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当时凭什么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结果当场懵呆!

这是因为东北918事变沦陷之前在张作霖的统治下就已经有了超过南方长江流域的经济规模,要知道长江流域从洋务运动开始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了。东北在张作霖手上已经建立了以钢铁煤炭机械制造为主的重工业,以及纺织和农产品加工主为的轻工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国内最先进和完整军工产业和体系。张作霖还有当时民国最强大的海军,拥有大小军舰26艘,甚至用商船改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虽然只能起飞两架舰载机。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918前的东北还造了中国的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汽车!而且这辆汽车的零部件的国产化率高达70%。当时的东北因此也被称作“中国的鲁尔区”(德国的鲁尔区是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当时沈阳和大连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可以说东北在918之前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可惜张大帅苦心经营的这么大一份家业,被张学良没两年就败完了。而日本人之所以一定要吞并东北,最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看中了东北的工业基础,可以用来作为全面侵华的准备基地。

伪满洲国当时凭什么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结果当场懵呆!

当时东北军除了海军外,还有拥有300架飞机空军,陆军拥有国内其它军阀所没有的60辆FT17雷诺坦克,这些基本在后来都落入了日本人之手。同时一并落入日本之手的还有包括军用车辆在内的约5000辆各种车辆,约1500门的各种火炮和2000门迫击炮,4000挺各式机关枪,12万支各式步枪,还有不计其数的弹药。但在战争时期,再多的物资也很快会消耗完,对中国人来说最大的损失是东北的兵工厂全部落入日本人手里,这些兵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了大量日军和皇协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伪满洲国当时凭什么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结果当场懵呆!

顶层规划设计——统制经济(就是变相的计划经济,它不仅是伪满洲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制胜之道,也是战后日本吉田茂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推进日本经济腾飞)。1932年日本通过《日满经济统制方策要纲》、《满洲经济统制根本方策案》、《第一次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等法案强化“满洲国”工业发展与日本经济与军事需要的“协同发展”。伪满洲国政府在日人控制的国务院总务厅指导下,制定了《重要产业统制法》、《关于一般产业的声明》、《钢铁类统治法》、《价格等临时措置法》、《总动员法》、《粮谷管理法》、《特产物专管法》等具体法令,实现从工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分配、工业原料供给、工业成品价格保护等方面的全方位统制。1936年至1937年,日本改变日满经济统制的“一业一社”制,实行以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主导下的“康采恩”制。1937年10月《满洲重工业会社确立纲要》奠定了满业综合经营的“康采恩”制。

伪满洲国当时凭什么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结果当场懵呆!

​重点行业强劲发展(日本通过国家直接资本投入方式引导水泥、矿产开发、钢铁、铁路、银行等重点行业飞跃式发展)。伪满洲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是依据伪满经济统制政策而新设企业的核心,是具有垄断性质的特殊公社和准特殊会社,而这类企业即是满铁重点投资对象。截止1935年底,设立特殊会社16个,实收资本总额约为27 100万日元。1941年,满业直接投资达117,500万元,统制企业超过30个,基本确立了以满业为中心的企业体系。日产资本大举入侵东北,刺激了日本私人资本再次投资热。到1939年末,奉天工矿业公司共有197个,公称资本51197万日元,实缴34312,6万日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