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亂政太監

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亂政太監

縱觀中國上下5000年,在歷朝歷代中都有成千上萬的太監,暫且不去說他們的忠奸好壞,但他們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術,懂得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真是無所不能,有甚者更是權傾朝野,獨攬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第十位:唐朝高力士

高力士是唐朝著名宦官。由於曾助唐玄宗平定韋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深得玄宗寵信,開元末期,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審閱大臣們送來的奏章,小事由己處理,大事才交呈玄宗裁決,高力士開了唐朝宦官干政之始。

第九位:清朝安德海

安德海,清末著名宦官,自宮入宦,得到慈禧太后的寵幸,漸漸有機會干預朝廷政事。借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採辦宮中用物的機會,乘樓船沿著運河南下,一路飛揚跋扈,招權納賄,極盡招搖。

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隸南皮(河北省南皮縣)人。他在八九歲時淨身,進宮後在咸豐帝身邊為御前太監。由於安德海聰明伶俐,善於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咸豐帝和那拉氏的好感。咸豐死後安德海成為慈禧心腹,干預朝政,打壓恭親王等。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採辦服飾,走到山東地方,被巡撫丁寶楨擒獲處決。

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亂政太監

第八位:北宋童貫

童貫,北宋宦官,輔助蔡京當上宰相。蔡京推薦童貫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兩人狼狽為奸。童貫是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宦官;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的宦官;唯一一位被冊封為王的宦官。

童貫(1054年—1126年),“性巧媚,善逢迎”,北宋權宦、大奸臣、“六賊”之一,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的宦官、被冊封為王的宦官。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宣和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宋徽宗南逃;宋欽宗即位後被處死。

第七位:唐朝李輔國

李輔國,唐朝宦官,趙高之後唯一當上宰相的太監。李輔國事奉大宦官高力士,後被推薦給皇太子到東宮辦事,再後來,仗著擁立代宗的功勞,李輔國甚至跋扈地對代宗說:“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分。”意思是我們只是坐的位置不同,但處事你要聽我的。

李輔國(704年―762年),唐肅宗時當權宦官。本名靜忠,曾賜名護國,後改輔國,相貌奇醜無比。李輔國四十歲之前無所作為。安史之亂期間,勸說太子李亨繼承帝位。唐肅宗即位後,被加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始掌握兵權,並改名為輔國。之後又因擁立代宗即位,被冊封為司空兼中書令。大權在握後李輔國更加為所欲為,最後被人刺殺身亡。

第六位:東漢張讓

東漢宦官,從一個雜役小太監,逐步爬上太監首領中常侍,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他慫恿昏君劉靈帝劉宏設立“四園賣官所”,公開賣官斂財。又在漢宮西苑設“裸遊館”,專供靈帝淫樂,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團獨霸朝綱,權傾天下,顛倒黑白除異己,捏造罪名殺朝臣。

張讓,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桓帝、靈帝時,歷為小黃門、中常侍等職,封列侯。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洩,他和其餘幾個常侍設計伏殺何進。袁紹、袁術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張讓走投無路,投水自盡。

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亂政太監

第五位:清朝李蓮英

李蓮英整整在清廷皇宮混了52年,混成了西太后慈禧身邊第一紅人。李蓮英是一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對主子擺出奴才嘴臉,對同類卻兇狠殘暴,他置諸侯於腦後,視軍機大臣為等閒,文武百官多數不得不對其奉承。

慈禧對李蓮英的寵信與日俱增,確實引起朝野的議論和不安。有人說李蓮英權傾朝野,收受賄賂,投到他門下就能當高官;有人說他“干預朝政,廣植私黨”;甚至還有人說他陷害擁護維新、站在光緒一邊的大臣。

清末大太監李蓮英(又作:李連英),原名李進喜,慈禧太后賜名連英,俗作蓮英。是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被人們呼為“九千歲”,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

第四位:明朝劉瑾

劉瑾與王振一樣是自閹入宮,並且運氣不錯,他服侍的花花惡少朱厚照順利當上了皇帝,從此劉瑾便開始使盡渾身解數,慫恿少年皇帝吃喝嫖賭,不理朝事,同時結黨營私,權傾朝野,將反對他的53位大臣一網打盡,製造了“奸黨冤案”。

劉瑾(1451—1510年),陝西興平人,明代宦官。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淨身入宮當了太監,遂冒姓劉。孝宗時,犯死罪,得免。後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後來的明武宗。 他與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合稱“八虎”。他數次升遷,爬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從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縱朝政,是明代為禍最嚴重的權宦之一,當時有“立地皇帝”之稱。民間則稱他“九千歲”。一旦大權在握,便引誘武宗沉溺於驕奢淫逸中,自己趁機專擅朝政。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經會審,劉瑾被判以凌遲。

第三位:明朝王振

歷史學家將明王朝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王振就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他自閹進宮,得到了明英宗朱祁鎮的寵幸,逐漸開始擅權,結黨營私,干涉朝政,後來,王振為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竟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明代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結果皇帝做了俘虜,自己也搭上了性命。

王振,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縣,略通經書,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其本來是一個教書先生,後來自閹進宮,英宗為太子時,侍於東宮。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逐殺正直官員。瓦剌大舉入侵。王振鼓動帝親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將樊忠錘殺。

第二位:秦朝趙高

談到昏君秦二世時我們已經提到過大太監趙高,趙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宰相。為了一己私利,趙高置江山百姓於不顧,與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謀,篡改秦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又更改遺詔賜長子扶蘇和蒙恬死。之後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誅戮宗室、大臣,且專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為馬,對不隨聲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

趙高,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並非宦官)。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一說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一說趙高為“宦官”乃後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兒子)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第一位:明朝魏忠賢

魏忠賢是當之無愧的太監界的老大。魏忠賢出身流氓惡棍,目不識丁,憑著溜鬚拍馬的絕活兒,地位權勢與日俱增。萬曆四十八年,年逾半百的魏氏飛黃騰達,開始大興冤獄捕殺東林黨人,私植黨羽,自稱九千歲。身為太監,他不僅慫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納妾,搶奪民女,令無數家庭生死離別。

魏忠賢(1568~1627年),原名魏進忠,河間肅寧(今河北肅寧)人。他生性貪玩,逐漸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長大後成為市井無賴。由於無法歸還賭債,遭到眾多賭徒的羞辱,他無奈之下自宮,後來進宮當了太監。明熹宗即位後,開始平步青雲,拉開了中國歷史上最昏暗的宦官專權的序幕。他自稱“九千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