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胃潰瘍,該怎麼治療?

用戶60937833156


首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胃潰瘍的概念,胃潰瘍是說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的胃酸過度增多,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導致胃粘膜發生潰瘍,潰瘍是說病變已經發展到了黏膜肌層,所以潰瘍是要比炎症和糜爛都要嚴重的。

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胃酸的增多和胃粘膜的屏障功能下降呢?

1.持續存在的胃部炎症:如糜爛性胃炎,鹼性反流性胃炎,淺表性胃炎長期性不管不顧,導致炎症長期存在時,就會有導致潰瘍的風險。

2.十二指腸液的反流:十二指腸液中含有膽汁,胰酶,腸液等物質,這些物質反流進入到胃內後,會對胃粘膜造成一個化學性的損傷,長期以往就會造成胃潰瘍的出現。

3.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的患者中,有80%的患者都存在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但可以損傷胃粘膜,降低胃粘膜的防禦能力,還可以加速胃酸的過度分泌,所以在治療胃潰瘍時,根除幽門螺桿菌就自然成了關鍵。

4.非甾體類藥物的服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尼美舒利等鎮痛藥物,都可以降低胃粘膜的屏障,導致胃粘膜的修復發生障礙。

分析完病因,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胃潰瘍的常用治療方法:

上面也提及了,要想治療胃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案主要有質子泵抑制劑+胃粘膜保護劑+抗生素來構成,也就是小克常說的四聯療法。

小克推薦的是: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奧美拉唑+果膠鉍。

四聯療法的時間大概在10-14天,需要嚴格的按照時間和劑量來進行治療,切忌盲目停藥或者更換藥物。

後期的抗潰瘍治療主要是以抑酸藥物和胃粘膜保護劑為主,也可以單純的使用抑酸藥物來進行治療。服藥的時間大概在3-6月。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一種的形式,常常發生在年齡較大的人群中,很多人都是通過胃鏡檢查才發現和確診的。消化性潰瘍發生的部位有:胃體、十二指腸、食管下端、胃-空腸吻合口附近等。這些潰瘍的發生都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異常消化作用有關,故稱為消化性潰瘍。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胃黏膜有著很強的自我保護作用,不會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所侵害。只有當胃黏膜的自我保護作用減退了,才會發生胃潰瘍的問題。根據多年的研究發現,造成胃黏膜損傷的主要原因有:

1、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絕大多數胃潰瘍的患者都感染過這種可以在胃酸環境下生存的細菌;

2、長期過量地服用或者不規範地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非甾體抗炎藥就是大家常常說到的“解熱鎮痛藥”,典型的代表有阿司匹林、雙氯芬酸、吲哚美辛、塞來昔布等;

3、吸菸或者大量喝酒,也會傷害胃黏膜的保護機制;

4、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或者進食過多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食物、粗糙食物等,也會對胃黏膜造成傷害;

5、某些重大的外傷或者大型的手術,會造成人體處於應激狀態,也會誘發胃潰瘍的發生等。

一旦被明確診斷為胃潰瘍,就要積極接受規範的治療。有數據顯示,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消化性潰瘍病會有癌變的可能,胃潰瘍與胃癌的發生是有一定關係的。胃潰瘍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有著直接的關係,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也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治療胃潰瘍主要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用到的就是對這種細菌敏感的抗生素;

2、抑制胃酸的分泌和侵蝕,主要用到就是質子泵類抑酸藥;酸性環境的改變,還會導致胃蛋白酶活性的下降,也起到了一定的胃黏膜保護的作用;

3、使用胃黏膜保護劑,主要是鉍劑,這樣可以防止對胃黏膜的進一步損傷。

醫生們根據這些治療原則,發明了所謂的“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胃潰瘍患者只要能夠嚴格按照醫囑治療,全療程規範用藥就能得到較高的治癒率。患者不可擅自用藥或者改變用藥規則,否則會產生細菌耐藥等問題,胃潰瘍的治療難度將會大大增加。重要的是,人們會再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胃潰瘍還會復發。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是非常關鍵的。


藥療君


規範抑酸、保護胃粘膜治療,同時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後複查電子胃鏡。治療期間規矩飲食,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