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蚯蚓》之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用戶5547788937


《蚯蚓》是於2017年4月20日在韓國拍攝發行的校園犯罪片,由尹學烈導演,金正均,吳藝雪出演。該片主要講述因為女兒考上藝術名校,父女二人就搬到到首爾生活,可是在校期間,女兒被校園暴力害死,患有腦癱的父親從此踏上了為女復仇的道路的故事。其實做為父母親的我們,如果真的碰到這種事情,也許我們會一下子束手無策。我們真的能像這個父親一樣嗎?也許真的不能,到那時我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渺小。現實社會中這種不公平的案例真的太多了

誠信是福


沒有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是被下面這樣一張圖片吸引的(不得不承認我在某些時刻還是蠻重口的),不過我看到的是相同場景的動圖,還以為它就是一部尺度比較大的愛情片,甚至覺得這又是一部拿“肉慾”來當噱頭吸引觀眾的低俗電影。尋找電影資源的時候順手搜了一下電影介紹才發現與我想象的並不相同,比較沉重,是一部女主因校園暴力和性侵而自殺的電影,是一部與反抗校園暴力相關的電影,也是一部揭露殘酷現實的電影。


影片大概講了這麼一個故事,腦癱父親李元術(金正均飾)和女兒李子若(吳藝雪飾)相依為命,住在比較荒涼的一個小島上。父親因為女兒考上了首爾的貴族高中興奮不已,決定與女兒搬到首爾。子若因在新學校受到老師青睞,被以惠善為首的有權利有背景的同學們所排擠。噩夢也就此開始。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很長時間都不能從故事裡邊出來,它給我一種深深的窒息感,子若所受的傷害,被迫輟學,被輪姦,被撒尿,甚至被迫援交,以及她最後受不了折磨跳樓自殺的場景,還有腦癱父親為了女兒所做出的極端行為,每一個都讓人感到心寒。

電影揭露了太多黑暗冰冷的現實,校園暴力沒有得到重視,沒人替弱者伸張冤屈。電影的結尾腦癱父親走投無路替女兒報仇的手段非常極端,但以暴制暴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在豆瓣上看了很多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我找了一些熱度比較高的評論,大部分觀眾的看法都集中在譴責施暴者、聲討現實的黑暗、心疼受害者這些方面。

但我覺得悲劇的原因除了上面那些還有子若的虛榮心,她雖然從來都不抱怨生活的艱辛,不埋怨父親,不對父親發脾氣,也不會嫌棄父親行動不便,不能忍受別人對父親的侮辱,也沒有讓她的虛榮心矇蔽了她的雙眼,但她也從來不在朋友面前主動提起父親,甚至與朋友外出逛街偶遇擺攤的父親時想要選擇避開父親繞道而行,不想走過父親擺攤的街道。

而且在一次與同學們一起外出活動中當被問到父親是做什麼的時,子若選擇了撒謊,這才引來的後面的禍事。

人性難免存在著虛榮心,有點虛榮心再正常不過。但也因為她這一點點虛榮心讓她失去了很多珍貴的東西。


前路有勇有謀還有W


說實話,之前已經有位朋友向我介紹過,但一直沒有提起看的興趣,一方面是因為對於校園性侵的類型電影不是很有興趣,第二個原因是很害怕看太虐心的劇情。看這部電影是因為在微博上,看到有幾位網友在討論,所以當天晚上就把這部電影看了。

《蚯蚓》是由韓國導演尹學烈,以及演員金正均,吳藝雪出演。於2017年4月在韓國拍攝發行的校園犯罪片。

韓國的犯罪片在亞洲其實拍的質量是很高的,甚至我覺得韓國犯罪片在亞洲可以排在第一位。

《蚯蚓》的劇情其實挺虐心的,尤其是看到腦癱的父親為了女兒不知無措和無助的時候,看的讓人心疼。影片主要講述:一個腦癱的父親李元術和女兒李子若相依為命。當女兒考上首爾的貴族藝術高中時候父親興奮不已,並和女兒把家搬到了首爾。但不料這是噩夢的開始。子若由於才華出眾很快在學校展露頭角,但在學校被以惠善為首的女同學們嫉恨。子若堅強好勝,反抗著校園暴力,卻不斷遭到更加殘酷的回擊,最後受不了無休止地折磨而自殺。父親元術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會各界伸冤,但這個社會不理會弱者的呻吟,於是元術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懲治了這些欺負過女兒的人們。

其實這部電影的拍攝水準以及藝術手法並不高,但完美抓住了觀眾對於揚善除惡的心理,詮釋了大快人心四字!!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父親用同樣的手法把那些醜惡的人進行報復,一個都跑不了!!可以說是完美復仇類電影。這也是很多觀眾喜愛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

真心希望有空的朋友可以看看這部電影,電影是從現實角度進行思考呼籲,讓更多的人來關注校園欺凌的現象。

好的電影,除了高超的藝術和完美的劇情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對於現實的揭露。

類似的電影,你們還知道哪些印象比較深刻的,可以留言討論和推薦給大家!


電影新計劃


《蚯蚓》觀後感:

每次看韓國電影,總會覺得——韓國是一個經常,照鏡子的國家;

下面這張照片(微笑),與影片的壓抑沉重感,造成心裡巨大落差;

●既然生而為人,就不能是【單純】的正能量……(傻白甜)

——不是在喧嚷負能量,接著看……


(圖片源於網絡)

先說一下,女主背景,喜歡音樂,考上藝校(貴族學校),父女兩人搬去上學的地方

單親,且父親患有腦癱,家境不是很好,靠父親奔走買衣服掙錢……

因女主音樂天賦,比較好,在藝校受同學嫉妒欺凌,但,不想向惡勢力低頭,

被同學摸清家境底細,被同學設計欺騙感情,佔了清白……

後被眾同學侮辱,被迫援交……最後,被迫自殺……

腦癱父親,為尋求真相,沒錢沒人上天入地無門,親手了結侮辱女兒的眾人……

(圖片源於網絡)



有幾個觀點,一直在穿插整部劇情——貧窮難道就註定被欺負 ?

且,維護自身權益,只能靠走極端 ?為何會這樣 ?

人們總說,正義總會戰勝邪惡,那正義遲到了呢 ?遲到了這真的還算正義嗎 ?

在貴族學校,欺凌者親戚父母是學校老大;

(圖片源於網絡)

●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 ?

個人更願意相信,荀子的《性惡論》——人之初,性本惡,

是善的教育、是善的引導、是善惡經歷、是自己的獨立思考成長轉變,

使得……惡的本性慢慢被隱藏或者淨化,最終為善者……


(圖片源於網絡)

腦癱的父親,表情以及為人父的身份,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催淚點

想要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東西;

卻沒有保護的能力,可想而知……他內心的無助與迷茫……

●記事思考一來,看過國產的唯一部電視劇是《門第》,結果還沒看完

印象深的是,裡面佟大為的母親,說的一句話:

“你們動粗是為了解氣,我們有時動粗真的是為了個道理,有時遇到有理沒地說去,要麼只能自己憋著,要麼就只能動粗……”

還有一句:意思是這樣——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潑婦一些,怎麼把(保護)孩子(拉扯)養大 ?

想想真是……這是誰的錯,我們真的仔細思考過嗎 ?


(圖片源於網絡)

開頭講了,人不能單純的正能量

單純的正能量,都是有原因的,與傻過頭有何區別 ?

既然社會有兩面性——善與惡,就註定了人不能只是單純的一方面;

正能量,可以是負負得正的結果,瞭解認識接觸了暗面之後,正能量是個人選擇……

這算比較理智,而不顯得無腦……

——別人這樣說,別人那樣說,都不重要,得自己尋思尋思,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

(圖片源於網絡)



個人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更多健身內容,關注一下——書上沒有說;

健身與思想,有型有趣有態度


書上沒有說


《蚯蚓》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靠腦癱父親養活的品學兼優女生,因為誤信男生,而與男生髮生性接觸,後來被男生及其同學欺凌,做援助交易,最後女孩承受不住選擇自殺,女孩的腦癱父親為女報仇的故事。


影片有點虐心,但很現實,對我的影響至少有三點:

一、關於子女的擇校問題

在子女擇校這一問題上,我一直認為父母有多大能力,就送孩子去與之匹配的學校上學,如果不是很合適的話,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很多家庭條件一般的父母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去上學。暫且不說學校的花費,就是說學校的其他同學父母為孩子購置的各種學習用品就足以讓自己的孩子產生自卑感 進而自己的孩子的品行會發生變化,可能會撒謊,因為每個人都有一些虛榮心在內,孩子也不例外。

電影裡的子諾就撒謊說自己父親從事商業生意這也就為他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二、關於戀愛的坦誠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撒一些小謊無傷大雅,但是遇到比較重要的事情,比如面試或者說婚姻、談戀愛的要秉持一顆真誠之心,每一個謊言都是自己給自己挖的洞,去圓一個謊有需要另一個謊言的墊稱,所以說戀愛要坦誠。

電影裡的子諾如果不撒謊說自己的父商業生意男子可能並不會產生興趣。

三、關於校園欺凌的問題。

校園欺凌問題一直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認為只要我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負就可以,殊不知當你自己的孩子欺負了別人的孩子之後總會有報應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無論父母能力多大或者多小教孩子不要欺負人,並且教育孩子當受到欺負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因為他們的能力尚不能處理這件事情,需要父母介入 。



秘語相傳


我突然想到那個臺灣作家林奕含,她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描寫的那個房思琪,其實就是她自己。

在這本書裡,講述了她小時候被性侵的故事。

她曾經說她的書其實描寫了一個女孩子“愛”上誘姦犯的故事可是啊,這個“愛”字多麼沉重啊,真的是愛,是在強迫與重壓之下,臆想出這樣的感情,只有把它當作愛,她才會覺得自己不再骯髒,才能勉強自己接受事實活下去。

這其中,都是對人性,對社會的控訴。她把勇氣都留給了書中的房思琪,然後拋下了自己。

而影片《蚯蚓》中的女主角,在我看來,可能是另一個翻版的林奕含。

電影開始就是抽完一根菸的子若跳樓自殺。

雖然電影總是把悲劇放大,女主角不但出身貧窮,還有一個腦癱的父親,好不容易進了貴族大學,要面對朋友的背叛,緊接著呢遭受輪姦拍視頻。

她怎麼辦呢,她選擇默默承受,她開始出賣身體,抵押自尊,她選擇向勝過下跪認錯。

這是一出悲劇。可你知道,生活永遠比表現出來的藝術慘得多。

生活中的乙方不是被甲方強姦了,而是被生活強姦了。



魯中晨報李沫霖


“沒有錢可以,但能不能挺起胸膛呢,你願意這樣活著嗎,像只蟲子似的。”


電影的開頭簡直就是一部恐怖片。 停靠在路邊的車,突然砸下一具身體,血模糊了半個車身。

陰暗的停屍房裡,冰冷的年輕的身體。“小小姑娘,近兩個月,做援助交際超過二十次了。”驗屍官半是惋惜,半是鄙夷的口吻,哀其不幸,嘆其不爭。

腦癱殘疾的父親,走路都不太利索,在電影裡,卻有幾次步履如飛,一次是女兒收到了首爾的貴族音樂學院桃花藝高的錄取通知書,興沖沖地去告訴女兒。



還有一次,是作為一個一心為自己女兒討回公道無門的殘疾父親,以暴制暴,奮起向命運反抗。

人性醜惡, 作為小人物處於絕境時的絕望,面對欺辱無處可依,冤情無處可申。 有了保護女兒(兒子)的資本在生下他們。

朋友,人太自私了。

未成年人保護法成為人渣的鎧甲。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如今也成了諷刺。


總有一種《繼承者們》現實版的感覺。 韓劇吹的泡泡被韓國電影弄破了…… 現實的話……歐巴稀有,渣男很多 校園暴力這電影只拍出了一小部分陰暗角落,剩下的部分人性在摸索。


托腮老楊


兩個字:沉重!沉重的不能再沉重!

我先講述下這部韓國犯罪電影劇情:17歲的女一號,生活在江華島,爸爸是腦癱,一天,女一告訴爸爸自己考上了貴族藝校,爸爸那個興奮呀,手舞足蹈,然後考慮到孩子上學,父女倆就搬去了首爾,租了一個小房間,爸爸擺攤給女兒湊學費,很辛苦,爸爸遭受了很多歧視和阻撓,而女兒卻不體諒父親還要買這買那。

上學第一天,女一遇到三個不學好的女同學(簡稱三女),而同桌是一個膽小懦弱的戴眼鏡的女同學(簡稱女二)。高年級有個學校財團理事的侄子(簡稱男一),挑中女一進新生合唱部,一天放學後女一和女二街上偶遇女一爸爸,女一怕丟人想避開不讓女二知道,但爸爸還是看到了女兒,互相打了招呼,從此女一女二關係越來越好,後來女一騙合唱部的同學自己爸爸是做生意的沒說是擺攤,一天早晨,男一在草叢中向女子表白了並且發生了關係,但被三女知道了,三女找到女二,女二因為膽小把女一的真實情況說了出來,男子知道女一的實際情況後過來打了女一,三女也開始不斷的找女一的麻煩,用了各種不良手段,拍視頻,讓男生與女一發生關係等等,後來女一把事件經過寫成了一本日記,然後自殺了,日記被同事發現後給了爸爸,爸爸看到後內心絞痛,於是開始了各種伸冤之路,在發現通過學校,警察局等正規途徑解決無果後,用硫酸毀掉了三女的面貌,並且把當時強行與女兒發生關係的幾個男同學像蚯蚓一樣掛上了魚鉤扔到河裡,最後父親也自殺了,電影到這裡也就結束。

雖然這只是一部電影,但是我們平常所聽到,所看到的學校欺凌事件並不少,而且很多性質都很嚴重,校園應該是學習的樂園,成長的搖籃,無論家長還是孩子自己,都渴望能在學校這樣一個美麗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帶有偏見的,性格也是比較躁動的,所以學生之間一言不合就容易爭吵甚至動手,三五成群,拉幫結派,要制止這種行為的出現不僅僅是靠老師靠學校,相對學生來說再好的老師都抵不過父母的身份權威,父母既然造人出來,理當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先成人再成才,這句話從古到今都是不變的真理,另外,也需要社會這個大環境的督促,社會少一點壞風氣,多一點正能量,因為學壞容易,學好難,再加上科技日新月異,信息化時代,低俗的東西很容易被青春期的孩子所學習,因為他們還沒有正確的價值觀!

因此,健康的學校成長環境和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靠的是所有人來共同維護!


ImageTalk畫說


看過這個電影之後感覺特別的壓抑,說實話韓國拍這類電影真的是很厲害,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好了步入正題,女主角子若是不幸的,因為她沒有像別人那樣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她也是幸福的有個那麼愛她的爸爸,剛剛進入音樂學院,想象著美好的未來,她沒有想到進入學院也許是她的噩夢,那時候的她真是美好啊


但是這些美好也被一次外出遊玩所打破,因為學院大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處於這個年齡的女孩子在面對自己心儀男生的時候都是有些虛榮心的,她想要和他相處自然也不想被人看不起,所以撒了一個謊,正是這個謊言徹底擊碎了她的生活和她自己,因為謊言被戳破,她和同學起爭執被退學,之後還被拍下視頻被威脅,最後忍無可忍的她自殺了
她的爸爸一開始並不知情,後來看了她留下的日記才知道了這可怕的真相,他去報警去學校找說法都無濟於事,有時候真的是在暴力面前束手無策的時候,以暴制暴或許更加大快人心


綠色希望1


這是一部韓國校園暴力電影,看完之後確實讓人內心非常壓抑。小編一直避免儘量不看這類電影,但是這絕對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