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名将对决是谁与谁之间,为什么?

小小嬴政


中国历史上的顶级名将对决,简直太多了,听我给你介绍一下粟裕击败了那些国军名将。

1,粟裕vs李默庵——苏中战役。

黄埔三杰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另一个版本是“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李默庵长期担任卫立煌的副手,位高权重,先后担任10师师长,14军军长,第33军团长;1941年后,历任第32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方面军司令官等职务。

李默庵和粟裕的对决,主要是苏中战役,也可以叫做“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先后经历宣泰战斗、皋南战斗、海安战斗、李堡战斗、丁林战斗、邵伯战斗、如黄路战斗七次战斗。这一战,李默庵带领的国民党军被消灭了6个旅及5个交警大队共5.3万人,占进犯苏中国民党军总兵力的44%。而此时,粟裕的总兵力才有19个团3万余人。

2,粟裕vs张灵甫——孟良崮战役。

严格来说,粟裕的对手其实不是张灵甫,而是汤恩伯和范汉杰带领的第一兵团,因为张灵甫名气太大,姑且就这么说吧

这一战中,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27万人,国军则有24个师、60个旅约45万人。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陈毅粟裕带领解放军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终于围住了张灵甫带领的王牌整编74师。总共发动三天,张灵甫所部被全歼,张灵甫本人也战死沙场。

自此,国民党五大主力级别的军队第一次被粟裕全歼,注定了最终败亡的结局。

3,粟裕vs王耀武——济南战役。

粟裕和王耀武,不是冤家不聚头,1934年,王耀武在谭家桥与我军红十军团作战,师长寻潍洲被杀,胡天陶被俘,方志敏、周建屏、邵式平等军都被歼灭,粟裕作为军团参谋长带领400人逃出生天。

14年后,形势逆转,王耀武作为山东省主席,所驻扎的济南已经被山东野战军战略包围。蒋介石患得患失,不愿意让王耀武撤到徐州,于是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命令,只用了八天时间就解放了济南,全歼王耀武兵团,活捉王耀武本人。

4,粟裕vs刘峙、杜聿明、黄百韬——淮海战役。

王耀武被解决后,粟裕的对手变成了杜聿明、黄百韬、黄维、李弥、邱清泉等黄埔名将,但是当时在徐州周围,粟裕兵力完全没有优势可言,但蒋介石再次帮忙,排除刘峙这个草包在徐州坐镇。黄维兵团、黄百韬兵团先后被全歼,刘峙按兵不动,李弥邱清泉被全歼,刘峙还是按兵不动,最后优势兵力的国民党军队,一个挨一个把脖子洗干净送过来。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5,粟裕vs汤恩伯、白崇禧——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后,蒋介石迫于压力下野,李宗仁和白崇禧虽然组织了桂系军阀的政府,但是蒋介石遥控汤恩伯、孙科、何应钦给李宗仁上眼药水,国民党万分危急之下,内讧更加加剧了。

但是对于长江防线,汤恩伯和白崇禧是齐心协力的,但在粟裕的指挥下,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国民党军队70万人难以抵抗100万的渡江部队,不到两个月时间,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万余人对代价取得胜利,国民党军伤亡及投降共43万余人。

粟裕是我国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在他的长长的功劳簿下,是一串串国民党名将,粟裕和国民党诸多名将的对决,是解放战争最优秀的地方。


历史知事


如果林彪和刘伯承对决,肯定林彪赢。长征时抢渡大渡河,毛泽东照顾刘伯承让其走江北路途比江南近,林彪走江南。一天一夜两百里,是夜风雨交加,刘伯承按照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教程让队伍休息二十分钟。就是这要命的二十分钟让林彪抢了头功。抗战中林彪在平型关虽然打的是日军䐉重部队,但取得了抗战的首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二九师在伯承指挥下首战失利损失一个营。另有文献说是一个团。都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由此毛泽东心目中林彪地位就更加高于刘伯承。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直接指挥了辽沈,平津两大战疫。淮海战役直接指挥是粟裕,下战略决心的是邓小平。

一个人的战略思想形成后很难改变。即使在外力的作用下有所变化也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塔山阻击战时,林彪对梁兴初说:我只要塔山,不听其他。这就是主帅的决心战疫就已经赢了大半。而伯承是儒将,常常有“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慈悲之心。


宇哥42888


中国历史上有三场含金量极高的名将对决,由近及远说:

第一场抗美援朝,横刀策马彭德怀对阵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二战后美国势力空前强大,而中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真是国破山河在,在朝鲜与美国正面硬扛,而且是老兵不死的麦克阿瑟率领,恐怕没有多少人心里有底。但结果我们知道了,彭大将军骁勇善战,带领着我军顽强抵抗,拿下至关重要的上甘岭之战,最终获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第二场林彪对陈诚的辽沈战役,林彪也是出自黄埔军校,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林彪的军事才能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他和他的四野成了国民党跨不过的一道坎,辽沈战役脆败陈诚,开启了国民党的全面覆灭。

第三场诸葛亮北伐对阵司马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真是一个人扛着蜀国,依旧料事如神,用兵也是超于常人,让蜀国依旧有统一的可能。但天命不可违,孔明六出祁山,命丧五丈原,但后期他与司马懿的对阵,真是精彩纷呈。

你最欣赏的是哪次名将对决?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淮海战役汇聚了当时国共双方无数名将,我党名将粟裕、刘伯承领衔,下属叶飞、宋时轮、王必成、陶勇等悍将。国军则有杜聿明、黄百韬、胡琏、黄维、邱清泉等百战名将。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名将对决了。


战役刚一开始,我军利用国军总指挥——猪头将军刘峙的低级失误,迅速将骁勇善战的黄百韬兵团包围在碾庄。此时黄百韬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我军复出重大伤亡方才歼灭黄百韬兵团。 此后我军经过惨烈战斗,在双堆集全歼以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为核心的黄维兵团。此时形势已经不可逆转了,最终我军于陈官庄大破国军,将受制于老蒋瞎指挥的杜聿明生擒活捉。

淮海战役期间杜聿明其实屡屡有神来之笔一样的调度,但先是刘峙送人头,后有老蒋瞎指挥,关键时候邱清泉还乱搅和,最终令一代名将杜聿明遭遇滑铁卢。




林屋公子


一看到中国历史上最有含金量的名将对决这个题目,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彭大将军与美国的五星上将在朝鲜的那一场惊世对决!

虽然说麦克阿瑟不是中国人,但是这场对决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场对决!

我们先来看一下对决的双方:

彭德怀

新中国的十大元帅排行第二,以善于打硬战恶战而出名,就连主席都夸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彭老总八路军副总司令,策划和指挥了百团大战;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是我军的核心领导之一人,是我军的顶梁柱。

麦克阿瑟

美国的五星上将之一,先后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麦克阿瑟开创“蛙跳战术”,迅速逼近日本本土。





新中国有十大元帅,美国有十个五星上将,这一场中国元帅与美国五星上将的对决,是两个大国最高军衔拥有者之间的一场较量,这样的含金量难道还不够高吗?

面对着美国人的挑衅,彭德怀元帅带着全国人民的意志,率领着志愿军于1951年10月跨过鸭绿江,毫不畏惧的迎了上去,于10月25和美军展开了第一次战役。


麦克阿瑟率领着17国联军气势汹汹的直扑过来,仗着飞机坦克军舰炮火的优势,麦克阿瑟志满意得,扬言两个月解决战斗家过圣诞节。

17国联军: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新西兰、韩国。

是的,论装备论火力,我军是远远落后于美军,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美军一个团的火力比我军的一个军还要强。麦克阿瑟以为这是一场一边到的战役,所以才敢如此嚣张。

可惜,麦克阿瑟不太清楚他面对的对手是谁,那可是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和有着钢铁意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在彭德怀元帅的指挥下,志愿军在火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把美军打回到了三八线附近,直接把麦克阿瑟打回了美国!

在这一场元帅级别的较量中,向来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吃到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场败战!


胡史乱翔


在国民党黄埔系当中,最令人望尘莫及的莫过于王耀武了,堪称一代抗日名将,凭借着卓越的战绩年仅40岁就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山东省主席等职,不仅善于带兵而且极赋军事才能,也是公认最会打仗的将领之一。而王耀武曾与粟裕大将有过三次对决,由于立场的不同,两大名将曾在战场上刀光剑影。

在国民党阵营中,和粟裕对决过的名将可不少,例如杜聿明、胡琏、邱清泉、张灵甫等都是一代抗日名将,但能让粟裕佩服的很少,而王耀武就是其中之一,被粟裕称为国民党将领中比较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一个,而粟裕的老搭档陈毅也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不要小看王耀武,他可是国军总少有的明白之人”。

王耀武,毕业于黄埔三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悍将,在抗战中所率领的“抗日铁军”74军,几乎打满了整个正面战场,可以说逢战必立功,74军也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曾试图多次给予歼灭但都未遂。其中王耀武在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和雪峰山会战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也是蒋介石屡屡委以重任的原因,所以时人称“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

谭家桥战役,粟裕与王耀武首次对决

在粟裕大将的军旅生涯中,有两处是最刻骨铭心的地方,因为这两处长眠了不少曾经陪伴着他的战友,一个是孟良崮战役,另一个就是谭家桥战役了,而谭家桥的兵败正是根源于王耀武的补充一旅,补充第一旅也是后来的第51师、王耀武起家的资本。

1934年以红七军团和方志敏的红十军合编成红十军团后,方志敏任军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粟裕担任参谋长,从赣东出发继续北上抗日。在准备向谭家桥进发时,当得知王耀武的补充一旅脱离了大部队孤军深入,军团长刘畴西决定利用有利地形在谭家桥两侧公路设伏给予围歼,从而达到在皖南立足发展的战略意图。

而王耀武率部孤军深入时非常的谨慎,在遭到伏击时并没有慌乱,凭借着强大的火力迅速抢占高地组织反击。由于红十军团参与伏击的两个师没能很好的配合协同作战,指挥失误伏击战变成了惨烈的攻坚战,红十军团损失惨重而被迫撤退,当红十军团撤回到怀玉山时遭到了敌人重兵包围而几乎全军覆没,只有粟裕率领了少数部队突围了,虽然粟裕还不是军事主官只是个参谋长,首次交手算王耀武赢了一局。

莱芜战役,粟裕与王耀武第二次对决

1947年初,正式成立华东野战军后,由陈毅担任司令员,粟裕担任副司令员,而此时的王耀武担任国民党第二绥靖司令官,李仙洲担任副司令。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经历一系列惨败后,蒋介石制定了鲁南作战计划,企图在陇海、胶东、津浦线集中重兵,分南北两个集团军,由北向南进攻莱芜等地后,在沂、蒙之间与华野寻求决战。

但身经百战的王耀武鉴于国军的一败再败,认为不可再轻敌冒进,每战必须慎之又慎,但蒋介石根本不听王耀武的劝告,强行要求第二绥靖区出兵,王耀武没办法只好派副司令李仙洲率领三个军六万余人,组成北线辅助突击军团,以配合南线的进攻,采取“集中兵力、稳站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对粟裕华野进行南北突击。

事实证明王耀武的劝告是正确的。面对国民党两路大军压境,粟裕决定以少量部队牵制南下的敌人,集中兵力挥师北上先吃掉深入莱芜的李仙洲兵团,“指南打北”制造假象以迷惑敌人。而王耀武担心李仙洲会掉进粟裕的包围圈,电告其利用新泰、莱芜等地地形进行机动作战,但在陈诚的施压下,李仙洲不得已继续南下以策应鲁南作战。结果不出王耀武所料,莱芜战役打响后李仙洲才知道掉进了粟裕所布的口袋,六万大军瞬间几乎全军覆没,副司令李仙洲也被俘。莱芜战役战后,王耀武发出了“就是放五万头猪,叫人抓,三天也抓不完”的愤慨。

济南战役,粟裕与王耀武第三次对决

继莱芜战役之后,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王耀武眼睁睁地看着一手带出来的王牌部队整编74师被粟裕全歼,爱能莫助,而整编74师辖下的51旅的前身正是由谭家桥战役的补充一旅,粟裕终报谭家桥战役一箭之仇。一年之后的济南战役前,王耀武已经看清当前的情势,认为济南已经是一座空城不可再守,建议蒋介石放弃济南退守兖州,但被否决了。当粟裕率领的华野兵临城下济南城时,打出了“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一代抗日名将也最终陨落,王耀武和粟裕两大名将之间的对决也至此告落。


赛门军略


这个我看有几个认识的!!



MrShenK


林彪VS陈诚、卫立煌、白崇禧、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陈明仁、郑洞国、范汉杰、侯镜如……这一系列的黄埔师生、国共名将对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激情碰撞了吧?双方各出奇某,各有胜负,最终仍是林彪胜出。

林彪是一名军事奇才,十大元帅之一,中国当代26名军事家之一。林彪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在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他与国民党特别是黄埔军校师生有过多次交手,每次都是高水平,尤其体现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东北战场上。

1,杜聿明VS林彪,互有胜负

抗战结束,内战开打,国共双方抢占东北,林彪前脚刚到,杜聿明后脚就跟来了。

杜聿明是国军名将(还是科学家杨振宁的岳父), 黄埔一期,林彪的大学长,抗战期间率军血战昆仑关,重创有“钢军”之称的日军板垣师团,后又远征缅甸,痛击日寇。

东北抗日联军组建之初,战斗力不如装备精良的国军,杜聿明率部猛攻,攻城略地,林彪一时无力抵抗,一退再退,在四平保卫战中再度败北撤退,杜聿明穷追不舍,一直追到松花江边。

林彪虽然败退,但属战略撤退,主力尚存,据有江北,杜聿明则因为战线太长,无力再进,双方遂沿松花江形成战略对峙,后来林彪卷土重来,杜聿明却因病离开东北,由陈诚接替。

解放战争后期,杜聿明又被蒋介石派到东北,充当救火队员,但此时形势大变,杜聿明也无力回天,在辽沈战役中一败涂地,只得仓皇撤退,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

2,陈明仁VS林彪,击败林彪

陈明仁是黄埔一期,杜聿明同期生,林彪的大学长,时任国民党军第71军军长,是国军著名将领,早在东征期间便已成名,蒋介石曾令全军向陈明仁敬礼学习,当时周恩来也在其中。

陈明仁不喜政治,别无他好,痴迷军事,号称“兵痴”,深通兵法。抗日战争中,陈明仁曾率军参加滇西大反攻,与日军血战松山,攻下松山要塞,又拼死攻克回龙山,打通中印公路,得蒋介石亲令嘉奖,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

1947年,林彪发动凌厉的夏季攻势,克城数十座,歼灭敌军6万多人,后来更是决定进攻四平,攻克这个东方马德里,镇守四平的正是国军名将陈明仁。

陈明仁一个军独守孤城,林彪兵力、武器占尽优势,但尽管林彪一心一雪前耻,一边猛攻四平,一边围城打援,但陈明仁却棋高一着,构建一套坚固的立体防御体系,以钢铁意志坚守城池,在城池大半沦陷后,仍坚持巷战血拼不退,最终杜聿明派兵来援,林彪只得撤退。

四平一战,林彪和陈明仁伤亡相当,但林彪无疑是失败的,而且再也没有机会找回来,因为新来的陈诚告了陈明仁的黑状,蒋介石把陈明仁调走了。

3,孙立人VS林彪,互有胜负

孙立人的大名鼎鼎,他的名声是在远征缅甸期间打出来的,安羌一战,孙立人以不满千人击退数倍日军,成功解救七千英军,名震中外。孙立人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锦绣,擅长丛林作战,在与日军交锋中屡战屡胜,得名“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

孙立人是在杜聿明之后被派到东北的,当时国军进攻林彪布置防御的四平不利,孙立人紧急受命,指挥自己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一起进攻,最终占领四平,然后乘胜进军,追着林彪的屁股跑,一直追到松花江,双方形成对峙之势。

不过林彪绝不气馁,其后的数次反击中,林彪不断蚕食新一军,孙立人被打的没脾气,直到陈诚赶来东北接替杜聿明,孙立人被陈诚排挤,被蒋介石调走后,新一军后来被林彪彻底消灭。

4,陈诚VS林彪,两次惨败给林彪

陈诚是黄埔军校教官,林彪算是他的学生,两人有两次交锋,陈诚惨败。

一是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25岁的林彪担红1军团军团长,麾下不过万人;35岁的陈诚任国军中路军总指挥,统领12个师16万人且都是主力,结果黄陂一役,林彪用计围歼敌第52师、第59师,活捉师长李明、陈时骥;不久后林彪又在草台岗不久击溃敌第11师,陈诚颜面尽失。

二是1948年东北战场,陈诚接替杜聿明主持东北军政,此时国军已在战场陷入被动,陈诚在当年优势下打不过,如今劣势下更打不过林彪,他上任不过半年,就遭到林彪发动的冬季攻势。陈诚判断失误,集结重兵主动出击,企图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结果被林彪将计就计,抓住突出的新5军以优势兵力全歼于公主屯,蒋介石大怒,把已经卧病不起的陈诚撤职了事。

5,郑洞国、范汉杰、侯镜如、郑庭笈、廖耀湘VS林彪,不是被俘便是起义

这几位就不详细介绍了,都是国军名将,跟杜聿明一样都是黄埔生,其中郑洞国、范汉杰、侯镜如是黄埔一期,郑庭笈是黄埔五期、廖耀湘是黄埔六期,但最后都被林彪打败。

郑洞国,陆军中将,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守长春,率部起义向林彪投降。

廖耀湘,陆军中将,第9兵团司令,率军参加辽西会战被全歼,成了林彪的俘虏。

范汉杰,陆军中将,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守锦州兵败,成了林彪的俘虏。

侯镜如,陆军中将,东进兵团司令,率军参加塔山攻防战,兵败后撤离。

郑庭笈,陆军中将,48军军长,率军参加黑山战役,成了林彪的俘虏。

至于其他级别和知名度更低的黄埔学生就更多了,不再赘述。

6,白崇禧VS林彪,互有胜负

白崇禧号称“小诸葛”,和桂系军阀领袖李宗仁合称“李白”,乃桂系核心,陆军一级上将。

白崇禧的军事水平很高,就连蒋介石、毛主席都很佩服他,白崇禧和林彪有过三次交手。

第一次是东北战场,白崇禧奉命督战,和杜聿明、孙立人一起,让林彪吃到四平保卫战的失利,被迫被撤,还被追着屁股打到松花江以北,林彪失败。

第二次是在湖南青树坪,林彪率四野南下,进攻湖南,白崇禧和林彪打起了游击战,并不以主力交锋,结果林彪报仇心切,派猛将钟伟率兵追击,被白崇禧设下伏兵,青树坪一战损失惨重,林彪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再次失败。

第三次是衡宝战役,林彪派丁盛的135师追击时,不小心打入白崇禧军兵团中心,丁盛顶住桂军4个师3天进攻后,林彪指挥大军进行内外夹击,消灭白崇禧4个师,终于彻底击溃对手。

从1945年到1949年,在东北大地上展开的这场黄埔同学风云会、国共名将龙虎斗,堪称中国近代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名将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但胜利最终属于林彪和他的四野,也最终成就了林彪和四野的赫赫威名。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麦克阿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那一定是有病。一句简短的话,就看得出来麦克阿瑟对于中国军人的肯定和畏惧,要知道那时候中国军人的将领可是彭大将军,在彭大将军带领下的中国军人可是连麦克阿瑟都称赞,所以毫无疑问含金量最高的对决应该是彭大将军和麦克阿瑟之间的一场巅峰对决。



彭大将军应该不用多介绍吧,十大元帅之一,一位经常打硬仗的元帅,而次此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在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弈之后,迫使“联合国军”退至北纬38°线以南。而麦克阿瑟,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陆军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美国海陆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参加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被认为是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但是也就是这样一位奇才,遇到了我军的彭大将军也败下了阵来。第一回合的交战,彭大将军就展示他的能力,时间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这也是一次突袭,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了清川江以南,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稳住了局势,并且歼灭敌军15000多人。



第二回合,时间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这次彭大将军有给麦克阿瑟设个计,那就是用朝鲜人民军去引诱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等他们到达了预定目标之后,我军突然杀出,打的对手错不及防,致使“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放弃平壤、元山,退至三八线以南,彻底的扭转了朝鲜局势。



第三回合,时间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了打破“联合国军”试图休整后卷土从来的阴谋,所以直接突破三八线,对“联合国军”发起了进攻,把他们击退至被我37度线附近的地区,并且占领了韩国发首都,总共歼灭敌军19000多人。第四回合,时间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这次大战历时将近三个月,我军也损失比较惨重,但是仍然歼灭敌军7.8万多人,而麦克阿瑟因为一败涂地,被撤职回国。



第五回合,时间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历时50天,这次属于拉锯战,双方短裤损失惨重,我军减员8.5万,歼灭敌军8.2万。后面就进入了战役的第二阶段,时间是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阶段进入边打边谈判的状态,直到最后双方签署停战协议。

总得来说,在彭大将军和麦克阿瑟的这场较量中,以彭大将军完胜结束。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既然说到中国历史上含金量最高,那就肯定不能是寂寂无名的小战役,或者说像李云龙那样式的只凭嗓子喊基本上就能御敌的玩笑段子,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很多人说世界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话说的虽然有点绝对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但百分之六七十的正确率还是有的,那五千年的历史打仗的次数自然是数不胜数,光是说著名的战役就成百上千次之多,成就了多少大将声名,要是说非得排排名,弄出个含金量最高的,其实首先还得从根上找,从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役中寻找。

既然说到这了,凭历史级别的先进人物时,都是把秦始皇排在第一位,秦始皇为什么伟大?主要还不是因为在他的指挥下扫六合,统一天下,开创了封建统一王朝的先河,但是话说回来,秦始皇毕竟是带头大哥,很多事情都是他定的不错,但很对事情落到实处却是靠着他手底下的一帮能人。


也就是说秦始皇是战略家,实干家另有其人,进一步说秦始皇也不过是踩在先人的肩膀上,把先人开创的事业推向深入罢了,这其中帮助秦国杀敌据说有一百六十多万的白起,就功不可没,白起一生歼敌一百六十多万,那得打多少次仗才能完成的成就?

其实找含金量最高的,从有“人屠”之称的白起身上找,绝对能找到,一百六十多万的歼敌数字,秦赵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占到了四分之一强,这场战争倒不是因为杀的人多含金量高,主要在于决定了谁最终来统一六国的问题。

这个统治权的问题不是大家谈出来的,而是白起与赵将廉颇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二,战法和战术的运用方面,可以说都是集古代兵家智慧之大成,这里为什么不提赵括,其实赵括就是给白起送助攻呢,远没有廉颇的老谋深算和运筹帷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