这里即可看出,此时的雨村还没有完全被官场同化,还有一腔热血,还没有泯灭人性,还没到不分是非曲直,黑白颠倒之时,还想做点实事。但雨村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


从这里开始,门子先与贾雨村相认,接着手把手教贾雨村官场的规则,首先就是我们熟知的“护身符”,此时的贾雨村,也算是做过几年官的人了,但却从未听过“护官符”,可见他之前为官还算耿直,至少没有同流合污,只是说他“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


接着,门子又教贾雨村为官之道: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最后还帮着贾雨村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案子了了。而贾雨村干脆从头到尾装无知,让门子逞了一时的口舌之快。


我们看,一个门子,一个过去寄身庙里的小沙弥,如何对官场有如此深的了解?而身为进士出身的贾雨村,做过几年官的贾雨村,竟然对官场规则一无所知!


门子的坏不仅仅是把贾雨村这个曾经的热血青年拉下了水,且还见死不救,看到昔日甄老爷的小姐落难,竟然袖手旁观,最后与贾雨村合谋,把英莲推向了深渊,注定了其一生悲惨的命运。



说到英莲身世遭际时,门子说: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


这一段话交代了几个重要的信息,一则拐子租住了门子的房舍;二则他一眼就认出了英莲;三则他不止一次跟英莲搭话,且是连哄带骗;四则拐子不在家时,门子是有机会放走英莲或报官的,但他最终选择了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这是明显的见死不救。


这时候,英莲还未被拐子卖给冯渊,如果门子内心但凡有一点良知,起一点恻隐之心,如何忍受得了整日听到拐子打骂英莲的声音?更何况,以甄士隐之性情人品,昔日必不少香火钱给到葫芦庙里,然而门子却丝毫不念旧情,不仅租房给拐子住,还见死不救,任由悲剧发生,这可算是比贾雨村还坏一等的人了。


最不能忍的是,门子不出手搭救英莲于火坑也就罢了,在英莲被薛蟠霸占后,还出了一个决定英莲一生命运的主意,让贾雨村因此判了冤案,印证了英莲“平生遭际实堪伤”的命运判词。对贾雨村来说,门子虽然“立了功”,帮贾雨村解决了头痛的问题,但“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也算是一场因果报应。


其实生活中,也不乏像门子这样的微小人物,看似不起眼,却总能在重要时刻,决定或左右历史的走向,所以有句话说,历史,都是小人物创造的。红楼梦里的门子,无形之中,制造了红楼梦之中出场第一个女子的悲惨命运。



少读红楼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我认为是贾珍。

作为一部伟大的著作,《红楼梦》塑造了几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大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但是贾珍这个人我真没看出她有好的一面。

“呆霸王”薛蟠够坏了吧,为了抢香菱打死冯源。但是这样的人在曹雪芹的眼里也不是最坏的。

薛蟠住进荣国府,书中写到: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虽说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在族长乃是贾珍,彼系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

看看吧,连薛蟠都被引诱得坏了十倍你说到底谁更坏!而这些坏人中最坏的就是贾珍,他是族长,其他子弟都是被他带坏的。

至于他做的坏事真是罄竹难书,不再一一列举了!单是他扒灰一事足够证明他坏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