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投降清军的太平天国将领有哪些?

纵横国史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波及全国18个省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太平军前期有周锡能,洪大全,后期有韦俊,陈国瑞等投降派,但绝大多数将领始终坚定信念,拒绝投降,为了完成天国大业而至死不渝。下面列举几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林凤祥 李开芳

林凤祥和李开芳是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正、副主将。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万精锐开始北伐,目的是杀入北京,推翻清廷。北伐军从南京浦口出发,经安徽北上,一路势不可挡,克归德、渡黄河,仅用半年时间到达天津郊外。因战略决策失误及后援无力等因素被迫南撤,固守东光县连镇(今河北沧州境内)。在持续坚守长达9个月之后,弹尽援绝的林凤祥受伤被俘。清廷试图劝降却遭到林凤祥的严词斥责,1855年3月15日在北京受凌迟酷刑,壮烈献身,时年31岁。1862,太平天国追封林凤祥为求王。

突围而出的李开芳不久后也在山东冯官屯被俘,在押赴京师的途中拒不进食,只求速死。1855年6月11日李开芳被押赴刑场,受磔刑而死,时年45岁,追封为靖王。

林启容

林启容是太平军中屈指可数的守城名将,自1853年太平军攻占九江之后,林启容在此坚守长达5年之久,屡屡挫败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水陆大军。1856年9月爆发了著名的天京事变,老领导杨秀清被杀,林启容忍辱负重,率部坚守孤城。1858年5月,湘军在围城一年多之后对九江发动猛烈进攻,驻守安庆的石达开拒绝援救,弹尽粮绝之下九江被攻陷,林启容率一万七千名守城将士与入城湘军展开激战,全部壮烈牺牲。1863,追封为勤王。

叶芸来

叶芸来是英王陈玉成的部将,陈玉成率部出征解天京之围时,叶芸来受命驻守安庆。1860年4月,湘军曾国荃所率领的吉字营围困安庆。洪秀全意识到安庆的重要性,联合众多高级将领制定出“围魏救赵”计划试图解安庆之围,只可惜最终功败垂成。陈玉成联合捻军多次援救安庆,试图打通内外围困,均告失败。1861年9月,被围17个月之后,安庆终因后援无力被湘军挖掘地道,炸塌城墙而被攻陷。叶芸来与两万余名守城将士全部被杀。

陈玉成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支柱之一,受封为英王。救援安庆失利之后率部退守庐州,1862年5月,清军悍将多隆阿部进逼庐州,陈玉成率部坚守城池,终因寡不敌众,率部突围而出,前往奏王苗沛霖占据的寿州,苗沛霖叛变降清,将陈玉成擒获送至清将胜保大营。胜保劝其投降,陈玉成当众痛骂胜保为“败保”“胜小孩”,高呼“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盐津遇害,年仅26岁,临死之际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陈玉成死后,其美貌妻子被胜保强占。

此外,还有慕王谭绍光、干王洪仁玕、康王汪海洋等人俱宁死不降,他们或战死沙场,或死于刑场,或被叛徒暗害,但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没有畏惧和退缩,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强大信念,是值得后人称赞的伟男子,大丈夫。


历史茶坊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14年中,先后出现过诸如韦俊、程学启、郜永宽等投降清军的将领,即使是翼王石达开在弹尽粮绝之时,也选择了向骆秉章投降。但是,太平天国也不缺乏意志坚定,在局势无论如何恶化之时也坚守自己品格的名将;他们同时也是最令清军敬佩的将领。下面,我们就来盘点太平军四位绝不向清军妥协的将领,第二位最有个性,第一位深得民心。

第四位、康王——汪海洋。1864年7月,曾国荃湘军攻破天京,李秀成被俘虏,幼天王洪天贵福在一名将领的掩护下逃往湖州,这位将领就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擎天柱之一康王汪海洋。汪海洋原来是石达开的部下,追随翼王南征北战,石达开退入广西之后,由于缺少锐意进取之心,汪海洋便离开石达开北上转投忠王李秀成麾下,从此他开始了精彩而传奇的人生。1860年,汪海洋充当前锋部队,攻下杭州,镇守余杭;1863年,击败湘军名将蒋益澧;1864年,追随李世贤攻克漳州。天京陷落之后,汪海洋掩护幼天王出走,前往福建、广东一带创建新的根据地。1865年6月,太平军余部纷纷战败,陈炳文等将领相继投降清军,此时汪海洋只能孤军作战,但绝不投降。1866年1月,汪海洋带领残部在梅州力战左宗棠,不幸战死。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汪海洋战死,梅州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第三位、苏州守将,慕王谭绍光。如若说,太平天国诸大将中,谁的妻子最美丽、最贤惠、最温柔,最知书达礼,这当属慕王谭绍光了,天国女状元傅善祥便是其爱人。谭绍光是广西象州人,金田起义后,追随萧朝贵作战,后改隶李秀成部下。谭绍光不但作战勇猛,足智多谋,而且善于守城,其革命信念也是相当坚定。1858年,谭绍光参与摧毁江北大营;1860年,作为李秀成前锋攻克江南大营和苏州;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击败洋枪队首领华儿,震惊中外。1863年,李鸿章淮军围攻苏州,当时李秀成正好率主力部队回师救援天京,大战九帅曾国荃,所以谭绍光只能独自镇守苏州。1863年12月,苏州城内粮草耗尽,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也全部被截断,此时李鸿章抛出诱降的奶酪,但谭绍光不为所动。遗憾的是,正当他在主持军事会议,商议解救苏州策略之时,叛徒郜永宽等八人将其刺死,并将其首级献给李鸿章。谭绍光一死,苏州城便无抵抗力量,城破之后,李鸿章下令屠城。

第二位、罗成再世,英王陈玉成。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由盛而衰,清军重新组建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继续威胁这天京的安全。此时,年轻将领陈玉成承担起了挽救时局的重任,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了天国的颓势。陈玉成是广西藤县人,14岁时加入太平天国童子军,由于作战勇猛,颇有谋略,很快便成为童子军的首领。天京事变之前,陈玉成追随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作战,作为前锋部队攻克武昌、镇江、摧毁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1858年,陈玉成独自领兵第二次摧毁江北大营;1858年11月,陈玉成在三河镇击败湘军悍将李续宾;1860年4月,配合李秀成击破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逃往镇江,自杀而死。由于李秀成对西征武汉不感兴趣,导致陈玉成无法解除安庆之围,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败退庐州。在庐州,陈玉成弹尽粮绝,外援全无,又不幸中了苗沛霖之计而被逮捕。在胜保军营,陈玉成不但拒绝胜保高官厚禄的劝降,还大骂胜保是清朝的败类,是误国第一庸臣,因而不幸被凌迟处死。

第一位、爱民如子,勤王林启容。在太平天国运动的14年中,真正做爱民如子,把老百姓当做子民来看待的,不是石达开,也不是李秀成,而是林启容。林启容是广西人,金田起义时隶属杨秀清部,他作战的特长是攻守兼备,但更侧重于防守,可以说是天国守城第一人,在外援全无的情况下,林启容居然还能够坚守九江达两年,如若算占领九江开始,他一共守卫九江六年。林启容在防守九江期间,可谓是滴水不落,任凭罗泽南、李续宾等湘军名将如何强攻,他都能轻而易举的击退。在城内粮草断绝之时,林启容发动民众种田、种地,同时让民众自愿离开九江去觅食。曾国藩也非常欣赏林启容的为人和作风,很想劝降他,把他纳入自己的麾下,无奈,林启全部拒绝,不想违背自己当初加入天国的信念。1858年5月,九江被攻破,林启容等17000名太平军将士全部战死,无一投降。


纵横国史


不管投降不投降,太平军在大清国满汉官员眼里,都是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抓住了就是一个死!李鸿章在苏州战役中,就做出了件没有下限,但意料之中的事情。

1863年,太平天国已经岌岌可危,苏州城外围的太仓、昆山、常熟等地相继被李鸿章所部攻占,苏州城成为一座孤城。

苏州城内当时有8个王爷,比如慕王谭绍光、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随着围城时间一长,苏州城开始出现饥荒,太平军都饿的打不了仗了,总负责慕王谭绍光也明白苏州撑不下去了,就招人和李鸿章和谈,洋枪队张戈登在其中作保。

最后大家商议好了太平洋献城条件:保证太平洋军将士的生命安全,允许他们自由返乡,清军不得强迫剃头,太平军先交出半座城市。

李鸿章虽然表面同意了和谈条件,但是心底里却想将计就计,弄死这太平军些主将,在和谈几天后,李鸿章邀请8个王爷(慕王谭绍光在前2天的内讧中已经被其他王爷杀了)来清军大营商议投降细节,等到几个王爷美滋滋的来到清军大营,等候已久的刀斧手们把这几个太平军王爷砍成了肉泥。

随后,失去主心骨的太平军一片混乱,李鸿章乘机将苏州太平军一网打尽,太平军被杀了几万人。

当然这事儿也引起戈登的强烈不满,虽然戈登也是个殖民者,但毕竟他在其中作保,事后戈登拿着枪追了李鸿章好远,最后李鸿章给了戈登好多好处,这事儿才罢休。

在太平军的最后岁月里,太平军的后期著名将领先后被杀,1862年5月,陈玉成在安徽淮南被叛徒押送给了清军,6月被清军处死,1864年5月11日,常州失守,守将陈坤书被俘后杀害,7月19日,天京失守,满城的太平军几乎全军覆没,李秀成在3天后被俘,并于8月7日被曾国藩处死,洪秀全的儿子洪天福贵10月被俘,11月18日被凌迟处死。而之前在中西部转战8年的石达开于1863年4月被俘,6月27日在成都被凌迟处死。

太平天国陷落后,太平军余部依然进行了广泛斗争,侍王李世贤在闽南继续坚持抗争,刘文彩一直坚持到1872年才被消灭,还有很多武装抵抗按下不表,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翻阅太平天国的历史,可以发现许多将领都是被俘后杀害,自杀的并不多,这主要源于拜上帝教的影响,洪秀全倡导教众要勇敢,反对自杀,即使被俘后凌迟处死也在所不惜,太平军中流传着“绞死是不挂红升天,斩首是挂红升天,凌迟是披大红袍升天”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熏陶下,太平军提倡死得越惨烈、在酷刑面前表现的越勇敢,这就越光荣。

比如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曾在逃亡的路上几次想自杀,都被部下阻拦,结果最后被俘而凌迟处死,林凤祥本来已经自杀,但清军为了能让他被凌迟而救活了他,石达开为了换取余部的自由而投降了清军,结果被凌迟,他的两千余部也被清军全部残杀。


云中史记


石达开(起初希望保全部下,有条件投降,到最后誓死不降)、林凤祥和李开芳(北伐失败被捕,从不投降)、陈玉成(铁骨铮铮,视死如归,从不投降)、林启荣(不受曾国藩诱降,立场坚定,与九江共存亡),以上这几位是比较有名的不降将领,虽然太平天国的忠义之士很多,但叛徒也不少。


浣沙录


比较出名的有,林凤祥、李开芳、洪仁轩、陈玉成、石达开、吴定彩等,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达开,他不到受凌迟而死,而且始终一声不吭,包括他手下的部将,也都是忍受住了酷刑的折磨,死的硬气。


大秦帝国秦昭襄王


林凤祥,林启容,陈玉成,谭绍光,刘玱琳,杨辅清,黄文金,赖文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