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唐朝的煙花一瞬

王勃:唐朝的煙花一瞬

王勃:唐朝的煙花一瞬


王勃:唐朝的煙花一瞬

準備了好幾天了,想談談王勃。

這個唐朝才子,十幾歲就舉世矚目,二十幾歲就英年早逝。在他活著的二十多年間,不僅在詩作上造詣非凡,在辭賦上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四傑,他居首位,而其他三人的光輝加起來都沒有他強盛。唐宋八大家沒他的名字,但他的文章是唐宋八大家必先拜讀學習的。當了個小官,但到達各地都會有當地大吏宴請求見。

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何以能如此了得,如此優秀,而又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崩然離世,璀璨落幕。

他的人生就像一筒煙花,“嘭、嘭、嘭”照亮了整個大唐後,猝然而逝。


約太宗末期高宗初期時,王勃出世。他家是個儒學世家,底蘊豐厚。王勃這小子,也真真文曲星下凡,三四歲就能寫字,五六歲就開始吟詩,而且這小屁孩兒的詩構思巧妙、朗朗上口,還相當有水平。這種神童,說出去都沒人相信。

九歲的時候,王勃已經熟讀百書了。有部史書《漢書》,那可是有名氣的史學家顏師古編纂的,王勃拿著看,九歲的小屁孩兒就挑出來他的書裡有好幾個錯誤。幸虧是他爹沒打他,要是打了,就不敢吭聲了。

就是這種妖孽,十四歲的時候,基本上當時能學的各種知識都被他學了個通透,搞得都沒人願意跟他做同學,也沒什麼同齡朋友。同齡的都要成他的跟班小弟了。

十七歲的時候,別人都才剛剛懂得男女之道呢,像咱們這個年代的還在上高中呢,王勃就準備出來找工作了。可不是搬磚,扛麻袋這種工作啊,人家要的是大唐的公務員。

這鐵定了他不是一般人。

到了長安,他也極有情商,先去幾個跟家裡有交情的叔叔伯伯家拜個面,說說自己的打算,展露一下自己的才學。這一點都不像十七歲能辦出的事啊。

叔叔伯伯拜完了,得見見皇帝啊。

皇帝聽說過他的名字,但還不認得他。

王勃就通過一個世伯,呈上高宗一篇《乾元殿賦》。

洋洋灑灑二千餘字,有格律,有韻調,有故事,有景緻。

高宗驚奇啊:誰人如此有才?

十七歲王勃!

王勃以幽素科試考取了名次,又在高宗前露了臉。朝廷授他朝散郎,他也成為大唐史上最年輕的朝廷命官。

王勃:唐朝的煙花一瞬

原本一切都是轟轟烈烈的,可瘋狂的人生卻總會遭到不明所以的磨難。

王勃當了朝散郎,被引薦到沛王府擔任修撰。

這高宗的兒子,大家都知道比較慘也比較無能。

這個沛王就喜歡沒事鬥個雞,還帶著他兄弟英王。

平民鬥雞,就是鬥雞。王子鬥雞,那就不只是鬥雞了,那中間牽涉的面子可是皇家臉面。

王勃作為沛王府的工作人員,站在沛王的角度氣宇軒昂的向英王,不,英王的雞發出挑戰,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英王的雞,投降吧!

只怪他文章寫的太好,高宗聽說他又寫了新文章,命人拿來看看。

高宗一看,氣的發抖:廢物廢物,一身才學不用在正事上,用在雞上,身為臣屬,王子怠懶鬥雞不勸阻,還做文章助興,甚至誇大事實稱鬥雞為檄文。這檄文是可以隨便叫的嗎?逐出王府,滾出長安!

高宗一怒,文曲星遭殃。官職被罷,長安不留人。

或許天才就是總被嫉妒的吧,王勃,辛苦了。

長安呆不得,王勃就到了川蜀。在這裡,度過了安心的幾年時光,修身養性,更加看清了這個世界。

走的時候,還留下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

休息了幾年,王勃也才剛二十出頭,也遠比許多人更有優勢。

高宗也不再提及鬥雞的事了,王勃就回長安又參加科舉。路過虢州,他的好友在虢州擔任司法,王勃雖被罷官,但仍是有官身的,他的好友就幫他在虢州謀了一個參軍的職位。兩人互相有個照應,也蠻好。

可惜天才的光芒太盛,你不惹事,總有事會找你。

某日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竊入王勃宅邸,求爺爺告奶奶,說自己是好人,遭人逼迫,殺了惡人,逃至此處,請求王勃搭救。王勃是儒學中人,見到弱者救人一命也是求心中安穩,便耐不住請求答應了。

可答應了之後,王勃越想越不對,越想越不對,那麼多宅院,偏偏落入我家,殺人藏匿也是犯法啊。果不其然,王勃有心將他送入縣府,可正有想法,那人卻死了。那人一死,就有官兵來人,直接將王勃緝拿。

媽呀,這明顯是個套啊,王勃還是太年輕啊。哪裡得罪人了?王勃在監獄百思不得其解。

有別人說了,王勃在虢州,有才又有貌,令無數女子折服,才情傲物,遭人嫉陷。

幸虧那年大唐有大事發生,高宗大赦天下,王勃免了死罪,關了一年多才出獄。

王勃:唐朝的煙花一瞬

王勃還是那個王勃,可世界已經不是那個世界了。

出獄後,王勃才知道,因他牽連,他的父親也被貶到交趾做縣令了。

王勃心裡慚愧,父親雖然身體健康,但也已入老年,在離家鄉那麼遠的地方為官,何其不易啊。

於是他就去找父親,以告慰父親。

這時他也是自由身了,犯罪了,官身就沒有了。

王勃從洛陽出發,開始南下,邊遊邊走。經過南昌,還應洪州閻都督的邀請在滕王閣參加了宴會,並作了一篇舉世聞名的《滕王閣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就伴著這樣的景色繼續南下,探望父親。誰知在渡海赴交趾時,卻船毀人亡。

正應了他在《滕王閣序》中的詩句。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死後,高宗聽聞他又寫了一篇新文章《滕王閣序》,看罷便直呼身邊人說:快把王勃請回來,如此才人,之前是我苛責太重了。身邊人可惜的回答:王子安已死。

轟轟烈烈一生,遺憾而死,這是大唐的損失,也是古代文學的損失啊。

王勃:唐朝的煙花一瞬

​​​​​​關注【瑾口寓言】頭條號,每天閱讀有“學問”有“情調”的文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