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该如何入手?

我一直在睡106137961


很多人都喜欢草书,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有个叫梁宇航的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他临摹过几十中古人的草书字帖,就是不没有发他临摹的作品,不发他自己的作品,居然也有很多人向他学习草书,神了。。

下面我补发一张梁宇航先生临摹的草书给大家看看,方便大家更好的领悟学习



看他临摹的第一个字“不”字,临摹的太肥,第二笔原帖是直的,他写成驼背了。整个字显得臃肿没有生气。

第二个字,“有”字,写的粗肥不说,第一笔起笔他就写错了,原帖第一笔是从左上往右下倾斜的,他错写成横了,第一笔和第二笔的交接出是断开的,笔断意连,他没有这样高深的驾驭毛笔的功底,所以写的连在一起了,整个字显得“俗”“笨”“浊”。不堪入目。

第3个字第一笔他就临摹错了。





看原帖,高古不俗,精气神具备,看梁宇航临摹的3个字,说不出的恶俗,如同一堆死肉。

所以说草书的入手不是靠自吹自擂、自以为是,一定要谦虚有悟性。多请名家指点。

天资不足、悟性不高、功底不足、胸怀不宽广的人不要轻易练草书。草书是最难最高深的书法。

最后发几幅我写的草书。免得大家误以为我和梁宇航先生一样只会“夸夸其谈”,只会“君子动口不动手”。



字画娱乐圈


草书如何入手呢?

很多人第一感觉是《草决百韵歌》,我老师也是这么推荐我的。

让我练草书,线学草书百韵歌,先识草书。


但是后来我发现,草决百韵歌其中也有很多漏洞,无论是解释草字,还是写法,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

初学时很难辨别。

于是又回到古帖苦苦摸索,没头苍蝇一样乱临。

后来,看古人书论,董其昌说草书应从《十七帖》入手,王铎也说,草书应从《十七帖》入手。

赵孟頫草书也是来自《十七帖》


我寻思,古人大书法家,偶有雷同可能是凑巧,但是这么多人都推荐,一定要试一试。

于是临习《十七帖》

一开始是真不喜欢这本帖,因为我喜欢大草,狂草,不喜欢小草。

所以临起来心不甘情不愿。

但是想着,古人说的应该是没错的,于是也沉下心写了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感觉到了用笔的基本技巧,收获不大。

后来一个月,感觉到基本结字的规律,还是有一些的。

比如草字之间的偏旁部首组合等等。


再过了一个月,一些笔画的连断技巧也有掌握,一些基本的连笔套路,有些影子了。

就是有些笔画是可以实连的,有些则是需要断开另起笔,恍恍惚惚觉得其中有规律。

因为以往看大草,大草连绵不绝间总有断笔,不知是根据什么而断。

是墨枯了?笔锋歪了?还是不容易辨别?

其实关系都有,只不过分不清。

后来写十七帖,发现问题根源了,连断的技巧大多都出自这里。

别看有些草书连连绵绵。其实连断的细节表现的很充足。

所以你一看王铎草书,就会发现其中大草有十七帖的影子。

董其昌虽学怀素,但是用笔上连断上,依旧有十七帖的影子。


这些,是你不临帖到一定量发觉不了的。

后来又发现他的用笔提按,转折,皆有妙处。

用笔调锋换锋皆有技巧。

书法连断取势,奇侧变化非常丰富。

后来再看明清草书,虽然字帖歪歪扭扭的厉害,但是重心依旧在。

只不过是加强了取势而已。


看张旭怀素,都有篆籀笔法,看似跟王羲之关系不大,其实其中用笔相似之处很多。

后又看张芝草书

阁帖魏晋名臣法帖

虽有比王羲之早或晚,用笔上或多或少有差别,但是道理没变,明显感觉是同一时期书法作品的用笔风格。

所以初学是宜从十七帖入手

第一字帖清晰,可观察用笔

第二结字简单,方便辨认

第三历代书家几乎都学此贴,此贴可做草书敲门砖。


临帖非一日之功,每一段时间都有不同感想。

我的理解不算深,但是也算是有理解,起码没对草书虎头虎脑,一筹莫展。

还是有进步的。

所以此贴,功效毋庸置疑。


至于草决百韵歌里结字的技巧

只能说,十七帖临多了,自然懂技巧,笔法。

此时之后再看草决才能看得懂。


再者,历来从来没有一位大家能把草法总结成规律,因为总有特别的字不符合规律。

但是临多了会发现其中道理

如果只被草决,会被“一言以蔽之”。


草决只符合大多数草书规律,所以初学需谨慎。

不要用死书去说活书法。


再者,十七帖学完,对王羲之手札,圣教序,也都是一个敲门砖,一样的用笔体系和习惯,入手非常容易。


梁宇航


所谓入手即是开始,或者说是起步。根据我多年研习书法的经验,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必须遵守〈书法训练操作规程〉。

练习草书的基本步骤是: 执笔法~运笔法~草符~临摹~拟作……如果是初学草书者,无论是否有无书法基础,建议采用〈潘氏分步摹临法〉。

二是,必须考虑帖、笔、纸三者关系。

首先要知道,虽然草书字体风格有多种,但是,草法是一样的,也比较好掌握。而在技法训练过程最中,怎么能写出来味道是关键,即所谓技术处理方法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范本选定之后,要仔细读帖,分析笔法特点、字形特征。与此同时,根据法帖确定使用什么性能的毛笔,并且搭配哪种纸质的书写材料,以及写多大字。

三是,必须确定学习路线与目标。

以选帖为例,无论是学习哪种字体(字帖),从入门到提高,应该先学哪个帖,再学哪个帖……它们之间是有关连的。帖与帖是否有着血缘关系,这一点必须要考虑在先,否则,笔性不兼容,笔法过渡困难,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与进程。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信息,会有很多惊喜。谢谢支持!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在临摹学习草书之前,建议能够有至少三五年以上的楷书临摹学习经验,不支持书法小白执笔都不会就就直接去学习草书书法。一方面书法的技法知识不够,书法书写实践经验不足,更重要的是不懂如何读帖和用笔技法。


我们知道草书是楷书或经过篆隶书演变过程中经过高度省减而形成的一种书体,其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字形以已经演变成了线条符号。不懂如何读帖的话,和没有一点书法基础知识与书写实践经验,是很难看懂和写好草书的。在具备了扎实的书法临摹实践经验和书写能力以后,我们选定一家草书就可以进行深入系统的临摹学习了。比如可以选【十七帖】或从《草诀歌》、《《淳化阁帖》等草书字帖进行临摹学习,在学习中要注意记草书字形或字符。在对草书的技法具有了相对的知识经验以后就可以学习大草书了,如《古诗字四帖》、《书谱》等经典草书字帖。

初学草书和楷书的流程方法基本上差不多。一般是一个字一个字来学为好。因为草书大多字都都是一笔书写而成,所以基于这个原因,必须要有楷书书法技法和读帖能力培养的基础。



翰墨书道


关于草书该如何入手的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有不少人认为,草书很难学,其实不然,我认为草书是最容易学习的一种书体,关键是要记准记牢草书符号,熟练掌握好笔法就可以了。


平复帖

在学习草书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单字临写,也可以一页一页的临写。于佑任编写的《草书千字文》,就是初学者的最佳范本。他主张每日习一字,三年时间就可以把《草书千字文》临写完。当然,如果书者对 《草书千字文》不感兴趣,也可以临写《平复帖》、《出师颂》和《月仪章》。如果书者不想学章草,也可以临“二王”的草书。想学大草,推荐学习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出师颂


王献之中秋帖

最后,建议题主先从《于佑任草书千字文》入手,坚持每天临写一个字,不要贪多,用三年的时间学写1000字,然后,再临写其它的草书法帖。


中州耕牛堂主


草书的学习方法,是多方面的训练。包括识读、手的运笔技巧、思维构造能力等。

学习草书,首先第一步要学会的是识读。识读草书的教材,首先推荐于佑任编写的《标准草书》,这本书以千字文为范例,收集历代名人的草书作为字例。并对各种偏旁部首的应用作详细的描述。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学习,千字文只有一千个字,要学习认识更多的草书,就还需要其他的辅助材料。《草诀百韵歌》是最好的辅助材料。五字一诀,把草书的结构特征,以极富韵律的文字编写出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把草书的结构规律生动的总结起来,是学习草书不可或缺的字帖。


学会了识读,掌握了草书基本的结构规则以后,实际的练习,则先进行单字的练习。着重练习承接连带。连带承接就是虚与实的关系。有笔画的地方用实笔,无笔画的地方用虚笔。还是折转的练习,草书中多个笔画的连写,靠的就是折转。折为方,转为圆。方圆兼具,虚实相生,抑扬提顿,蹲驻抢折,手随心动,意先笔后,方能下笔无滞。

草书不是像楷书一样静态的,它的形态是流动多变的。如果思维构造能力欠缺,学习草书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其他方面都能通过练习得到,只是这一条,是与生俱来的,很难得到改变。这方面能力不足,最好还是以行书,楷书作为自己的主要方向。



子衿书法


学习草书入门的话,从王羲之的十七帖,或者孙过庭的书谱,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十七帖》,是王羲之和他的亲友通信的一些信札的合集,无论是用笔、结字,还是章法都是都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唯一的缺陷,那就是《十七帖》是刻帖,与实际的书写较大的差距,初学者在学习时,需要学会转化,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必须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而孙过庭的《书谱》则是墨迹,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观察一些用笔的细节,以及笔画之间的关系。而且孙过庭又是学习王羲之比较纯粹的一位书家,他很好的继承了王羲之的技法,是非常好的一个取法对象。《书谱》本身又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书法理论著作,对我们学习书法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个人更倾向于推荐从《书谱》入手。


砥斋


许多人都说写草书要从王羲之草书开始。咱就以王羲之的十七帖为例吧。先看看这十七两个字,请恕我没有截图,但是写过王羲之十七帖的当对此二字记忆深刻,十字一竖一横的起笔收笔都是正儿八经的楷书写法,只是比楷书稍微随便了一些。七字有两画,也是一样。后面还有其他许多字的起笔都是如此,它们都是楷书的用笔方法。再看看今人中许多所谓的行草书大家,大家想想其名如雷贯耳的几位,看网上对他们的介绍都说是宗法于二王,我想他们肯定也是在二王的行草书上下过功夫的,但是人们从他们的笔墨中找不出二王的笔法。他们的横画竖画撇画,拿来和王羲之比比,显然不是一回事。既然是宗法二王,而且是下了多年功夫,为啥笔画与二王不同,别说像不像,压根就是两个样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叫我说这就是受今天所谓大师们的影响,直接从行草书开始,未学楷书的结果。我身边有几位写圣教序的朋友,他们也是如此,不写楷书直接从临圣教序入手,结果写了多年,就是写不好王羲之这个起笔。笔画是汉字的零件,写不像笔画,怎么能够写象整个字?有个关系很熟的同事和我聊书法,我说你还是先写楷书为好。他说我楷书也写了呀,一直没停呀。可是他临的圣教序就是写不好画头,写不好起笔的这一下。究其原因,还是楷书没过关。再就是草书的结构,咱们仍旧以王羲之的十七帖为例。通篇字叫我看,他就是把楷书写的非常随便,写的非常快,各个字的用笔使转虽然和楷书不同,但是结体上依然循序的是楷书结字的原则,是一回事,并无二致。因此,综上所述,如果要想学习草书,还是把楷书的关过了再说吧。关于写字必须从楷书开始,这是前人的定论。现在许多大师和专家教授总想推翻这个原则,但是其结果是谁如果不按这个路子走,那他终生便写不好书法,即使你后来把功夫下死也不行。放眼网上所谓的书法大师无不是这样,自己感觉总好,可是别人搭眼一看,就说没有基础,因此常常为们所不齿。


东望长安1


草书书中国书法的5种书体之一,分为章草、小草和大草(狂草)三种。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最初是先出现的章草,这种草书是隶书的快速写法,它简省了笔画,增加了笔画之间的连绵,书写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

但是章草的章法还和隶书的是一样的,字字独立,有很分明的行距的字距,还带有很多隶书的笔画。比较著名的的有三国时期皇象的《急就章》。

如下图是楷书和章草对照版的《急就章》:

后来草书经过发展演变,产生了小草书,小草完全没有了章草的隶书笔画,也被称为“今草”,表示和隶书的古法有区别。

小草虽然也有行距,但是字与字之间可以相互连带,打破了字与字之间的界限。

小草书成书于王羲之的笔下,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十七帖》,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也是小草的代表作品之一,非常著名,在当今学习孙过庭书谱的人也非常多。

如下图,分别是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孙过庭的《书谱》:



后来在王献之“破体书”的影响下,出现了大草书,也叫狂草书,代表人物有唐代的张旭和怀素、宋代的黄庭坚,明代的王铎以及被称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

狂草书笔画更加简省,已经打破了书法的字距和行距,一般认为狂草是草书里面最难的,需要高超的技艺和性情。

代表作品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如下图:

怀素的《自叙帖》如下图:



刚入门学习草书,我还是建议先把草书的历史学习一遍,对于草书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然后再选择一种可能过草书字帖进行临摹,我建议可以从小草开始练习。

范本可以选择孙过庭的《书谱》,首先孙过庭的书谱是平时很高的,不仅是书法,其书写的内通也是一篇很好的理论文章。

加上它又是幅墨迹,更加适合初学者练习。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初学草书必须从小草开始,最好的范本是《书谱》。也有人建议从《十七贴》开始,但《十七贴》是刻本,对于初学者"透过刀痕见笔痕"有点难,不易观察到用笔轨迹。而《书谱》是墨迹本,字迹丝毫毕现,初学者容易观察和掌握。而且孙过庭很好的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可以说《书谱》几乎就是从《十七贴》里脱胎出来的。不建议临《草绝百韵歌》,可以用它来识草。《草绝百韵歌》不论笔法、字法与《十七贴》和《书谱》差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