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意義?

老張談三農


進入農曆九月後,村裡的老人就反覆唸叨一句老話,“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老人們更是念叨個不停。那麼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意義?一起來看看吧。

包含的意思。

如果農曆九月初九不下雨的話,就要看農曆九月十三是否下雨,如果農曆九月十三也不下雨的話,那麼這一年的冬天就會幹旱少雨(雪)。與之類似的說法是,“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下雨一冬淋”

蘊含的意義。

老祖宗長期觀察所得,農曆九月初九、農曆九月十三,是否下雨,對冬天的雨雪有著一定的關係。後來又經過長期的實踐,將此予以驗證。最後用質樸的語言表達出來,並世世代代流傳了下去。這句老話至今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還可指導農民預測天氣、安排農事。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冬天雨雪充足,冬小麥才能安全越冬,來年才能有個好的收成。今天家鄉這邊是個大晴天,一些老人為此憂慮不已,就怕今年冬天會幹旱,就怕小麥不能安然越冬,以致影響來年的收成。他們都盼望著農曆九月十三會下雨,哪怕是下幾滴也成。希望到那天真的能下雨,希望明年農民們能有個好收成。


土妞話三農


農村老話“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意義?

“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什麼意思?

“重陽無雨看十三”:重陽是指農曆的九月九日,九九重陽節這天。十三,是指九月十三日。字面意思是,九月九日如果沒有下雨,就看九月十三日下不下雨。

“十三無雨一冬幹”:如果九月十三日不下雨,那整個冬天都少雨了。

把“重陽無雨看十三”和“十三無雨一冬幹”兩句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農曆九月九日如果沒有下雨,就看九月十三日了,如果九月十三日還沒有下雨,那整個冬天都少雨了。

“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相傳,明朝馬大壯《天都載》中的一段文字:相當於今天氣象局的一個機構,寫了一副楹聯:“夏至酉逢三伏熱,重陽戊遇一冬晴”。當時有人就把楹聯種的“酉逢”當“有風“誤傳,把“戊遇”當”無雨“誤傳。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傳承。因此,“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網友們,你認為有科學依據嗎?

我是凡塵觀生活!

謝謝!

再見!


凡塵觀生活


農村老話“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意義?

在農村裡有很多老一輩人根據多年的觀察和經驗總結出來的老話,其中多數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而這也是農村老話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原因所在,其對於農民安排農事活動是有幫助的。那農村老話“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句老話的意思比較簡單名了,那就是如果在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那天如果沒有下雨,就要看農曆九月十三了。如果重陽節和農曆九月十三都沒有下雨,那今年的冬季就極有可能會出現旱情,也就是說今年的冬季是旱冬。

類似的說法還有“重陽晴,一冬冰,重陽陰,一冬溫”、“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晴”、“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晴”等。

通過這些俗語來看,廣大農民朋友還是希望在重陽這一天下雨的。因為重陽下雨了,那接下來的冬季才會風調雨順。不然,對於農民朋友後期的農事安排是不利的。尤其是會直接關係到開春後的種植。所以很多農民都希望重陽節這天可以下雨,哪怕是在重陽節那天下一點點小雨都可以。

在農村裡,一些老人都說這具民諺的準確性還是很高的,如果在重陽節那天沒有下雨的話,一些農民朋友就會憂心忡忡,並且還會提前做好打算,避免到時候措手不及,造成一些損失。


農夫也瘋狂


重陽節是否下雨,是農民朋友對當年冬天的天氣的預測,以前沒有天氣預報,農民朋友全靠自己積累起來的經驗和天氣規率來對農事的預測,不過農民朋友對這種規率是把握的挺準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這樣句老話:“俗話說”。其實細細品味,不論那句俗語都有一定的還理。



其實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裡,不只“重陽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這句諺語的。例如:“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九月九陰一冬溫"。“重陽無雨一冬幹"。“吃過重陽飯,不見單衣漢"。等等!


農村俗語;“重陽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想知道當年冬天的天時,就要看九月初九這一天是否下雨,如果這天不下雨的話,到九月十三看,九月十三還不下雨,那麼當年的冬天就會幹旱,如果到九月十三能下雨,當年冬天的墒情就會好,到來年夏收季節就會有個好收成。


XGC上善若水


農村俗語:九月九,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這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諺語是物象和陰陽驗證的結果。這樣的俗語和農諺太多了,大多都是圍著人間生活,節氣和農事而驗證的定律。比如四月初八(一般為小滿之時),這一日若有雨,則一麥不利,有俗語稱:雨溼老聒(烏鴉)毛,麥從水裡撈,四月八若下雨,必然忙種時收種大澇,連陰雨不止,麥子難收難打,更難安秋。又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若八月十五這一晚有云遮月,正月十五天必陰。若八月十五下雨了,正月十五節必有大雪封門。為什麼呢?這是天干地支陰陽互相干擾和春秋物象的對應關係。小滿之時,日怕遇極陰之相,比如遇庚辛壬癸日勢必下雨,下必連陰十五天以上,是以影響收麥。而此日若遇午未和戊己,則必天干,雖能收麥,但無雨難以安秋,兩者皆災相,其它日皆平。如八月十五日秋分之時對應正月十五雨水之氣,它有一種陰陽感應之氣,秋分遇陽日,正月必旱,秋分遇陰日(如庚辛壬癸]正月必雨,分毫不差,箇中原因憑我的資智尚難說清。而重陽者更甚。九月九至九月十三日的五天時間為秋汛(旬)日,鄉人叫下雨旬頭,即多雨之日,此時的雨水叫壓麥根雨,不下的極少,應驗的極多。那是什麼意思呢?一是因為九為極陽,最大數值,是為陽。九月為一陽,加初九為二陽,即為重陽,陽再不過的了,一陽本就顯旺,乃二陽合一則更陽更旺,但陰陽是可互相轉換的數值,而九往上進便又為0,這就是物極必返的陰陽轉換,是以極陽可轉換為極陰,即陰中藏陽,陽中藏陰,也即吉中帶凶,兇中含吉是也。那麼重陽乃陽之極盛,應該天乾物燥,可就是陽中含了極陰,物極必返,數進(盡)歸零(陰),九進為十,十乃極陰之數,必有雨下,若在這五天之中,再遭遇丙丁,必下無疑,若遭遇庚辛壬癸,陰容陽中,必然中和,無雨平平。它的對應關係就是,重陽所遇的干支在三冬裡會循環出現,下不下雨雪全在這幾個干支字上。這就是此汛(旬)的來歷。

而重陽節者,現稱老人節,古時為陰節也。何為陰節?在古時,人們把九九稱陽盛,但陽盛必衰,陰極泰來。此日看似吉利,實則大凶之日也,一年中的第一個極陰之日即大凶之日。此夜極陰,鬼,怪,仙,聖皆動於此晚,明人不會夜遊也。所以古代僧,伲,道,仙,巫師,法力者(諸如耳功,眼功,指功,童子功(非武術童子功)太上法曹等等法師,入夜人靜後,必去野外鬼魅(老墳或慘人之處)之地,閉目打坐,養神修功,此夜修正者,法力極上。此即為陰功之節氣也。


福自福地來wjf






河山59286680


農村老話“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意義?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農人覺得今天回答這個問題最好了,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都是農村先輩們智慧的結晶,在沒有任何科學儀器的輔助下,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天氣規律,口口相傳,雖然有時候也會出現偏差,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重陽無雨看十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重陽節沒有下雨,我們就要等到九月十三了,這一天的情況同樣也影響著接下來冬季的天氣狀況。十三無雨一冬幹!九月十三這一天如果沒有下雨,那麼接下來整個冬天氣候都會特別乾燥,很少有雨雪天氣,這間接影響了來年的莊稼的長勢。

我國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這也反映了一定時期人民的生活狀況,他們一直在探索發現大自然的奧秘,儘管沒有任何可以藉助的外力,但他們還是總結出了一系列的生活經驗和天氣預測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這些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傳承下來。

歡迎大家和農人一起交流討論!祝大家重陽節快樂!!!


每日農業資訊



李198588733


重陽是關中播種冬小麥的時候,由於小麥播種需要墒情適宜,所以農民們都盼著下場透雨,如果重陽下了雨,預示著今冬明春雨水充沛。重陽沒雨看十三,十三沒雨一冬幹,十三得不到透雨,一是預示著冬春少雨,麥子肯定歉收。


龍眠1


回答悟空:農村老農也常說;舊黃曆看不得,且看老天變臉色。這說明農顏也不一定誰確,由於地球變暖的原因。所以農民接照老人的說法,加以印證。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找出氣象規律,重陽有雨是及時雨。到了小雪雨封地,今年雨水必不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